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14 10:55:43 詩琳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范文(通用11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米》的數學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范文(通用11篇)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1

      【學習目標】

      1、 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建立1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估算物體長度的意識。

      4、 通過測量、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形成1米的長度觀念,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5、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感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時候都用到了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自測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來自于生活。

      二、探究體驗。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估計)。

      再估計一下,從地面到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大約是1米呢,(并貼上標簽),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還是不到1米?

      師: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啟發:指著拉開的綢帶,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那請小朋友用你們的`尺量一下。(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確的結果。

      這樣測量你感覺怎么樣?(很麻煩)

      師:看來同學們如果用自己的尺子來量很麻煩。那誰有更好的辦法呢?(做一把更長的尺子)大家真聰明,能想出這么多的好辦法。老師這里有一個好寶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綢帶的長,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設計意圖]從估測老師的身高入手,學生肯定興趣很高,在此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估測意識,也為建立1米的長度單位打下了基礎。

      2、認識米尺。

      出示米尺。

      (1)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圖)這就是米尺的縮小圖,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數字不同,刻度線不同)

      (2)請一位學生拿自己的尺子來量一量老師的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學生自主發現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3、用米尺量。

      (1)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才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指名量出1米的綢帶。你是怎么量的。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課件演示)

      (2)提問:王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后,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簽。)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剛才在自己身上估計的1米

      對不對?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標簽帖正確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長?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厘米?

      (4)談話:同學們現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問: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邊

      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并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

      三、方法應用。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 ,豎著排大約有5人,橫著牌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為什么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小組活動。

      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為什么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

      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組織交流。

      3、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1米的大概長度,老師站在這里,誰能上來找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的身邊,最后成一個半徑是米的圓。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2

      教學內容:

      教材第七頁至第八頁例三和例四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南寧市外環線6千米的含義,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從某路口到南寧外環線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從某路口到那里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

      生:想

      師:從某路口到某處就是1千米,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匯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三、鞏固知識、動用知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一題和第四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二題

     。2)補充題(略)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3

      教學要求:

      1.知識目標: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點。

      2.能力目標:會畫一條指定長度的線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作圖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點,會用刻度尺量線段的長。

      教學難點:

      會畫一條指定長度的線段。

      教具準備:

      每人一把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學習。

     。ㄒ唬┏鍪局黝}圖: 這是一條線段,誰能說說你看到的線段是什么樣的?學生觀察說一說。

     。ǘ┠隳芰砍鲞@條線段的長度嗎?這條線段長多少厘米?測量線段長度時,要注意什么?

     。ㄈ┠銜嬕粭l線段嗎?

      1.讓學生動手在練習本上畫線段。

      2.畫一條7厘米長的線段。

      3.評判學生所畫的線段,讓學生說說誰畫的好,好在哪?是怎樣畫的?

      4.能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嗎?學生試畫,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畫的?

      5.小結:畫線段時,要注意從0刻度開始畫起,是幾厘米就畫到幾厘米的地方就可以了。

      二、鞏固練習

      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課后反思:

      學生對于線段的理解個別學生還不是很到位,有的學生對于當線段斜著放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去判斷,也就是學生對于線段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還需要進一步的理解,在練習課上教師要加強訓練與指導。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較長的物體要用米做單位,會用米量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

      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繩子、學生尺、等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引起認知沖突請學生用厘米量黑板。(課獨自探索,也可與他人合作)

      認識米

      提問:這樣測量你感覺怎樣?(麻煩)

      要想方便的測量就要認識另外一種尺子米尺。

      介紹米尺

      展示米尺,告訴學生從1100厘米著一段正好是1米。

      建立表象

      讓學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獲蔣兩臂張開伸平庸米尺量出1米的長度。

      用米量

      用不同的方法測量1米的繩子長是多少厘米?

      匯報方法(得出1米就是100厘米)

      實踐活動

      測一測,你跳遠的距離是多少米?

      四人一組,分組操作。

      每人量一物,其他同學監督幫助。

      量一量:黑板長、寬,教室長、寬及教室門的高和寬。

      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1、小華用一根3米長的竹竿量水深,竹竿露出水面1米。水深多少米?

      2、找一根繩子和一把米尺,去量一課樹干周圍有多長。想一想,應該怎樣量?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本領?1米到底有多長?怎樣估測物體的長度?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5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較長距離,并親身體驗步測的過程。

      2.會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估算一段路程的長度。

      3.感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提高自身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感知10米的概念。

      教學難點:

      熟練進行估算10米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比一比1米多長。目測教室的長和黑板的長,并估算它們的長度。

      二、新授:

      感受10米有多長。

     。1)師生一起去操場,用皮尺測量出10米長的'一段距離。要注意對學生的測量方式進行指導。

     。2)感知10米有多長。通過多種方式豐富學生對10米長度的體驗。

      ①可以讓學生并排站在一起,看看10米長的距離可以站多少名學生。

      ②再讓每個學生走一走,看走10米長的距離需要幾步。

     、圩寣W生觀察周圍環境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一段距離大約是10米。

      三、測量操場的周長。

      1.指導學生分組并決定測量方法。如,可用皮尺量,可以步測,也可以先量出一段繩子的長度,再用繩子量等。

      2.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果。重點讓學生交流自己小組的測量方法、過程及測量的結果。

      3.結合測量的結果,討論哪種測量方法更好一些。使學生了解到用皮尺測量既方便又準確。

      四、做一做:

      課本62頁的做一做。

      第1題:提出活動要求并指導計算方法。讓學生實際多走幾次,求出平均值。

      第2題:利用第1題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走的時間估算操場一周的長,然后與實際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

      五、作業:

      課本第62頁的第3題。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鞏固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能力點:

      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

      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教學難點:

      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實物、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單元我們學了什么?小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學生匯報整理的結果。

      誰能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什么是線段?估測線段的長度。

      三、拓展運用

      1.拿一張紙條,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組合作量鉛筆、本子、墨水瓶、成員的身高、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實際測量一下,然后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說明計算的方法。

      6.第10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開放題:

      1.數線段。

      2.小紅離學校有三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7

      第二課時

      分米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4—第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量出了這本數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生:……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

      3、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間觀念

      1、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間的長度就是1分米,請學生數一數幾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1分米。

      4、用手比劃1分米有多長。

      5、閉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長。

      三、認識幾分米

      1、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五、鞏固發展

      1、練習一的第三題

      2、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2)一張床長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三第4題教和第五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六題和第七題。

      六、全課: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解決,練習以米為單位的路程相加,認識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復習組合問題。

      2、在問題解決中養成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解決,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米和千米之間的轉化。

      教學難點:

      有序地設計出所有的方案,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學準備:地圖練習紙、彩筆、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榫骋

      1、談話導入

      2、播放視頻

      (二)探究新知

      任務卡1:說出從雷峰塔出發到博物館,有多少種不同走法?

      1、出示任務卡

      1)找出數學信息

      2)學生繪圖

      3)交流反饋

      2、探討方案

      1)學生討論

      2)交流反饋

      3)方案的比較

      4)討論更簡便的方法

      板書:3×2。

      板書:2+2+2

      5)延伸:再添上一條D路線

      6)小結

     。ㄈ╈柟叹毩

      任務卡2:請你搭乘出租車,快速到達博物館,取得寶箱鑰匙。車費共11元。

      起步價夠不夠

      1)出示出租車

      2)找出數學信息

      3)集體討論

      4)師示范解答a1(板書)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這種方案坐出租車起步價不夠。

      5)學生分組完成1條路線

      6)交流反饋

      7)小結

     。ㄋ模┱n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季S延伸

      出示任務卡3:

      1、請你設計一條最佳路線。

      2、計算出租車費,越便宜越好。

      3、兩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運!

      1、同桌合作

      2、集體交流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量比較短、小的物體,我們可以用厘米作單位,但要量教室、操場這些大的物體,還用厘米作單位,這就太麻煩了,這時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米。(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認識長度單位“米”。

      說明: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時,通常用米做單位。

      (1)出示米尺。

      介紹:這就是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

      (2)請學生將一米長的繩子去量一量課桌的長、自己的身高以及鉛筆的長度,進一步加深1米的`實際長度。

     。3)出示米尺,觀察刻度。

      A、數一數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B、提問:1米是多少厘米?

      C、說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D、學生齊讀兩遍。

      2、教學課本第53頁“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第1題。

     。2)請學生用米尺去量一量黑板的長,注意在量的時候:應從物體的端點開始,一直量到另一個端點,尺子要擺平,這樣才能量出長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長。

     。4)出示“試一試”第2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A、先請學生估計它們的長度是多少米。

      B、再請學生量一量,檢查自己所估計的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請學生張開雙臂,比劃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填寫。

     。2)集體訂正,對于有錯的題目與實際事物相聯系說明。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學生填寫,提醒:看清單位名稱。

     。2)集體訂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分小組分別完成下面的活動。

      (2)提醒注意測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口答,并說明原因,

     。2)提問:如果這輛車高5米,能通過嗎?為什么?如果一座橋高3米,而一艘輪船高4米,能順利通過嗎?為什么?

      四、總結

      今天認識了什么長度單位?它有多長?用雙手比劃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時用米做單位。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 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一1000 步了解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在實踐活動中掌握1 千米的測量方法。

      2.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初 步的空間觀察,實際估測和數學表達能力,發 展空間觀念;初步感受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實 踐,應用于生活實踐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老師發現我們三(2)班的' 同學身材普遍較高,有的同學都趕上管老師 高了。你們看看管老師身高是多少呢?

      師生交流。(略)

      師:你能把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從大到 小有序地說一說嗎?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厘米大約有多長呢?學生比畫。

      師:如果測量1 支鋼筆的長度,你想使用 什么長度單位?

      生:我想用厘米作單位。

      師:那測量1 枚硬幣的厚度,你想使用什 么長度單位? 生:用毫米這一長度單位。

      師:能用分米作單位測量教室的長度嗎? 你想用什么作單位? 生:也可以,但我想用米作單位更合適。

      師:那如果測量淮安到北京的距離,用什 么作單位比較合適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用千米來測量,因為如果還用 厘米或米作單位就太麻煩了。

      師:測量較長距離的長度,已經學過的長 度單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長度單位, 這個單位就是剛才同學們所說的千米。(板 書:千米)看到千米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1 千米有多長?

      生2:1 千米等于多少米?

      師:什么情況下用千米作單位呢?1 千米 有多長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這個 長度單位。(板書:千米的認識)

      【評析:通過師生身材高度的比較與猜測 的交談,幫助學生回顧和整理已經學過的長 度單位,既自然真切,又簡短扼要,同時誘導 出測量淮安與北京距離的現實需要與已學長 度單位不夠用的認知矛盾。這就使得新知的 導出具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營造了熟悉的 生活情境,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二是順接于已 有認知背景之中,突出了新知學習乃是現實 生活的需要。】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踐、操作和推算,讓學生體驗、聯想,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ㄈ┣楦信c態度

      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2、熟記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并進行初步的應用。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課前活動:

      1、請學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記錄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數。(一步大約是半米,100米大約走200步)。

      2、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膶W校大門一直到南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軟尺。

      教學過程 :

      一、多元復習、 需求導入

     。ㄒ唬┒嘣獜土

      1、同學們! 你們知道自己的課桌有多高嗎?先估計一下,再用軟尺測量。

      2、咱們上課的教室有多高呀?誰來估計一下

      3、大家在回答問題時,用到了兩個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米m,厘米cm

      (二)需求導入

      1、(出示圖片)北京到天津的距離能用米和厘米作單位嗎?用厘米做單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單位是120000米。

      2、讀一讀,說說讀這兩個數時的感受。

      (預設:不會讀、數太大了)

      3、誰能換一個單位表示?讀一讀,說一說感受。

     。120千米,數比較小,讀起來容易。)

      (預設1:能,可以換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預設2:不能,不知道。引導: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體驗、認識千米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也是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你們知道它還叫什么嗎?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同學們說一說在哪兒見過或聽過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認識米》的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米”教學反思05-28

    《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02-20

    小學數學《認識米》教案05-17

    認識千米教學反思02-04

    “認識米”教學反思(精選21篇)09-06

    認識厘米和米的教學反思04-16

    《米和厘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5-30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2-16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千米的認識》數學教案06-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日韩欧美永久中文字幕视频 | 性高爱潮视频免费一区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