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4-07-14 03:45:51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合集6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詹天佑》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訓練重點結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復習運用本學期重點訓練的閱讀基本功,使學生通過本組四篇課文的學習,在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進一步提高。

      通過《詹天佑》一課的教學,使學生懂得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進一步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詹天佑》一文以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的姓名為題,重點寫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跡之一,即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課文從修筑京張鐵路時的背景和艱苦的地理環境,說明了修筑京張鐵路經歷了許多艱難,詹天佑帶領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得京張鐵路提前峻工。贊揚了詹天佑愛國的思想和杰出的才能,也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京張鐵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提前兩年竣工,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蔑視,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課文按先概括介紹,再具體敘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體敘述的段落里,又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記敘的。

      【教學目的要求】

      根據大綱對本冊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學情、智力層次確定本課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重點如下:

      〖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著作者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地理形勢圖片。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法選用】

      為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重點,體現重點訓練項目,遵循“一法為主,多法配合”的原則,將采用導讀法,輔之以示圖法、以讀助講法等進行教學。

      【學法指導】

      教給學生通過“讀──說──畫──說”的學習方弄懂課文內容。

      開鑿隧道、設計線路兩部分寫作方法基本相同,可采用正遷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教學程序】

      一、整體再現課文內容

      1、導語激趣:

      1905年,當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的計劃時,些帝國主義國家極力阻撓、要挾、嘲笑,而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今天,外賓對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這一偉大的工程師詹天佑,為什么會贊嘆不已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詹天佑》。

      (板書課題。)

      2、回顧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從整體內容入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矛盾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石激起干層浪,達到了“憤”與“啟”的目的。

      二、導讀全文

      1、學習第一段,抓中心句:

      ⑴ 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詹天佑是怎樣的一個人? 板書:杰出、愛國

      ⑵ “杰出”是什么意思?

      ⑶ 詹天佑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2、抓思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學習第二至第四段,完成教學要求1、2。

      ⑴ 學習第二段:

      ① 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這件事的?

      板書:

      接受任務、修筑鐵路、提前竣工

      ② 指名讀第二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況下修筑京張鐵路的?當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計劃時,國際形勢如何?板書:阻撓。

      ③ “阻撓”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阻撓?怎樣阻撓?

      介紹時代背景,放地理形勢圖幻燈片,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當地的情況,突出能否修筑京張鐵路是關系到民族榮辱的大事,從而體現詹天佑的杰出愛國。板書:要挾。

      ④ 把“要挾”放在句子中理解。

      ⑤ 當時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時,國內外形勢又是怎樣?

      指導理解“輕蔑”的意思,以及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⑥ 面對帝國主義阻撓、要抉、嘲笑和復雜的地理條件,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充分體現了他怎樣的精神?(愛國)通過品詞析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蘊藏著詹天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同時,感悟到作者的措詞之準確。

      ⑵ 學習第三段:

      ① 瀏覽第三段,并分層。板書:

      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② 學習“勘測線路”一層:

      輕聲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么困難?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并劃出有關句子。

      抓住“精密”一詞,體會詹天佑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和對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的工作作風,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抓住“一定”一詞,用高昂的語調,堅定的語氣,讀出詹天佑為國爭光的堅強決心,進一步體現他的愛國精神。

      ③ 學習“開鑿隧道”一層:

      第一步:默讀課文,思考:詹天佑遇到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第二步:請學生說說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

      第三步:根據學生的理解,畫出開鑿隧道的草圖,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同學畫在玻璃板上。

      第四步: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為什么要這樣開鑿隧道。

      (通過讀──說──畫──說,層層深入,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從而突破了難點。)

      ④ 學習“設計線路”一層:

      提示學生用“一讀二畫三演示”的方法學習本段。

      一讀:通過自讀課文,理解本層的內容。

      二畫: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畫出“人字形”線路圖。

      三演示:讓學生在黑板上邊演示火車上山的路線,邊解說為什么這樣設計。

      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理解了內容,突破了難點,使學生在參與中訓練,訓練中理解。

      師述: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就是在同當地自然環境的斗爭中體現出來的。今后,我們在學習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地的情況才能對文章理解更透徹。

      板書:

      當時當地的情況。

      本段的教學,首先以教材內容為憑借,在學習課文第一層時,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二層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學法學習。在學習第三層時,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其次,以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為中介,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其一,在學習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兩層時,以讀為主,輔之以引導,理解遇到什么困難,采取怎樣的辦法去克服困難,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草圖,實際操練,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難點。其二,讓學生運用“因為……所以……”和“遇到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表達方式,將有關內容表述出來,加強了表達能力。其三,采取換詞比較的方法,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之妙。這樣,既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又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⑶ 學習第四段:

      ① 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為什么說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給了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爭氣。

      ② 如今,當游覽中國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的銅像,看到京張鐵路這一偉大工程,都會贊嘆不已,他們會發出怎樣的贊嘆?

      這樣擴教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進而使學生認識到詹天佑確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回歸整體,檢查效果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通過教學反饋,檢查教學效果,鞏固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

      四、總結全文

      詹天佑在帝國主義阻撓、要挾和復雜的地形條件下毅然接受任務,他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用自己杰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創了世界絕無僅有的“人”字形線路,采用新方法開鑿隧道,成功地修筑了我國第一條鐵路,在我國鐵路建筑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這不正是我國人民無窮智慧的佐證嗎?有這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詹天佑。

      【板書設計】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遵循整體性教學原則,無論是全文的教材處理,還是一個自然段讀的訓練,都采取了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其次,遵循了實踐性與主體性教學原則,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與體會,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再次,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出的“要正確處理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關系。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要統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之中”的任務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學習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

      小黑板、掛圖等。

      2、學生:

      閱讀《儒林外史》,收集關于作家吳敬梓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閱讀鋪墊

      1、交流《儒林外史》的讀后體會。

      2、教師小結:

      作者吳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親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變故。他對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這在當時是很難被社會所容的,這使他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下層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為熟悉他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這樣就從個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轉向對社會不滿與批批判上來。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開始了《儒林外史》的創作。這部小說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以及在名利驅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與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這篇課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學們經過認真練習,同學們一定能夠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3、檢查讀書效果,有針對性地檢查平時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隨時正音:

      嚴監(jiàn) 諸親六眷(juàn) 兩莖(jīng)。

      4、自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寫了誰?這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學生自讀思考。

      6、交流對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縱向聯系,感悟吝嗇

      出示語段: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搖了兩三搖。

      1、讀了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語來形容嚴監生此時的病情?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聽老師把這句話讀一遍,大家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老師故意讀漏總字。)

      3、學生評讀,由總字讓學生體會嚴監生垂死掙扎的時間之長,從而引發討論:

      病情惡化到這種程度,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他在想什么?

      (讓學生揣摩人物內心,進行心理活動描寫的訓練。)

      4、這句話中,有幾個關于嚴監生的動作的描寫,你能找出來嗎?

      5、從幾個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

      (兩根燈芯草,竟然讓臨死前的嚴監生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么的重要,可見他是多么吝嗇。)

      6、在聽了大侄子的話后,他又有怎樣的舉動?搖了兩三搖,如果把它換成搖了搖可以嗎?說說你的見解。

      (讓學生體會嚴監生此時的焦急。)

      7、此時的嚴監生又會怎樣想呢?

      8、練習朗讀,學生評讀。

      9、在本文中,像剛才提到的動作的描寫還有幾處,你能找出來嗎?

      10、根據學生回答梳理:

      與大侄子的交流伸出兩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與二侄子的交流越發指得緊了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與奶媽的交流那手只是指著不動把眼閉著搖頭與趙氏的交流點一點頭把手垂下

      11、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焦急的加劇與吝嗇。)

      12、體會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后面話,要讀出心理的變化。

      四、課后作業

      有條件的同學閱讀《守財奴》中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段。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導入課題:

      1、小朋友們,有一只小兔淘淘遇到了一個奇怪的問題,我們去看看發生了什么事

      2、是誰在學淘淘說話啊?

      回聲是大自然中一種有趣的現象,誰能有趣地讀讀課題?

      3、回聲是怎么產生的呢?今天我們就要跟著小青蛙和它的媽媽來揭開這個奧秘。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打開書本,自己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出示句子:(個別讀,同桌讀)

      A、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象一個大月亮。

      B、小青蛙跟著媽媽游到橋洞底下,看到周圍美麗的景色,高興地叫起來:“呱呱呱,多好看哪!”

      C、小青蛙奇怪極了,他問媽媽:“橋洞里藏著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

      D、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

      E、你在橋洞里叫,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也要返回來。

      3、出示生字:提醒字音,開火車讀

      三、學習1-3自然段

      1、課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美麗的地方,你喜歡這個地方嗎?

      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這里的景色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誰能讀出景色的美麗?(個別讀、齊讀)

      2、過渡:就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完后用一、兩句話說一說“是什么有趣的事”?

      3、分角色朗讀(小青蛙、看不見的小青蛙)。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誰?你在哪兒?”

      4、指導讀句:小青蛙是用什么語氣說這些話的呢?請你自己讀讀課文,從課文里找一找。

      “呱呱呱,多好看哪!”(高興)

      “你是誰?你在哪兒?”(奇怪)

      5、分角色朗讀2、3自然段:旁白、小青蛙、青蛙媽媽、看不見的小青蛙

      6、四人小組合作讀,匯報

      7、小青蛙說的話里還藏著兩個生字寶寶呢,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他們?

      8、齊讀2、3自然段,讀出小青蛙不同的語氣。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是怎么做的呢?請你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邊做動作邊讀)

      2、你們看,河水被激起了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蕩回來。(出示圖片,隨機出示文字:一圈圈波紋、碰到河岸)

      3、識記生字

      4、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觀察水面的變化。生說一說

      再讀課文中水的變化。

      5、完成練習:

      青蛙媽媽( )起一顆石子,( )進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 )。( )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 )回來。

      6、水的`波紋是這樣的,那聲音的波紋呢?請你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青蛙媽媽的話,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7、課件演示。

      五、寫字指導

      1、我們今天要寫的幾個生字就藏在這個句子里,請你讀一讀。

      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2、你能說一說這幾個字的結構嗎?說注意點。

      3、學生練習書寫,反饋,再寫。

      4、寫完的小朋友讀一讀:

      有一天,聰聰來到魚塘邊,心想:這下我可以向青蛙媽媽學習哩!他撿起石頭往魚塘里扔,嘴里還“呱呱呱”地學青蛙叫。魚塘太大了,水的波紋組成一個個圓圈,由小變大,可還沒碰到岸邊,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來的樣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時間的寶貴。

      2、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教學準備:

      生字卡、投影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前幾天老師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現在大家將收集的句子大聲讀出來。

      2、生展示句子并大聲朗讀。

      3、師: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時間,并能用好寶貴的一分一秒。今天我們學習這首古詩,詩人也正是告訴小朋友要學會珍惜時間。

      4、板書課題。

      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

      5、齊讀課題。(提醒學生注意長和樂都是多音字。)

      二、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個字,但在這五十個字里初次和大家見面的生字可不少,而且有幾個是老師平時也很少見到的。大家自己先讀一讀,找找哪些生字最難讀準。

      2、投影出示生字,請學生正音。

      指名讀、學生帶讀、開火車讀。

      重點強調朝(多音字)字的讀音和衰字念古音。

      3、投影出示詩中的詞語,請學生認讀。

      園中葵德澤光輝傷悲

      4、學生自由讀全詩,師巡視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5、那么多的生字娃娃全被你們讀準了,真不錯!現在大家再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找找看哪些字你在什么地方曾經見過。

      提醒學生德字在《品德與生活》一書的封面見過。

      華字在許多招牌中、電視廣告中見過。

      6、選擇自己見或者聽到過的字組詞。

      葵(向日葵)華(中華)復(復習)

      悲(悲傷)輝(光輝)澤(光澤)

      7、說說你分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會認字的字形。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識字。)

      交流識字方法:

      德:用順口溜幫助記憶(雙立人,一條心,十四歲,當標兵)

      葵:用字謎幫助記憶(頭戴小草帽,雙辮左右翹;臉兒仰向天,朝著太陽笑。)

      澤:比較記憶(日照水面現光澤,把手伸出在選擇。)

      復:會意字,人們(表示上面的人字頭)每天(指中間的日字)抬腳(指下面的折文兒)走出耕作,日落又用腳走回來休息。

      8、慧眼大考驗。

      為了考考同學們的眼力,老師把這些生字的上邊或下邊,左邊或右邊分別蒙住了一小部分,你們能猜出來嗎?

      指名讓學生猜。

      三、朗讀全詩,讀通讀順。

      1、自由練讀古詩。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師生合作朗讀。

      你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忍不住想和你們一塊兒讀了,你們歡迎嗎?

      4、生生合作朗讀。

      咱們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請同桌一起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讀一讀這首詩。

      5、齊讀全詩。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投影出示6個要求會寫字,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間架結構,說說哪些字最容易寫錯,哪些字最難寫。

      2、學生交流,老師適時重點指導。

      華:筆畫雖少,但要安排好上下兩部分的位置,使比例適中。

      德:右邊筆畫較多,左松右緊。

      努:下面的力字要字得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3、生自由練習書寫。

      4、反饋糾正,集體評議。

      5、學生在寫字本上寫兩個。

      6、展示作業。

      尋找自己的書法小老師,向他請教。

      第二課時

      一、理解古詩意思。

      1、請讀一讀全詩,有哪些詞比較難理解?

      投影出示:

      葵指一種蔬菜。

      華葉草木。

      衰枯萎。

      2、理解第一、二句。

      咱們來做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老師先用一段話來說出一句詩的意思,你們邊聽邊看畫面,猜猜老師說的是哪幾句詩,找到后大聲讀出來。

      師描述:你看,那園中的蔬菜一顆顆長得綠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著太陽來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這世間的`生命,這一草一木。也正是無私的太陽讓世界有了如此美麗的光輝。大家猜猜老師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這位詩人,面對這眼前的一切,你將懷著怎樣的心情讀這兩句呢?

      生自由讀。

      指名讀,學生點評。

      3、理解第三、四句。

      師:詩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隨著時間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這草木都會枯黃,花兒也會枯萎。就像河流總會向東流到大海里,而從來不會向西又回到它們的起點一樣。猜猜這是哪兩句詩的意思。

      指名猜

      你準備用怎樣的心情讀這兩句?為什么?

      指名讀。師生評議。

      4、理解最后一句。

      二、體會古詩感情。

      1、師:時間從詩人身邊一天天過去,看著花兒即將枯萎,春天也將過去,詩人多想留住這美好的時間,可時間能回頭嗎?

      2、你有沒有特別想抓住時間的時候呢?

      老師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體驗來談,如:學生們總是覺得快樂的時間過得特別快、如果昨天的沒完成的事不及時完成,今天來做又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3、是呀,時間總是無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詩人想到一塊去了,一個人只有好好利用時間,珍惜時間,這樣就不會因為小時候不努力而等到長大了再來白白地傷心了!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的最后一句。

      4、現在請大家說說你此時心中的感受。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呢?

      三、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大家剛才在理解中讀出了自己的感受,現在我們再做一個看圖找詩句的游戲。

      2、課件播放畫面:春天百花盛開、陽光燦爛;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東奔騰;一個小小孩在家中埋頭苦讀的畫面。請你為每一個畫面配上相應的詩句朗誦。

      3、你讀大家評。

      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句讀出自己的體會到的感情,其他同學點評他讀得好不好。

      指名讀,集體評議。

      4、古詩學到這兒,你們能背誦了嗎?請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背一背。你可以搖頭晃腦地背,也可以像詩人一樣踱著方步邊走邊背,甚至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背。

      5、學生自由背誦,師巡視并參與學生活動。

      6、學生展示背誦情況。

      四、作業。

      從你課前準備的名人名言中挑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工工整整地抄下來,送給你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會用“……聽到了……聽到了……聽到了……”說話。

      3、領悟安靜的環境能改變人的生活習慣。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大膽想象,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并受到心靈的洗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領悟到沒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減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為,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教學重點】:

      1、領悟安靜的環境能改變人的生活習慣。

      2、用“聽到了”說話。

      【教學難點】:

      領悟沒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學準備】:

      教學DVD光盤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引導、點撥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會寫本課生字,辨析多音字“數”。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梳清條理。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說說你聽到過哪些聲音,你聽到過世界上最響的聲音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噼里啪啦城”去聽聽世界上最響的聲音吧!

      老師板書:世界上最響的聲音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意。

      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教師提出閱讀要求:

      ①讀準字音,不懂的`地方做個標記。

      ②邊讀邊思考,這座城市為什么叫“噼里啪啦城”?又是怎樣變得“安靜”的?

      三、再讀課文,梳清條理

      1、聽DVD課文朗讀,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導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至第3自然段):王子想聽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同一時刻發出的叫喊聲。

      第二部分(第4至第12自然段):小男孩和所有的人都想聽聽這世界上最響的聲音而誰也沒發出聲音。

      第三部分(第13至第14自然段):大家意外地聽到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

      四、字詞探究、積累詞語

      1、讀準生字字音

      (1)抽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

      (2)學習多音字 “數”。

      2、認識字形

      (1)讀讀議議記字形:讓學生說說記住了哪些字,哪些字難記,并說出自己的識記方法等。

      (2)學生自主寫字:要求先觀察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口頭擴詞、積累詞語

      五、自讀課文、加深理解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用句式“……聽到了……聽到了……聽到了……”說話。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世界上最響的聲音究竟是怎樣的?又是誰發出來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讀中感悟、探究釋疑

      1、朗讀課文,想想這座城市為什么叫“噼里啪啦城”?又是怎樣變得”安靜“的?

      2課文圍繞“聲音“寫了哪些事呢?

      3品讀段落

      問題一:可是,在這座城里,就有一位王子特別想在他生日那天得到像這樣的禮物,你猜猜是什么禮物?(想聽到世界上最響的聲音)

      問題二:這樣的禮物,他得到了嗎?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小男孩想的辦法來理解)

      問題三:結果,這位王子得到的是什么禮物?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安靜”的?(教師要注意讓學生體會為什么人們聽到小鳥叫、樹葉沙沙聲、小溪流水聲是“安靜”)(可以播放錄音讓學生感受)

      問題四:“安靜”多好啊!它使得這個噼里啪啦城變成了……?使得這個城里的居民也變得……?

      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要……?

      所以,我們在做作業的時候,要……?

      在大人們說話的時候,我們也要……?

      三、拓展練習

      讀一讀,課后第2題中的句子,然后填寫下面兩段話。

      ①傍晚,我漫步在小溪邊。聽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 。

      ②清晨,我走在田野里,聽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 。

      ③清晨,我來到校園里,聽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 。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

      3.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逐步養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要問”的重要

      1.齊讀“不懂就要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于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上面左邊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上面右邊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別在干什么?

      二、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的同學,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問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該怎么辦?

      三.發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 天堂v在线视频 | 色久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成V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