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玩夾子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玩夾子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玩夾子教案 1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玩夾子”游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
活動準備:
各種夾子若干、直尺若干、卡人手一份(卡分四種顏色,上面分別貼有4—10不等的數字)、場地上貼有四種顏色的標記。小鈴、教師用數字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看數字,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數,幼兒按數在直尺上夾夾子。
2、聽鈴聲,夾夾子。
①教師任意敲鈴,鈴聲數在10以內,幼兒按鈴聲數夾夾子。
②教師任意敲鈴,讓幼兒夾比鈴聲次數多1的夾子。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1、幼兒自由給小夾子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2、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么給小夾子排隊的,引導幼兒發現有的小朋友給小夾子排的隊是有規律的。
3、鼓勵幼兒有規律地排序,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律給小夾子排序的'。
4、啟發幼兒變換不同規律給夾子排隊。
四、游戲“開”,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1、坐車。請幼兒手持卡將相同數量的小夾子夾在卡上,數量和車身上的數字相同。
2、排隊。幼兒做小司機,手持夾了夾子的卡,找到與自己車身顏色相同的標記,并根據車身上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好。
3、開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動中我將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整合,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探索。
大班數學玩夾子教案 2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正確感知 10 以內的數量,學習用數字表示夾子的數量。
通過操作夾子,讓幼兒掌握 10 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彩色夾子若干(每人 10 個),大的數字卡片 1 - 10。
畫有不同數量物品的卡片若干(如水果、動物等,數量在 10 以內)。
記錄表若干,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出示彩色夾子,對幼兒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漂亮的夾子,它們要和我們一起玩游戲,你們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呀?” 通過有趣的語言和新奇的教具,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活動主題。
(二)感知數量
教師將夾子隨意夾在自己的衣服上,讓幼兒數一數身上有幾個夾子,并請幼兒用數字卡片表示出夾子的數量。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夾上一定數量的夾子,其他幼兒進行觀察并說出數量,然后共同找出對應的數字卡片。
(三)學習數的組成與分解
分發 10 個夾子給每位幼兒,引導幼兒將夾子分別夾在兩只手上,探索不同的分法。
請幼兒分享自己的分法,教師將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的記錄表中,如 “1 和 9”“2 和 8” 等,并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規律。
組織幼兒玩 “找朋友” 游戲:幼兒每人拿一定數量的夾子,邊念兒歌 “夾子夾子找朋友,找到朋友手拉手”,邊尋找與自己手中夾子能組成 10 的小朋友,找到后兩人一起說出組成的式子,如 “3 和 7 組成 10” 。
(四)鞏固練習
教師出示畫有不同數量物品的卡片,讓幼兒根據卡片上的數量夾上相應數量的夾子。
發放記錄表和筆,讓幼兒自己設計 10 以內數的組成題目,并記錄下來,然后與同伴互相交換檢查。
(五)活動總結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內容,表揚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表現出色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探索數學的奧秘。
四、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投放夾子、數字卡片和記錄表,供幼兒繼續進行數的組成與分解練習。
鼓勵幼兒在家中與家長一起用夾子玩數學游戲,如用夾子擺造型并數一數夾子的數量等。
【大班數學玩夾子教案】相關文章:
玩一玩,滾一滾大班數學教案01-08
大班詩歌玩的教案10-14
大班數學教案:玩一玩,滾一滾(通用5篇)12-13
大班體育教案:玩椅子01-08
玩報紙大班體育教案03-10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玩報紙04-03
大班體育巧玩報紙教案12-13
小班數學教案:怎么玩教案01-17
小班數學教案:玩筷子02-18
大班體育教案:玩呼啦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