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音樂教案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搜集各種石頭及輔助材料制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制打擊樂器的快樂。
2、通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3、選擇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石頭。
2、各種紙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
活動重點:
運用石頭與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制作。
活動難點:
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的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演奏的聲音。
活動流程:導入活動--制作活動--介紹活動--演奏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介紹各種幼兒搜集的石頭及輔助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師:"我們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頭和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制作石頭打擊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1、引導幼兒嘗試用石頭及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的制作。
2、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石頭打擊樂器制作、演奏參考:
①兩塊石頭互相敲打
②將一些石頭放入紙盒中搖晃
③將一些石頭放入塑料瓶中搖晃
④將一些石頭放入易拉罐中搖晃
⑤將一塊石頭或兩塊石頭(同時或交替)在紙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導做好的幼兒用自制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三、討論活動: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做的石頭打擊樂器以及制作方法。
2、請幼兒演奏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其它幼兒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四、石頭打擊樂演奏。(音樂自選,以節奏鮮明為宜)、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1、互相交換石頭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活動評析:本節課氣氛好,選材新穎。師幼互動很好,真正做到了玩中學,學中樂。本節課在準備上面也比較充分。覺得如果在后面快節奏的地方把碎石頭換成兩塊石頭的話,效果也許會更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和節奏的效果都會比較好。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藝術領域目標中指出:“幼兒要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其中強調“4-5歲幼兒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敲擊的物品敲打節拍和基本節奏”。在室內兒童游樂場里,“跳舞毯”游戲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用腳打節奏的方式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幼兒經常接觸的節奏游戲很少用腳來完成,新穎的游戲方式會激發他們更好的理解和表現音樂,于是,我利用孩子們最近喜愛且熟悉的“郊游”音樂,設計了《小腳踢踏舞》的節奏活動。本次活動以學習看圖譜踩踏舞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表現音樂節奏為基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不同的節奏型并用小腳踩踏的方式表現,實現舞動小腳的同時思維也舞動起來。活動將通過觀察模仿、實際操作、創作表現三個層次讓幼兒玩轉節奏。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踩踏舞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表現音樂的節奏。
2.能大膽想象,設計創編不同的節奏型并用小腳踩踏的方式表現。
3.體驗用小腳進行節奏活動的樂趣。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泡沫墊,貼上站位小腳印以及上下方位的箭頭標記;
2.幼兒已開展過《郊游》的'節奏活動;
3.黑板,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樂曲節奏。
教師:這是以前學過的打擊樂,今天我們要換一種的方式表現它的節奏。
二、出示跳舞墊,初步了解小腳在舞墊上的踩踏玩法。
1.討論:小腳印代表什么,它和箭頭在一起,可以怎么玩?
2.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跟隨音樂示范用小腳有節奏的踩踏箭頭。
4.幼兒觀察后模仿小腳踩踏節奏。
三、學習看節奏圖譜踩踏地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表現音樂節奏。
1.看圖譜,引導幼兒觀察了解節奏圖譜與舞墊上標記的對應關系。
教師小結:小腳站在墊子中間準備,根據圖譜有節奏的踩踏地墊上相應方向的箭頭。
2. 幼兒嘗試看節奏圖譜用踏點方式在舞墊上進行練習。
3. 個別幼兒示范。
4. 集體跟隨音樂表演“小腳踏起來”
四、認識操作材料中的箭頭圖譜,討論連續兩個箭頭的腳步踩踏玩法。
五、引導幼兒設計不同的箭頭節奏圖譜并用手中的操作材料表現。
1.教師:這段音樂你還想用什么樣的箭頭和腳印去表現節奏?
2.幼兒操作材料,擺放圖譜,教師巡回觀察。
3.展示個別幼兒自己創編的圖譜。
六、運用幼兒創編的各種節奏型,引導幼兒跟隨音樂分別進行相應的腳步節奏游戲。
七、結束活動,小結幼兒表現。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用箭頭和腳印設計了很多不一樣的節奏型,我們拿上跳舞墊,回去以后也試著跳一跳!
延伸活動:
跳舞毯和操作材料、圖譜放置表演區,供幼兒繼續創作和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游戲音樂的變化,學唱游戲歌曲。
2、學會兩人一組模仿袋鼠,隨音樂合拍地向前蹦跳。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袋鼠和大灰狼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沉重和輕快的音樂入場。
二、教師將游戲情節編成有趣的故事,講給幼兒聽,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三、反復感受游戲音樂。
1、欣賞第一遍后,讓幼兒猜猜游戲名稱。
2、再次欣賞時,引導幼兒聽辨:這首曲子有幾段?哪段表現袋鼠?哪段表現大灰狼?為什么?
3、啟發幼兒隨音樂分別用拍手和跺腳的聲音姿勢來表現袋鼠和大灰狼的不同音樂節奏。
四、幼兒邊演唱歌曲邊模仿動作。幼兒自由結伴分別扮演袋鼠或大灰狼聽音樂游戲。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驗歌曲的內容與旋律帶來的愉快感受,并將這一情緒貫穿于整個活動當中。
2、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做抬花轎的動作,感受藝術形象的夸張特征。
3、表演時盡量與同伴保持一致的步伐。
教學準備:
1、幼兒已熟練掌握兒歌《小狗抬花轎》。
2、歌曲錄音。
3、幼兒表演用的扇子,紙棍。
教學過程:
1、熟悉歌曲旋律,體驗歌曲的內容和旋律帶來的愉快情緒。
①邊看課件邊復習兒歌:還記得有一首有趣的兒歌《抬花轎》嗎?我們看著課件說給客人老師聽聽吧!
②聽著歌曲旋律念歌詞:我們配上音樂說起來肯定更加好聽,試試看!
③在老師的帶領下常識唱歌曲:我們能把它唱出來嗎?肯定行!(第一遍)我們把兒歌變成好聽的歌曲了,真棒!再來試試!(第二遍)
2、嘗試表演抬花轎的動作
①我們也來玩抬花轎的游戲吧!那花轎怎么抬?引導孩子表現花轎上上下下搖晃的情景:雙手叉腰、膝蓋隨音樂節奏曲伸。
②我們變成一個長花轎來玩,后面的孩子搭前面一個孩子的`肩膀。在老師的帶領下,邊念兒歌邊表現膝蓋曲伸的動作。能不能走起來?我們來試試!邊念歌詞邊嘗試按節奏向前屈膝走。
③表演歌曲內容:
a、示范表演:歌曲里面是誰在抬轎子?(小狗)請上四個孩子。是誰坐在轎子里?(一只老虎)請上一個孩子扮演老虎。我們這里有指棍,可以做轎子。來看看他們的表演!在歌曲伴奏下表演一遍。
B、請幼兒重點模仿小狗動作的變換以及老虎搖扇、下滾等動作。
3、游戲:《抬花轎》
①請幼兒結伴游戲,先請扮演老虎的孩子,站到“轎子”中間。再請抬轎子的“小狗”:找個好朋友和你一起抬轎子吧,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一遍。根據幼兒表現做小結并再次表演。
②四只小狗抬著太累,我們試試八只小狗抬轎子吧!先請一組幼兒嘗試表現,重點指導八只小狗怎么拿棍子以及合拍地走。請幼兒九個為一組進行游戲兩次。
2、結束:小花轎可以上下搖晃,還可以左右搖晃,像搖籃一樣,坐在里面更加舒服呢!下次我們來試試好嗎?請幼兒帶上教具離開活動室。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6-15
中班音樂教案06-14
中班音樂教案春天12-02
中班音樂教案:劃船07-13
音樂火車中班教案08-19
最新中班音樂教案08-16
中班音樂教案:買菜08-31
中班音樂教案《秋天》09-30
中班下音樂教案11-23
中班音樂教案【推薦】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