【精品】小學數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比的意義這節課是開啟課。是比和比例這一單元的知識核心,對以后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冊第47~48頁,是該單元的開端。講好本節課,可以影響一大面,使教師一開始就掌握教學的主動。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因為如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把兩種量組成比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求比值。
教學關鍵: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針對上述教學目標,可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一、復舊遷移,導題定向復舊遷移。
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連結點。即:復習了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為知識的遷移。為學習比的意義平坡架橋。然后由除法轉化為另外一種比較兩種數量的方法,自然導題定向,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是:
1.回答:
(1)分數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2)除數能否為零?分數的分母能否為零?
2.列式解答:(生口述,師板演)
(1)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2)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引入新課剛才復習的這兩道題(指板演),都是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都是用除法進行計算的,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這節課我們要懂得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板書比的意義)
二、探索發現,總結規律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實現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比如,教學比的意義的時候,要分如下三個層次進行:
1.教學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
(1)比的意義同學們準確地回答了復習題2中的第1題,用32求出了長是寬的幾倍,這是用除法表示長和寬的關系。32也可以寫成3比2(板書3比2),表示長和寬的比。問:誰和誰的比是3比2?(長和寬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幾比幾?(2比3),表示誰和誰的比呢?(表示寬和長的比)。結合第2題,問:1002可以表示為幾比幾?
表示誰和誰的比?(100比2,表示汽車所行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同學們注意觀察這兩個例子,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比?(答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板書)指名讀、齊讀比的意義。
(2)比的讀寫方法除法的運算符號是除號,表示比的符號是什么呢?是比號,寫作:(板書),讀作比。3比2可以寫作3∶2(板書)讀作3比2。問:2比3,100比2同學們會寫嗎?讓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動手在桌子上寫。
(3)比的各部分名稱∶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書如下)3......前項∶......比號2......后項=32=1......比值12
(4)練習(看幻燈銀幕)
①說出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書,分給4個班級,平均每班分到()本書;圖書的本數和班級數的比是()。b.學校開運動會,六年一班有10人參加賽跑,7人參加跳高比賽。這個班參加賽跑和跳高的人數的比是()。(5)通過上面兩道題的練習,你知道寫比時要注意什么嗎?小結:寫比時,要注意誰比誰,誰是比的'前項,誰是比的后項,次序不能顛倒。
2.教學求比值的方法。
(1)問:什么叫比值?(略)比值的定義掌握了,那應該怎樣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同學們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練習求比值。
(2)求比值,并說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結:比值是一個數,可用整數、小數和分數表示。
3.教學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
(1)3∶2=32可見比和除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比的各部分相當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在復習時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從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呢?(略)結合學生說的比、除法、分數三者的關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表。
(3)根據比和分數的關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3∶2可寫作32,仍讀作3比2,不能讀作二分之三。
2∶3、100∶2讓學生寫。
(4)問:比的后項能否為零?為什么?
三、反饋矯正,貫徹始終
是指把系統的某一部分輸出的信息回到輸入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把信息輸送給教師,供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外,更是學生自我調控的過程。
那么,反饋矯正,貫徹始終,本節課是指在邊講邊練之后,還要進行綜合練習。綜合練習的內容做到由淺入深。先練習寫比,又練習判斷題,通過正確,錯誤的對比,使學生明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區別,最后安排發展性練習,寫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寫出兩個直接量的,還要寫出兩個間接量的比,如寫出速度的比。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讓全班同學吃得好,還讓尖子學生吃得飽。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材類型:蘇教版所屬學科: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4.增長學生的自然知識,產生熱愛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放在課前)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2.談話:李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⑴(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這里有個溫度計。
那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問:好,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學生交流:是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沒錯。(結合圖說)這是零刻度線,表示0℃。(教師板書0)。
誰來溫度計上表示出0℃。
⑵我們再來看上海的氣溫。(課件:點擊上海出現溫度計和上海的圖片)
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學生回答4攝式度后,教師板書4)在溫度計上撥一撥。問: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圖,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⑶接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課件點擊北京的圖片和溫度計)
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
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
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⑷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對,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⑸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師: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其他幾個城市的最低氣溫,注意觀察溫度計,把這些溫度記錄在卡片上,并讀一讀。準備好了嗎?
香港:(19℃或+19℃)。寫好了請舉起你們的卡片。提問:你是怎么想到用+19℃來表示的?這位同學是用19℃來表示的?行嗎?為什么?(對,正號可以省略不寫)。
哈爾濱:(-10℃)。老師寫了10℃后舉起來:“和老師的記錄一樣的請舉牌。為什么沒人和我的一樣啊?(對,零下10攝式度,我們用-10℃來表示,10攝式度是表示零上10攝式度的)。
西寧:你們記錄好了,同桌互相校對一下再來交流。問:為什么這樣用這個數來表示?
⒊我們再來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播放中央臺播音員播報的天氣預報(天津 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
指名一位學生上前交流。師:你們覺得他記錄怎樣?這位同學的前面的正號沒寫,可以嗎?老師把-1的負號去掉,你們同意嗎?
誰能在溫度計上撥出11℃?誰來撥-1℃?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自主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根據本課時的復習內容和特點,依托教材提供的練習題,從以下兩個層次進行復習。
1.引導學生按照指定的標準分類。
這一層次的復習,首先讓學生按照顏色分類,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找出自己分類的數據,然后將數據填入統計表中,初步體會到整理數據的全過程。在按照顏色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完成按照形狀進行分類,以鞏固整理數據的方法。
2.引導學生按照自選的標準進行分類。
這一層次的復習過程能讓學生體驗到分類結果的多樣性。通過以上的'復習設計,使學生會用簡單的統計表、象形統計圖來呈現整理的結果,并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看待事物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若干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
師:同學們,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誰能告訴大家它們的名稱?
(教師指名匯報)
師:同學們的記憶力真好,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平面圖形來復習有關分類與整理的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辨認平面圖形,為復習課的展開奠定基礎。
⊙復習梳理
1.復習按照指定的標準分類。
(課件出示教材94頁3題)
師:這么多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卡片混在一起,你們能分別按照它們的顏色和形狀把它們分一分嗎?
(1)按照顏色分類。
師: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解決,要知道每種顏色的卡片分別有多少張,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小組討論)
匯報討論結果。
方法一:先分一分,再數一數。
先按照紅、綠、藍、黃、粉五種顏色把卡片分成五類,然后數出每一類的張數。
方法二:邊數邊畫。
學生展示畫的結果:
方法三:用文字方式呈現分類的結果。
紅色 綠色 藍色 黃色 粉色
5張 3張 6張 2張 4張
師:請根據你們用不同方法分類整理的結果,把教材94頁3題(1)中的表格填寫完整。
(學生自主填寫表格)
師: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請你提出數學問題,并自主解答。
(學生之間根據數據互相提出問題,并解答)
(2)按照形狀分類。
師:根據按照顏色分類的方法,請同學們按照形狀對這些卡片進行分類,并自主填寫教材94頁3題(2)中的表格。
(學生小組合作,按照形狀分類,并填寫表格)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表格并動筆算一算,不管是按照顏色分類還是按照形狀分類,卡片的什么是不變的?
(引導學生說出卡片的總數量是不變的)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復習按照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到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更好地體會分類思想。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P5 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單式與復式統計圖的異同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復式條形圖的學習。
2、能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實際運用。
【教具準備】
藍球
【學具準備】
表格。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復習舊知,解決問題
1、 答話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統計知識?
2、復習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你能介紹一下復式統計圖的特點嗎?
3、什么情況下使用復式條形統計圖?
4、你能解決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嗎?
出示P59的練習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體訂正。
二、聯系生活,實際運用
師:在生活中,你需要用到期復式條形統計圖嗎?
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
出示P59實踐活動課題。
說清要求,分組進行。
1、 需要收集什么數據?
2、 如何繪制?
分組進行實踐活動
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1、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2、評一評,哪一組的統計圖做得最好。
通過復習舊知識,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加強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實用性。
在運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統計圖來描述這組數據比較合適,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表示兩組數據,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通過創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經歷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的過程,并在相互的評議和交流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各自的統計圖,逐步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統計圖中發現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驗證猜想,體驗到數據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