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
2、抓住物體輪廓線與內部結構線的大致關系,合理的畫立體形,
3、能具體細致的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
4、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能用線條繪畫的形式記錄對事物的感受。
教學重點: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
教學難點:能具體細致的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
用具準備:繪畫鉛筆、白紙或速寫本、課本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人
1、出示圖片讓學生猜猜像什么。(水壺的'半張圖片)
2、出現另一半后,學生看像什么。(水壺)
3、揭示課題——記憶大比拼。
二、嘗試表現、探究方法
1、請同學把書上的物體畫完整。
2、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分析學生作品,指導矯正作業中常見的問題:線條是否流暢?
3、引導學生觀察火鍋外形結構特點。火鍋由哪幾部分組成。
4、添畫方法:首先根據記憶畫出其外輪廓線,再添加其內部結構線。
方形物體的特征:對邊平行。垂直于地平線的線永遠垂直。
圓柱形物體的特征:頂部和底部圓形的變化。
不規則物體:根據記憶和想象添畫。
三、學生作業 教師指導
1、優秀學生作品賞析。欣賞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描繪的線描作業。
2、作業要求:請仔細觀察教材中的3張圖片,把這些物體畫完整。
四、展示交流
1、學生將自己的畫貼在教室周圍的展板上。
2、自由欣賞,相互評價。
3、教師總結。
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2
激趣導人
1.CAI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猜猜像什么。(水壺的半張圖片)
2.教師點擊課件出現另一半后,學生看像什么。(水壺)
3.揭示課題——記憶大比拼。
CAI畫面出示水壺半張圖片,或利用教材。
CAI畫面呈現水壺整張 圖片,或利用教材。
嘗試表現 探究方法
1.請同學把桌上的作業添畫完整。(已準備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鍋圖片)
2.分析學生作品,指導矯正作業中常見的問題:線條教案頻道 /jiaoan/是否流暢?
3.引導學生觀察火鍋外形結構特點。教師小結: 火鍋由爐筒、鍋身(鍋蓋)、底座三部分組成。
4.添畫方法:首先根據記憶畫出其外輪廓線,再添加其內部結構線。
CAI畫面出示火鍋半張圖片,點擊后線條慢慢 勾出其外輪廓線,再勾 出內部結構線。再出示 火鍋各部位的文字說明。
游戲解難
1.游戲——大家來找茬
(1)分組討論,課件出示游戲內容。游戲內容:
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提出問題:這些圖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樣添畫更合理?
(2)每組請一個代表上臺分析圖片。(重點引導學生說說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畫合理。)
學生每發現一處錯誤就及時分析如何添畫,課件可點擊添畫過程,并歸納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體的特征:對邊平行。垂直于地平線的`線永遠垂直。
圓柱形物體的特征:頂部和底部圓形的變化。
出示透視縮形學具進行說明。
不規則物體:根據記憶和想像添畫。
2.教師小結。
CAI畫面出示游戲內容。
CAI畫面出示8張規則 和不規則的圖片,不合 理的圖片點擊教案頻道 /jiaoan/可出現合 理的結構線。并出現不 同物體不同特征的文字說明。(或直接用圖片)
學生作業 教師指導
1.優秀學生作品賞析。欣賞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描繪的線描作業。
2.課件出示作業要求:請仔細觀察教材中的3張圖片,把這些物體添畫完整。
3.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CAI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或板書)
展示交流
1.學生將自己的畫貼在教室周圍的展板上。
2.自由欣賞,相互評價。
3.教師總結。
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3
一、教材記憶大比拼分析
本課記憶大比拼借助主題、圖片、起首語假擬了一種競爭狀態,力圖解決用線條表現物體結構及空間透視的知識技能。記憶大比拼半遮半掩的物體圖片,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在觀察寫生中融入默寫的因素。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是運用線描的方式畫出物體的立體形,以并聯的方式設置了兩個學習活動。 記憶大比拼
活動一學習內容記憶大比拼是添畫。參照教材圖片中顯現部分的物體結構,理解地補充物體被遮擋的部分,使之成為一個結構連貫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寫實探求心理,又巧妙設置障礙讓他們思考理解物體結構轉折的變化。記憶大比拼通過添畫物體的外輪廓線和內部結構線,讓學生了解物體的外形包含了遮擋、收縮和轉折等前后空間透視變形的因素。教材中火鍋范圖的添畫表現出物體的厚度和立體感,符合透視規則。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由于面的收縮,平置的'圓形成了橢圓形,如果是側面的方形也將變窄。在繪畫時,應注意歸納輪廓線特征:線的位置包括與其他線相連的起筆位置、轉折位置及與其他線的距離位置;線的方向包括線的傾斜狀況和轉折角度;線的長短總是比較而言的。包括了形的長短、大小比例等;線的曲直反映了輪廓線的凹凸程度。
活動二學習內容是畫出完整的立體形。教師需指導學生首先觀察立體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結構,物象由哪幾個主要部分組成,除這幾個部分本身的形體變化外,其相互組合使輪廓有了較多的變化,每一部分將如何銜接,特別突出的是各形體之間的相互遮擋關系,反映到輪廓線上則是線的遮擋、斷連關系,最后再表現細節。兒童描繪形體首先應是畫得生動,其次才是畫準確。
二、教學目標
◆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
◆抓住物體外輪廓線與內部結構線的大致關系,合理地添畫立體形。
◆能具體細致地描畫教材中所提供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
◆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能以線條繪畫的形式記錄對事物的感受。
三、教學思路
兒童寫生并不需要具體規定應該怎樣畫,重要的是指導他們怎樣觀察,怎樣自己畫,并在畫的過程中根據造型原理不斷啟發、提醒他們。相關繪畫知識技能的傳授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進行。
活動一教學過程建議設置為:嘗試添畫一作業評析一引導觀察一了解方法一再次添畫一評析交流。可以先讓學生嘗試添畫茶杯或紙盒,在作業評析中解決一部分技術問題,如用線是否流暢,是否抓住物體大小比例特征,然后出示茶杯或紙盒實物引導觀察,并利用教具讓學生了解圓的透視縮形原理及六面體的透視變形原理。教材中的火鍋圖片進一步明確了畫立體形的步驟方法。學生第二次添畫作業內容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圖片,也可作適當增添、刪補。
活動二教學過程建議設置為:出示競技游戲規則一闖一關:畫簡單物體(六面體)一闖二關:畫簡單物體(圓柱、圓臺)一闖三關:畫較復雜的物體(立體形組合)一作業互評、心得交流。學生在競技狀態中發揮潛能快速作畫,鞏固知識,逐步訓練,提升品質。教師應根據學生普遍水平來確定每一關作業的多少、時間的長短。
四、教學選擇
1.工具材料的使用可以不同:可用鉛筆、簽字筆、水彩筆或鋼筆來畫線條,但切忌用尺來畫直線。
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4
教學內容:
第5課 記憶大比拼
教學目的:
(1)能認真觀察物體的外形結構,初步感受和認識立體形的輪廓特征。(2)抓住物體外輪廓線與內部結構的大致關系,合理地添畫立體形。(3)能具體仔細地描繪材料中所的對象,用線流暢,表現生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人
1.CAI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猜猜像什么。(水壺的半張圖片)
2.教師點擊課件出現另一半后,學生看像什么。(水壺)
3.揭示課題——記憶大比拼。
二、嘗試表現探究方法
1.請同學把桌上的'作業添畫完整。(已準備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鍋圖片)
2.分析學生作品,指導矯正作業中常見的問題:線條是否流暢?
3.引導學生觀察火鍋外形結構特點。教師:火鍋由爐筒、鍋身(鍋蓋)、底座三部分組成。
4.添畫方法:首先根據記憶畫出其外輪廓線,再添加其內部結構線。
三、游戲解難
1.游戲——大家來找茬
(1)分組討論,課件出示游戲內容。游戲內容:
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提出問題:這些圖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樣添畫更合理?
(2)每組請一個代表上臺分析圖片。(重點引導學生說說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畫合理。)
學生每發現一處錯誤就及時分析如何添畫,課件可點擊添畫過程,并歸納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體的特征:對邊平行。垂直于地平線的線永遠垂直。
圓柱形物體的特征:頂部和底部圓形的變化。
出示透視縮形學具進行說明。
不規則物體:根據記憶和想像添畫。
2.教師。
四、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1.優秀學生作品賞析。欣賞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描繪的線描作業。
2.課件出示作業要求:請仔細觀察教材中的3張圖片,把這些物體添畫完整。
3.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交流
1.學生將自己的畫貼在教室周圍的展板上。
2.自由欣賞,相互。
3.教師。
【美術記憶大比拼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金色的記憶教案02-24
大班美術金色的記憶教案5篇02-24
美食大比拼作文08-31
絕招大比拼作文09-03
美食大比拼作文06-20
廚藝大比拼作文05-16
才藝大比拼作文05-20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羽毛球大比拼作文03-15
廚藝大比拼作文13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