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2-04-15 06:54:43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1.濃度較高的以及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過低的情況都無法正常生存?

      2.為什么細胞外液適宜于細胞的生存?何為滲透壓?為什么細胞外液的滲透壓能夠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3.正常人血漿的pH為多少?為什么血漿的pH能夠保持穩定?

      4.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多少度?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關,細胞外液滲透壓的穩定主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漿pH為__________,其穩定主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__________左右。

      1、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通過觀察課本P5圖1-3思考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是如何進行的?而結合課本中的思考與討論思考內環境與外界環境之間是如何進行物質交換的?

      細胞與內環境之間__________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過程,需要__________的參與,同時,細胞與內環境之間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

      2、例題精析

      〖例1〗酷暑季節,室外工作的工人應多喝()A、鹽汽水B、核酸型飲料C、蛋白型飲料D、純凈水

      解析:酷暑季節,由于天氣炎熱,室外作業的`人出汗較多。人在排出汗液的同時,也排出了一部分無機鹽,使體內無機鹽的含量降低,為了維持體內鹽代謝的平衡,故室外作業的人應該多飲淡鹽水,以補充喪失的鹽分。答案:A

      〖例2〗班氏絲蟲寄生在人體淋巴管內后,常造成人體下肢腫脹,這是由于()A.細胞將不能接受氨基酸B.組織間隙積聚液體C.不能消化脂肪

      D.組織內葡萄糖濃度升高

      解析:班氏絲蟲是我國常見的絲蟲病病原體,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現為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晚期則出現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癥,如下肢腫脹等。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組織液中的蛋白質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質積聚在組織液中,是組織液膠體滲透壓不斷升高,組織液的生成增多,使組織間隙積聚液體,造成人體下肢腫脹。答案:B【自我診斷】

      ●.基礎題

      1.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是()A.Fe2+B.K+C.Na+D.Ca2+

      2.下列哪項不是由人體內環境成分明顯變化引起的病癥()A.浮腫B.手足抽搐C.貧血D.尿毒癥

      3.正常情況下,動物組織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的數量主要取決于()A.組織液中氧氣的濃度B.細胞膜上氧氣載體的數量C.細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D.細胞中ATP的數量4.下列物質中,可在血漿中找到的有()A.甲狀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質B.氨基酸、麥芽糖、二氧化碳、鈉離子C.蛋白酶、鈣離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膽固醇

      5.人體內環境必須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才能保證組織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與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無直接關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運輸養料和廢物D.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6.在下列物質中,不參與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A.血紅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7.血漿中水的來源是()

      A.組織液B.消化道、組織液、淋巴C.淋巴和組織液D.消化道和組織液

      8.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依次是:()A.血漿、體液和體液B.血液、體液和淋巴C.血漿、組織液和淋巴D.血液、細胞外液和體液

      9.人在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產生了大量的乳酸。請回答下列的問題:

      (1)乳酸進入血液后,會與血液中的H2CO3/NaHCO3這對緩沖物質中的NaHCO3發生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這一反應會使乳酸原有的電離平衡發生什么變化?

      (2)這些變化具有什么生理意義?你做出這一結論的理由是什么?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點

      寫出ATP的分子簡式

      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ATP化學組成的.特點及其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轉化。

      三、教學用具:

      PPT幻燈片

      四、課前準備:

      讓學生到藥店了解ATP藥品的性狀、功效。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問題探討

      提出問題:前面學習過的能源物質有那些?這些能源物質被細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為細胞提供能量呢?

      問題探討:螢火蟲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是什么?螢火蟲為什么能發光?一個關于ATP讓螢火蟲尾部重新發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質。

      回答問題(如糖類、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簡介以及ATP和ADP的轉化

      展示ATP的分子結構式,講授ATP的分子簡式的寫法和含義。磷酸鍵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脫去最遠離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講述ADP可以和Pi結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過程。,用幻燈片或板書輔助。

      ADP轉化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

      (1)假如某地區正在流行“非典型性肺炎”(SARS),一個患者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該怎樣對該患者進行診斷?

      (2)在東南亞某地區,突然發現大量家禽不明原因的死亡,懷疑是感染了禽流感,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該怎么辦?

      (3)一個母親患有一種遺傳病,現她懷有一胎兒,懷疑也患有該遺傳病,該如何對該胎兒進行檢測,以確認他(她)是否患有該遺傳病呢?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3相關內容,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上述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小組記錄員記錄并整理本組觀點。

      對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與遺傳病檢測的方式有很多種,如通過病理學等手段進行檢測;而現代生物技術中的基因診斷技術可以使得上述疾病的檢測更加快速、靈敏、簡便,使得疾病的防治更為有效。

      第一例基因診斷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是在什么時候?診斷的是何種疾病?お

      推進新課

      板 書:

      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一)基因診斷

      是1978年科學家對一位孕婦作了鐮刀狀貧血癥的產前診斷。

      那么基因診斷技術目前可以用來診斷哪些疾病因子呢?

      通過多媒體呈示以下情景,教師對相關問題進行描述、分析。

      基因診斷的對象主要有:

      ①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一般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可通過顯微鏡檢查及免疫學方法進行診斷。但是,直接檢測病原微生物的遺傳物質可以大大提高診斷的敏感性。而在無法得到商業化抗體時,基因診斷就成為檢測病原微生物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的唯一手段。此外,由于基因堿基配對原理的基因診斷可直接檢測病原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所以診斷的特異性也大為提高。目前,基因診斷已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的診斷中發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②先天遺傳性疾病:目前,大多數遺傳病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而可對胎兒進行產前基因診斷。對確診患病的胎兒實施人工流產是避免遺傳病患兒出生的有效措施。

      已有多種傳統的遺傳性疾病的發病原因被確定為特定基因的突變。例如: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可引起苯丙酮尿癥;腺苷脫氨酶基因突變可引起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癥(SCID);而淋巴細胞表面分子CD40或其配體(CD40L)基因突變則可引起無丙種球蛋白血癥。這類疾病的診斷除了仔細分析臨床癥狀及生化檢查結果外,從病因角度作出診斷則需要用基因診斷的方法檢測其基因突變的發生。用基因診斷的方法檢測這些位點的改變,不僅對臨床診斷,而且對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③后天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腫瘤。雖然腫瘤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但人們可以初步認為腫瘤的發生是由于個別細胞基因突變而引起的細胞無限增殖。無論是抑癌基因發生突變還是癌基因發生突變,如果確定這些改變的發生,都必須進行基因診斷。

      ④其他:如DNA指紋、個體識別、親子關系識別、法醫物證等。

      假如某人患了流行性感冒,該如何進行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生素或抗病毒類藥物,多喝白開水,注意休息,幾天之后就可痊愈。

      板 書:

      (二)基因治療

      你了解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癥(SCID)的疾病機理嗎?這種疾病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生素或抗病毒類藥物,多喝白開水,注意休息,幾天之后可痊愈嗎?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4基因治療的相關知識,并思考上述問題。

      患有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癥(SCID)的個體,其體內腺苷脫氨酶基因突變,不能正常合成腺苷脫氨酶,而該酶對于降解毒素是關鍵的,因此患者將出現免疫缺陷。由于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因而不能用治療流感的方法來治療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癥(SCID)。

      假如某人患了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癥(SCID),該如何進行治療?

      可以通過基因治療技術來治療該疾病。

      什么是基因治療?基因治療的原理(基因治療的兩種途徑)是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4中“基因治療的兩種途徑”圖群,并思考上述問題。

      基因治療(gene therapy)是指采用轉基因技術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因基因缺陷和異常引起的疾病,以達到治療目的。基因治療(gene therapy)的原理是指采用轉基因技術將目的基因導入患者的某種細胞中,體外培養使其增殖,然后輸回患者體內,這樣重組受體細胞因導入正常的基因,可以糾正或彌補缺陷基因帶來的影響;或將帶有治療作用的基因通過載體直接送入患者的某些細胞中,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療技術能有效治療疾病、提高人類健康水平,那么目前來說,是否所有的遺傳性疾病都可以采用基因治療?

      不可以,例如神經細胞不能以基因治療技術進行治療。

      進行基因治療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

      進行基因治療必須具備下列條件:①選擇適當的疾病,并對其發病機理及相應基因的'結構功能了解清楚;②糾正該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并了解該基因表達與調控的機制與條件;③該基因具有適宜的受體細胞并能在體外有效表達;④具有安全有效的轉移載體和方法,以及可供利用的動物模型。

      基因治療的前景十分誘人,那么基因治療的現狀與前景如何呢?

      ……

      課堂小結

      (1)復合免疫缺陷綜合征的基因治療:1991年美國批準了人類第一個對遺傳病進行體細胞基因治療的方案,即將腺苷脫氨酶(ADA)導入一個4歲患有嚴重復合免疫缺陷綜合征(SCID)的女孩。采用的是反轉錄病毒介導的間接法,即用含有正常人腺苷脫氨酶基因的反轉錄病毒載體培養患兒的白細胞,并用白細胞介素Ⅱ(IL-2)刺激其增殖,經10天左右再經靜脈輸入患兒。大約1~2月治療一次,8個月后,患兒體內ADA水平達到正常值的25%,未見明顯副作用。此后又進行第2例治療獲得類似的效果。

      (2)我國復旦大學等單位對乙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療也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他們在兔模型的基礎上,將人第Ⅸ因子基因通過重組質粒(pcmvix)或重組反轉錄病毒(N2CMVIX)導入自體皮膚成纖維細胞,獲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果,相信不久的將來,基因治療會在我國取得成功。

      (3)總體來說,目前已批準治療的病例約120例,其中約110例為腫瘤,遺憾的是,除黑色素瘤有些端倪外,全都未能成功。治療了10余例單基因病,除ADA缺乏癥和乙型血友病有一定療效外,其余都還在實驗階段。但人們再也不懷疑基因治療不僅可能辦到,而且指日可待。

      你還了解其他生命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嗎?

      ……

      板 書:

      (三)研究性學習交流

      活動主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關于“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熱點是什么”的研究性學習成果。

      給活動的組織者與交流者幾點建議:

      (1)我們一定要本著“求是唯真、崇文揚善、創新臻美”的態度去做科學,注意每一個細節,以使我們第一次的研究成果經得起別人的推敲。

      (2)我們要從“小”處做“大科學”,不要從“大”處做“小科學”。

      (3)若以圖片、表格等形式來反映研究成果,會讓你的研究成果更容易被聽眾所接受。

      (4)研究性學習需要提出自己的研究報告,同時也要讓聽眾看到研究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以增加研究成果的說服力。

      (5)不妨向別人介紹一下自己在這個研究過程中親歷的一些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這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

      (6)研究性學習的交流時間設置要合理,要給匯報者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也要給聽眾提出問題、質詢的機會。

      板書設計

      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一)基因診斷

      (二)基因治療

      (三)研究性學習交流

      習題詳解

      1.(略)

      2.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與當代科技發展現狀,利用報紙、雜志、書籍、電視節目、廣播節目、互聯網等手段,通過走訪、調查、收集、咨詢等方法,整理有關人類目前在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方面取得的進步與存在的問題的相關資料,并寫成調查報告,在一定范圍內交流、展示。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初步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了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技能】;培養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了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鉆研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為引入。

      師:比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能會想,初中的時候不是已經學過細胞了嗎?為什么高中還要再學呢?初中的生物知識著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因為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在初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初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至于細胞為什么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么樣生活的,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初三、高一學習了化學的基礎知識后我們才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為我們在化學分子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初中階段沒有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景資料)。

      學生閱讀背景資料和閱讀課文中的訪談錄,以問題引導: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從訪談錄中,你認為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閱讀完了這些資料,你覺得對于你學習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啟發呢?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1.教材分為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態與環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了探究活動(什么是探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現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作出結論)、模型制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

      2.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的邊界已經模糊,而出現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一、碳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的概念: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以外的幾乎所有含碳化合物。

      2.核心元素:碳是所有生命系統中的核心元素。

      (1)碳原子結構:一個碳原子由6個質子、6個中子和6個電子構成。

      (2)碳原子形成的化學鍵:與氫、氧、氮及硫等形成共價鍵,碳原子之間以單鍵、雙鍵或三鍵相結合,形成不同長度的鏈或環狀結構,這些結構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有機化合物:4大類: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

      二、有機化合物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糖類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2)結構單元:單糖。

      (3)種類: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4)功能:糖類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也是生物體重要的結構物質。

      趣味思考:某人患急性腸胃炎,不能進食,醫生用5%的葡萄糖溶液進行靜脈注射,病人雖未進食,但是不感到饑餓,為什么?

      提示:葡萄糖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實際是為病人補充能源物質,所以病人雖未進食,并不感到饑餓。

      2.脂質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氧原子含量較糖類中的少。

      (2)結構單元:甘油和脂肪酸。

      (3)種類和功能

      ①磷脂: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質。

      ②脂肪:貯能物質。

      ③膽固醇在細胞中具有重要功能。

      趣味思考:我們每天坐在凳子上,能夠輕松愉快地上完每一個45分鐘,并不感到臀部肌肉疼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提示:是因為臀部有很多脂肪,脂肪有緩沖機械壓力的作用。

      3.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元素:C、H、O、N,大部分蛋白質含S。

      (2)基本單位:氨基酸。

      ①通式:

      ②共性: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③種類:由R基決定。

      ④連接:肽鍵:通過兩個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形成。

      (3)結構:由許多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成肽鏈,一條或多條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連接成蛋白質。

      (4)特點:由于組成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和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以及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差異,蛋白質分子具有多樣性。

      (5)功能:催化、運輸(如載體)、收縮和運動、有機體結構、防御(如抗體)等。

      趣味思考:人體細胞呼吸作用時刻需要氧氣的供應,你知道是什么物質源源不斷地運輸氧氣到組織細胞嗎?它存在于什么細胞中?

      提示:血紅蛋白,它存在于人體的紅細胞中。

      4.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種類:核酸可以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兩類。

      (2)功能:儲存遺傳信息,決定細胞和整個生物體的遺傳特性。

      趣味思考:你家養的大貓生了兩只小貓,為什么沒有生小豬?

      提示:小貓和大貓的核酸相同。生物的遺傳由核酸控制。大貓的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是控制貓性狀的。

      5.鑒定生物組織中的糖類

      (1)鑒定淀粉

      ①實驗原理:淀粉+碘—碘化鉀→變藍。

      ②實驗步驟:取2 mL淀粉上清液,放入5滴碘—碘化鉀溶液。

      ③實驗結果:溶液變藍。

      (2)鑒定(葡萄糖)還原糖

      ①實驗原理:還原糖+本尼迪特試劑 磚紅色沉淀。

      ②實驗步驟:取2 mL葡萄糖溶液加入試管→加入2 mL本尼迪特試劑,振蕩試管→熱水浴2~3 min觀察顏色變化情況。

      ③實驗結果:磚紅色沉淀。

      6.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

      (1)實驗原理:蘇丹Ⅲ+油脂→出現橙黃色。

      (2)實驗步驟:切片→染色→制片→用顯微鏡觀察。

      7.蛋白質的鑒定

      (1)實驗原理: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2)實驗步驟:取2 mL蛋白質溶液加入試管→向試管中先加入2 mL的雙縮脲試劑溶液A→再向試管中加入5滴雙縮脲試劑溶液B→觀察試管顏色變化。

      (3)實驗結果:出現紫色。

      8.檢測細胞中的DNA和RNA

      (1)原理:①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

      ②甲基綠使細胞核中的DNA呈現藍綠色,派洛寧使細胞質中RNA呈現紅色。

      (2)實驗步驟:涂片→水解→漂洗→染色→觀察。

      核心解讀

      1.注意各種能源物質的區分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種類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單糖ks5u 五碳糖 核糖[高考資源網] C5H10O5 動植物細胞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脫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

      萄

      糖 C6H12O6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細胞 能水解成葡萄糖

      麥芽糖

      乳糖 動物細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細胞 淀粉是植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纖維素 纖維素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元 植物細胞 糖元是動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2)脂質

      種類 生理功能 元素組成

      脂肪 儲能、保溫、緩沖機械壓力 C、H、O

      磷脂 構建生物膜 C、H、O、N、P

      固

      醇 膽固醇 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C、H、O

      性激素 促進性腺的.發育和性細胞的生成和正常的性周期 C、H、O

      維生素D 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C、H、O

      規律總結

      ①動植物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和脫氧核糖。

      ②植物特有的糖是果糖、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

      ③動物特有的糖是乳糖和糖元。

      ④動植物共有的貯能物質是脂肪,植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淀粉,動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糖元。

      ⑤含H多的有機物細胞呼吸時產生的H多,耗氧多,產生的能量多,產生的水多。

      2.氨基酸、肽鍵和肽鏈的分子結構特點

      (1)氨基酸

      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該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義,比如當R基含有氨基和羧基時,這個氨基酸分子就不止有一個氨基和羧基了,同時還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直接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規律總結

      決定氨基酸種類和性質的是氨基酸的R基。

      (2)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CO—NH—)叫肽鍵。

      (3)多肽

      ①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因其呈鏈狀,也稱肽鏈。

      ②注意區分肽、肽鍵和肽鏈:肽鍵是肽的連接結構,而肽鏈是肽的一種形式。

      規律總結

      ①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時,原來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化合物即多肽的一端只有一個氨基,另一端只有一個羧基(不計R基上的氨基數和羧基數)。所以對于一條多肽來說,至少應有的氨基和羧基數都是一個。

      ②若有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m條肽鏈,則可形成(n-m)個肽鍵,脫去(n-m)個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個。

      ③蛋白質分子可以含有一條或m條肽鏈,肽鏈通過化學鍵(不是肽鍵)互相連接,具有不同的空間結構。

      ④關于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a-(n-m)18(其中n-m為失去的水分子數,18為水的相對分子質量)。

      3.蛋白質結構層次

      規律總結

      ①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②蛋白質的種類:因功能不同蛋白質分為兩大類:結構蛋白和分泌蛋白。

      ③蛋白質的性質:鹽析:可逆。變性:不可逆。

      ④鑒定: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⑤意義:生命活動的承擔者,生物性狀的體現者。

      4.有關肽鍵的計算

      規律總結

      ①鏈狀肽有如下的對應關系:

      氨基酸 肽鍵數 脫去水分子數 氨基 羧基

      一條肽鏈 M m-1 m-1 至少1個 至少1個

      n條肽鏈 m m-n m-n 至少n個 至少n個

      ②環狀肽: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環狀肽主鏈中無氨基和羧基,環狀肽中氨基或羧基數取決于構成環狀肽氨基酸R基團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數目。

      題例領悟

      題型一 糖類的種類

      【例題1】 (20xx上海高考,5)下列糖類中屬于單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元 D.淀粉

      解析:蔗糖為二糖,糖元和淀粉都為多糖,核糖為單糖。

      答案:B

      反思感悟

      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組成二糖、多糖的單體。二糖、多糖作為能源物質用于生命活動時必須水解成單糖。重要的單糖有五碳糖和六碳糖,五碳糖有核糖和脫氧核糖,六碳糖有葡萄糖和果糖。

      題型二 蛋白質分子的計算

      【例題2】(20xx上海高考,15)現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810個,羧基總數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分別為(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解析:有氨基酸800個,氨基總數810個,羧基總數808個,說明R基團中含有氨基10個,羧基8個,它們不參與肽鍵的形成;肽鍵數=氨基酸總數-肽鏈條數=800-2=798,氨基數=肽鏈條+R基團中氨基數=2+10=12,羧基數=肽鏈條數+R基團中羧基數=2+8=10。

      答案:B

      反思感悟

      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由R基決定氨基酸種類,不符合這個特點的氨基酸不是構成生物體的氨基酸,也不能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

      題型三 動植物體內的糖類

      【例題3】 動植物體內共有的糖是( )

      ①糖元 ②淀粉 ③蔗糖 ④乳糖 ⑤核糖 ⑥葡萄糖

      A.①④ B.②③ C.⑤⑥ D.①②

      解析:糖元是人和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二糖,乳糖是人和動物乳汁中豐富的二糖,核糖是構成RNA的成分,RNA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答案:C

      反思感悟

      ①生物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

      ②參與生物細胞構成的物質: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

      ③單糖、二糖、多糖的關系

      重要的單糖有葡萄糖和五碳糖,葡萄糖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五碳糖分為核糖和脫氧核糖,為環狀結構。

      題型四 大分子物質的鑒定

      【例題4】 青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熟蘋果汁能與本尼迪特試劑發生反應,這說明( )

      A.青蘋果汁中有淀粉不含糖類

      B.熟蘋果汁中含糖類不含淀粉

      C.蘋果轉熟時,淀粉水解為單糖

      D.蘋果轉熟時,單糖聚合成淀粉

      解析:遇碘溶液顯藍色意味著青蘋果汁中含較多淀粉,而與本尼迪特試劑發生反應的是還原性糖,如葡萄糖等。由此可推斷出蘋果由青轉熟的過程中,淀粉大量轉化為單糖。

      答案:C

      反思感悟

      淀粉的特性是遇碘變藍;本尼迪特試劑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反應。

      隨堂訓練

      1.(20xx上海高考,1)核糖與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解析:核糖的組成元素為C、H、O,核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P,兩者都不含有S元素。

      答案:D

      2.(20xx江蘇高考,1改編)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解析:淀粉、半乳糖、糖元都屬于糖類,都由C、H、O構成。膽固醇、性激素、甘油和脂肪酸都屬于脂質,組成元素都是C、H、O,氨基酸、胰島素的組成元素是C、H、O、N、S,核苷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

      答案:B

      3.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解析: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取決于四個方面:一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不同;二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不同;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四是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組成肽鍵(—NH—CO—)的化學元素是相同的。考查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答案:A

      4.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中,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儲能的分子 ③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④是很好的絕緣體,具有保溫作用 ⑤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各種脂質功能的掌握情況。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以及大豆的種子中含量豐富。

      答案:C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輔導教案

      基礎鏈接溫故知新

      一、生物體中的水

      1.作為溶劑,水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的________。

      2.水分子通過膜的擴散,叫________。當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會因________而發生質壁分離。細胞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有水的生成,在有氧呼吸中發生在________過程中,在光合作用中發生在________過程中。

      二、水的生態效應

      1.水循環:主要路線是從地球表面通過________進入大氣圈,同時又不斷地從大氣圈通過________回到地面。

      2.酸雨:是由于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所產生的________的氧化物,與大氣中的水結合而形成酸性的產物,使雨水呈酸性。

      3.水體富營養化:是由于水體受到如化肥等無機物的污染,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長,造成水中生物死亡的現象。被人類排放到水體中的污染物包括8類: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體、________、________(包括除草劑和洗滌劑)、其他礦物質和化學品、水土流失的沖擊物、放射性物質、來自電廠的廢熱等。

      一、1.載體

      2. 滲透 失水 電子傳遞 碳反應

      二、1.蒸發 降雨

      2.硫和氮

      3.化學肥料 殺蟲劑

      聚焦科技掃描知識

      水利工程與生態工程是同步進行并且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對于我國等發展中國家,水利的開發利用又是必須的,水利工程的實質都是為了解決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但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水利工程給環境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

      一、水利工程會打破流域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

      1.改善水庫周邊環境

      由于調運大量的水,使的水庫周圍空氣濕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生長,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2.防止洪澇災害

      三峽大壩的建成,有效地減輕長江洪水災害對中游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平原湖區生態與環境的嚴重破壞,以及洪災給人們心理造成的威脅。大壩還攔截了大量的泥沙,降低了下游湖區淤積的速度,有利于湖區對洪水的調節和蓄水。

      3.改善大壩上游的航運條件

      水力發電站

      4.開發清潔能源——水電能

      利用大壩水力發電,是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水電與火電相比,可減少燃煤、燃油對環境的污染。

      然而,大型水利工程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消極或不利的影響。

      5.破壞原生態系統的生物生活環境

      如果不按規律辦事,單純以水利工程建設為目的,會進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的現象,如小灣水電站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三峽大壩建成后,該地區食物鏈結構破壞,例如中華鱘有到長江上游產卵繁殖的習性,大壩修建正好隔斷了中華鱘溯河逆流的'路途,使其繁殖和生存受到嚴重影響。

      6.改變兩岸土壤特性

      由于生土淺表化,加之水庫兩岸的滲漏使地下水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沼澤化,使植物不能更好地生存,在坡度較大地區還會誘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7.誘發地震

      地殼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化而為地震創造了條件。

      8.水質的變化

      由于庫區水流速度減慢,如果兩岸生活污水、工業污水不經治理就直接排放,可能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水質惡化。

      二、水利工程要與生態保護工程同步進行

      1.河流湖泊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庫區泥沙淤積,會影響庫區及周圍生物的生存。

      2.河流是多種生物的棲息地和物種庫

      任何一條河流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織在一起,共生共存,處于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

      3.水利工程是人類自身發展必需的,要科學地規劃、設計和管理。

      綱舉目張理清結構

      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實施,良好的經濟條件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只有對自然規律的理解深刻才能自覺遵守自然規律,通過合理的、科學的規劃和設計,將水利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突破難點化解疑點

      1.為什么說節水比調水更重要?

      探究發現: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庫多蓄水;解決水資源空間不均,主要依靠調水。但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短缺,靠修水庫、建調水工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節水型社會才是解決我國干旱缺水問題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戰略舉措。

      調水水量有限,改變不了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緊缺的根本格局。而且缺水嚴重的地區,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浪費水的現象。

      治理污水確實需要花很多的錢,而且還不能增加水量,但非做不可。節水,是個建設什么樣社會的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我發現

      2.大壩建成會導致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探究發現:(1)移民問題

      關系到人的生存權和居住權的調整,是當今世界性難題。

      (2)對泥沙和河道的影響

      從生態學角度講,在河流上建壩,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道的流態發生變化,引發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發生改變,導致上游泥沙淤積。

      (3)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

      水體容易受到污染,蒸發量增加等。

      (4)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

      特別是對某些魚類洄游的影響。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建魚梯、魚道,二是進行人工繁殖。

      (5)地質災害

      修建大壩后可能會觸發地震、崩岸、滑坡等不良地質災害。

      (6)潰壩。

      我的發現

    高中生物教案 篇7

      必修1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體會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2、舉例說出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3、說出膜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說出植物細胞壁的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練把對照的方法運用到探究實驗的設計中。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三、教學方法:討論 探究實驗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質膜的取材

      質膜的成分和結構的探究

      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創設情景】多媒體展示細胞圖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酵母菌,要求學生比較不同細胞的差異?

      【實驗探究】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

      【總結】活細胞吸收物質具有選擇性。活細胞的選擇性與細胞膜有關。

      細胞膜又叫質膜,為細胞把守大門的任務,物質的進出由質膜掌控。質膜有允許某種物質透過的特性,稱為質膜對該物質的透性。

      【講述】質膜為什么有選擇透性,這應該與質膜的結構成分有密切關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提問】要分析質膜的成分,首先要分離出質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種細胞來分離質膜是最好的?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紅細胞圖片,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獲得紅細胞的質膜?

      【講述】

      材料一:1895年,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進入細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結構示意圖:親水性頭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問】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機溶劑丙酮提取人的紅細胞膜中的脂質,并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表面積的兩倍。該實驗結果能說明什么問題?

      【講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搖擺,使得整個磷脂分子能發生側向滑動,所以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提問】質膜中除了含磷脂,還有其他成分嗎?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別于1931年和1935年發現細胞膜的表面張力顯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質成分時,表面張力則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錳酸鉀或 酸固定細胞時,電鏡超薄切片中細胞膜顯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條帶。

      材料五:科學家將質膜冰凍,然后將其撕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撕裂面上有許多顆粒。

      【提問】綜合以上的結論,描述一下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講述】另外,質膜中還含有糖類等物質。

      所以,質膜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

      質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性。

      【提問】細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和酵母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菌沒有完整細胞核,只有核區。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其它都有細胞壁。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回答:人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成熟后只有質膜的膜結構,沒有細胞核和其它結構的膜,分離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餾水,讓紅細胞吸水漲破,經過離心提取較純凈的質膜。

      結論:根據相似相溶性原理,細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質中的'磷脂分子

      學生討論回答。

      頭部朝外,尾部朝內。

      結論:質膜是由脂雙層組成,并不是一層脂質物質組成的。

      結論:質膜中含有蛋白質。

      結論:兩層蛋白質夾著中間的脂雙層。

      結論:這些顆粒就是鑲嵌在脂雙層中的蛋白質。

      質膜是由脂雙層和蛋白質構成的;脂雙層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質鑲嵌在其中。

      答:植物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作用是保護和支撐作用,相對質膜而言,細胞壁是全透性。

      。 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課堂的引入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僅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態度。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七、板書: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1、質膜的取材

      2、成分和結構

      二、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八、作業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 篇8

      第一章走進細胞第一節從生物圈到細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明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基礎上

      2.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過程與方法:1.在資料分析中,進一步掌握歸納總結的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1.認同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教學重點: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教學難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資料一: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資料二: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是通過細胞體現的`。資料三

      :人的學習等活動需要種類和數量繁多的細胞參與。

      資料四:生物體的某一種細胞受到損害,也會影響該種生物的生命活動。小結: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二、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06-27

    高中生物教案12-07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優秀06-24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08-26

    高中生物優秀教案11-04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2-18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11-30

    高中生物教案【推薦】11-17

    【推薦】高中生物教案11-1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宅男网免费在线无毒不卡 |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