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數學教案合集七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發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東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么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出來)
3、老師示范寫出合成式。并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并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后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操作。)
6、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戲:擲骰抱團
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骰面上的點數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的操作,嘗試進行20以內簡單的減法運算。
2、能積極思考、細致觀察,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2個圓形的.蒙氏線場地;數字卡1-20;戒指樣的小圓圈若干。
2、學具準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作業單若干。
3、《操作冊》第6冊第31-32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青蛙跳水。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兩個蒙氏線的圓圈上,每組小朋友記住自己組的人數,邊聽音樂邊走線。當音樂停止時,教師任意出示一張數卡。如“8”,每組8個小朋友跳進圈里,再數數線上每組還剩下幾個小朋友。游戲可反復進行。
2集體活動
(1)復習10以內的減法。
教師出示答案在10以內的減法算式,請幼兒口算得出結果。
(2)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創設情景:神奇工具又現身。小朋友,誰又來到我們班上作客啦?
教師出示工具“加法、減法板”,按順序擺放好。
教師:看,他又說話了:小朋友們好,又和你們見面了。我是加法、減法板,做起減法也有招。先把大數固定好,根據小數取藍條。數數看看剩多少,減法計算完成了。
教師從題卡中任意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4=,教師先讀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減法板中的數字16 ,用小圓圈圈住,再從藍色定規中取出4擺放在右端靠著數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數出前面還剩下幾格,剩下的格數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減法板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師從題卡中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減法板,得出正確答案。
3分組活動教師:加法減法板想檢測一下小朋友學的怎么樣,我們每個人都來露一手,比試比試吧。
第一組: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做減法練習。教師事先準備好減法算式,請幼兒看算式,操作加法減法板計算出結果。
第二組:利用劃點子的方法進行減法練習。每張作業紙上都有一道減法算式題和被減數的點子,減去幾,就劃去幾個點子,最后數出剩下的點子數量,記錄在作業單上。
第三組:做花環。操作加法減法板完成《操作冊》32頁的活動“美麗的花環”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6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數量關系,能用語言完整表達。
環境創設:
人手一張6以內的數字卡、汽車圖。
活動重點:
學習6的減法。
活動難點:
能正確表述算式中表示的數量關系。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
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
二、學習6的減法
教師說明玩法:
幼兒當小司機、老師當警察,玩開汽車的.游戲。要求幼兒根據“警察”出示的紅綠燈進行開汽車。
先請6輛汽車上前,開走一輛,還剩幾輛?要求幼兒列式,并引導幼兒說出算式中各數表示的意義。
列式6-1=5
以此游戲讓幼兒學習掌握6的減法。
教師出示6的減法題
6-1=5
6-2=4
6-3=3
6-=2
6-5=1
讓幼兒完整讀
三、游戲:開汽車
幼兒每人手中拿一張1—5的數字卡,看教師出示的題目如教師出示:6-1= ,手中拿數字5的幼兒出來開汽車。
讓幼兒互相交換手中的卡片后再次進行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嘗試運用不同策略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3、能自主結伴三至四人開展小銀行游戲。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6、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重點難點
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并嘗試運用不同策略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活動準備
個人操作材料人民幣替代玩具,同色數卡5兩張、2五張、1十張同組幼兒玩具不同色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幣若干,大數卡,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投影各面值錢幣,引導幼兒認識各種人民幣。
教師提問: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些錢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它們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這小的.錢幣還有什么?
小結:
我們中國只有1、2、5,10、20、50,100這幾個數字面值的錢幣。不管你要多少錢都要由這幾個數來組合。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10以內面值錢幣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師提示:
我們來玩小銀行游戲,你們做銀行職員,老師來取錢,試試看你們能否讓顧客滿意。
游戲形式:
教師出數卡,表示要取多少錢,幼兒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擺放。 你用哪幾張錢幣組合成顧客想要取的錢數?
(1)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間有沒有不同方法,正確嗎?
(2)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玩具擺出不同的取錢策略。
(3) 同組幼兒討論擺放出各種不同的取錢策略,越多越好。
3、幼兒自主結伴三至四人開展小銀行游戲。
教師提示:
下面我們來開銀行,我們自由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銀行柜臺可以用桌子或椅子來代替,場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輪流做銀行職員和顧客。
游戲形式:
幼兒分組,自主游戲。
教師指導:
(1)對能力強的幼兒,啟發他們分類整理錢幣,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嘗試10以外的取錢額度。
4、總結講評。
(1)宣傳教師指導中幼兒成功的嘗試。
(2) 鼓勵幼兒在今后的游戲中大膽運用和嘗試。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錢幣雖然不是幼兒每天要接觸的東西,但是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設計這樣的活動,能有計劃地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啟發和引導幼兒嘗試把所掌握的簡單數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戲之中,不斷豐富經驗促進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動的設計并不令人滿意,原因一,活動形式的設計以個別演示、集體討論、自己記錄的方式,游戲性不強不能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操作活動以個人書面的形式,教師不能快速有效給予幫助,也將影響教學效果。原因二,探索錢幣的不同兌換策略,限定兌換7元錢,過于死板,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以數字、符號等方式記錄策略,增加了幼兒的思維難度,也沒有考慮幼兒間個體的差異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對一組數字的記憶與敏感性,培養有意注意和專注力。
2、引導幼兒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按不同任務要求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PPT、幼兒人手一張卡片、每人10顆星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與老師打招呼引出接龍游戲。
小結:接龍就是每人說一句話的一部分,然后連起來就是完整的'部分,這樣的方法就叫接龍。
二、數字接龍大闖關
1、熟悉游戲玩法,理解游戲規則(出示PPT 12345)引出數字接龍游戲,交待今天游戲名稱和要求。
規則一:從排頭到排尾一個接一個報數,一圈結束后再重新開始數。
規則二:從排頭接到排尾,再從排尾接到排頭。
規則三:我的手勢不停,接龍不停。
2、理解轉換符號,進一步熟悉規則看到這個符號就數字位置發生變化,增加游戲的難度。
3、大闖關介紹比賽的學具(每人十顆星星),在前三個規則的基礎上增加
規則四:一輪闖關時有錯數、慢數的幼兒本輪闖關結束,就要從自己的框內取一顆星星放進玻璃瓶內。
關鍵提問: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幫到其他小朋友。
小結:如果想要闖關成功,你的聲音就要響亮讓下一個同伴能聽清楚,注意力集中聽清其他小朋友說的數字這樣就不會錯數、慢數。
三、延伸活動
1、觀看幼兒游戲的視頻。
2、理解卡片的具體含義,引發幼兒進一步游戲的興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意圖
5歲~6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間的相應關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設:同時他們渴望成功,對抽獎類充滿神秘感的游戲極感興趣。我園旁邊有家超市不時以各種抽獎游戲開展宣傳活動,我班大多數孩子都玩過。曾經經歷過這種游戲,卻一直未能得獎或者總是不能拿到大獎的孩子,往往都會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喪,產生挫敗感。為了幫助幼兒“揭開謎底”,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概率,正確認識生活中很難抽到大獎的現實。
2.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并能說明理由。
3.根據自己的'意愿與想法制作轉盤,并用清晰簡練的語言說明設計意圖。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8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2個游戲設計的統計紙和與統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
教師鼓勵孩子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游戲嗎,是怎么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為什么總是拿不到獎呢?
教師承接孩子的回答,適時拿出魔術袋,引出活動內容: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游戲,找找為什么總拿不到一等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游戲進入學習
游戲一:轉轉盤
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在哪里?(如果幼兒只說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教師再次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游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請A組8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后,指針指在哪里?(教師在統計表上幫助記錄。)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計表并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曾經指過哪里?指著哪里的機會最多,為什么?
游戲二:摸球
教師出示摸袋: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里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8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游戲,并記錄游戲結果。)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教師用油筆把統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為什么這么多人摸出黃球,卻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
教師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
三、制作并檢驗
教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游園活動當天設置一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游戲設3個獎項:一等獎1個文具盒,二等獎1支鉛筆,三等獎1粒糖。你們最希望在活動中拿到什么獎?
教師承接上面的談話繼續引導幼兒思考,為下面的制作活動做鋪墊:這個轉盤應該怎么設計,轉盤里應該設置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顏色的范圍我們的愿望才能實現?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并分別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設計、制作情況一致。
請幼兒介紹作品,并說說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愿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
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游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在都知道為什么總是抽不到大獎的原因了吧?(引導幼兒總結,并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
活動延伸
把兩套抽獎玩具和幼兒自制的轉盤投放到區域中,讓大家繼續體驗,重點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理解知識點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一、大班科學活動:
學習4的組成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的組成,初步知道對一個數進行有順序的分合。
2.初步學會歸納一個數分的組數與總數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數學課件《學習4的組成》房子圖一幅。
幼兒材料:房子圖、鉛筆、4個花片、小杯子;幼兒人手一份練習:操作一填分合式、操作二涂愛心、操作三根據圖片填分合式。
四、活動指導:
1、復習3的組成。通過游戲"拍手對數""舉卡片對數"復習3的組成。
2、認識房子圖。
(1)出示房子圖,引導幼兒觀察。
(2)請幼兒用搖花片的方式,邊操作邊記錄4個花片分出的數量,看看有幾種分法。
(3)幼兒搖花片,教師指導幼兒在房子圖上記錄。
(4),引導幼兒根據房子圖上的記錄共同歸納4的組成方法并理出有順序的分合式。
3、分組操作
(1)操作一:搖雙面花,填寫4的分合記錄。
(2)操作二:用水彩筆填涂愛心,記錄4的'分合。
(3)操作三:根據圖片實物特征,記錄4的分合。
4、師生共同:4的不同分合方式,了解4的組數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5、游戲:找朋友。
幼兒根據老師指定的總數,找出和自己所掛卡片合起來是2或者3、4的朋友,并說出組成它的兩個數。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11-06
排序大班數學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數學教案11-10
大班數學教案《日歷》03-04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02-26
大班生活中的數學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