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顏色表現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練習,了解并學習畫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水果。
3、知道要換顏色時,將自己的畫筆洗干凈再使用,保持顏色的干凈。
【活動準備】
1、各種夏天水果的小圖片。
2、范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種多樣。
1、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嗎?教師一一出示這些水果的圖片。
2、這些水果是什么樣子的呢?象什么東西呢?
3、是什么顏色的呢?(幼兒一一說出水果的'形狀特點及與什么樣的物體相似,并根據圖片說說水果的顏色特點。)
二、幼兒嘗試練習手指繪畫:夏天的水果。
1、我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筆,畫畫夏天的水果吧。啟發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練習畫不同的水果。
2、幼兒使用鴨嘴筆,練習繪畫:夏天的水果。
3、教師出示鴨嘴筆。幼兒指認名稱。幼兒嘗試使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繪畫。
三、觀察桌子上顏料的色彩,嘗試自己說說作畫的過程。
1、幼兒觀察桌子上顏料的擺放。引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2、提醒幼兒如果要換顏色時,要把自己的筆放在水里洗一洗,才可以在使用。
3、讓幼兒可以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四、繪畫活動。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指導。
五、評價。
幼兒根據顏色的干凈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性進行相互評價。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不同的圖形組合作畫,體會圖形組合的變化。
2.體驗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粗細不同的彩色水筆。插入材料:尖頂草房、圓頂木房、平頂磚房。
活動過程:
1.認識豬,區別豬和已畫過的熊的相同處,以及特殊的特征。
和小熊一樣都有長在頭上的`兩個半圓形耳朵,小小的眼睛,小豬有一個特別的和嘴連在一起鼻孔朝天的鼻子,腳上還有尖尖的腳趾。
2.故事:分辨三幢不同的房子。
有只小豬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媽媽對他說:"你已經長大了,該離開媽媽,自己去生活。"于是小豬告別了媽媽開始上路。
小豬在路邊看見一堆草,準備造一幢草房,它花了一點點時間就把草房造好了。(出示草房的插入材料,并引導觀察草房的形狀和特征)小豬住進草房不久,一只大灰狼就來了。大灰狼惡狠狠地叫道:"小豬快出來,我要吃掉你!"小豬在屋子里,一聲也不吭,大灰狼用力推草房,嘩啦一聲,草房 倒了,還好小豬從后門逃了出去。小豬想:"我是回到媽媽家去,還是再造一幢房子呢?"他想了又想,決定不靠媽媽,自己再造一幢結實一些的房子。
小豬搬來了許多木頭,準備造一幢木房,它花了許多時間才把木房造好了。(出示木房的插入材料,并引導觀察木房的形狀和特征)小豬住進木房不久,那只大灰狼又來了。大狼惡狠狠地叫道:"小豬快出來,我要吃掉你!"小豬在屋子里,一聲也不吭,大灰狼用力推木房,木房搖了一下;再用力推一下,嘩啦一聲,木房又倒了,還好小豬從后門逃了出去小豬想:"我是回到媽媽家去,還是再造一幢房子呢?"他想了又想,決定不靠媽媽,自己再造一幢非常非常結實的房子。
小豬搬來了許多很重很重的磚頭,和上水泥開始造磚房。它花了更多的時間才把磚房造好。(出示磚房的插入材料,并引導觀察磚房的形狀和特征)小豬住進磚房不久,那只大灰狼又來了。大灰狼惡狠狠地叫道:"小豬快出來,我要吃掉你!"小豬在屋子里,一聲也不吭,大灰狼用力推磚房,磚房一動也不動;再用力推一下,磚房還是不動,大灰狼急得用頭用力撞墻、撞門、撞窗,可是,磚房到處都是結結實實的,大灰狼的頭撞得暈糊糊的,骨碌骨碌滾到山下去了。
從此,小豬安安穩穩地住在自己造的磚房里,他又修好了草房和木房,讓大家游覽,成了一個公園。
3.大家都來學造房子,做個能干的小豬。
提示:
"三只小豬造房子"是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有意識地將故事進行改編,減少了人物,使幼兒更集中注意觀察比較三幢房子的差別,在畫面安排上也更為簡單,易于幫助幼兒在繪畫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春游的時候,我們帶著幼兒來到了水族館。多樣的外形、多種的色彩,“珍珠魚”、“七彩神仙”、“斗魚”等這些來自水中的精靈,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享受,孩子們深深地被它們的美麗身影所吸引,對魚的外形特征充滿了探索興趣。在幼兒對魚有一定感知經驗的基礎上,我設想帶孩子們用報紙來做“五彩魚”。
活動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孩子搓出報紙條后能否卷曲成型?鏤空狀態下的魚眼睛怎么固定?魚身上的花紋設計怎么體現個性化?帶著這些思考,這次活動預想讓幼兒運用報紙、彩紙等材料,組合進行“魚”的外形創作和花紋裝飾,引導幼兒自主表現,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個性的報紙魚。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紙設計、裝飾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美麗的'魚”,畫過熱帶魚,對魚的外形特征、花紋色彩等有所了解。
2、環境準備:報紙魚范例一件;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1、觀察范例
(1) “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 “怎樣才能做成一條報紙魚?” (報紙搓成紙條,卷成魚的外形,用彩紙裝飾魚的眼睛、花紋、魚鰭、魚尾等。)
教學建議:報紙魚范例結構要完整,給幼兒制作提供外形裝飾的暗示;操作猜想可了解幼兒的制作經驗,便于示范時重點講解。
2、示范講解
(1) 報紙斜角卷起,搓成紙條,提示要搓緊,不然報紙條容易散開。
(2) 將報紙條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雙面膠將交錯部分粘合,魚的外形初具雛形。
(3) 選擇彩紙,剪成粗細、花紋可不同的條狀,貼在魚框內,可上下、左右斜角不同方向貼。
(4) 用彩紙剪成三角形、圓形或方形等不同形狀的小塊,貼在彩條上可作為魚身上的花紋,貼在魚框上可作為魚鰭,貼在魚尾部可裝飾魚尾。
教學建議:步驟(1)、(2)由教師示范,步驟(3)、(4)可不示范用講解的方式,鼓勵幼兒個性化的裝飾方法。
3、難題設想
(1) 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 “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 “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貼上去呢?”
教學建議:留意有新意的魚眼睛制作方法,鼓勵幼兒嘗試;了解幼兒對鏤空處粘貼的想法,幫助他們完善設想。
(4) 小結:“關于魚眼睛的粘貼有幾個小朋友的想法非常好,可以先用細一些的紙條粘在魚框上,橫貼、豎貼都可以,再把魚眼睛貼在紙條上;也可以剪眼睛時留出一段紙條,貼在魚框的一邊”
4、幼兒操作
(1) 操作要求:報紙條搓緊;卷好后用雙面膠固定;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花紋可多一些色彩;注意魚鰭、魚尾的裝飾。
(2) 操作問題:試試看你會用哪種方式固定魚眼睛?
(3) 幼兒操作。提示幼兒愛惜彩紙,剪下的彩紙碎片可以充分利用。
教學建議:提出操作要求時,教師再做一些動作演示幫助幼兒再次理解;巡回指導時留意幼兒設計花紋的新想法,鼓勵幼兒把想法表現出來;留意固定魚眼睛的新方法。
5、相互欣賞
(1) 將報紙魚用魚線穿起,高低錯落掛在活動室墻面上,墻面點綴水波紋。
(2) 集中欣賞。
教師:“報紙魚把我們的墻面也變成了水族館。”“你最喜歡哪一條報紙魚上的圖案,為什么?”“看看哪條報紙魚的花紋很特別?”“你用了什么方法固定魚眼睛的?”
教學建議:作品集中,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沖擊力和美感;教師關注幼兒的欣賞角度,順著幼兒的介紹,有意識地從魚身花紋、眼睛固定等方面進行點評。
繪畫《夏天的景色》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思維是直觀形象,而且每個人教有一雙手,幼兒能夠通過伸出自己的雙手來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從而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培養他們從小善于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又結合教育幼兒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還要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從小熱愛勞動和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豐富詞語: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畫上娃娃、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變一變。
1、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幼兒互動: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這個手形可以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討論,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大樹)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不斷變化手形,大膽表現自己所要表現的畫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邊相互欣賞與交流自己的手形畫。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瓶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資源進行學習,因此,我利用瓶蓋和蠟筆來大膽進行創新印畫。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用瓶蓋和蠟筆作畫的樂趣。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讓幼兒運用瓶蓋和蠟筆碰一碰,進行不同造型的創造,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想一想、說一說、拼一拼、印一印中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2、能運用大小瓶蓋及蠟筆碰一碰,進行不同造型的.創造,感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不一的瓶蓋,和蠟筆。
2、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1、通過讓幼兒玩泡泡糖碰一碰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泡泡糖游戲好嗎?老師帶領幼兒玩游戲,泡泡糖、泡泡糖、碰什么?碰鼻子。剛才小朋友玩了泡泡糖碰一碰的游戲,瓶蓋和蠟筆他們也想玩這個游戲。
2、通過觀察瓶蓋和蠟筆碰一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老師演示)瓶蓋和蠟筆碰一碰,變成什么呢?(蘋果、氣球、放大鏡等)哇!小朋友想的真多,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大瓶蓋和小瓶蓋也來玩了,他們碰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小雞、人、魚、眼鏡等)大瓶蓋小瓶蓋碰一碰、變成小雞嘰嘰嘰。
3、請幼兒用瓶蓋和蠟筆自己去玩碰一碰的游戲。
剛才我們用瓶蓋,玩了碰一碰的游戲,變成許多東西,現在老師請你們自己去試一試看看能變出什么東西來。(可以瓶蓋和蠟筆碰、也可以大瓶蓋和小瓶蓋碰一碰,還可以大瓶蓋和小瓶蓋親一親(重疊)。幼兒自己操作,(幼兒操作時老師巡回觀察了解一些幼兒變出了什么)(請幼兒講述自己所變的是什么?)欣賞個別幼兒變出的東西。
4、老師示范印。
剛才小朋友變出了很多東西來,老師也用這些瓶蓋拼出了許多東西,并且把它印成了一幅漂亮的畫,請小朋友看看老師印出了什么?(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老師用瓶蓋和蠟筆印出了漂亮的畫,你們想學嗎?請小朋友看好了,小瓶蓋手中拿,親親顏料水,放到盆邊舔一舔,走到紙上親一親,換個小瓶蓋,印尾巴,尾巴身體緊金連,拿個小不點瓶蓋,做眼睛。
5、幼兒自己印畫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去印一印看看能變出什么來,幼兒自己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6、請幼兒互相觀賞各自的畫。為此須請家長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圍巾花飾的多樣,及色彩的豐富。
2.學習用花紋,格子或圖樣對圍巾進行裝飾。
3.對裝飾畫有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圖案的圍巾,水彩筆,紙(長、正方形的.圍巾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冬天來了,天氣非常寒冷,請小朋友說說,我們怎樣來防寒呢?
二、出示各式圍巾,讓幼兒欣賞。
1. 這是什么?(圍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花紋不一樣)
花紋什么地方不一樣?(有的是圍著圍巾四周一圈,有的兩邊有花紋,有的有圖案;或是圖案不一樣,有的是動物,有的是花,有的是格子……)
三、裝飾圍巾,幼兒作業。
1. 我們今天也來裝飾圍巾,你喜歡什么樣的圍巾?你會用什么畫案來裝飾你的圍巾呢?(幼兒講述)。
2. 看看我們有什么東西呢?(水彩筆)
3. 教師提出要求:幼兒能夠自己大膽裝飾圍巾,注意不和別人一樣,能自己想方法設計。
4.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進行設計。
四、評講幼兒作品。
1. 我們看看這些圍巾顏色怎么樣?
2. 你是怎么設計圍巾的?用了什么方法?(線條,圖案,色塊,花紋)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運用黑色的線條和各種色塊進行美術創作活動,體驗創作的樂趣。
2.大膽地嘗試運用遮擋的方法表現蒙德里安風格的作品。
3.能夠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想象添畫適當的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
a.知道蒙德里安是荷蘭的—位畫家并欣賞過他的代表作品。
b.臨摹過蒙德里安的作品。
2.物質材料的準備:課件、畫紙、勾線筆、油畫棒、固體膠等。
3.環境裝備:
a.一間有水池的畫室,供幼兒洗手用。
b.畫室里有不同的蒙德里安的作品以及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欣賞蒙德里安作品,感受其作品的風格。
第一幅:色塊畫。畫面中運用了哪些顏色?有哪些幾何方塊?
第二幅:線條畫。畫面運用了什么樣的線條?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遮擋關系的繪畫方法。
●三、小小設計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設計出具有蒙德里安風格的`作品。
提醒幼兒運用遮擋關系設計出具有蒙德里安風格作品(難點:整體布局要豐富、飽滿)。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運用已有的美術技能對蒙德里安的作品進行組合與創造。
●四、互相展示、欣賞作品,教師評價。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說說自己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2.教師評價、總結幼兒作品。
活動延伸:
美工區:投放各種畫具供幼兒設計出更多的具有蒙德里安風格的作品來裝飾我們的環境。
在班級中開展欣賞名家名畫的活動、,并邀請其他班級參加,由本班幼兒對作品進行介紹。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中班美術教案06-17
美術中班教案02-28
中班的美術教案01-21
中班美術教案10-15
中班美術教案菠蘿教案02-06
《蘑菇》中班美術教案11-01
中班美術優質教案06-09
中班美術孔雀教案03-08
《太陽》中班美術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