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節由美術切入的藝術課。
本課要讓學生在課下走到田野,尋找春天,觀察春天的景象。桃花紅了,梨花白了,迎春花開了,樹林發芽了,柳樹綠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了,這一切變化多么奇妙啊。老師和學生一起想象是誰把春天悄悄地傳送了過來,那美麗的春姑娘長得什么樣?學生可用身邊的材料裝扮春姑娘,可把春天的變化描繪出來,還要展示作品,欣賞表現春天的歌曲。
一、教學目標:
引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認識常見的顏色。
嘗試運用線、形及平涂著色的方法描繪身邊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歌曲《春來了》、《春天在哪里》,表現春天的繪畫作品,六種顏色的大張色紙。
。2)、學生準備:彩色紙、畫紙。
三、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1、說春天。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春天)
春天在哪里呢?你從誰的身上看到了春天?
讓學生說說春天表現在什么地方。
我們每天在校園里學習、活動,你看到校園里的春姑娘躲在哪里呢?
課前布置讓學生到公園或綠地上,觀察自然界有哪些變化,自由交流感想,并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小草發芽了,昆蟲也多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春姑娘接替冬爺爺上班了,她把天上美麗的花和綠草撒向人間,花開了,草綠了,天氣變暖了,小姑娘們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可漂亮了。我們小朋友可以盡情在屋外玩耍了
(可以不按自然學科的知識去回答,主要是啟發學生想象。如“春姑娘”從天上把美麗的花和綠草撒向人間,所以草地綠了,花兒開放了,輕松活潑、熱情大方的“春姑娘”接替“冬爺爺”上班了,把天空的在空調打開了,所以天氣變暖和了,小姑娘們穿上漂亮的花裙子。)
2、演春天
請同學上臺表演一下小草發芽、小花開了、柳樹姑娘在春風里跳舞、小動物們睡醒了從洞里鉆出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3、賞春天
孩子們請閉上眼睛,老師帶領大家去祖國的名山大川旅游一番,感受一下祖國山河那濃濃的春意。
祖國的山河在春姑娘的打扮下綠意盎然、清秀迷人。
老師這里還為同學們準備了更漂亮的春天的圖畫,你一定會發出由衷的'驚嘆:春天真美呀!
4、唱春天
找到了美麗的春天,我們發出由衷的贊嘆,大自然真是一個魔法師,眨眼之間,就能把寒冷的冬爺爺變成美麗的春姑娘?吹竭@么美麗的圖畫,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很想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贊美她。(唱歌)那我們來唱一唱春天的歌。
1、放音樂,師生齊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你還會哪些贊美春天的歌,給大家表演一下。唱《小雨沙沙》
2、、師生做辨色游戲:老師取出課前準備的六種顏色(紅、黃、藍、綠、紫、橙)的大塊色紙,學生可以上臺自由選擇一個顏色,用身體動作和語言描述的方式(但不許說出具體的顏色或針對強的詞匯)告訴給大家,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猜猜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什么顏色。如:紅色事物:早晨的太陽、火、對聯等;黃色:香蕉、梨等;藍色:海水、天空等;綠色:草、樹、葉子等;紫色:茄子、葡萄等;橙色:橙子、橘子、果汁等。
二、創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
以《春姑娘來了》為主題創作一幅表現春天的作品:可以用繪畫、剪紙、折紙等各種方式表現春天。注意色彩的選擇和運用
三、評價與反思
把學生的作品貼在老師準備好的有簡單裝飾的綠色紙上,聆聽《春來了》,在音樂聲中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喜歡它。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幻想畫
1、了解科學幻想畫的特點及各種表現形式。
2、欣賞科學幻想畫,學習其一般知識?茖W幻想畫
3、能用學過的知識表現科學幻想畫。
4、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學習科幻畫的一般知識,并用學過的知識表現科幻畫。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想象的同時,注重尊重科學地表現主題科學幻想畫。
教學準備:
有關科學幻想方面的資料、VCD太空探索、學生科幻畫作品等。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學會觀察。邊看VCD太空探索,邊思考以下問題:
人類至今為止,科學上取得了那些成就?
觀察星球的顏色。
觀察宇航員的服飾。
觀察各種衛星的外型結構。
畫家筆下的幻想畫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嗎?其構圖的`奇特之處。
三、學生觀看VCD。
四、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己見,發散想象思維。
第二、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提供給學生所要的資料,學生也可從網上尋找資料或書籍上的圖片資料。
。ㄙY料互用,相互交流。可小組間的交流、組與組的交流、師生的交流)
三、介紹技法。
在黑卡紙上用夢幻筆(以淡色為主)勾線。
星球用多色油畫棒畫,用手拉出飛馳的效果。
蠟筆畫出主體物,背靜用水彩大面積涂抹。
宇宙用漸變色表現。色彩濃重為宜。……
四、學生作業。
要求:畫面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畫面的內容要豐富。
著重細節描繪。
富于聯想。
所繪場面盡量宏大,有氣勢。
五、完成稿交流,開闊學生視野;ピu、自評結合。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十分鐘時間作完成稿修改。
三、評價(每位學生介紹作品30秒)。
自評+互評+點評
從科學角度評。
從構圖上評。
從色彩上評。
從表現形式上評。
從綜合工具的使用上評。
教師的點評上突出重點。
四、用學生的作品布置教室(師生齊動手)。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 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線大膽涂繪出物體的形狀,并體驗繞繞涂涂的樂趣。
難點:繞線涂繪方法的掌握。
教學準備
教具:各色、各質地的各類線、范品、學生用紙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線、紙剪刀、膠帶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堆雜亂的各種線材料。(各色、各質地的線)
你能幫老師整理這一堆雜亂的線嗎?
教師與學生自由的圍坐在一起,教師請學生幫忙整理線,邊整理邊自由的談談:
1) 讓學生自由的感知各類線;毛線、絲線、塑料線……
2) 各類線的呈現狀態;直的`、曲的、硬的、軟的……
3) 生活中的運用;
4) 線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頭發、蚊香……
2、揭示課題。
二、欣賞感知。
1、學生成功整理的線團(規則形)欣賞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狀的?
2)一個線團象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將線團添加成物體。
3)出示葡萄照片,你們看我們該怎么將線團組合?
4)學生嘗試練習:主要練一練水果。
2、感知邊上那堆未整理的雜線(不規則形)。
1)啟發學生看看象什么?
2)如何擺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
3)生嘗試練習:主要練一練繞繞動物,再添加一些環境。
3、游戲:
教師繞畫,學生猜猜繞的是誰?為什么?(抓特征)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在大紙上,學生將自己繞畫出來,教師繞畫自己,完成師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并參與其中。
四、 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美麗的染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六冊中的一課,該課主要以紙為材料介紹我國傳統的民間扎染藝術。染紙就是將吸水紙用折疊、絞夾、捆扎、孔卷、搓揉、捏皺等方法進行加工,并通過點、漬、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紋樣的一種表現方法。它工具簡單,制作方便,色彩鮮艷,紋樣千變萬化,可以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染紙特點,初步掌握染紙的方法。
2. 技能目標:學會不同的折疊方法,掌握單色和多色染制方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創設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從而對生活的更加熱愛。
教學重點:不同的折疊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學準備:染法不同的花布或物品、生宣紙、毛筆、彩色墨水、各種染紙作品。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相互問好后讓學生安靜坐好,檢查學生學習材料的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都帶來些什么?
老師出示所帶來的那些花布和物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ㄓ械膱D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復出現的圖案完全相同。有的色彩具有濃淡變化,邊緣有一種自然滲透的感覺,重復出現的圖案不是完全相同的。)
說得非常正確,這里物品花紋確實屬于兩種不同的染法。這種(老師出示)圖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復出現的圖案完全相同,它完全是由機器操作染成的,叫印染。(再出示一些)
象這種(出示一件扎染物品)色彩具有濃淡變化,邊緣有一種自然滲透的感覺,重復出現的圖案不是完全相同的這種染法完全是由手工完成的,這種染法叫扎染。(再出示一些扎染物品)
說起扎染,它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在很早以前有個人不小心將紙的一部分弄上了些顏色,開始非常懊惱,可后來卻發現被弄上顏色染的紙很好看,于是便開始了多種多樣染紙方法的試驗,經過反復試驗,便發明了這種扎染。
扎染的方法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圖案的部分用繩子扎起來放在顏色里一染就形成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與扎染很相似的圖案染染制方法——美麗的染紙。
。ò鍟好利惖娜炯
三、講授新知:
老師出示一張染紙作品,問學生:“這張染紙圖案復不復雜、色彩亮不亮麗、圖案優不優美?”
。▓D案復雜、色彩亮麗、圖案優美。)
對,其實象這種圖案復雜、色彩亮麗、圖案優美的染紙作品制作起來并不復雜,而且非常簡單,只要大家掌握好了它的特點、方法,就很容易染出來。
老師再出示一些風格各異,色彩絢麗的`染紙作品,給學生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和美的享受,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
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是染紙中最常見的一種折疊方法——米字格折疊法。
1.折紙
(1).老師示范米字格的折法:拿出一張折好的米字格紙,打開來讓學生觀察是什么形狀,再演示米字格折法。
第一次對折 第二次對折 第三次沿一角對折 展開效果圖
。2).學生練習折紙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按照老師剛才所示范的方法折疊一張折米字格的紙。
學生練習,老師巡回輔導。這一練習,學生很快就會完成,老師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染紙中,為了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折法,如:田字法、折扇法、輻射法、揉紙法、卷云法、任意法等等。
老師可簡單的示范幾種折法以吸引學生。
2.染色
為了達到不同的色彩效果,就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染色法:
浸染法:把折好的紙需要染色的部分浸入顏色中就叫浸染法。
點染法:用毛筆把顏色點在折好的紙上就叫點染法。
沖染法:在染過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紙吸去多余的顏色,叫沖染法。
破淡法: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較濃的顏色,叫破淡法。
在染色的過程中,為了使染出的圖形色彩均勻,有時需用一只大鐵夾夾緊,再用手擠壓,以便顏色染得透。有時細小的地方可以不染色,形成空白,這樣畫面還會更加好看。
(1).老師示范染色
老師將折好的紙分別把浸染法、點染法、沖染法、破淡法一一慢慢的示范給學生看。同時也可叫幾名學生上臺當助手。
。2).學生練習染色
叫學生把自己剛才折好的紙用你喜歡的染色方法染色。
學生練習,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染得好的,展示表揚。
3.學生自我評價
抽幾個同學談談自己的感想,說說自己今天學得如何,對自己的染紙作品是否滿意?
學生講完,老師收集并展示一些學生的優秀作業,說明這是同學們染的第一張作業,做得很不錯。再具體說明每張作業好在哪些地方。同時鼓勵大家只要在染的過程中敢于想象、膽大心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就一定能染出美好的作品來。
四、小結
1.總結本課內容要點: a.紙的折法 b.色的染法
2.為作業優秀的同學發獎。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中國傳統門的類別、裝飾特點
2、通過對門飾的觀察、欣賞、初步學習運用剪紙或繪畫形式,創作自己喜歡的具有不同風格的門
3、培養熱愛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繪畫或剪紙的形式表現中國傳統門飾
2、難點:創作的作品表現出傳統的裝飾風格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彩色卡紙、綜合材料、剪刀、雙面膠、水彩筆 (教師)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
1、介紹導入新課。
(1)教師介紹門飾的知識:傳統的門飾;門飾的雕刻技法、民族特點;中外門飾的區別等。
。2)引入課題《門的'裝飾》。
2、欣賞相關作品。
。1)欣賞各種各樣的門飾
。2)了解“門”各部分的名稱、及“門”的細節裝飾
提問:你覺得這些傳統門飾美在哪里?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表現在門飾上面的幾何圖案、樹木花卉、翎毛走獸等。)
學生小組討論
3、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1) 用對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門的剪紙
(2) 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風格的門飾
4、學生構思創作
5、教師巡視指導
對創作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作集體和個別的指導
6、評價
能否在傳統圖案上進行創新;
能否在作業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7、拓展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班級及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的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制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三、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2、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措施:
1、 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分
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線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 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
難點:植物的結構與特征。
教學手段 演示、講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公園、植物園里、花壇里、我們的家里,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
二、新課
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
它們叫什么名字?
它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樣的姿態?
你喜歡哪種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2、欣賞美術作品:
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
小朋友的線描畫 植物寫生畫
3、選擇幾種植物請學生進行分析特征、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征。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
。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關系如何表現?
五、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征、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
六、小結、展示
展示優秀作業,并簡評。
板 書 設 計
植物寫生
巧用對稱形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掌握對稱的規律,運用對稱的規律。
能力:提高學生剪、貼的制作能力。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了解人物頭像的基本結構和特征。
2、學習認為頭像的畫法,運用發散思維添畫人像。
3、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和了解人物頭像的表現方法,學習利用頭像的一半創造性的添畫另一半。
教學難點:發散和想象,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表現。
教學準備:
人物頭像圖片,繪畫用具。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大家在一年級時就從《畫自己》開始學習了一系列的人像畫的方法,對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師出示一組人物頭像),同學們你們來欣賞一下,說說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繪畫風格、人物特點)?
出示課題:添畫人像
二、新授
出示課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畫、版畫、中國畫等大師作品。
1、簡單歸納臉型、五官的的基本特點。
2、欣賞作品中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物特點
3、簡析作品的繪畫特色及風格:
a素描注重光影和體積感的表達;
b立體派油畫注重形塊的空間表達,簡化人物的細節;
c版畫突出線條的裝飾美感;
d中國畫強調筆墨的韻味、民族的特色。
4、添畫指導 我們一起來看這幾幅作品,你認為哪幾張畫的比較好?為什么?
這些作品可以怎樣添畫它的另一半呢?
學生答: 可以用圓珠筆勾線,畫線描; 可以用彩色水筆添畫,用夸張的色彩來表現;可以用油畫棒添畫,用色彩明度對比的方法來表現另一半; 可以用顏料來添畫,模仿印象畫派的風格。
三、學生練習,師巡回指導
作業要求:根據不同人物頭像的基本特征,有創造性地畫出人像的另一半。
教師巡視,對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幫助。
對發現的普遍問題,如構圖大小、用墨濃淡、表情呆板等,給予及時點撥、啟發,幫助學生解決。
四、講評作業
1、學生自評
2、我們來看年輕大師們的作品,對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對自己的作品滿意呢?并說說這些作品還有哪些不恰當、不足的地方?
(1)添畫特色(2)線條(3)形體特征(4)五官特征(5)布局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乒乓球、蛋殼及各種圓形物體,并學習利用一些輔助材料如彩色卡紙進行小擺設、小玩具的制作。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學生對設計,制作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以乒乓球、蛋殼、為主要材料,進行人物,動物和靜物的造型設計制作。
教學難點:以乒乓球、蛋殼等材料進行造型的美感和創新。
教學準備:乒乓球、(雞,鴨)蛋殼、圓形物體、白瓜子、黑豆、紅豆、黑圍棋子、彩色卡紙、牙簽、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好嗎?
2.(活躍教學氣氛,激起學生好奇心)出示游戲規則: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看小動物的特征,然后做出動作,臺下的同學來猜猜看,比一比,看誰先猜出來?師分別找兩名同學表演白兔和老虎的形象特征,(請同學猜)
師:剛才同學們表演的非常好!把動物的特征都表現出來了。
二.教學新課:
。ㄒ唬⿴煟含F在老師請同學們思考: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造型是圓形或橢圓形的?
生:我家有奶奶用縫紉機縫制的布老虎枕,虎的頭就是圓的.!
生:媽媽的背包是橢圓形的,款式可新潮啦!
生:我家有橢圓形的小貓鬧表,一到早上就叫我起床!
生:洗臉用的香皂是橢圓的,香香的!
師給予肯定:你們說的都不錯,你們真是善于觀察生活的好孩子
三、深入新課:
(一):今天我們就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圓形材料制作有趣的造型,好嗎?引出課題:板書《有趣的造型》板書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些圖片,你們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欣賞課件1
生:欣賞。談感受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些藝術品都非常有趣,現在我們再來欣賞幾組造型,然后回答問題。欣賞課件2
。ǘ⒄n件逐一演示小豬、老虎和兔子、魚四種動物的圖片,
第一組:
師:說一說豬有什么特點?師:蛋殼作品中的豬夸張了豬的哪些地方?
第二組:
師:說一說老虎有什么特點?蛋殼作品中夸張了老虎的哪些地方?
第三組:
師:1、說一說魚有什么特點?
2、從花紋顏色上看這兩條魚有什么不同?
第四組:
師1、說一說兔子有什么特點?2、蛋殼作品中的兔子顏色跟生活中的兔子有什么不同?
生:造型非常有趣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有認真觀察的同學一定都注意到了,在制作這個造型的過程中用到了許多的廢舊物品,那大家來想想看還有哪些廢舊物品能夠用到制作這個蛋殼造型上呢?
四、教師示范
師:同學們,看看老師是怎樣表現的。師畫出小鳥和兔子的造型簡筆畫,現在請2名同學上黑板畫出圓形或橢圓形的造型,其他同學在卡紙上畫,看誰畫的又快又好。(可以是動物,水果等)找相同點:生:觀察,討論
五、欣賞學生作品:看了之后有什么啟發(欣賞課件3)
六、制作方法: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有趣的造型制作方法是怎樣的。ㄕn件播放制作步驟4)
1、做底座:
2、在蛋殼或乒乓球、圓形物體剪貼五官和頭飾
3、添加裝飾物品
七、學生創作
師:以上的步驟你們都記住了嗎?現在老師給你們一分鐘4人小組進行討論,你們小組要設計怎樣有趣的造型呢?(學生討論發表設計意圖)根據你們所選擇的材料并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造型
現在同學們就可以開始動手制作了,一會兒我們來開一個‘展覽會’,看誰的設計最獨特,作品完成的,可以放到展覽臺上,讓大家欣賞欣賞。
生:太好了。ū娬f)
<學生制作老師巡視輔導>
八、作品交流、展示
師:一會兒的工夫,大家的作品就到了展覽臺上,真不錯。ǚQ贊的語氣)請小組代表來說說說,哪個小組設計的最好?
生:我覺得這個好,造型很有意思
師:對,這位同學設計的和生活聯系起來了。
七、學生制作、教師輔導,同時播放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
八、教學小結:同學們在這節課中做出了新穎有趣的造型,而且能發揚合作的精神,表現出色!只要我們平時認真觀察事物,我們就能做出好作品來的!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課題: 9創造綠色的生活 (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 總案序: 17
教學目標:
1、了解低碳、環保、綠色生活的科學知識‘并結合造型表現得方法
大膽創作;
2、認識低碳環保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強創造綠色生活的意識,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活的積極理念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造型表現等多種形式,表現低碳、環保對綠色生活的
作用。
教學難點:思考并體會低碳、環保對人類的影響。以及如何運用造型
方法大膽表現這一主題。
媒體使用:
多媒體課件展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布置課前調查任務:查找有關綠色環保的資料)
1、欣賞污染環境的圖片;
2、欣賞綠色環境的圖片;
學生欣賞,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3、出示課題——創造綠色的生活。
二、點拔升華:
1、出示課件,分析各種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觀看可見圖片,思考。學生談感受,分組討論、匯報。
2、請同學們觀看課件,思考有哪些因素使環境惡化。(水質污染、森
林破環、垃圾污染、食品污染、空氣污染……)
學生談感受并分組交流。
3、了解綠色生活的含義。
學生發表自己對綠色生活的理解。
傾聽教師對綠色生活的介紹。
4、思考并討論:如何養成綠色生活的.習慣?
學生分組對怎樣節水、節電,怎樣循環利用等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討論。
5、現代科技是怎樣創造綠色生活的?
出示圖片,啟發學生討論。
6、我們能為創造綠色生活做些什么?
學生邊欣賞邊回憶,思考并回答問題。
7、分析以環保為主題的繪畫作品。
三、個性創作:
1.作業要求:
用繪畫的方法,創作一幅以綠色生活為主題的作品。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完成作業。
四、互動評介:
自評、互評、師評。
。ㄔu價學生未完成的作品)
五、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課后繼續創作。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1-04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08-27
小學美術教案:得獎了08-29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11-25
小學美術教案【熱】11-06
陶藝小學美術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