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用有關多音字的字詞句練習。
2寫好左高右低的鋼筆字。
3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4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
5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折”。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指明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同座位交流:你是怎么讀的?
(3)小組合作,看讀的'對不對,并大體了解這個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2第二部分。
(1)四人小組自由朗讀句子,特別注意加點字的字音。
(2)所說“稱”和“興”另外的讀音并組詞。
(3)反饋:師生共同修正,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3第三部分。
(1)默讀句子。
(2)指明讀:師生共同糾正,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3)自由朗讀。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說一說這三個字都是什么結構。
2小組討論:仔細觀察,比較每個字左右兩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讀一讀“我的發現”。
4教師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寫。
5請學生描紅、仿影,提出明確的要求。6反饋。
三、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出示八條成語。
(2)學生自由讀,想想你學會了哪個成語?
(3)指名讀,領讀。說說你知道的成語意思,師給予適時講解。
(4)練習讀,同學相互背誦。
3教學第二部分
(1)出示《竹石》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范讀。
(2)請學生自己試著理解詞語,提出不懂的詞。分組合作學習。釋疑,討論詩意。
(3)練習讀,同學相互背誦。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今天我們學習“折”的寫法。指導:折有“橫折”和“豎折”。
2師書寫橫折,指導運筆方法。學生練習書寫橫折。3師書寫豎折,指導運筆方法。學生練習書寫豎折。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揭示話題:介紹我的小制作。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介紹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過程、特點及制作設想等等。要說具體,有條理。
2練習。
(1)小制作展示:分組練說,組員間互相評議、指正,師巡回指導。
(2)產品推銷會:每組派代表上講臺說,本組可以糾正、補充。
3反饋:師總結全班練說情況,共同評選“最佳制作獎”和“最佳介紹獎”。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本教材中的一次看圖寫話訓練,而且是入學以來看單幅圖寫話的首次練習。課文由圖和文兩部分組成。圖上畫的是新村魚樂池。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的城鎮都建造了居民住宅區,稱之為“新村”,新村的建設者不僅為居民提供舒適的住房,而且還提供了娛樂和休息的場所,這就是住宅區公園。“魚樂池”是公園的一部分。
“新村魚樂池”全圖可分為“住宅區樓群”、“魚樂池”和“綠樹青山”三部分。“魚樂池”是圖的主體部分,也是寫話的重點。圖意如下:近處是鯉魚噴泉雕塑:一個健壯的小男孩,身著背心短褲,背著斗笠,腰掛魚簍,滿面笑容地站在浪花塑座上,雙手緊抱.著一條大鯉魚。魚尾向右翹起,圓圓的魚嘴高高向上。那情景.像是男孩剛從池中抱出一條鮮活的大鯉魚,樂得合不攏嘴。一股晶瑩的泉水從色嘴里噴灑出來,宛如撐開一把珠簾做成的傘。展現的是男孩與鯉魚一同沫浴在噴泉下的快樂情景。稍遠處,池的左邊有個觀魚亭,紅柱黃瓦,四個亭角向上翹起。觀魚亭。靠岸建在池中,亭子的橫梁上有一塊匾,上面寫著“魚樂池”三個大字。亭子里有少先隊員,也有大人,他們悠閑地觀賞池中的魚兒。遠處,東北角是居民住宅區,一排排色彩淡雅的四層樓房拔地而起。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上停放著轎車和摩托車,這說明新村交通十分便利。再遠處是茂盛的綠樹和郁郁蔥蔥的群山,把環境優美的新村襯托得更美了。
全幅圖集中反映了一個“樂”字,男孩抱著鯉魚一同休浴之樂,人們賞魚之樂,新村居民生活舒適之樂。這就是本次習作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文字部分提出了這次習作的要求:一是由近及遠地觀察圖畫,觀察的內容有三個思考題,邊看圖邊回答問題。二是由近及遠(按觀察的順序)地把圖上的景物有條理地寫下來。一般的要求是“用詞正確,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訓練目標
1.會按一定的順序(由近及遠)觀察圖上的`景物。
2.會按一定的觀察順序把圖上的景物有條理地寫下來。
3,體會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初步培養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復習導入揭題,明確本次習作訓練與以往看圖寫話的不同點。
同學們,上學期你們練習過哪幾次看圖寫話?(4次,第一單元《知錯就改》,第二單元《我要找媽媽》,第三單元《水打翻以后》,第五單元《搬煤餅》)這幾篇習作訓練的課文有幾幅圖,都是寫什么的?今天,我們又要進行一次看圖寫話的訓練,請大家翻開課本,齊讀課題(板書課題),現在你們粗略地看看圖,然后說說這篇課文與以往的看圖寫話課文有什么不同。(讓學生明確:本次是看單幅圖寫話,而且是寫景的。)
2.學習課文文字部分,明確習作要求和觀察內容。
(1)這次習作訓練有什么要求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的文字部分,并劃出表示習作要求的句子(最主要的3句)。
(2)討論習作要求,歸納后出示投影或掛板,并齊讀。
① 從近到遠仔細觀察圖上的景物。
② 按由近及遠的順序把圖上的景物有條理地寫下來。
③ 用詞正確,詞句通順,意思連貫。
(3)文字部分提到的觀察內容有哪些?(“畫的是什么地方”及三個思考題)、
3.引導按觀察方法仔細觀察圖畫,按觀察的順序逐一說說各景點的景物。
(觀察方法:什么地方有什么?什么景物怎么樣?)
(1)我們已經明確了這次習作的要求和觀察的內容。現在按第一條要求去做(齊讀第一條要求,板書:近。遠),然后說一說你所觀察到的景物。
(2)指名說說這幅圖是由哪幾個景點組成的。(板書:鯉魚噴泉、觀魚亭、住宅區、綠樹青山)
(3)現在我們就按從近到遠的順序逐一說說各景點的景物。
要把話說好,不僅要說清你看到的,還要說出你想到的。聽時要認真,聽后要進行評議。(板書:看到的,想到的)
指名看圖說說“鯉魚噴泉”,說后進行補充及評議。
(板書:雕塑、斗笠、魚簍、像……沐浴、快樂)
近處是造型優美的鯉魚噴水雕塑。一個身著背心短褲的健壯男孩,背著斗笠,腰掛魚簍,雙手緊抱著一條大鯉魚。圓圓的魚嘴高高向上,扇形的魚尾向右翹起,那鮮活的樣子像是小男孩剛從池里捉出來似的。一股晶瑩的泉水從那魚嘴里噴灑出來,像撐開一把珠簾組成的傘,又像是鯉魚與男孩一起快樂地沐浴。你看那男孩臉上的笑容,他是多么地快樂!
指名看圖說說“觀魚亭”。說后補充及評議。
(板書:紅柱黃瓦、亭檐、匾、悠閑觀賞)
稍遠處是紅柱黃瓦的觀魚亭。亭的左邊靠岸而建,半面建在池中。亭搪的四角往上翹起,橫粱上掛著一塊匾,上面寫著“魚樂池”三個大字。兩位少先隊員和兩位大人正在悠閑地觀賞池中一群群的游魚呢!各種各樣的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池水中成群結隊地追逐嬉戲,給貨色的人們帶來了歡樂。
指名說說“住宅區”,說后補充及評議。
(板書:一排排、拔地而起、幽雅美麗、平坦寬闊)
遠處,它的東北角是居民住宅區,一排排嶄新的四層樓房拔地而起,屋前屋后種著許多樹木和草坪,把住宅區裝扮得幽雅美麗,樓群邊建有平坦寬闊的水泥路,路上停著汽車和摩托車。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出入十分方便。
指名說說“綠樹青山”。說后補充及評議。
(板書:茂盛、郁郁蔥蔥、襯托、幸福)
再遠處是綠樹青山。它的北面種著茂盛的參天大樹。樓群的東北面是郁郁蔥蔥的群山。綠樹青山把嶄新的樓群樹襯托得更美了。在這樣優美環境中生活的人們是多么舒適,多么幸福!
4.指名把各景點連起來說一說,注意說清表示順序的詞。
先分小小組每人說一遍,再指名在班上說,井組織評議。
5.把自己說的寫下來(開始作文)。
6.交流評價(待學生基本完成后進行,可視時間而定)。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文本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五種不同的形象,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工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里,慣用人性化的筆觸去描摹動物,所以,他的作品大都具有人格化的這一寫作手法,本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像馴服誠實的奴仆,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
【設計理念】
對于小品文,我們不僅要通過閱讀理清文章的思路,而且要注重學生對語言的品味。所以,設計初讀,學生就知道作者介紹的馬的類型,緊接著讓學生默讀,在品味散文化語言的過程中分析出各種馬的性格,然后從中體會作者對各種馬的思想感情。
應該說,做到這一步就基本完成了本文的教學任務,但我覺得還應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馬的特點談談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于是我就設計了一個比較新穎的環節,就是讓學生針對“假如我是一匹馬,我愿意做什么馬”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既是對文本的進一步深化,又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主要步驟】
一、導入新課
提起馬,我想大家腦海里肯定有非常鮮明的印象,那我們就先來欣賞一下馬的風姿,然后請同學們談談感受。(教師播放馬的圖片)
(學生談感受。)
的.確,正如同學們所說的,馬留給我們的印象或是颯爽英姿,或馳騁疆場,或雄姿英發,或勇猛剽悍,即使年已衰老,但仍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馬的風姿。(課件展示課題)
二、朗讀,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問題:
文章寫了哪幾種馬?
(此設計在于讓學生能從初讀中概括出馬的類型,為下文分析奠定基礎。)
2、默讀課文,分別找出各種馬的特點。
(此問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細讀課文,區分出不同類型的馬的性格,有鮮明的印象感知。)
3、從作者的描繪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對各種馬分別持怎樣的態度?(可用原文語句回答)
(這一問題較之先前的兩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仔細的閱讀就可以發現答案,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同時,這個問題解決了,文章的主旨就顯而易見了)
三、探究研討
作者將各種馬都描繪得各具特色,真是五彩紛呈,假如再有依次選擇的機會,讓你做一匹馬,你愿意做哪一種馬呢?
請用句式“我愿意做馬,因為。”
學生在講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發言做必要的評論,對合理的價值觀可進行肯定,對有消極思想的應即使加以疏導糾正。教師的評論可參考:
“難道你沒看到,大戰前,幾乎每位戰士都會情不自禁的對他的戰馬喃喃自語,訴說些肝膽相照的話,戰馬那時的姿態是那么的高貴;當戰斗結束,若戰士榮歸,戰馬生還,戰士總會對戰馬表示一番友好”
“在某些人身上,不也留下了勞動的痕跡嗎?你看那手上的老繭,腱上的死肉疙瘩等等”
……
(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各種馬的基礎上,結合生活進行思考,談談自己的價值觀,既圍繞文本生發,又不拘泥于教材,讓學生能暢所欲言,學有所用。)
四、教師小結
同學們剛才都說得很精彩,但事實上,你們并不能去做馬,所以,只能說你們愿意做像
馬一樣的人,其實這就是將馬當作人來講述,而我們的作家布封之所以將馬寫得栩栩如生,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馬身上的緣故。在布封的筆下,馬已被賦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像馴服誠實的奴仆,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所以,與其說作者贊美野馬,不如說作者贊美有著野馬一般美質美德美貌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曉聲就曾寫過《假如我為馬》這樣一篇文章,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是的,我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進行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么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課件展示)
請同學們一起讀一下這段話。(生齊讀。)
五、作業布置
請你選擇周圍事物為對象,以“假如我是”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2.通過多元朗讀,體會作者怎樣逐步理解父母的兩種不同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3.通過朗讀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語言的準確性、流暢性。
重難點
認識兩種不同方式的'聯系,體會兩種不同中飽含的愛。
樂學善思辦法
課本劇表演(三名學生,表演我、媽媽、爸爸)
教學流程
1.導入: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有兩股“風”在影響著我們,一股是媽媽的“順風”,一股是爸爸的“逆風”。其實無論是順風還是逆風都飽含著父母深沉的愛。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美極了與糟透了》一起感受作者是怎樣小心地把握父母這兩股不同的風呢?板題:10美極了與糟透了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通、讀順,并找與“美極了”與“糟透了”這兩個詞組的句子,畫上橫線。
3.指名朗讀課文,結合這兩個詞,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指名歸納主要內容。
5.組內互讀,從文中找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后來對作者有著怎樣影響的有關語句,相互交流。
6.指導朗讀:重點指導感情朗讀對作者影響的句子,加深理解,體會作者的情感。
7.有感情朗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聯系上下文或小組內討論解決。
8.分角色朗讀課文
9.生本節課的收獲。
個性化設計,小組討論交流,通過課文,你是怎樣理解爸爸媽媽對巴德的的?
板書:10“美極了”與“糟透了”
母親父親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中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創意情境:
山腳下一幢幢漂亮、整齊的瓦房, 學校前面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學校四周 樹木郁郁蔥蔥,藍天白云,構成一幅美 麗的圖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自學要求:
1、認真地讀讀課文,誰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2、找一找,畫一畫有關的詞語、句子。 用“——”畫出誰,用波浪線畫告訴我 們什么?
對比讀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課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們的'課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場。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們的操場。
A、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很清脆。
B、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是多么清脆。
A、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很悠揚。
B、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是多么悠揚。
觀察圖畫:
用自己的話說說小山村學校 的樣子、說說在學校參 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時的 快樂心情。帶著真實地 感受有感情地朗讀1、2、 3小節 。
閱讀課文:
啊,在祖國的地圖上,
我們的學校,
找也找不到,
畫也畫不上。
但是我們的學校,
卻裝得下————
祖國的歷史、
今天和未來的理想。
自己讀最后一個小節,聯系上一個小 節,你有什么問題嗎?
? 為什么學校那么小,卻裝得下祖國的 歷史、今天和未來的理想。
小結提高:
我們的學校雖小,但是在這里,我 們這些小朋友同樣快樂地學習,了解古今 天下事,認識中外知名人,笑談理想抒情 懷,這個小小的山村學校,就是我們成長 的搖籃。一句話,學校雖小,可是我們的 理想卻遠大的很呢!
朗讀全文,假如你就 是這個山區小學的一 名小學生,你將會怎 樣向別人介紹你們的 小學校呢?
擴展學習:
你們的學校什么樣?可以仿照詩歌的 樣子,也向大家介紹介紹。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牛頓、家庭、零用錢、成績、麥子、夸獎、卡特、通紅、發憤、遇到、任何、刻苦鉆研、習慣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能用適當的速度默讀課文。
3.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4.培養認真、刻苦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啟發談話。
(1)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從樹上落下來,而不會往天上飛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個人看到這種現象后,就對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牛頓畫像)
(2)牛頓為什么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呢?(愛動腦筋,善于提問,樂于鉆研)
對,所以牛頓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那么牛頓這種善于提問,刻苦鉆研的精神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讓我們共同學習第25課《做風車的故事》。
(二)出示自學提綱,指導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本課的生字、生詞。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在讀不懂的字、詞、句下面畫上橫線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試著解決。也可同桌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
(3)標出自然段序號。逐自然段地讀課文。思考:每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每段寫牛頓干什么?有什么問題記下來。
(4)讀全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按提綱自學。
(三)交流自學情況,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1)讀生字。(指學生讀、齊讀)
(2)多音字組詞。
2.交流理解詞語情況。
(1)可以結合實物理解的詞語:鋸、斧頭、鑿子。
(2)可以通過做動作理解的詞語:扇、撿起。
(3)通過查字典理解的詞語:攢、羞、習慣、得意、夸獎、果然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點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同學互相交流解決。)
5.梳理歸納主要問題。
(四)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通過讀書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確:①通過讀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頓是英國偉大的科學家。②通過讀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在小學念書時就特別喜歡做手工。
(3)“特別喜歡”還可以怎么說?
(4)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呢?
明確:①“奶奶給他的零用錢,他總是攢起來買斧頭、買鋸、買鑿于。”從“攢”這個詞就能看出牛頓非常喜歡做手工。攢”是積聚、積蓄的意思,課文中是說他把奶奶給的零用錢一分一分存起來,用來買做手工的工具,說明他太喜歡做手工了。②“整天忙著”就是從早到晚都在忙著,把時間幾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說明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以致影響了學習。
(5)第二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明確: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紹牛頓生在農民家庭;第二句講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體講牛頓怎么喜歡手工。這一段主要講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說明牛頓對做手工很有興趣。
(6)興趣是成功的開始,而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忽略了學習,影響了學習成績,你們覺得牛頓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7)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課文怎樣寫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的。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
3、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
一、設置問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了許多鳥,可是你們有沒有觀察到不同種類的鳥,它們搭的地方和窩的樣子是不一樣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我們來學《群鳥學藝》這篇課文,了解鳥兒們是怎樣學本領。
2、質疑課題
(1)、什么是群鳥?
(2)、"藝"的意思是什么?
(3)、群鳥學的是什么本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課文。
2、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三、讀畫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按課文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做上記號提出來。
(2)、你從哪句話中學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時候請提出來。
2、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
(1)、有哪些鳥向鳳凰學搭窩?
(2)、它們各是怎么學的?怎么做的?
3、過渡句:我們來看看小燕子怎樣向鳳凰學搭窩?
4、請一位同學朗讀6--7自然段。
討論:
(1)、在這兩個自然段中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他同學邊聽邊畫出鳳凰教小燕子搭窩的過程,分成幾個步驟,用" "標出。
(3)、能用上?"先……再……然后這個并聯詞說一句話。
5、認為要學好搭窩最重要的是什么?
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無論學什么,只要虛心好學,認認真真,有耐心就能學到本領?
四、讀演結合,感悟中心: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推薦代表朗讀,分角色帶動作表演課文內容。
3、你們認為誰表演最精彩,為什么?
五、總結、擴展延伸;
1、指導看圖編故事:
(1)、分小組討論
(2)、本組組長講故事
六、聯系實際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七、板書設計:
群鳥學藝
想做
貓頭鷹 有什么 飛走了 仍舊不會
老鷹 挺簡單 飛走了
烏鴉 我也會 得意 粗糙
麻雀 和我想的一樣轉身
小燕子 認認真真 漂亮 結實 暖和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