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6-01 00:38:35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匯總6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10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堡壘穩定激勵鞭策專心致志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堡壘激勵等

      3.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5.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三、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四、課堂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5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7課,陶校長演講的`題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問是什么?

      3.

      為什么要這樣問?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學這段

      要求:看看這一段問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學生自學本段。

      3.小組交流討論。

      4.集體討論:

      a.問了什么?

      b.為什么要這樣問?

      c.朗讀指導,突出有了才

      d.怎樣才能做到?

      e.朗讀指導,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讀課文。

      6.小結學法。

      三、學習余下段落15

      1.學生自學三四兩問。

      2.小組交流討論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兩問。

      4.朗讀指導。

      5.齊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5

      復述課文。

      板書:

      26.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 教學目標: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主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二、 教學重點: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主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三、教學難點: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四、教學關鍵:

      課前指導學生搜集了解廈門景物,增強其感性認識。

      閱讀課閱讀、摘抄方法的指導。

      五、教具準備:

      課前指導學生搜集了解廈門景物,增強其感性認識。

      六、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二、教學難點:

      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三、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老師出示廈門美景,學生說說這是哪里?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意識。

      2、激發興趣:人稱廈門為“國際花園城市”,那在我們的家鄉,美麗的景物還有許多,作為廈門的小主人,你們要怎樣向來廈門的客人介紹呢?

      (二)、復習第一單元課文的寫法。

      復習第一單元課文的寫法,知道這些課文是怎樣介紹景點的。

      (二)、明確說和聽的要求:

      1、講清這處風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

      2、認真聽別人將,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三)、交際階段:

      1、小組介紹,每個人輪流敘說,講自己家鄉的美景。互相啟發感染,聽的同學可以補充或提出問題,發言的同學作解答。

      2、小組評議,互相評價。說說誰觀察得細致、講得清楚;誰講得動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誰說得有特點。評出大家認為講得最好的推薦到全班發言。

      3、全班交流、評改。評出進步大的同學。

      4、教師就同學發言做總結。

      (四)、拓展活動:

      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景物,評一評他講得怎樣。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十三個生字,認識五個生字。

      2、能夠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要做一個關愛弱小者、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出現的生字及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詞卡片、五星[獎品]

      教學方法: 賞識、談話、質疑

      學習方法: 以讀為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

      1、范讀。生標出自然段。

      2、生自由讀課文,將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小組內互相檢查,訂正錯音。

      4、小組中選出讀的'好的同學讀給全班聽。

      5、再讀課文,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同學讀并聯想課文中的句子(以五星為鼓勵)。

      2、出示小黑板,指名讀生字。(注:其中用紅色筆標出的筆順讓生說明。)

      四、讀悟結合。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家里養過小雞嗎?你親手喂過它嗎?

      2、出示小黃雞圖。

      課文中的小朋友也養了一只小雞,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3、齊讀課題:8小黃雞的故事(板書)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讀課文,生標出自然段。(同學們都認真聽著,看老師有沒有錯)

      2、自由讀課文,將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3、小組內互相檢查,訂正錯字音。后選出讀的好的同學讀給全班聽(以小五星為獎勵)。

      4、剛才,同學們讀得都不錯!(讀的最好的同學獎勵兩顆小五星,其余同學獎一顆)現在,咱們不大聲讀了——默讀。(一邊讀一邊畫生字)

      三、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并說明與課文相關的那一部分內容。

      2、咱們看小黑板上的生字:為什么有紅色的筆順呢?

      3、指名讀生字(中等生、后進生。讀不好的請同學幫助)

      四、讀悟結合。

      1、指導朗讀,認真體會人物心情,并說出不同的語氣。

      2、誰能回答老師的問題: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雞呢?(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雞,媽媽說它長不大)

      那它死了嗎?(沒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黃雞不僅沒有死,還長成了大母雞,這是怎么回事?誰能告訴老師?”……“所以說這是誰的功勞?”(梅梅)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讀第八段(分角色讀、男女生互相讀)。

      4、梅梅細心地照顧了小黃雞,小黃雞喜歡梅梅嗎?(喜歡。小黃雞還高興地向梅梅報喜呢!)那你呢?

      喜歡她什么?……

      5、用自己的話夸夸梅梅。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課堂小結:

      學了這一課,我們是不是

      得向梅梅學習呀?那學習她什么呢?…………

      板書設計:

      8 小黃雞的故事

      故事 傷心 下班 舉著 做夢 懷里

      雞蛋 心疼 吃飯 多虧 香甜 搶著吃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7個生字,會寫好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大自然、發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培養學生用心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探索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課前準備:字詞卡片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喜歡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觀賞,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呢?(板書課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當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就能解答這個問題了。

      (二)初讀課文,識字,把課文讀正確

      1出聲試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為不容易讀正確的字、詞、句,反復讀一讀。

      3圈出不懂的詞語,或討論,聯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檢查初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指名讀、齊讀。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正音評議,把句子讀通順。

      3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四)細讀課文,了解內容,指導朗讀

      1導學第1小節: (l)指名讀第1小節,說一說讀后知道了什么?

      (2)聯系全文內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是指些什么?(“指南針”原指用磁針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種儀器,在課文中指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等。)

      (3)小結:第1小節講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針會告訴你準確的方向。(4)指導朗讀第1小節。

      2自學第2-5小節,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針怎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齊讀。 野外指南針 告訴 準確 忠實 誠實 慌亂積雪 確實 積極 訴說 忠誠 2、說一說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課是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全詩共六節,講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別方向的方法:中午時看太陽,因為正午太陽在南邊,地上的樹影正指著北方;黑夜有北極星出現的方向是北方;陰雨天時要觀察大樹,記清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時要看地上的積雪,因為南面朝陽積雪化得快,北面背陰積雪化得慢。

      (二)導讀課文 1、默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天然的指南針怎么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2、匯報討論結果,全班交流。

      (1)太陽幫助人們辨別方向: 思考:為什么說太陽是個“忠實的向導”? 出示圖片,看“中午陽光樹影圖”。(中午,樹影正指著北方。)指導朗讀。 小結: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陽來辨別方向。

      (2)利用北極星辨別方向:思考:北極星為什么能準確地指示方向?人們把北極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辦法找到北極星?怎樣利用它辨別方向?指導看“星象圖”。指導朗讀。小結: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極星來辨別方向

      (3)利用大樹辨別方向。 大樹怎樣給我們指示方向?它為什么能給我們指示方向?(因為朝南的枝葉平時受陽光照射多,朝北的枝葉平時受陽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相機理解“稠”、“稀”兩個詞。指導朗讀。小結:陰雨天,大樹枝葉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積雪指示方向。 嚴冬時,積雪怎么會為我們指示方向?為什么?(因為溝渠的積雪朝南的陽光足,而且日照時間長,雪化得快;相反,北邊化得慢。)結合看圖理解。指導朗讀。小結:大雪天積雪融化的快與慢能指示方向。

      3、總結2-5小節內容: 以上四小節具體介紹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時如何辨認方向的幾種方法。雖然沒有指南針,我們也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稱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為天然的指南針。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l.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現。(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現?(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

      3.練習。

      (1)根據上面的推測,想想有哪些字屬于這個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孫、孤;“立”:站、端;“見”:觀、覽、覺)再口頭匯報,并說出理由。

      (2)翻開字典,找到檢字表中這四個部首的所在頁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寫在書上。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填寫的字,可以補充。

      (2)師生共同評議正誤。

      (3)比比看誰寫得又對又多。再讀一讀這些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畫出能夠搭配的詞)

      2.指導。

      (1)分別讀一讀每個括號里的兩個詞。

      (2)討論:括號里每一組的兩個詞在意思上有什么聯系?(意思相近)

      (3)明確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詞,也會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詞語相搭配。

      3.練習。

      (1)兩人一組討論括號里的詞哪一個能和括號后面的詞搭配。

      (2)用“——”畫出選出的詞語。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選的詞語。

      (2)把選出的詞語和后面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先指名讀,再齊讀)鼓舞斗志,改正錯誤,推廣經驗,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廣”、“提高”4個詞,要求學生說出后面分別和它們搭配的詞。

      (4)說一說括號里剩下的詞語可以和哪些詞相搭配。(如:鼓勵同學、克服困難、推動生產、增加收入)

      二、學習第四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用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2)要求學生做縮句練習。(夏天是個城市)

      (3)說一說這個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當)

      (4)口頭修改,要求不改變原意。(“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麗的”)

      (5)教師歸納修改病句的步驟:一是讀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進行修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第(2)、(3)兩句。

      (2)教師根據學生的自練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其余兩題的答案是:(2)把“和”換成“戴著”,中間用逗號隔開。

      (3)“烏云和”改為“烏云密布”,中間用逗號隔開。

      4.反饋。

      (1)逐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的答案。

      (2)舉出兩種錯例,說明不可以改變句子原意。①第2句僅把“和……紅領巾”去掉。②第3句僅去掉“烏云和”。

      (3)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5)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5.課堂作業:將修改后的通順句子抄寫在課堂作業本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可由教師講解。

      萬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門庭若市:形容宮門里,朝廷上,進諫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樣,非常熱鬧。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熱鬧紛雜。

      比肩繼踵:肩膀挨著肩膀,腳碰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項背相望:形容人多擁擠,連續不斷。

      濟濟一堂:形容許許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小學四年級語文《練習三》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與“我”相伴。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首詩。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要糾正學生易讀錯的字音,如“竹”(zhú)、“篁”(huáng)、“嘯”(xiāo)。

      (2)指名讀。

      (3)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圖意,②補畫第2幅圖,③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出來。

      2.指導。

      (1)指導看圖,思考:這幾幅圖中共有幾個人?他們是什么人?分別給他們取名。(小剛、小紅、小明)

      (2)組織討論:三幅圖(1、3、4)分別畫的是什么內容?(①小剛拿著照相機在走路,后面的事情吸引了他,使他轉過頭去;③小剛用相機拍下了剛才的情景;④小剛把洗好的照片拿給小紅和小明看,他們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3)繼續討論:第2幅圖的內容和什么有關?(小剛拍下的照片)

      (4)這是一張怎樣的照片呢?(題目:《一張令人發笑的照片》)

      (5)分組討論:小剛拍下了什么照片,他們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3.練習。

      (1)每個小組派代表站起來匯報他們的想像。

      (2)對發言的同學匯報的不足之處,給予補充并發表白己的意見。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評點,提醒學生想像的內容不僅要合理,而且要健康。

      (2)讓學生自己準備,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指名講,教師及時給予提醒和幫助。

      (4)和同桌互相說說這件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故事。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真摯的師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把發生在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難點:

      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點兒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師和達麗瑪的心上”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1、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標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講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內容,根據下面的提示把課文分成4段。

      1、上課的時候,達麗瑪沒有聽見老師提出的問題。

      2、放學以后,老師為達麗瑪補課,并且冒雨將她送回家。

      3、第二天早晨,達麗瑪冒雨接老師一同到學校去。

      4、內蒙古大草原上的師生情如同滋潤大地的綿綿細雨。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學生可能回答: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學生可能回答: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學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引導:“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學生可能回答:“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引導:為什么這么激動?

      7、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學習第三段

      1、補課后,天下起雨,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老師對達麗瑪的愛,以及達麗瑪匯報老師的愛。

      七、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質疑:雨點怎么會落在人的心里?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理解。

      交流中引導理解

      (1)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2)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兩個“春天的雨點”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點是潤物無聲,老師對達麗瑪的幫助,沒有大聲呵斥,是一種理解與尊重,這是潤物無聲;達麗瑪對老師的感謝不是豪言壯語,是發自內心的純真的愛,也是潤物無聲。在春雨無聲無息地滋潤下,萬物萌生。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愛護下,達麗瑪進步成長進來。廣大教師正是發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精神培養著祖國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發茁壯成長。

      八、總結,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把課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网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资源站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h的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