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1-01 23:26:4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班數學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班數學教案匯總7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們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知道不同的家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一開始是誰的“全家!庇捎诨顒有枰∨笥褞б患胰腋5恼掌,目的是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能收口一致的進行數數。但是考慮到地處鄉村幼兒園需要帶一家全家的照片有點困難,那怎么辦?既要完成活動又要不影響活動的目的,于是我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進行了直觀簡單的圖片教學,把它設計成了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的一家,3只猴子,4只小貓、5只小雞,簡簡單單、輕輕松松的完成了手口一致的數數,并能很好的感知了數量,孩子們求知欲非常的強烈,在歡樂的氣氛中非常自然地進入第二環節。

      在第二個環節時我把從小動物的家庭延伸到了自己的家庭,我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幾個人啊,他們分別是誰?你能數的清楚嗎?”孩子們的回答都很好,很令我滿意,有的幼兒說:“我家有5個人,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有的說:“我家有7個,有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焙⒆觽冋f到家里人都非常的興奮,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這時我發現平時不太愛舉手的李欣嵐小朋友也高高的舉起了小手,為了鼓勵她的積極性,我連忙請她來回答,只聽見她說:“我不知道有幾個?”“沒關系,你數來我們聽一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接著問:“還有誰呢”“沒有了”“怎么會沒有了呢”因為我知道她家里媽媽剛生了個小妹妹呢?可是沒想到她卻說:“就這么多,沒有了”“那妹妹呢?”“我沒有妹妹:”怎么會沒有呢?“就是沒有嗎,不見了,被人家報走了,我就是沒有妹妹,我就是不認識、爸爸在黃姑,媽媽也在黃姑”邊說邊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怎么回事呢?我知道她爸爸媽媽是兩邊做家庭的,剛生了一個妹妹,那欣嵐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問:“是不是妹妹在外婆家啊”“是的,妹妹不是我們家的”說著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了,我也被她弄的心里怪難受的,小孩子的想法非常的簡單,不在自己家里的就不是自己的親人,真的很可憐啊,自己的親妹妹也不認識,我想這樣的想法對于她來說是不好的,于是我蹲來對她說:“欣嵐。媽媽生的就是你的妹妹,也是你的家人,我們是親親的一家人啊,只不過她暫時在外婆在住,以后會回來的啊,記住我們是家人知道嗎?”“恩,知道了”活動還是在繼續進行著,可是氣氛卻冷場了好多,最后,在孩子們的無語中結束了本次教學活動?墒,這種壓抑的.氣氛一直延續打上午吃飯的時候,只見她也沒有好好吃飯,看來今天的事情對她來說,還是有影響的啊。

      一堂課卻引發了一個故事讓人深思。我在想現在這樣的家庭是越來越多了,明明是兩姐妹卻要分開,成了陌路人,親情淡漠了,感情疏遠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受到了不良影響,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環境,使這些嫩芽們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快樂!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初期,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于數的實際意義必須與實際事物相聯系。在主題活動“我上幼兒園”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做客”、“辦家家”等游戲樂此不疲,常常在活動區中為客人做飯、請客人喝茶……看到孩子們歡快地游戲,我萌發了將數學概念與幼兒游戲相結合,在游戲中滲透數字實際意義的理解,進行初步的手口一致地點數的想法。于是我設計了小班數學活動“看朋友”,讓幼兒在看朋友、到朋友家做客、給朋友送禮物的游戲情境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課的運用、幼兒的實際操作、師生共同的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目標:

      1.體驗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樂。

      2.初步理解數字1、2的實際意義。

      3.能大膽地參與數數活動。

      活動準備:

      1.活動場景布置:數字寶寶的家。

      2.畫有1個或者2個的圖片若干,餅干、糖果若干。

      3.音樂《找朋友》;課件《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開上小汽車,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樂,教師帶著幼兒一起開起小汽車,去看朋友。

      向數字寶寶問好。

      播放多媒體課件:

      提問:

      紅房子是誰的家?(1的家)

      綠房子是誰的家?(2的家)

      讓我們一起向數字寶寶問好吧!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

      看一看:數字寶寶的家里有什么?點數數字寶寶家里的物品各有幾個。知道數字寶寶“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個,“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個。

      幫幫忙:讓這些物品回到相應的數字寶寶的家。

     。1)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中有各種物品,數量分別是1個一組、2個一組的):

      有一些東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忙吧!

     。2)提問:

      誰應該回到“1”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1個?

      誰應該回到“2”的家?我們來數一數,是不是2個?

     。3)教師邊提問,邊操作,根據幼兒的意見將課件中的物品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找找看:有沒有誰走錯了家。

      驗證剛才的操作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剛才的操作中,有沒有數量不是1的進了“1”的家?

      3. 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應該怎么給數寶寶送禮物,數寶寶才會開心呢?(提示幼兒給數寶寶送相應的禮物)

      請幼兒來給數字寶寶送禮物。

      4. 聽音游戲。

      聽到幾下拍手的聲音,就請數寶寶幾來跳舞,帶著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

      5. 回贈禮物:數寶寶也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自己去取,1送給每個小朋友1塊餅干,2送給每個小朋友2塊糖果。

      6. 和數寶寶再見,開上小汽車回家。

      活動反思:

      對小班幼兒來說,數字“1”和數字“2”就好象兩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樣,他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卻常常弄混淆他們實際上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常常看見,有的小朋友拿著一個蘋果說:“我有兩個水果”,也常?吹胶⒆右贿厰禂狄贿呌檬种更c著物品,但手里點的和嘴里數的卻不是對應的。這就是小班孩子在數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現。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幼兒的數概念的形成是與幼兒所接觸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的。因此,本活動的`設計從生活出發、在游戲中進行、在反復練習中建構經驗,萌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喜愛,初步理解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活動設計上有幾個優點:

      一是活動選材生活化。孩子們都有到別人家去做客、看望親友的生活經驗,去看朋友是他們十分感興趣的活動,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處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之中。

      二是活動中提供了豐富的多通道的刺激,使幼兒沉浸在游戲的愉悅之中。首先充分利用了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的優勢,讓幼兒在視聽、交互中感受學習的愉快。老師設計了能夠位移的多媒體課件,將散落在房子四周的物品逐一移動到相應的房子里,這個過程伴隨著好聽的音樂聲,孩子十分喜愛;其次,多種實物學具的提供,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機會,他們在送禮物、取禮物的過程中反復練習,在動作操作中理解了數字“1”和“2”的實際意義。

      三是活動過程游戲化。整個活動以“看朋友”為線索貫穿始終,小朋友們通過“問候朋友——送禮物給朋友——拿朋友給自己的禮物——和朋友一起游戲”的過程,不知不覺地進行了數的實際意義的學習,并在操作中進行了鞏固;顒觿屿o交替,安排環節緊湊,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進行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有數學活動不好上,孩子數學經驗構件支離破碎等等感慨。通過這一次活動我們看到,數學教學和主題內容是有結合點的,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毙抡n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學要求我們不斷地關注孩子的行為,在孩子的興趣點上去尋找數學活動適宜的教材內容,讓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戲中感受數學、探究數學、用自己的經驗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么喂貓寶寶吧……”

      2、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

      a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只貓吃一條魚”

      b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為什么這只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 ――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數量為1至4的物品,在點數的基礎上說出總數。

      2、認讀數字1至4,做到數、物對應。

      重點難點:

      重點是認識數字1、2、3、4,數、物對應。

      難點是手、口一致點數并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一個皮球、2本圖書、3盒彩筆、4個玩具。 2、1至4的數字卡片,教具小火車,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互相問好,組織教學

      2、和幼兒談話:我們講過的故事中有三頭小豬在樹林里各撿到了什么果子,是幾個果 子?(撿到了香蕉、蘋果、梨,都是4個),非常正確,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1至4的數字。

      二、基本部分: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都喜歡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教師出示一列有紅太狼開著的小火車教具,老師說要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今天紅太狼要親自出來抓小羊,可是小羊們太聰明了都躲起來了。 這列火車有幾節車廂呢?

      我們一起數數看,(一共有4節)。紅太狼開著火車在路上沒抓到小羊們,卻撿到1個皮球,2本圖書,3盒彩筆,4個毛毛玩具,心里也很高興,要求幼兒根據車廂里物品的數量依次出示1、2、3、4和物體一樣多的手指頭,然后再讓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一遍紅太狼車廂內的物品。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及數字的.圖示,引導幼兒說出1像什么,2像什么,3像什么,4像什么,然后共同學習兒歌:1像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

      3、要求幼兒數物對應的把數字卡片放到相應的車廂內:數字1放進1個皮球的車廂內,2放進2本書的車廂內,3放進3盒彩筆的車廂內,4放進4個玩具的車廂內,操作正確的及時表揚。

      4、老師這兒還有一列火車,出示教學掛圖一列載著小動物的火車,引導幼兒觀察一共有幾節車廂,每節車廂里有幾個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叫什么名字,找個別幼兒點數,一頭大象,2只長頸鹿,3只叮當狗,4只乖乖兔,及時給與表揚鼓勵。

      5、出示4片樹葉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三、結束部分:游戲活動:

      1、一名幼兒開火車,然后老師說物體的個數,幼兒按要求裝火車。

      2、老師和幼兒一起開火車走一走數一數室內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和我們今天學的數字一樣多。

      3、活動結束和老師說再見。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幼兒略微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通過老師引導能正確的認識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征來認識而是將其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形式感知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圖形的基本特征,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

      2、運用多種感官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的觀察力,激發幼兒的探索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別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圖片,幾何圖形組成的圖畫和三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1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你們拼拼圖,你們愿不愿意圖?隨后,我會出示用這三種圖片組成的各種圖片展示給幼兒,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會和幼兒一起繼續通過想象擺出各種圖形。

      2提問;這么多好看的圖形你們知道它們使用什么圖形組成的嗎?

      3幼兒回答完我會根據小朋友的回答用兒歌的形式把三種圖形的特點 和名稱說給小朋友們聽。

      二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圖形。

      1游戲;摸一摸。用摸得形式讓小朋友體會這三種圖形的不同之處,并說出圖形的名稱。

      2游戲;誰的本領大。出示由圖形拼成的各種圖案讓小朋友找出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3游戲;小動物找家。出示小動物圖片,我會告訴小朋友它們哭了,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請小朋友幫幫它找找它們的`家。例如;我會扮演小動物說說自己的房子是什么形狀的,請小朋友來幫忙。

      4游戲;找圖形寶寶。在教室地板上擺放三個圖形寶寶,我喊口令小朋友找圖形站好看誰找的快又好。

      三.結束。今天我們玩得很開心,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你們都認識了什么圖形,它們都有什么特點?你們回家觀察一下,你家里什么東西是由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組成的,明天來了告訴老師。

      四放排排隊的歌,帶小朋友去衛生間。

      教學反思

      當我進行實際教學過程時,我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1.幼兒對各種圖形非常感興趣,幼兒對身邊的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有渴望了解圖形寶寶的欲望 2. 在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很活躍,能把自己發現的主動地告訴老師和周邊的小伙伴,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1.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樂于參與,積極發現。2. 孩子們興致濃厚,也愿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我覺得我原來的設計可以這樣的調整:幼兒自我操作時間不足,沒有創設幼兒合作交流的機會,語言還要精煉等,在以后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我應加以改進,為幼兒傳遞良好的語感,培養幼兒善于表達的能力。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區分紅、黃、藍三種顏色,按顏色的標記分類。

      2、能用語言表述分類的結果。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重難點:會按顏色的標記來分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美工活動及日常工作中已經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2、物質準備:紅、黃、藍顏色標記若干,小兔子玩偶三個。花片

      3、環境創設:創設"小兔的家"環境。(桌上放有紅、黃、藍色的東西)

      活動預設:

      一、以"參觀小兔家"的游戲形式引入,復習對紅色、黃色、藍色的認識。

      提問: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二、游戲"給小兔送花"

      1、認識顏色標記。提問:這三只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它們穿著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裙子,看看它們穿了什么顏色的裙子?

      2、游戲

      引導語:喜歡紅色的小兔子,要送給它什么顏色的花呢?請你把花送給它。然后再分別給喜歡黃色的小兔和喜歡藍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戲:相同顏色在一起。

      游戲規則:幼兒自由選取紅、黃、藍顏色標記一個,教師引導幼兒按標記的顏色站在一起。再交換顏色標記,再次游戲。

      引導語: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顏色標記,請手那相同顏色標記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結束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在一起。

      2、通過送蔬菜水果回家,學會按顏色分類。

      3、有參加游戲的興趣,愿意講述操作過程。

      重點:學會按顏色分類。

      難點:學習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在一起。

      活動準備:

      1、紅黃綠卡片若干。(大、小形狀相同)(雪花積木,放在籃子上)

      2、各種顏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圖片若干。(蘋果、香蕉、梨子、紅辣椒、草莓、黃瓜、西瓜等)

      活動過程:

      一、給卡片找家。

      1、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卡片,提問:這些卡片是什么顏色的?

      分別舉紅、黃、綠卡片,并帶領幼兒向卡片問好,如:紅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紅、綠、黃三個方框,告訴幼兒這是卡片的家。

      引導幼兒觀察方框說說:這三個家有什么不一樣?想一想,哪個是紅卡片的家?誰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勵幼兒邊送邊大聲地學說:xx卡片,我送你回xx顏色的家。

      二、將水果、蔬菜按顏色歸類。

      1、出示各種水果、蔬菜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這里有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這些水果和蔬菜也想回家,應該送它們會哪個家?要求幼兒邊說邊送。如:紅蘋果,我送你回紅顏色的家。

      2、教師帶領幼兒討論:紅顏色家里住著誰?為什么它們能住在一起?(因為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最后讓全班幼兒一起說:紅顏色家里住著XX……綠顏色家里住著XX……黃顏色家里住著XX……

      三、幼兒操作活動。

      將相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進行按顏色歸類。(鞏固知識)觀察衣服和服裝的色彩,引導幼兒按不同顏色對衣服進行分類。

      四、評價活動情況。

      請幼兒說說,住在紅籃子里的有誰?

      五、總結。

      用幫助它們找到好朋友,相互道謝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次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主要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活動中,我借用了卡通圖片、頭飾等輔助教具,極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顒又,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游戲貫穿始終,并引導幼兒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游戲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非常寬松而愉悅的環境,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學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辨別紅、黃、綠三種顏色,并進行分類,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有力的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最近在開展有關動物朋友的主題活動,我發現孩子們對《三只熊》的歌曲特別感興趣,歌曲表演中三只熊可愛的樣子讓孩子們一下子喜歡了小熊這個形象。《3-6 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點,并能用相應的詞表示。于是我以小熊的形象為載體,過生動的環節銜接, 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 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在故事情節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活動難點: 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幼兒人手一只小盒子、6 個蘋果; 經驗準備: 幼兒會相關的大小比較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為什么你說他是爸爸? 哪個是小熊寶寶?為什么?

      那媽媽呢?

      3、小結:在我們家里,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準備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給爸爸?什么顏色的?

      哪只給媽媽?什么顏色的? 寶寶呢?

     。ㄈ┣榫"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關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 4 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么呢?請你來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數字,這個是 1 號瓶……

      3、幾號瓶給熊爸爸吃?為什么? 幾號瓶給熊寶寶吃?為什么? 幾號瓶給熊媽媽?為什么?

      4、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 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細"1、引導語:第二樣早餐是什么?(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么分呢?為什么?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人是講胖的,玉米要講粗(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小結: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明確要求:第三樣早餐是什么?(蘋果)數數有幾個?怎么分呢,他們是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兒復述要求:他們是怎么分的?

      3、幼兒走到桌邊進行操作活動。教師重復講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兒帶著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評價

      (1)把錯的拿出來:對不對?

     。2)出示對的:對不對?誰跟他一樣?問問爸爸媽媽對不對?

      六、情境"分魚"

      1、引導語:第四樣早餐是魚。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

      2、哪個盒子給爸爸?(6 條魚的)寶寶呢?(2 條魚的)媽媽呢?(3 條魚的)爸爸媽媽們同意嗎?

      3、揭開盒子:我們來看看。6 條什么樣的魚?

      4、現在還是把 6 條小魚給爸爸嗎?

      5、小結:有的時候數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時數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這個問題有點難,等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讓孩子在故事情節中認識三只小熊,通過幫三只小熊分早餐的過程中,感知大、中、;在操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讓幼兒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顒訉氩糠滞ㄟ^出示三只熊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通過肉眼的觀察初步感知大中小的區別,并通過比一比的方法,知道并了解區分大中小的方法,在故事情節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幼兒樂于在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數、大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認識,同時他們對數數、比大小等也非常感興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對都很喜歡聽故事,所以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故事將整個活動貫穿起來,發現三只熊的關系和大小。在這個感知的過程中,讓幼兒在觀察、操作、講述、游戲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新的體驗,獲得新的經驗。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活動時,我盡量以故事為載體,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以熊為主角,并對三只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節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活動中通過同伴間相互交流探索問題。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但活動中由于環節較多,加上我的語言不夠精練,造成課上超時了。在今后的可當中我要鍛煉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讓每一句話都達到想要的目標!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10-23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10-13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06

    小班數學教案01-0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7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6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7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亚洲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