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數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課題 一起做游戲 課型 數學游戲課
教學目標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動中,積累對圖形特征的經驗和利用數學解決問題。
2、 能夠從游戲中獲得信息,體會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并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來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嘗試尋找取勝的`策略。
3、 在游戲中體驗到用數學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能夠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幾個立體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講述、練習、討論
教具準備積木、撲克牌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導入,開展活動。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積木。你們瞧,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
1、玩“搭積木”游戲。老師講解游戲規則。
①每組有十個各種形狀的物體,拼搭時,10個物體都要用上。
②搭出的作品要有創意。
③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組獲勝。
2、學生兩個人一組,玩搭積木游戲。
二、評比活動,總結經驗。
1、各組展示各自的作品,評選“小小設計師”。
2、全體成員進行評比,并說說評比中的發現。
3、議一議。
在游戲中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三、小組合作,操作體驗。
談話:剛才的游戲,有趣么?接下來,我們要四個人一組玩一個游戲,你參加嗎?
1、四人一組開展游戲
2、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①一邊摸牌,一邊算牌上數的和。
②結果比10大的被淘汰。
③ 結果最大的人獲勝。
④ 結果一樣大的,誰摸牌少誰獲勝。
3、第一輪游戲開始。
① 4人一組,展示各組的游戲情況。
② 游戲后,小組派代表說說游戲中的發現。
4、出示第91頁的“玩一玩”主題圖。
①提問:淘氣已經摸了3、5,還摸嗎?
②淘氣如果繼續摸牌,摸到幾才能獲勝?摸到1可以嗎?為什么?
5、第二輪游戲開始。
①展示某一小組的游戲情況。
②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四、總結活動,深化認識。
通過今天的數學活動,你有那些想說的?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七冊“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材分析】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六接錄面積的摹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學習其他平面圖形而積計算的基礎。教材注重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找出長方形面積與邊長的關系。讓學生自己總結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安排。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如何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與如何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本節課的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己經學習了面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并且會用面積單位直接I.m.平而圖形的面積。但用這種方法比較麻煩。而且有時會行不通。這些都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因此。
他們迫切需要探求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那么如何去探求—即學生體驗、經歷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就是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以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動手操作等形式經歷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及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每組一個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學具:分組實驗單、每生10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及一張無格長方形彩紙(長、寬均為整厘米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1.游戲:看誰涂得快。
準備:每組一個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規則:(1)每小組可以任選一正方形為其涂色。
(2)以先涂完色的為勝。
2.學生操作完后。問:
你們獲勝的秘密是什么?或問:你們組為什么選涂小正方形?
總結出:圖形的而積也有大小之分。
那么。怎樣知道一個圖形的具體面積呢(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利用兒童的好勝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關系。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使學生覺得數學處處都在,體驗數學的魅力。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1.獨立思考。猜測設疑:
(1)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能驗證一下嗎(出示學具中的長方形彩紙)?
(學生可能用I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去錄。也可能直接估計,這些都是可以的。)(2)出示學校長方形花壇的平面圖。問:要知道這個花壇的占地面積有多大。你有什么好辦法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辦法)?
是否有一個更簡捷的度最方法呢?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吧。
【設計意圖】:允許學生‘。猜測”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的必由之路。
2.小組合作。操作初探:
(拼擺:讓學生用準備好的而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擺長方形。用幾個拼都可以。并完成分組實驗單。
(2)討論:觀察實驗單。你們能發現什么?
(3)交流:分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交流。學生的發現可能有:
①每行擺的個數與長方形長邊的厘米數相等;②擺的行數與長方形寬邊的厘米數相等;③所用的小正方形的總個數與長方形面積的平方厘米數相等。
3.驗證總結:
(出示圖形:你能準確說出下面長方形的面積嗎?為什么(每格1平方厘米)?
(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實際驗證。
(3)出示“猜測設疑”中的長方形彩紙:
問:要知道這個長方形的準確面積。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實際測量并求出面積。
(4)歸納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板書)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永遠是解疑的良方。只有放開學生的手腳,才能解放他們的思維,而且通過拼擺、觀察、交流,讓他們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又一次得到鍛煉。
三、分層練習。實踐應用
1.基本練習:
(1)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一臺電視機外殼的一個面長是44厘米。寬是34厘米。
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發展練習:
一塊長方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它的長和寬可能是多少?
3.綜合練習:
讓學生任選身邊的長方形平面。測錄并求出它們的面積。
四、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在“非典”的防治工作中。學校要求每班都要出相關內容的黑板報。請你設計一下黑板報的格式。要求必須有長方形的“宣傳畫”及長方形的‘,留言板”板塊,其他可以自由發揮。看誰的設計最美觀、最合理,并算出相應板塊的面積。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性。數學源于生活。要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
【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注重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拼擺、觀察、合作,經歷整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循序漸進地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突出體現“做數學”的思想,突出了數學的應用性。不足的是“導課”和“猜測設疑”用的時間過長,整個教學節奏把握不夠緊湊,這是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91頁主題圖、92頁例2、 “做一做”, “你知道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是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考點分析:
能根據具體情況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新知講授——鞏固總結——練習提高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三角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我們學校有一批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隊了,學校為他們做了一批紅領巾,要我們幫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幫學校解決這個問題?(屏幕出示紅領巾圖)
師:同學們,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
生:三角形的
師:你們會算三角形的面積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探索這個問題。
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計算?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得到的?
生說推導過程
師:在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我門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來研究的,那三角形的面積你打算怎么研究呢?
生1:我想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生2:我想看看三角形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或平行和四邊形。
2、動手實驗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個長方型,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可以利用這些圖形進行操作研究,看哪一組能用多種方法發現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生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成果,推導公式
師:同學們經過猜想,驗證,已經推導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請展示給大家看。
生展示
匯報一: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匯報二: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匯報三: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除此之外,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還可以拼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2
=長×寬÷2
=底×高÷2
4、例題講解
紅領巾底是100cm,高33 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鞏固提升
1、 一種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 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單位:厘米)
2、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們的面積。 ( 單位:厘米)
3、上圖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看圖填空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4 、思考題 你能在圖中再畫出與涂顏色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
四、 總結結課
1、學生總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小組說--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2、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 = 長方形的面積÷2
= 長×寬÷2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 底×高÷2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