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錦集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號、“=”號,會正確認讀;學習列加法算式;在情景中讓幼兒初步理解5以內加法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的觀察、理解、分析、判斷能力。
3、在情境中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教師演示材料:實物3個、教具梨5個、“+”號、“=”號的圖卡、1~5數字卡片、信箱4個。
幼兒人手一個信封,信封里面有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鉛筆、答題卡等。
分組活動材料:集合圖、分合式、情境圖若干張。
2、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x科學x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幼兒操作材料《科學x0~10數字卡/運算符號》。
3、知識經驗準備:掌握5的.組成。
活動過程:
1、玩猜謎游戲,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分解。
我準備了一個小摸箱,告訴幼兒里面裝有花片,雙手伸進去摸后,告訴幼兒摸到花片的總數和左手的花片數,讓幼兒猜右手的花片數,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5的分合式。
2、教師用實物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理解5以內數的加法含義。
(1)提問:老師先買了2盒彩色筆,又買了1盒彩色筆,老師一共買了幾盒彩色筆?
小結:2盒彩色筆加上1盒彩色筆,一共有3盒彩色筆。(教師邊說邊列出“2+1=3”的算式。)
(2)告訴幼兒:“+”叫“加號”,讀作“加上”。“+”表示把東西合并起來,東西變多了。“=”叫“等號”,讀作“等于”,“=”是表示左邊的兩個數加起來是右邊的這個數。
(3)引導幼兒正確地讀算式“2+1=3”。
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口述應用題列式計算。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口述應用題,如:紅盤子里有2個梨,黃盤子里有3個梨,兩個盤子里一共有幾個梨?
(2)幼兒根據教師口述的應用題列出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式情況。
(3)交流分享:說一說你列的式子。兩個盤子里一共有幾個梨?
4、出示教育掛圖《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列式計算。
(1)引導語:圖上有什么?先請一個小朋友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再請另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列出加法算式并計算。
(2)每個幼兒根據教育掛圖中花的特點,用數字卡列出加法式子并運算,教師觀察幼兒列出情況。
(3)交流分享:請說一說你列的式子。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5、課間操。邊拍手邊讀兒歌邊跳舞。
“1加1等于2,2個小朋友在唱歌,1加2等于3,3個小朋友做游戲,1加3等于4,4個小朋友寫大字,1加4等于5,5個小朋友敲鑼鼓。”
6、幼兒分組活動,鞏固5以內數的加法知識。
(1)介紹分組材料。
情景圖:根據情景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集合圖:根據集合圖的圖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分合式:根據分合式列加法式子并計算。
(2)幼兒操作練習,教師觀察幼兒列式及運算情況。
(3)分享交流幼兒練習情況。
7、數學游戲活動。
我出示了信箱五只,上面分別插有數字1—5的卡片,放在幼兒前面的桌子上,每組的桌子上有一只小筐,內裝有信。每人一封,并寫好幼兒的名字。我說:“小朋友們,今天,陳老師給每位小朋友寫了一封信,小朋友快來看看,信上寫的是什么?”請每位幼兒從自己的一組中拿出自己名字的信,信里有一道式題,得數是幾就投入幾號信箱。(整節活動結束后由老師檢驗。)
8、引導幼兒對本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結。
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鞏固所學的知識。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在數學區投放分組活動的材料,供幼兒練習。
2、家園共育:請幼兒在家里根據家里的物品編加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點難點:
1、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2、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今天,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紙,看看春姑娘都帶來是什么顏色的紙?那綠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后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
三、比較"春"字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1、師:今天春姑娘一共給你們幾張紙?現在還剩下幾張紙?是多了還是少了?我們可以用哪種計算方法來表示?為什么用減法?
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并在等號后寫上答案。
3、提問:你為什么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活動反思:
剪紙“春”是我結合季節特征和剪紙的'深厚藝術文化設計、開展的一個藝術活動。我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內容,不僅是因為現在正值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春天,更是想讓幼兒通過欣賞、感知和動手剪紙,感知春天的美、體會到剪紙的快樂和魅力!
1、選材新穎獨特——激發幼兒興趣的策略。
剪紙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而且能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大班幼兒在使用剪刀上已經比較熟練了,而且在嘗試窗花、雪花等剪紙活動后,對剪紙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對剪紙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結合季節特征設計了這個剪“春”字的活動,不僅想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獲得動手、語言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傳承我國的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藝術。從幼兒剪紙的作品來看,他們對此次的剪紙活動很感興趣,能認真地欣賞剪紙作品、大膽地構圖和嘗試剪紙,剪出了一個個色彩鮮艷、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發了他們剪紙的興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紙技能。
2、作品鮮艷精美——讓幼兒獲得美的熏陶策略。
此次剪紙活動,我為幼兒準備了紅色的手工紙,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紙。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習5的形成、數數,并能熟練地點數,說出總數。
2、認識數字5,知道5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卡片水彩筆人手一套;每人一張與同桌幼兒不一樣的畫(4只角的五角星、4片花瓣、4只手指的小手、4顆五角星的國旗);書寫正確、錯誤的“5”的圖片卡片、圓點圖形卡片、數字卡片若干;小鈴一對。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早上,隔壁班的一位小朋友的媽媽拿了一副圖畫給徐老師看,她說她看也看不懂,要請我們小朋友來看看。
2、出示(4)片花瓣的花。
提問:(1):這朵花完整嗎?
(2)怎樣才能讓這多朵花更完整,更好看呢?
3、教師演示,操作,小結。
二、教學過程
(1):這位媽媽還帶來了很多沒有畫完的圖畫,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她那粗心的孩子把畫補完整,但是這位媽媽是有要求的:一人拿一張畫,拿到畫之后先認真、仔細地觀察你拿到的畫是什么,原來有幾個,你又要給它添上幾個。(畫好的小朋友把筆放到籃子里,等全部小朋友把畫畫好后聽到老師敲小鈴就要把筆都放到籃子里,臉朝老師,人坐正。我們來比比最聽話,誰最能干。)(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1)幼兒匯報補畫情況,教師演示操作過程:5角星圖上原來是4只角,需要再補上1只角;1只手的圖上原來是4只手指,需要再補上1只手指;1張國旗的圖上只有4顆星,需要再補上1顆星;1朵花的.圖上只有4片化瓣,需要再補上1片花瓣才完整。誰能像老師一樣用完整,好聽的話來說說這四幅圖畫。
(2)教師小結:4顆星,4只手指,4片花瓣,4只角,我們都可以用數子寶寶幾來表示?現在,4顆星添上一顆星、4只手指上添上1只手指、4片花瓣上添上1片花瓣、4只角添上1的意思,4添上1就是幾啊?
四、(1):認識數字“5”。5顆星、5只手指、5只角、5片花瓣都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2)出示數字“5”,提問:“5”還可以表示什么?“5”字像什么?
(3)師:粗心的小朋友寫了許多數字“5”,你們看看哪幾個寫得對?(4)出示幾張正確、錯誤的數字“5”的圖片,請幼兒找出正確的,并集體念出來。
五、游戲:躲“5”。
用“敲小鈴、出示幾何圖形卡片、圓點卡片、數字卡片”的形式玩躲5的游戲。要求幼兒聽到5下聲音、看到5樣東西或數字5(答案是5的),就用手把臉蒙起來,如果你聽到的不是5下聲音、看到不是5樣東西、不是數字5,就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告訴老師。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整點和半點,感知有效利用時間的益處。
2.初步認識整點和半點的運轉關系。
3.會撥整點和半點。
教學準備:實物鐘,幼兒學具鐘,教具鐘8個,音樂。
教學難點:認識半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認識整點會撥整點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師:有個東西真奇怪,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小朋友猜猜它什么?
生:鐘表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那你見過的鐘表有些什么樣子的呢?
生: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米老鼠
師:今天陳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圓形的鐘表先生,小朋友看看鐘表上有什么?(播放叮鈴鈴的聲音,出示鐘表)
生:有數字,有指針,有圓形,有小格子
師:數字有幾個?是怎么排列的.?
生:有12個,是從1到12排列的
師:正上面的數字是幾?正下面的數字是幾?
生:正上面的數字是12,正下面的數字是6
師:所以我們拿鐘表時12在上,6在下,要不鐘表先生會不高興的
師:指針有幾個?它們有什么特點?(鐘表的兩個指針都在12上)
生:一個長,一個短
師:我們把鐘表先生的長腿叫做分針,短腿叫做時針
師:那你們知道時針分針是走的嗎?
生:是按圓形走的,按數字的方向
師:時針,分針的起點都是12,經過數字1.2.3.4.5.6.7.8.910.11,再回到12的方向走的
師:現在鐘表先生的長腿分針和短腿時針要進行一個跑步比賽,他們都在12的起點上,猜猜誰會贏?
生:分針贏,分針跑了一圈,時針才走到1
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就是一小時
二.認識整點
出示四個整點鐘面讓幼兒觀察
2:004:008:009:00
師:這些都是整點鐘的鐘面 ,你認識他們嗎?
生:2:00,4:00,8:00,9:00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分針都指在了12上,時針指在2,4,8,9上
師:分針指在12上就是整點。時針指在幾點就是幾點整
(師帶領幼兒一起復述概念,加深記憶)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黑板上的整點
生:2點整,4點整,8點整,9點整
三.認識半點
師:剛剛長腿先生分針跑的累了,想在中途休息休息,這就是半點。(師出示四個半點鐘面,請幼兒觀察)
1:305:307:309:30
師:這些都是半點鐘面。你認識他們嗎?
生:..............,不認識
師:那你能發現什么?
生:長腿先生分針指在了6上,斷腿分針指在了1和2中間,5和6中間,7和8中間,9和10中間
師:分針指在6上,時針經過誰就是幾點半,這就是半點
(師帶領幼兒一起復述概念,加深記憶)
師:我們再來看看黑板上面的鐘面是幾點?
生:1:30半5:30半7:30半9:30半
四.游戲,幼兒練習撥鐘
師:喜羊羊村要舉辦一次“快樂健康餐飲會”,羊村長想邀請小朋友一起去參加,但是又怕灰太狼和紅太狼混入擾亂了秩序,羊村長設定了三了時間密碼,只要小朋友對上了密碼說一句“芝麻開門”
就可以進入了,現在呀老師悄悄的把密碼說給小朋友聽 ,小朋友快來撥自己的時鐘,千萬別讓灰太狼他們看到啊。
10:308:307:00
幼兒操作中
師:剛剛羊村長讓老師把密碼鐘拿出來讓小朋友看看,檢查一下自己的對嗎?小朋友之間也可以互相檢查一下
師:剛剛我們撥了密碼鐘了,可是到底是怎么撥的呢?誰能說一下撥整點和半點的方法呢?
生:整點是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
半點是分針指在6上,時針經過幾就是幾點半.
師:羊村長還有一件事想讓小朋友幫忙,他想讓小朋友幫忙給羊羊們制定一個活動時間表
師:小朋友可以參照自己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
7:30來幼兒園
8:00吃早飯
8:30餐后散步
9:00上課
10:30做操
11:30吃午飯
12:00睡午覺
3:00中午起床
3:30課外活動
5:30離園準備
(幼兒根據時間表自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小結
師:羊村長非常感謝小朋友為羊羊們制定的時間表,他會督促羊羊們嚴格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并告訴老師也要提醒小朋友們有效利用時間,珍惜時間。
幼兒正在觀察鐘表的結構長腿是分針,短腿是時針,正在提出疑問:“為什么分針走一圈,時針才走了一個格子呢?”
幼兒正在動手操作,幼兒用自制的鐘表撥出時間8:00整
幼兒自制的小鐘表,時針分針不僅長短對比明確,而且還有區分顏色哦
幼兒在撥表 ,他在想:“我撥的時間對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對于形狀和顏色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形色對應合成認知還不夠深,由此我利用形、色之間的對應關系來進一步發展孩子們對這兩者之間對應關系的判斷力,并利用了服裝的搭配,來讓孩子們感受數學并不是只存在于書本和教師的頭腦當中,還來源于生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形狀與顏色的合成。
2.培養幼兒將兩種事物特征對應、整合在一起的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具準備】
1.PPT.
2.幼兒學具:幾何泡棉。
3.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從前,有個國王最喜歡穿漂亮的衣服,愛漂亮的.國王每天都要穿新衣服,還喜歡大家贊美他!有一天,來了一位新的裁縫師,他告訴國王,他能做出全世界最美的衣裳!今天,國王又穿了一件他喜歡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穿的是什么?
2.(教師出示情景掛圖)國王的試衣室里擺滿了許多漂亮的衣服,你們看!
3.今天,國王身上穿的新衣是哪一套?皇冠是哪一頂?
4.衣架上,哪兩套的上衣和褲子是一樣的?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二、布題。
互動:
1.今天剛穿上新衣服,愛漂亮的國王已經把接下來兩天的衣服都已經選好了。國王請小朋友們按照圖中的要求找出答案,猜猜明天他會穿什么衣服呢?
2.咦?這個“√”是什么?“√”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是“√”在哪就表示需要找出什么顏色的衣服。
4.出示PPT,請幼兒找出正確的答案。
5.教師變換“√”的位置,請幼兒繼續嘗試。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知道“√”放在哪就是要選什么。
三、評價練習。
1.還有一些泡棉拼圖也想和你們玩呢!請小朋友們按照書上各種形狀對應的顏色找到拼圖,并用“○”把正確答案圈出來。
2.幼兒做評價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小百科:合成,由部分組成整體。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數學教案11-05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數學教案07-28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7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