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

    一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2-12-15 13:34:52 一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數學教案(匯編15篇)

    一年級數學教案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第二課時(P94-95)。

      二、教學準備

      光盤、統計圖、卡片、掛圖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教學目標】

      針對本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具有一定合作交流學習的基礎及具有初步的統計知識,故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喜歡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策略選擇】

      這節統計活動課主要是通過采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策略,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做好分析和決策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將數學課中的統計與生活融為一體。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1、創設熟悉的情境,自然的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個星期四我們都要上“活動課”,喜歡上嗎?老師這兒有一張圖,我們向大家介紹“活動課”的一些情況。(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活動課”情境出發,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共同探討,學習新知。

      師:大家還記得上節課我們統計了什么嗎: 在“紅、黃、藍、粉”這四種顏色中,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呢?請拿出卡片,把你喜歡的顏色寫下來。(此時,光盤播放音樂)

      師:大家都寫好了嗎?組長收集一下。看來,大家喜歡的各不相同,那小精靈想知道我們喜歡顏色的人數是多少,該怎么辦呢?(指名學生回答)

      師:我們看看同學怎么說的?(播放光盤中同學回答這個問題是的畫面)

      師:新同學建議你們明白嗎?我們準備開始記錄了。請拿好紙和筆。(在教師報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來不及記錄的情況,教師要捉住這一契機,問:你們為什么來不及,你是怎么記得呢?有沒有同學們記下來的?)

      師:現在,我們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播放光盤:新同學回答這個問題的畫面,此時,小結:兩方面同時進行:打鉤,畫○的方法都能又對又快地記錄,)

      師:為什么“正”字法,同學們認為是更好的方法呢?(播放光盤中教師重點介紹的“正”字法)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你們和同桌說說,你認為什么樣的統計方法比較適合你呢?(學生展開討論)

      師:誰來說說?(指名回答,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連續在光盤和真實的課堂中來回切換,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相對競賽的環境中,激發他們的問題想象力和創造性,并且光盤的回答也能最大限度上補充學生相對不足的答案)

      師:現在,你們都選好了自已喜歡的統計方法嗎?我們重新開始,來進行記錄了。

      (此時,學生經過了對比,自已親身操作,都有了一定的統計知識的認知了)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統計結果?(投影出示:學生的統計結果)

      師:如果,我們現在有“涂方格”的`方式開表現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又該怎樣表示呢?請打開書本第95頁,看小精靈是怎樣涂方格的?同桌交流一下。

      師:(貼出掛圖)誰來說說: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該怎樣表示呢?(放手讓學生講述),從這張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小結:通過統計,同學們都有很多的收獲,看來,統計的作用可真不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統計。比如說,要知道我們班每個月有多少個同學過生日,就要用到它。(設計意圖:通過數、看、比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中,從中真切體驗統計的的操作過程與統計魅力,也意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練習鞏固,深化新知(略)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發現數學問題,并由課內的應用拓展到課外的實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同時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練習課

      完成第13頁的第4題-第8題

      教學要求:

      1、要求通過練習,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數感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優良品質。

      3、通過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同時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張

      教學過程 :

      一、基本練習

      1、聽算 (視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全班齊聽)

      1)、集體訂正

      2)、評講:誰能說一說: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并與你的同桌說一說(邊擺邊說)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4)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用你最喜歡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幾說給你的小伙伴聽。

      2、看圖寫算式 (課件出示)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板書: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頁的第5題

      要求:先同組的同學互相的說一說,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體訂正,對于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4、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口答

      教師拿出準備的數學抽拉卡片或數字轉盤,教師隨意抽拉或轉動,讓學生口答出得數

      二、出示課件(第14頁的第6題和第8題)

      要求:1)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2)再指名說圖意

      3)再列式計算,并與你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練習

      學生完成書中第7題

      回家寫一個十幾減九的算式,給媽媽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能說出幾種方法就說幾種,比一比,看誰說的方法又多又好。

    一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經歷分類過程,能按一定的標準分類,或者是按自己定的標準分類。

      養成教育訓練點:

      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體驗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分類實物、圖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

      1、用課件出示圖片。

      淘氣小朋友的房間,是不是整齊呢?看了淘氣和笑笑的房間你有什么感覺?那我們一起幫淘氣整理房間好嗎?

      看到笑笑的房間,你有什么想說的?

      看到淘氣的房間呢?我們怎么做來使淘氣的房間變整齊?(整理一下)如何整理?

      2、思考方法。

      師:那你準備怎樣整理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小朋友說一說。

      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3、課件演示:整理房間

      用課件演示整理的過程。剛才小朋友說把書、筆、文具盒放在一起,為什把它們放在一起呢?因為它們都是同一類的,是學習用品,那接著應該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同時板書:學習用品、玩具、服裝。)課件演示整齊的房間問小朋友,現在整齊了嗎?你有什么感覺?

      4、小結。

      小結:大家把學習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放在一起,把相同或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類。(板書課題:分類)我們用分類的方法整理房間,使整個房間又干凈又整齊。大家以后要養成自己動手整理房間的好習慣,做個勤快的好孩子。能做到嗎?

      二、課堂練習。

      1、整理兩類事物。

      (1)給動物涂色。(課件出示動物圖片)

      師:剛才我們整理了房間,現在我請大家看一看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認識嗎?一起說說它們的名字吧。現在老師想請大家幫個忙,請把會飛的動物涂上顏色。

      師:你認為應該把哪些動物涂上顏色?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哪個小朋友愿意說說你的想法?為什么?還有不同意見的嗎?(課件演示)

      小結:我們把小動物分成了兩類,一類是會飛的,已涂上了顏色,一類是不會飛的。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會飛的`動物有什么特點?那我們也學著會飛的動物飛一飛好嗎?站起來飛吧!

      (2)、分水果蔬菜。

      師:小朋友們愛吃水果和蔬菜嗎? 老師這準備了一些水果和蔬菜,瞧,這是--。(學生齊說水果和蔬菜的名字)你能分清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嗎?老師給你們帶來兩位朋友,一位是水果娃娃,一位是蔬菜娃娃,現在老師請兩位小朋友上來,一個小朋友把水果圖移到水果娃娃的下面,一個小朋友把蔬菜圖移到蔬菜娃娃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看一看,他們分對了嗎?你們還喜歡吃哪些水果和蔬菜?(同學們吃過的蔬菜可真不少,蔬菜中含有很多維生素,對人非常有好處,所以我們要多吃蔬菜。)

      2、整理多類事物。

      (1)舉牌游戲。

      請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學生說物體的名字。老師還給每個物品編了號呢!看1、2、3一直到12號,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物品分成3類,一類是玩具,一類是文具,一類是服裝鞋帽。老師發給了小朋友3個牌子,一個上面寫的是玩具,一個上面寫的是文具,還有一個寫的是服裝鞋帽,(跟老師讀一讀。)牌子放下。下面我們一起做舉牌游戲,請大家聽清楚游戲規則,老師指一個物品你很快地想一想它是哪一類,并把它說出來。明白了嗎?

      板書設計:

      整理房間

      學習用品 玩 具 服 裝

      教學反思:

      借助學生熟悉的兩個人物淘氣和笑笑,他們很感興趣,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整理房間這個課題,接著讓學生說一說如何整理房間后,又順利地介紹了什么是分類。整節課下來,感覺學生學到的很多,不僅僅有書本知識,重要的是還學會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習慣以及課堂中的好習慣。

    一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統計第一課時組織比賽

      教學目標:

      1、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并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具準備:

      課件、統計表、學生每人一支水彩筆、空白紙。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情境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導入統計

      1、六一兒童節的那天,我們五龍小學的小朋友開展了有趣的游園活動,你們想知道都有那些活動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課件)都有哪些活動?

      (生答師板書)你們喜歡這些活動嗎?那我們也來組織一次比賽,好嗎?

      板書課題:組織比賽

      2、(指黑板)可是這么多運動項目,我們只能選其中一項活動進行比賽,我們該組織什么比賽呢?(生自由發表意見)

      3、小朋友們意見不一致,這該怎么辦呢?(生自由發表意見,師適時導入)

      4、小朋友們的辦法可真不少啊!這節課我們就要繼續來學習統計。

      [從生活情境引入,創設問題情境組織什么比賽,意見不一致,找尋有效的辦法--統計。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實用性,必要性]

      二、小組合作,全班交流,體驗統計過程

      1、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全班小朋友的意見呢?(生自由答)現在我們就先在小組里調查,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只能選擇一項自己最喜歡的活動,由小組長做好記錄。(用師發的空白紙)看哪組最快?準備好了嗎?開始!

      2、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師巡視指導。

      [提出學習要求,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統計。培養學生組織、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3、(各組討論完畢,排出先后次序)小朋友們表現得太棒了,我們先請冠軍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統計結果!(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并說說自己的記錄方法,將小組調查結果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覺得他們調查得怎樣?

      [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加強合作意識,體會集體的力量大。在比賽之后,體驗集體合作成功的快樂感,吸取成功或失敗的教訓,為下一次合作作好準備]

      4、小朋友們覺得哪種方法更好一些呢?(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師總結:其實剛才小朋友們進行了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統計(師板書:統計)我們用來表示統計結果的這個圖就是統計圖。

      [通過交流成果,總結出統計方法,不硬性規定統計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合理的方法]

      5、剛才小朋友們的統計圖做得非常漂亮了,從這幾張統計圖里你能知道全班小朋友最喜歡什么活動嗎?(不能)那該怎么辦?(制一張大的統計圖)師出示統計表,讓我們一起動手把這張統計圖填完整,好嗎?(師生一起動手填涂)

      6、我們的大統計圖制成了,漂亮嗎?看這個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生自由提問,集體對每個問題進行系統解答。

      (2)師補充生未提出的問題,供學生解答(出示課件)。

      三、應用實踐

      1、除了舉行比賽活動,還需要一些獎品,買什么獎品好呢?(出示課件)小朋友們能應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2、下面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完成這張統計圖,請生一個接一個上臺來畫上自己最想要的獎品。

      3、請生說說自己的發現,師做總結。

      四、總結延伸

      同學們制作統計圖的熱情真高,不知不覺下課的時間到了,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并能正確熟練的求出倒數。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概括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質疑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概括倒數的意義與求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互為”、“倒數”的含義。

      四、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激趣質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分數的乘法,今天老師給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誰能最先發現這組算式的秘密。(拿出作業本幫助你)2/3×3/22×1/2

      8/11×11/81/10×10

      7/9×9/77×1/7

      (師巡視學生的情況,并對分數的格式加以指導)

      學生思考后,匯報結果:

      生1:兩個乘數的分子、分母位置顛倒

      生2:每個算式乘積是1

      師:現在老師有點疑問,2不是分數,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生:

      2可以寫成2/1,分子分母顛倒后,2/1×1/2=1

      (二)理解倒數的意義

      師:觀察的真仔細,我們能不能給這樣的數取個名字呀?

      生:倒數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倒數(板書)

      師:再看這幾個算式,2×1/2=1,我們說:2是1/2的倒數,1/2是2的倒數

      師:看這幾個算式,倒數是對幾個數來說的?

      生:兩個數(師板書)

      師:這兩個數的乘積有什么特點?

      生:乘積是1(師板書)

      師:再舉一個例子:2/3×3/2=1,我們說:2/3是3/2的倒數,3/2是2/3的倒數,2/3和3/2互為倒數(師板書:互為倒數)

      師:怎么理解“互為”呢?

      生:相互的意思

      生:就是對兩個數而言的

      師:“互為”是對兩個數而說的,不能孤立地說誰是倒數,應該說誰是誰的倒數。

      師:你能說說黑板上其他例子誰和誰互為倒數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師:除了這幾個例子,能寫出其他乘積是1的算式嗎?

      生:xx

      師:大家表現真好,老師也來說一個,3/5是倒數,對嗎?

      生:不對

      師:你幫老師改正吧

      生1:應該說3/5是5/3的倒數

      生2:xxx

      (三)觀察比較,抽象概念。

      1、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主動探究這四組數的特點。

      生:分子分母倒過來了。

      師:那么我們就給這樣的數取個名字吧!(板書課題—

      —倒數)師:繼續觀察這幾組數,看看還有什么特點?

      生:每組中兩個數的乘積都為1。

      (如學生不能找出這個特點,則可以引導學生做計算比賽。)

      2、請學生再舉一些這樣的例子進行觀察。

      3、概括“倒數”的意義,板書。(強調“兩個數”——“互為”;“乘積為1”——“倒數”。)

      (四)引導探究,掌握方法。

      1、舉例觀察,討論。(2/5的倒數)

      師: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呢?

      生: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師生共同總結:一個分數的倒數就是把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2、小組討論,探究求整數的倒數的方法。

      師:2的倒數怎么求呢?

      生:把2看成分母為1的分數,即2=2/1,所以2的倒數是1/2。(師生共同總結:整數的倒數是用1做分子,用這個整數做分母。)

      (五)鞏固練習,拓展外延。

      1、出示“1/5,3/4,5/9,1,3/7,9/5,4/3,7/3”八個數,請學生移動數的位置,找出幾組互為倒數的數。

      2、剩下“1/5和1”,分別求出1/5的倒數和1的倒數。

      3、1的倒數是幾?(1的倒數是1。)你是怎樣計算的?

      (1)整數的倒數是用1做分子,用這個整數做分母。所以1的倒數為1。

      (2)因為1×1=1,所以1的倒數為1。

      4、0也是整數,0的'倒數是幾呢?

      (1)出示0×()=1。誰上來填一填?(沒人舉手)

      師:0乘任何數都不得1,這說明了什么?

      生:0沒有倒數。

      (2)如果把0看成分母為1的分數,即為0/1,那么它的倒數應是1/0。

      師:這樣說可以嗎?

      生:不可以,因為0不以做分母。

      5、真分數的倒數是假分數,假分數的倒數是真分數。那么帶分數呢?(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再求它的倒數。)

      6、小數有倒數嗎?

      (1)把小數化成分數,再求它的倒數。

      (2)舉例說明:因0.25×4=1,所以說0.25和4互為倒數。

      (六)深化練習,鞏固提高。

      1、填空。

      (1)乘積是()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2)()的倒數是它本身,()沒有倒數。

      (3)27/100的倒數是(),25/16的倒數是()。

      (4)0、7的倒數是()。

      2、判斷。

      (1)2/9是倒數。()

      (2)一個數的倒數一定比原來小。()

      (3)所有的數都有倒數。()

      (4)a是整數,所以a的倒數是1/a。()

      (5)因為0.2×5=1,所以0.2和5互為倒數。()

      (七)全課小結。

    一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熟練進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提高他們的口算技能.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今天智慧老人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演示課件“智慧老人”他給我們帶來了一組題,你們想不想做?

      1、口算:3+2= 2+7= 6—3= 9—4=

      2、口答:30里面有()個十,60里面有()個十.4個十是(),9個十是().

      師:智慧老人發現沒有難倒你們,他又出了一道比較難的題,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繼續演示課件“智慧老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的加法

      (1)師:誰來讀一讀這道題?(板書:20+10=)

      師:20加10表示什么?(表示把20和10這兩部分合并起來.)你能用小棒分別擺出20和10嗎?下面就請你試著擺一擺、算一算.

      學生擺小棒算結果,并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

      (2)全班匯報: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匯報一下自己是怎么擺、怎么算的?誰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先擺兩捆小棒表示20,再擺一捆小棒表示10,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0是2個十,10是1個十,2個十加1個十是3個十,3個十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教學例1的減法

      板書:30—10=

      (1)師:30—10表示什么?(表示從30里面去掉10)這樣的減法題你知道怎樣想嗎?請你試著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可以擺小棒,也可以口算.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

      (擺3捆小棒表示30,拿走1捆就是去掉了10,還剩2捆,2捆就是20,所以30減10等于20.)

      (30是3個十,10是1個十,3個十減1個十是2個十,2個十就是20,所以30減10等于20.)

      (想:10加20等于30,所以30減10等于20.)

      3、小結:

      剛才我們研究的題目有什么特點?(都是整十數相加減)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師:做這樣的加減法,怎樣想呢?(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相似,只是計數單位不同,10以內的加、減法是幾個一加、減幾個一,得幾個一;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是幾個十加、減幾個十,得幾個十.)

      智慧老人看到同學們這么會學習,非常高興,他獎給我們全班同學一顆智慧星,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希望同學們在后面的學習中表現更出色.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出示圖片“做一做(1)”.(教材第48頁做一做的第1題)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左邊有40瓶墨水,右邊有20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

      誰會列式?(40+20=)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這幅圖還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兩邊一共有60瓶墨水,右邊有20瓶,左邊有多少瓶?)

      怎樣列式?(60—20=)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請你獨立計算出這兩道題的得數,把它寫在書上.

      2、口算:3+2=4+5=6—4=

      30+20= 40+50= 60—40=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訂正:每組題各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每組題相加或減的數相同,但計數單位不同.每組的第1題是幾個一加或減幾個一,還得幾個一;第2題是幾個十加或減幾個十,還得幾個十.)

      3、列式計算

      出示圖片“做一做(3)”.(教材第49頁做一做的第3題)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珠子,怎樣列式?請你獨立完成這兩道題.訂正:比較一下,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第1題是40+3=43,第2題是40+30=70,注意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

      4、對比算:40+3=60+2=7—5=

      40+30=20+60=70—50=

      同桌一組,各做一行,完成以后互相檢查,對比說不同.

      5、口算比賽: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的第2題、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前五名同學發小紅旗)練習十一2.20+50= 60—20= 60+30=

      50—30= 40+10= 80—70=

      3.40+7= 30+60= 9+50=

      25—5= 90—30= 68—8=

      20+80= 6+70= 100—50=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教案7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1—10,學習了1—5的寫法之后的一節有關“0”的教學。“0”的教學較其他數字教學難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單獨提出一節結合情境,聯系生活實際來認識“0”,重點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廣泛的搜集資料以及整個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為課堂上學生理解“0”的意義作好鋪墊,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進行理解而不覺的枯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0”表示的幾種意義。(可以表示沒有、水結冰的溫度、起點、占位等含義);學會正確地讀寫“0”;掌握“0”的含義,在生活中運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0的含義和正確書寫0。

      教學準備:

      1、把學生每6人一組,分成8個小組,每組有6根魚竿、5條魚。

      2、電腦課件、實物投影、溫度計、直尺、小貓頭飾、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猜謎激趣。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兩邊翹,

      開口總說妙妙妙。

      黑夜巡邏眼似燈,

      日里白天睡大覺。(打一動物)謎底:貓

      3、下面我們一起戴小貓頭飾扮演玩小貓釣魚的游戲。

      (出示課題:小貓釣魚)

      二、自主探究體驗,初步感知“0”的含義。

      1、在動中學,理解“0”。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釣魚比賽。

      (2)、小組匯報,交流,并說說你釣了幾條魚,可以用幾來表示?

      (3)、學生討論:一條魚也沒釣著,究竟用幾來表示?(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當一條魚也沒釣著時,可以用“0”表示。)

      2、在樂中說和做,加深對“0”的理解。

      (1)、老師做,學生說。

      師(手里拿3支鉛筆)問:老師手里有幾支鉛筆?

      生:3支。

      師(把手里的鉛筆放進文具盒)問:我現在手里還有鉛筆嗎?用幾表示?

      生:沒有,用“0”表示。

      (2)、學生之間互相做,互相說。

      (3)、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感知“0”表示“沒有”的含義。

      三、發散思維,豐富“0”的含義。

      1、想一想:你們還在哪里見過“0”?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全班匯報。(溫度計上有“0”,直尺上有“0”……)

      2、認一認。

      (1)、出示溫度計,討論:“0”在溫度計上表示什么?(表示氣溫是0度)

      (2)、指導觀察直尺。

      ①、找出數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數學順序開小火車讀一讀。

      ②、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開始,是起點。“0”和“1、2、3……”一樣,也是一個數。“0”比“1、2、3……”小。)

      四、“0”的書寫。

      1、師:“0”有這么多用處,我們應該學好“0”,寫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這個“0”的形狀像什么?(像一個雞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0”?要注意什么?

      3、聽《寫“0”兒歌》(電腦顯示):

      數學“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先聽兒歌,并伴隨音樂有節奏朗讀一遍。)

      4、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觀察、書空。

      5、寫一寫。

      (1)、學生嘗試寫。

      (2)、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學生自評、互評優缺點。)

      (3)、再次寫“0”。(學生在課本第8頁上寫“0”)

      五、實踐應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課本“小貓釣魚”主題圖,依次填寫每只貓釣了幾條魚?用數字幾來表示?(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第四個空里為什么寫0?)

      2、一筆畫(從“0”出發)。

      3、游戲: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數字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

      (2)小組匯報排的結果。(上臺展示)

      多數組按0,1,2,3,4,5排,少數組按5,4,3,2,1,0排。

      (3)說一說。

      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什么數?

      4、開放題。

      聽老師講故事:大樹上有5只小鳥,一個獵人“砰”地放了一槍,鳥兒怎樣了?猜一猜現在樹上還有幾只鳥呢?能用數字表示出來嗎?

      六、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匯報給家長聽嗎?

    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2、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3、培養學生面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教學難點:

      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

      同學們,今天有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希望你們在這節課上能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收獲快樂。所以,我們的學習口號:(生)快樂學習、學習快樂,耶!

      2、口算卡片

      3+4=9-5=2+6=3-2=5-4=6-3=2+7=5-3=4+5=1+8

      3、我會填

      80里面有()個十。

      50里面有()個十。

      6個十是()。

      3個十是()。

      4、口答

      你知道100以內的整十數有哪些?

      5、揭示課題并板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例1。

      師:春天來了,公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老師要去看花展。你想去嗎?那我們就一起出發吧!

      出示掛圖: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

      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紅、黃顏色的花。

      師:請你數數看,每種顏色的花各有幾盆?

      學生數數并匯報:紅花10盆,黃花20盆。

      師:你能根據花的盆數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試一試。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貼: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樣計算?

      (紅花有10盆,黃花有20盆,求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就是把紅花和黃花的盆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列式是10+20)。

      (板書:10+20)

      誰還有不同的算式?(20+10)

      得數是多少?板書:20+10=30

      你是怎樣想出得數的,請同桌的同學討論

      全班交流

      1、數的方法:10、20、30

      2、計算的.方法:因為1+2=3,所以10+20=30

      3、數的組成:10和20組成30

      4、想加算減:因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單位:10里面有1個十,20里面有2個十,加想來一共是3個十,也就是30。

      同學們想出來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們算出的結果對嗎?請你們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

      學生擺小棒

      小結:整十數加整十數,想:幾個十加幾個十等于幾個十,就是幾十。

      (二)探究整十數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掛圖出示:紫花有30盆。

      師:工人叔叔說,布置花壇還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試著提問,教師板貼:還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樣列算式?(板書:30-20=)

      師:得數是多少?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30-10=2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的?同桌兩人說一說算理,指名匯報。

      我們算出的結果對嗎?請同學們再用擺小棒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學生活動)

      小結:整十數減整十數,想:幾個十減幾個十等于幾個十,就是幾十。

      (三)歸納總結

      全班齊讀:10+20=30,30-10=20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點?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新知識

    一年級數學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探索出由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能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解決問題:能夠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和符號(“>”、“<”、“=”)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三、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準備了許多水果,邀請了幾個小伙伴一起慶賀自己的生日。小猴子們摘了很多水果,忙壞了。

      2、引導學生思考:這里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多少?怎樣才能一眼看出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

      3、讓學生動手數一數:圖中有幾只猴子?有幾個蘋果、幾個橘子、幾個香蕉?

      4、引入新課:這些物體的個數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體個數的多少的數字也有大小,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數的大小。(引出課題:比大小)。

      (二)引導觀察,理解新知

      1、同桌互相找找說說對方身上有哪些東西的個數可用數字來表示的。比一比誰最棒,找得又快又多!請愿意向全班同學匯報的同學來說說。(1個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腳,1條辮子,3個兜,衣服上有4朵花,4個字,5個手指頭......)找了之后,你有什么發現嗎?或有什么話要說嗎?學生討論引出新內容。

      2、認識等號。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較。

      師:把水蜜桃分給小猴,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將學生引導到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認識“=”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們就說小猴和水蜜桃的數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出示3=3讀作:3等于3

      (4)找找課室里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幾等于幾?

      (5)舉例:除了3=3,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匯報,師板書。(1=1,5=5......)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等號兩邊的數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3、認識“>”、“<”

      (1)認識“>”。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引出大于號。

      師:3比2多,在3和2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出示大于號。

      ③這個式子3>2怎么讀?(3大于2)。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于號,“大口朝左大于號”。

      (2)認識小于號。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應用什么符號表示?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這個式子怎么讀?3<4(3小于4)。課件:我們用左手表示小于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號”。

      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左邊大,大于號;右邊大,小于號”或“大于號開口朝左邊,小于號開口朝右邊”等。

      (4)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①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②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三)深入觀察,靈活運用

      1、繼續觀察主題圖,問大家還能說些什么?

      如:(1)猴子的只數比香蕉多,不夠分,主人應先讓客人吃。得到:3大于2

      2小于3

      3>2

      2<3

      (2)同理,還可以得到:4>2,2<4等。

      2、創設情境:在草地上放著4個蘿卜,跑來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個蘿卜,夠不夠?

      四、課堂小結,深化鞏固

      1、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2、教師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大口朝較大數,尖尖朝較小數,大口朝左邊大于號,大口朝右邊小于號”。

      3、開放練習:讓學生用1、2、3、4、5及“>”、“<”、“=”符號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單元教材簡析: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螽鐵實際問題,即“用數學”。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礎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一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后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并動用于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注意1、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習知識;3、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4、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5、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單元教學要求:

      1、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單元教學重、難點: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單元課時安排:約12課時

      例1………………………………3課時左右

      例2………………………………4課進左右

      例3………………………………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3課進左右

      NO:1

      教學內容:第10-----12頁的內容(十幾減9的減法)

      教學目標 :

      A:知識技能性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B:過程性目標

      1、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發現數學問題,初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理解數學的價值

      2、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觀點。

      3、通過不同方法的選擇,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經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小鳥卡片 房子卡片 題紙一張 一支彩筆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師:前幾天,我們剛過完了“正月十五”,小精靈那天也參加了一次生動有趣的游藝活動,活動中有一些獎品,你們想去看看嗎?(電腦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仔細觀察,小朋友正在進行哪些活動準備頒發哪些獎品?(觀察后指名回答)

      點擊電腦出現畫外音:

      泡泡:同學們,在這幅圖里,我發現了很多的數學問題,你們愿意和我一起解決嗎?

      那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套圈圖)

      師:這是什么活動?讓學生介紹。

      泡泡:小明投了14個圈,有9個圈沒套中,套中了幾個?師:泡泡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你們能幫助他解決嗎?如何列式?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樣算?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看哪一個小組的計算方法最多?

      2、小組交流,探討算法

      指名回答,教師將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算法,你最喜歡哪一種?請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再說一說這道題。

      師:今后在計算的時候,你就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電腦出示泡泡伴有畫外音)

      泡泡:咦,那邊怎么那么熱鬧,同學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電腦出示汽球圖)

      3、選擇算法,進行計算

      (出現畫外音)

      (1)泡泡:哦,原來老師正在發獎品,數一數,老師手中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氣球發生了什么變化?

      (電腦演示分氣球的過程)

      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怎么列式?板書:15-9=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并讓幾個學生說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2)師:頑皮的小泡泡又不見了,讓我們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電腦出示謎語圖)

      原來泡泡在猜謎語,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能試著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并列式

      (有13條謎語,猜出了9條,還有幾條沒有猜出?或者說:還差幾條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三、熟練算法,進行應用

      1、看圖列算式(第12頁)

      要求:看懂圖意,獨立列式,指名上臺進行訂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頁)

      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圈?

      四、觀察算式,找出特點,發現規律

      1、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2、除了這些,你還能寫出十幾減9的算式嗎?誰能給這些算式排排隊,讓它一個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觀察,你還能發現什么?

      師:那我們找到這些規律,有什么用處呢?

      4、搶答練習

      利用找出的規律,同桌進行練習

      如:學生A:13-9 學生B:4

      五、游戲 小鳥找房子(第13頁的圖)

      游戲要求:先讓學生計算出小鳥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號碼一一配對;

      游戲形式:小組合作,全班訂正;

      游戲結果:有一只小鳥沒有房子,同學們幫它建造一座。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認識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關系,能用左、右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經歷觀察、操作活動的過程,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

      3、體會位置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認識左右的必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建立左右的標準,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

      難點:能正確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上下前后的的位置關系,大家掌握的也很不錯,現在老師考考大家,有沒有同學知道還有哪些方位啊?

      生:左右。

      師:平時老師和大家說,上下樓梯應該從哪邊走啊?

      生:右邊

      師:我們這節課就開始學習左右。現在大家看看圖片上的這位同學應該從哪邊走啊?(展示圖片)。

      (學生指出從哪邊走,指對的給予表揚,指錯了請其他同學再說)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舉起左手,認識一下左手,再舉起右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左手和右手有什么區別(請同學單獨說)

      引導學生說出左手和右手手指的順序不同。

      (二)活動中感知,認識左和右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那么我們思考一下,我們的兩只小手平時用來做什么呢?

      生:右手寫字、吃飯,左手壓書。

      師:左右手師一對好朋友,它們配合起來可以幫我們做很多事情,你身上還有這樣的“左”和“右”的好朋友嗎?快來找一找。

      生:左腿和右腿,左眼和右眼,左腳和右腳等等。

      師:大家說的很對,下面大家和老師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請幾位同學到臺前來做游戲,他們要聽老師說的`話做動作,大家看看這幾位同學做的對不對,錯的最多的同學,我們請他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游戲開始

      師: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請表演錯誤最多的同學表演節目)

      師: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老師請幾位同學說一說他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幾位同學,從前往后說他是第幾人,從左往右數他是第幾人。

      老師先做一次示范,再讓學生起來說。

      師:出示一張和教室座位一樣的圖片,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在圖中找到自己相應的位置,請幾位同學找出自己的位置。

      四、課堂練習

      數學書P12第4題。

      五、課堂小結

      師:大家想一想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一共學習了幾個位置。

      《左右》教學反思

      《左右》這節課,我精心設計了讓學生用眼觀察,動口表達,動手操作,用心思考的游戲活動。學生始終在老師創設的具體場景中輕松、愉快的學習左右的空間位置關系。

      下面是我對《左右》的教學反思:

      一、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的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特點,轉化為讓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教學活動。

      二、游戲帶給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這節課中,我利用游戲活動讓學生增強成功感,使學生心中充滿激動和挑戰,獲得內心的充實和滿足。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可以掌握所學的新知識,有一些同學對新知識的掌握還不夠。這說明我這節課的設計還存在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這方面我會更加努力。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復習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

      復習目標:

      1、提高口算、豎式計算的能力,鞏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圖提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填寫﹥﹤或﹦。

      教學重點:

      計算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問題后再列式計算:

      (1)書包比鉛筆盒多多少錢?64-18=46(元)

      (2)鉛筆盒比書包少多少錢?64-18=46(元)

      (3)鉛筆盒和書包相差多少錢?64-18=46(元)

      (4)書包和鉛筆盒一共多少錢?64+18=82(元)

      三、用豎式計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1、觀察與測量。

      2、有趣的圖形。

      3、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測量。(略)

      二、有趣的圖形。

      (1)圖中有14個長方形。

      (2)7個正方形。

      (3)3個三角形。

      (4)10個圓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側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頭。

      提問題:(1)兔子有幾只?37+6=43(只)

      (2)牛有幾頭?37-18=19(頭)

      (3)圖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幾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幾頭?43-19=24(頭)

      3、(1)需要(2)兩車,還有(4)個空座位。

      (2)學生共需要(90)元,老師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xx+33-55=22

      第三課時

      復習內容: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標:進一步鞏固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熟練使用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1)買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買娃娃、熊貓、小汽車共需要94元。

      (3)買小汽車、熊貓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錢可以買: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車

      C毽子小鹿熊貓積木

      D娃娃和積木

      (5)積木12元,付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張10元2張1元。1張10元1張2元。

      2張5元2張1元。2張5元1張2元。

      12張1元。6張2元。

      二、加一加,說一說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個蘿卜?用線連起來,看誰拔得最多。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圖畫應用題。

      復習重點: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大象運木頭

      先獨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圖游戲:

      獨立想想

      交流說說

      每人套兩次,他們可能套上哪兩個?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鵝。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鵝。

      ......

      三、有趣的圖形

      請學生實際動手折一折

      在長方形紙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認識自己身上的左右位置。

      2、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知道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通過觀察,小組合作討論,辨析,實踐活動,能說出以其他物體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4、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從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確定左右位置過渡到以其他物體為參照中心確定左右位置。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興趣

      師:在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小朋友們放松一下,請大家聽一段音樂。

      師:剛才我們跳舞的時候,出現了兩個方位詞,小朋友聽出來了么?(左和右)

      師:對!今天我們將學習有關左與右的知識。

      出示課題:左和右(注意左、右的寫法)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與右。

      師:這個小朋友在吃飯,你們能告訴老師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拿調羹的是右手,拿碗的是左手)。

      師:你們平時習慣用哪只手拿調羹的?請舉起這只手。(學生舉手)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人和你們一樣習慣用這只手拿調羹,我們就稱這只手為右手(貼上粘紙“右”)。所以和右手同方向的這一邊就叫做右邊,這只腳就是右腳。

      師: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貼上粘紙“左”)。所以和左手同方向的這一邊就叫做左邊,這只腳就是左腳。

      師:我們現在能分清楚左手、右手,左腳、右腳。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左與右嗎?誰來說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學會區分左右了,接著老師請小朋友來做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是:聽口令做動作。

      左拍拍、又拍拍,

      向左看、向右看,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雙手舉起來,耶。

      師:小朋友真聰明,現在老師這里有些圖片。圖片上面是我們小朋友身上的某些部分,你知道它們是左邊還是右邊嗎?

      小結:將自身的.位置調整到與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斷。

      2、結合具體場景,進一步理解以自我為參照中心左與右的位置關系。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來了很多老師,他們對你們不是很熟悉,你們能幫陳老師介紹一下自己的同學嗎?不過在介紹之前老師也對小朋友們提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要告訴我: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學生介紹)

      師:(請一名學生的左邊同學站起來)

      3、認識以其他物體為參照中心的左與右

      (1)、出示P47的題1

      師:小朋友們介紹得真不錯,你們已經認識了左與右,我們現在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師: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板書)

      (2)、出示P47的題2

      師:小丁丁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請個別同學回答。

      (4)、出示P47的題3

      師: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獨立完成后核對。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左與右”,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碰到左與右。比如上課時,我們舉右手;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走。如今世博會就要在上海舉行了,我們要遵守世博禮儀,其中有一條就規定,乘坐自動扶梯時,要左行右立。只有遵守世博禮儀,我們才是講文明的小公民。

      三、通過游戲,鞏固新知

      1、說一說。

      師:小丁丁跟著媽媽去超市購物,他們來到了文具柜臺。呵!那么多玩具,挑選什么呢?媽媽規定只能買一樣,并且不能說出它的名字,只能說出它的左、右鄰居各是誰。小朋友,如果你是小丁丁胖,你會怎么說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據他的說法,猜出他想買的是什么嗎?

      2、擺一擺。

      (1)師:把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中間,把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右邊,把鉛筆擺在文具盒的右邊,把學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邊,把橡皮擺在學具盒的左邊。

      (2)讓學生說一說,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從左數,文具盒是第幾個,從右數,文具盒是第幾個。數學書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3、跳一跳

      出示:《分清左右》: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向左拍拍,向右拍拍,左手跳舞,右手跳舞,左手、右手分得清楚。

      板書:左與右

      過馬路,要安全,

      先看左,再看右。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跳繩(“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有關“8”和“9”的加減法,并能正確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圖和涂色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實踐等良好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情境圖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舉行跳繩比賽了,你們想不想取得好成績?要想取得好成績,我們得怎么做呢?同學們

      說得很對,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加強練習。你們看,操場上的.這些同學,他們練得多認真呀!

      2、出示跳繩圖。

      (1)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據你所看到的內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仔細看圖,自己小聲說一說。

      指名匯報。(舉例)

      ①有2個同學掄繩,6個同學跳繩,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2+6=8,6+2=8

      ②有4個女同學,4個男同學,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4+4=8

      ③跳繩的同學中有3個人穿裙子,5個人穿褲子,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3+5=8,

      5+3=8。

      學生說教師板書:

      6+2=82+6=84+4=8

      1+7=87+1=83+5=8

      5+3=80+8=8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讀一遍。

      (2)師:你能提出減法問題嗎?試一試。

      先在小組內小聲說一說,再指名匯報。例如:

      a、操場上有8個同學在跳繩,有4個女同學,有幾個男同學?

      b、操場上有8個同學,有2個同學在掄繩,有幾個同學正在跳?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減法算式。

      二、畫一畫。

      1、師:現在,老師想為你們引薦一位新朋友,你們愿意嗎?

      2、出示大象圖。

      1)這是誰?

      師:大象伯伯正在裝修房子,他想把這九塊瓷磚涂上顏色,你們看它多辛苦呀,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大象伯伯呢?如果

      由你們來替大象伯伯涂色,你們想怎么涂呢?請同學們拿出紙和一根油畫棒,自己動手畫一畫。同桌兩人一組,一人

      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針對同桌涂色的情況,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減法算式呢?

      3、組織全班交流。

      三、試一試。

      1、出示:

      7+2=□9—4=□4+4=□

      6+3=□8—5=□8+□=□

      5+□=8□—4=5□=1+8

      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訂正,針對重點題目進行指導。如:5+□=8□—4=5□=1+8

      四、練一練(第35頁)

      1、說一說,填一填。

      看圖說說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然后列式。

      全班訂正。

      2、口算第35頁第2題。

      學生都能算對。

      3、數學游戲:湊成9。

      每組準備1~8八張數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兩個數能湊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為好朋友。

      4、數學故事:八戒吃瓜。看圖講故事,根據故事情節列出相對應的算式。

    【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04-06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01-27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6

    一年級北師數學教案02-25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數學教案《跳繩》06-1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20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教案12-13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1-22

    【熱】一年級數學教案01-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亚洲AV综合色一区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乱子伦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