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2-09-01 13:40:3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語文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語文教案匯編十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認知目標:

      A.識記 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 用等修辭手法。

      B.理解 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C.應用 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D.綜合 通過學習本文,能夠基本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將情感寓于 寫景之中,活用各種修辭手法。

      2.能力形成目標:E.通過學習本文,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鍛煉學 生的朗讀能力、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 力和審美能力,養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培養目標:F.通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 活的意識。要讓孩子

      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 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范例,給學生以啟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為示范,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難點: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那么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 (板書課題、作者)

      二、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首春的贊歌。

      三、知識回顧(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四、范讀、疏通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醞釀(yùnniàng) 應和(hè) 薄(bó)煙 黃暈(yùn)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后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六、布置作業

      要求課后反復朗讀,達到熟練程度。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 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同學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言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激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資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

      詩歌成績 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沛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績最高。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把《詩經·七月》以來的農事詩、陶潛以來的贊頌農村生活恬靜閑適的詩和唐代詩人的一些反映階級壓迫的農家詞、山農謠一類作品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2田園詩歌:中國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身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只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篇。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和蘊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示了人人愛勞動以和勞動充溢樂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示什么呢?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溢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溢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練習: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小結: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五作業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網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 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同學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檢查作業

      1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交流資料

      互相交流查閱的有關唐代田園詩歌并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歌比較

      (二)朗誦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指名朗讀、分組朗讀并進行指導。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描寫晚春農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熱愛。這首詩歌表示的樂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詩歌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前兩句寫了晚春江南農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確:典型的事物描繪。(金黃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麥花處處)

      3三、四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

      4四句中寫“蜻蜓蟲夾蝶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確;以動寫靜。

      5詩歌的寫法

      明確:1點面結合

      2動靜結合

      三練習:

      1朗讀詩歌

      2背誦并默寫詩歌

      四小結:

      1詩歌的朗讀

      2詩歌內容的理解

      3詩歌的寫法

      五作業:

      1理解背誦默寫兩首詩歌

      2預習《山中雜記》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警示和啟發,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蝙蝠和雷達》一課讓我們了解到:人類在蝙蝠夜行本領的啟示下,發明了雷達,使飛機能在茫茫黑夜中安全航行。是的,大自然不僅風光無限,而且是“人類的.老師”,既給了我們許多的警示,又啟迪了人類的智慧,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去獲得新的認識吧。

      二、閱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2.出示生字詞,同桌兩個互讀。

      3.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識字方法準確認讀。

      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鍵 鯨

      不折不扣 枯枝爛葉 異想天開 機毀人亡 輕而易舉

      引導學生自主識記形聲字:“殃.腐.翼.鍵.鯨”等,讀準后鼻音“殃.壤.鯨”。

      3.默讀課文,說說每篇短文主要講什么?分別從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三、了解內容,自主探究

      1.再讀兩篇短文,哪些句子給你啟發,在文中畫出來。

      2.交流匯報,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

      出示重點句,小組合作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是怎樣相互聯系的。

      (1)“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2)“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3)“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6.說說自己的體會,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這句話。

      7.小結學法:①劃出感受深的語句寫批注,②相互交流,得到了關于大自然的啟示。

      四、小結

      談談你學完本課的收獲。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第12課,明白了人與大自然應和諧相處,虛心地向大自然學習,就能從中得到啟發)

      五、拓展延伸。

      1.認識仿生學。

      2.大自然給我們許多啟發,你能說一些有關這方面的例子嗎?

      六、布置作業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以“保護環境”為主題展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調查、訪問、查找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加強對比喻句的認識。

      3、積累反義詞。

      4、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美嗎?但是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這段時間,你觀察到了哪些環境問題?

      2、交流:

      各調查小組派出代表,根據本組的調查情況,采用數據、圖片或其他方法,圍繞以下方面再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調查的哪方面內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調查中有什么發現?了解到周圍的環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討論:

      以“我們能為保護家鄉的環境做點什么”為題,對改善家鄉的環境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各調查小組先在組內討論,然后推選出代表在全般介紹,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共同出謀劃策。

      習作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學生自由寫作,教師巡視,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3、交換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并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二課時

      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讀兩組句子和學習伙伴的話。

      2、發現了什么?第二句話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說一組這樣的句子嗎?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學生自瀆,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抽生讀、同桌互對、師聲互對、齊讀。

      3、拓展: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的反義詞。

      讀讀背背: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句,讀準字音。

      2、采取多種形式讀古詩句。

      3、采取多種形式背古詩句。

      展示臺:

      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主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護環境的標語牌、保護環境的建議書、保護環境的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單獨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對優秀作品進行獎勵。

    語文教案 篇5

      目標:

      1.讀通課文,能夠聯系課文和生活閱歷理解“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和課題的意思,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認識4個生字。

      重、難點:理解“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和課題的`意思。

      教法:自學、指導

      教具:課件

      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按照本單元學習寫人敘事類文章的方法組織自主學習

      1.抓情節:自由練讀,讀通課文

      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抓細節: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學習,默讀課文,標記出課文中描寫人物動作、對話、神態、心理活動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品質特點。

      3.抓啟示:抓住課題和“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等關鍵詞句,結合生活中的經歷和耳聞目睹的事例談談啟示。

      三、:學生全文。

    語文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及嘗試操作,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豐富幼兒的詞匯。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勇于探索、敢于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投影儀、自制投影片。

      2.大小皮球各1個。

      3.糖、藥、木塊、海綿、沙子、圖片若干份(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要請你們用耳朵聽聽,嘴巴嘗嘗,手捏捏、拎拎,還要仔細觀察觀察,你們就會發現許多小秘密,看看誰發現的秘密最多。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通過各種器官。讓幼兒在嘗試中理解什么是反義詞

      1.(出示大、小皮球)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皮球大,一個皮球小),老師(揭示要學習的內容):對,一個皮球大,一個皮球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我們就叫它反義詞。

      2.請幼兒聽教師兩次拍手的速度,嘗糖和苦藥的味道,捏木塊和海綿的硬度,拎棉花和沙子的重量,試著說出快和慢、甜和苦、軟和硬、輕和重四對反義詞。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利用投影片,引導幼兒觀察嘗試說出相反的詞

      1.圖片上有什么?

      2.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觀察、嘗試,并說了相應的反義詞(冷――熱,厚――薄,方――圓,粗――細,高――矮,上――下,胖――瘦,黑――白,哭――笑)。

      四、游戲,鞏固掌握反義詞,加深嘗試印象

      1.介紹游戲玩法: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小朋友說出它的反義詞。如果教師邊說邊做出相應的動作,請小朋友不僅說出正確的反義詞,而且也要配上相應的動作。

      2.教師先演示一遍大和小的動作,再引導幼兒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的方式鞏固掌握所學反義詞。

      五、啟發幼兒嘗試說出新的反義詞

      1.教師說一些新的.詞語,請幼兒試著說出它們的反義詞。(如:好――壞,前――后,里――外,遠――近,多――少,香――臭)

      2.引導幼兒通過平時的觀察,嘗試說出新的反義詞。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說出老師沒有說過的一些反義詞。

      六、活動延伸:游戲“找朋友”

      1.玩法:全班小朋友手拿圖片圍成圓圈,在音樂聲中邊跳邊唱邊找與自己手拿圖片意思相反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2.請一對對好朋友告訴大家自己圖片中的反義詞。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⒈會認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俱樂部、鴉雀無聲、截肢、隊伍、沉默、局面、羨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臺、觀眾、糾正、淹沒”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⒊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

      ⒋積累課文中好的詞語。

      學習重點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孩子真棒”“這些孩子真棒”的深層含義。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⒈播放中國國慶節,黨和領導及外國貴賓檢閱群眾(特別是少年兒童)游玩隊伍的場面。

      ⒉體會“檢閱”一詞的意思(板書“檢閱”)。

      ⒊出示課文教學掛圖。畫外音:這是發生在波蘭首都華沙歡慶國慶節的隆重場面,一隊少年兒童正經過主席臺前。

      ⒋請你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⒈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⒉認讀生字。

      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⒋小組交流

      三、交流匯報,理清脈絡

      ⒈指名讀課文,檢查是否讀正確、流利。

      ⒉認讀生詞,生字。

      ⒊練習讀課文,匯報交流思考的問題:課文寫了什么事?(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玩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玩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⒋理清思路

      課文的題目是“檢閱”,文中寫了關于檢閱的哪幾件事?(課文重點寫了兒童隊員準備檢閱的事,以及檢閱時的情景。)

      師:課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背景,然后細致描述了兩個場景: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國慶節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第一段(1):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背景。

      第二段(2-9):描寫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

      第三段(10-16):描寫國慶節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⒌讀第2—6自然段。指名讀,評價讀得怎么樣,注意讀出為難的語氣。討論:“這件事”指什么事,為什么說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誰都不愿第一個開口說的事?( 相機理解“棘手”。“棘手”的事指什么事?著重引導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心理: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又想使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萊克。)

      小結:多么善良的孩子們呀!那么怎么做才不會傷害這個殘疾孩子博萊克呢?故事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下節課我們來討論孩子們棒在哪兒,好嗎?

      四、書寫生字

      ⒈進一步認讀生字。

      ⒉記憶字形。交流記憶方法。

      ⒊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博”“羨”“慕”三個字,要注意字的結構,擺放勻稱。“博”左小右大,“羨”“慕”上小下大。席:筆順是“廣席”。截:筆順是“截”。

      五、布置作業

      ⒈抄寫詞語:俱樂部 博士 鴉雀無聲 截肢 隊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主席臺 羨慕 情不自禁觀眾 糾正 隆重 淹沒

      ⒉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課

      二、感情朗讀,重點探究

      ⒈投影出示兩句話:“這個小伙子真棒!”一名觀眾說。“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觀眾說。指名讀這兩句話。

      ⒉討論:這兩句話是觀眾發自內心的感慨和贊嘆。觀眾為什么這樣說?

      ⑴自讀課文找找理由后,參與小組的討論。

      ⑵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全班的討論。

      △說博萊克棒,是因為他是個殘疾人,卻走在隊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指導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讀出博萊克的“棒” 。 (博萊克并不因為自己是個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信的、對生活充滿熱愛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專注,“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兒童隊員的游玩隊伍,他的自尊、自強,使人們不由得發出了“這個小伙子真棒”的感慨。)

      △說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讓一個殘疾孩子參加檢閱隊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間,也不是把他放在隊后,而是讓他走在第一排。他們是那么地呵護著他,不傷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視殘疾人。(指導讀課文第7、8、9自然段,讀出孩子們真心地為他人著想的做法,體會他們美好的心靈。)

      師:這些孩子們,他們敢于沖破世俗的偏見,大膽地讓拄拐的博萊克站在第一排。雖然他們曾經猶豫,怕拄拐的博萊克影響兒童隊員游玩隊伍的整體形象,但是最終,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不歧視任何人,讓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因此,孩子們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獲得了“這些孩子們真棒”的贊揚。“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贊揚了自信的博萊克,而且贊揚了兒童隊員們美好善良的心靈。

      ⒊課文線索明晰,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引導學生逐步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⑴“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玩檢閱時博萊克怎么辦?”(揣摩這名隊員的心理狀態,他一定很猶豫,很矛盾,雖然心里清楚,但大家都不愿開口說這件事,說明這名隊員是有一定的勇氣的,打破了沉默。)

      ⑵“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要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跟他怎么說呢?誰去跟他說呢?”(這一段落細致描寫了兒童隊員們的心理活動:大家都心存顧慮,不知道該怎么安排拄拐的博萊克。)

      ⑶“隊員們!……”(隊長一定是想出了好主意,心情非常激動,迫不及待地告訴大家自己的.想法,所以用“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而在他講這番話之前,氣氛一定非常沉悶。)

      ⑷“太棒了!……”(這個隊員非常贊成隊長的提議,大家的顧慮統統打消了:為什么只想到了把他藏起來,或是不讓他去呢?博萊克也是我們中的一員,是令大家驕傲的兒童隊員一分子,有什么理由把他拒之門外呢?問題明朗了,大家的思想也統一了。)

      ⒋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激情總結,引導寫話

      ⒈總結。讀完了課文,我們每個人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這次國慶檢閱,不僅檢閱了孩子們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好的心靈!相信每個人都永遠忘不了這次難忘的檢閱。你們一定有好多心里話要說,對嗎?

      中心:《檢閱》這篇課文通過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游玩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的故事,教育我們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人平等權利,要關愛殘疾人。

      ⒉任選一個內容,寫寫你想說的話。(1)博萊克回到家里,他激動的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請替他把日記寫下來)。(2)看著隊伍中的博萊克,我想對他說:……

      ⒊交流小練筆,評價修改。

      四、板書設計

      14、檢閱

      博萊克 兒童隊員

      自信 堅強 關愛 尊重

      真棒!

      五、作業布置

      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附:參考資料

      ⒈波蘭 正式國名波蘭共和國,首都華沙,位于歐洲大陸的正中心,北部是波羅的海水域。面積31.2萬平方千米,人口38.6萬人。在波蘭,特別隆重慶祝的國慶有兩個。一個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過波蘭憲法(它是歐洲第一部憲法、世界第二部憲法)的周年紀念日。另一個是11月11日,這是波蘭的獨立節。1949年10月與我國建交。

      ⒉詞語

      檢閱—①高級首長親臨軍隊或群眾隊伍的面前,舉行檢驗儀式。②翻檢閱讀。如,檢閱書稿。

      臨近—(時間、地區)靠近;接近。

      俱樂部—進行社會、文化、藝術、體育、娛樂等活動的團體或場所。

      商定—商量決定。

      商量—交換意見。

      棘手—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

      鴉雀無聲—形容非常安靜。

      洪亮—(聲音)大;響亮。

      情不自禁—擬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貴賓—尊貴的客人。

      糾正—改正(缺點、錯誤)。

      ⒊多音字

      樂:(lè)歡樂,俱樂部;(yuè)音樂,樂曲。

      藏:(cánɡ)躲藏,珍藏;(zànɡ)寶藏,藏族。

      禁:(jīn)情不自禁,禁不住;(jìn)禁止,嚴禁。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母子倆被洪水圍困時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的過程,體驗親情的偉大,謳歌生命的可貴。

      2、聯系上下文理解“他儼然是個撐門戶的男子漢”這句話的含義,教育學生要有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出課題。

      1、觀看1998年中國特大洪水片斷,音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同學們,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板書:洪水滔滔無情

      2、簡單的影像已無法完整地再現當時感人的場面,你們是否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愛能創造奇跡”,讓我們在命運交響曲中走進課文,去感受人間母子的真情。

      3、出示課題,齊讀《媽媽,我們要活下去》,抽生:你來讀一下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上課之前,同學們進行了預習,都熟讀課文,你能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嗎?

      2、滔滔洪水是那么無情,隨時吞噬著母子倆,此時此刻他們倆與無情的洪水進行了搏斗,你能說說哪幾個小節是寫媽媽救洛迪,哪幾個小節又寫了洛迪勇敢地保護媽媽?(3-5 6-9)

      板書: 媽媽救洛迪 洛迪救媽媽

      三、學習課文,品味詞句:

      (一)媽媽救洛迪

      1、洪水無情人有情,面對洶涌洪水,媽媽是那樣沉著,她是如何保護洛迪的呢?

      找出有關句子,想一想,有感情地讀一讀

      2、學生自學交流,教師板書:

      (1)手攙著手 (2)緊抱著洛迪 (3)死也不松手

      (二)洛迪救媽媽

      1、這就是親情的偉大,面對滔滔洪水,洛迪想到了媽媽的生命,他保護著媽媽,他又是怎么做的?默讀課文6~9小節,把句子劃出來。

      2、生交流,課件演示有關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a)他好不容易游到媽媽身邊,用手托起媽媽的`頭,喘著氣說:“媽媽,堅持住!我們要活下去!”

      (b)洛迪的一只手拉著掛在媽媽脖子上的提包帶子,雙腳不停地蹬水,空著的一只手不顧一切地劃水。

      (c)他一次次鼓起勁頭,堅持游下去……他保護著媽媽,在冰涼湍急的洪水中堅持了整整三個小時。

      (d)他要守在媽媽身邊,和媽媽一起活下去!

      3、洛迪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做出這些勇敢的舉動?

      (a)不大會游泳,可……(b)手腳發軟,游不動,可……(c)沒有力氣站起來,媽媽讓他往前走,可……

      師引讀 :生命是多么的可貴,沒有親情又何談生命,來,拿起書來

      老師讀說明部分,你們讀洛迪怎么做的部分,

      音樂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舒緩

      4、通過交流,我們再次體會到洛迪為了救媽媽,忘記了自己的安危,他為什么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呢?因為他十分地愛媽媽,更因為他想到了爸爸的話——(引讀第1、2節) 這里的“儼然”是什么意思?

      四、感悟中心,拓展提升:

      在洪水圍困下,母子倆都是奮不顧身地保護對方,這就是親情的偉大。而洛迪一個10歲的男孩,在危難時刻表現得像真正的男子漢,充分體現出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板書:人間母子真情

      1、小結:同學們,洪水滔滔無情,人間母子真情,面對種種困難、面對死亡的威脅,洛迪和媽媽用寶貴的生命迎接生與死的挑戰,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師生讀4-7節)

      音樂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高亢

      2、耳邊輕輕想起的是生命的贊歌,眼前出現的是生命的綠色,讓我們真情誦讀散文詩《生命》,作為我們這堂課的結束吧!

      音樂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語文教案 篇9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寬、蝦、撿、貝、殼、腳” 6個字,會寫“貝、 蝦”,畫家鄉(第一課時)。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美麗的景色,欣賞優美的語言。

      4、學生感受祖國的美,熱愛我們的家鄉。

      二、學習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感受美麗景色,欣賞優美的語言。

      三、學習難點:畫中感悟,品讀文字。

      四、學習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可漂亮了,她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你們看--------

      (出示課件:西藏群山、中國長城、內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杭州西湖……)這里有連綿的群山、雄偉的長城、茫茫的草原、一座座現代化大城市,還有我們杭州西湖、到處是美麗的風光。)

      2、導語過渡:

      我們住在祖國的各個角落,昨天老師認識了幾位小朋友,他們用自己的手,描繪出他們自己的家鄉,想看看嗎?那我們一起打開課本,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畫家鄉(第一課時)》。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

      (自讀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本課生字詞,多讀幾遍)

      2、再次讀文,畫出喜歡的詞句,讀一讀(初步感知語言)。

      3、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學生自評、他評。

      3、你最喜歡誰的家鄉?(孩子們自由回答)

      小結:看來這幾位小朋友的家鄉都有人喜歡。今天周老師就帶著大家隨著樂樂旅行團去看看他們的家鄉到底有多美,好嗎?

      (三)細細品讀,畫中感悟

      一、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看圖(出示海邊圖) 這是誰的家鄉?

      2、說圖 濤濤畫的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海藍、海寬、一艘艘船、貝殼等)

      (相機理解:裝滿了魚蝦感受魚蝦的多、一艘艘、那么----那么------- 體會熱鬧、豐收;大海的美麗 蔚藍以及對大海的喜愛)

      3、自由讀課文 (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是怎么介紹濤濤畫的家鄉?) 兩人合作讀 齊讀

      4、美嗎?如果你來到濤濤美麗的家鄉,你會干什么?課件出示貝殼,

      5、看圖說話:“海灘上的貝殼是那么——,那么——。”指導朗讀。用上了“那么------那么------”可以突出你說的事物。你還能用“那么-----那么------”說一句話。

      6、再讀課文 這么美的地方真想去玩玩,那么讓我們再一起去書中感受吧。集體讀 自由讀 小組讀

      小結:濤濤的家鄉已經夠美麗了,聽你們讀完我覺得更美了,你們好厲害啊!

      (四)、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哎呀!周老師居然忘記一件事情了,剛才我們去海邊的時候我遇到了生字寶寶, 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們家玩,你們想去嗎?

      2、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先帶拼音讀,再去拼音讀,接著以游戲幫助學生鞏固。

      3、指導寫字“貝、蝦”投影、評價。

      小結:這節課我們到了濤濤的家鄉,好玩嗎?下節課我們繼續去山山平平的家鄉。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認識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學習勞動人民無私的奉獻精神。

      2.學習、把握詩中的節奏和旋律,體驗詩人對勞動人民真摯、熱烈的感情以及對舊世界的仇恨和詛咒,提高審美能力。

      3.認識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點,學習對比、反復、排比等表現方法。

      4.提高朗讀自由體新詩的能力。

      教學設想

      借助朗讀本詩的錄音帶,加強朗讀指導,著重體會詩中強烈的節奏和流暢跌宕的旋律;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應作為教學的重點;詩人在構思詩篇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這一點比較難以捉摸,應作為教學難點。

      教學時教

      3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指導朗讀;明確這首詩的抒情特點;理清本詩的抒情結構。

      導入 新課

      1.背誦《水調歌頭·游泳》。

      2.提問:《水調歌頭·游泳》和《沁園春·長沙》這兩首詞在抒情方面的特點是什么?《大堰河——我的保姆》和這兩首詞相比,不同點在哪點?

      明確:借景抒情。先寫景,后抒情,情由景生。這種抒情方法,可以稱為間接抒情法。《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樣是抒情詩,但是抒情的方法與《詞二首》大不一樣。它們的不同處:

      (1)《詞二首》主要運用間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運用間接抒情外,也運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詩歌的最后兩段,詩人直抒胸臆,直接表達熾熱的感情。

      (2)《詞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則主要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邊敘事寫人,邊抒發感情。

      (3)《詞二首》通過想象、聯想以及借助神話傳說等抒情,增強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對比、反復等手法抒發感情,強調了對大堰河深深熱愛和對舊世界憤恨的感情。

      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時,要牢記這些特點。

      3.播放本詩朗讀錄音帶,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

      指導預習:

      根據課文《預習提示》和注釋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把難懂的字、詞、句寫到黑板上,引導學生查閱工具書,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研習新課

      1.作者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縣畈田蔣村。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準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岐視的空氣里長大”的。

      艾青寫這首詩,既是對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對黑暗世界的詛咒。同時表現出作者背叛地主階級,向勞動人民靠攏的真誠愿望。

      2.學生試讀。

      除要求準確、清楚之外,還要注意表達出本詩的節奏和旋律。

      讀后要進行正音。

      3.理出本詩的抒情結構。

      這首詩比較長,詩人憑借自己的激情任意揮灑,奔騰起伏,不拘一格。為了準確把握本詩的思想感情,必須理出它的抒情脈絡和結構。

      提問:全詩共13節,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絡,可以劃分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回答: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節),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與我的關系,表現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節),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了詩人對她深切的眷戀與尊敬。

      第三部分(9─11節),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

      第四部分(12─13節),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挽歌和贊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這4部分中有一條貫串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為一個藝術整體。

      4.深入研究、體會本詩的構思特點。

      詩人在構思本詩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進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時而詳寫,時而略寫,任意揮灑,無拘無束。請學生舉例說明。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可作如下的歸納:

      第一部分,詩人告訴我們,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這是寫本詩的導火線。在具體安排上,卻一開始交代大堰河與我的關系,她沒有姓,沒有名,缺少獨立的人格。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突出詩人強烈的感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動下,回憶大堰河對我的撫愛。為了充分地表現這種愛,詩人不惜筆墨進行鋪排,又寫她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襯托大堰河的可親可愛。

      第三部分,用敘述方法,寫大堰河死后的凄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這是詩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緩的筆調,邊敘述,邊嘆息,更顯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到了極致,往往要拋棄具體的敘述或描寫,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第12、13節便是明證。第13節,感情最強烈,語句卻最少。詩人的選擇是正確的,語言嚕蘇,就難以充分表現自己心中的強烈的激情。

      鞏固練習:

      1.完成“思考和練習”一。可先由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板書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評議和補充。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秋游》教案08-25

    語文蠟燭教案08-26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系列 | 五月综合基地婷婷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