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一)
教學過程:
一、搶答游戲
出示課件:根據文字描寫猜猜名著中的哪個人物
(意圖:這個活動占用的時間不多,一來與前面所學內容聯系起來,關注名家的生動描寫是這些人物形象鮮明的原因;二是活躍課堂氣氛;三是為后面學生練習用一句話描繪出嚴監生的特點而打下基礎。)
二、導入新課
1、簡單介紹《儒林外史》,補充原著中嚴監生的資料
嚴監生家里錢過百斗,米爛陳倉,童仆成群,牛馬成行,良田萬畝。鋪面二十多間,經營典當,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幾百兩銀子
————節選自《儒林外史》
(用最簡明的語言向學生介紹原著,而資料的補充豐富了對文本人物的理解)
2、板書課題:正音監(jiàn)書空:臨與監
三、檢查預習情況,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指名讀原文,隨文正音
出示課件
2、檢查學生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1)理解字詞
哥子郎中燈盞穿梭登時諸親六眷
一聲不倒dǎo一聲兩莖燈草挑掉一莖
諸親六眷在文中指的是大侄子、二侄子、趙氏、奶媽、哥子等
(2)理解多音字
tiāo扁擔兩頭掛著東西
挑
tiǎo用細長的東西撥開或弄出
(3)理解課文中通假字現象:
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已——以)
(這篇課文雖不長,但有些難讀,借助注釋和上下文理解一些重點詞的意思幫助學生掃清文中的障礙,此環節的設計重視學生自學及語言文字的工具性)
三、再讀課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身為千萬富翁的嚴監生在臨死前有哪些與常人不同的表現?
1、哪些句子表明他快要死了?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病情。生讀兩遍。
出示課件
奄奄一息彌留之際生命垂危病入膏肓(huāng)行將就木垂死掙扎
2、引導:你注意到了嗎?嚴監生病重得已經話都不能說了,那么作者對他的描寫主要是動作與神態兩方面,請你找出描寫他的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劃下來,標上序號,快速讀一讀,同桌相互檢查句子劃全了沒有。
描寫他的動作神態主要抓哪幾個部位?(板書:頭、手指、眼睛),大家剛才找到了這些句子有五處之多,那么最能看出他病情嚴重而且與常人表現不同是哪一句?
3、出示關鍵句: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根指頭。
(1)、嚴監生那伸出的兩根指頭的意思你明白了嗎?但是當時他的親人百思不得其解
板畫:兩根指頭兩莖燈草
(2)出示說話練習,生交流
嚴監生已經是()的人了,心里耿耿于懷,念念不忘的不是(),而是不值錢的(),他真是();
引導:一個人到了生命垂危之際,會牽掛孩子和家人,表現出對親人的依戀,也有對自己生命的留戀。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可是嚴監生他——
所以嚴監生總不得斷氣,只見他——生第一次讀重點句
嚴監生已經是()的人了,他居然伸出了兩根指頭,可是()()()都沒有猜對他的心思,他的心里(),如果他能說話,他肯定會說()。
所以嚴監生總不得斷氣,只見他——生第二次讀重點句
這燃燒的難道僅僅是兩莖燈草嗎?不,那是()啊!
所以嚴監生總不得斷氣,只見他——生第三次接讀重點句
4、用一個詞概括嚴監生的性格特點。請生上臺板書——吝嗇鬼、守財奴
(設計意圖:理解嚴監生的性格特點并不難。這個環節的設計,抓住了他“總不得斷氣”這個關鍵句,難度一步步增大,從說話到朗讀的這個過程中,目的是希望學生在讀中理解嚴監生的吝嗇形象)
三、精讀課文,深刻理解吝嗇鬼形象。
1、師生合作朗讀全篇課文,老師讀大侄子、二侄子、奶媽、趙氏的話。
(設計意圖:教師的范讀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2、出示朗讀方法指導課件,板書:動作神態內心
(一)、模仿讀模仿人物動作神態讀
(二)、重讀重讀關鍵詞
(三)、想象讀根據人物動作神態想象內心活動
3、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品析語段一
出示: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根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心想——————
(1)生交流此時嚴監生心里會想什么,抓四個關鍵詞:“大侄子、兩根指頭、搖了搖頭、兩個親人”想象,并板書:搖了搖
(2)小結學生說話成果
大侄子呀,大侄子呀,虧你說得出來,什么親人不親人的,不曾見面,所有的親人都已經來了,都盼著我早死呢。你看你看,我搖了頭,根本不是你們說的那個意思,我伸著兩根手指頭,指的是兩莖燈草,耗了我的油,費了我的錢哪。
4、出示語段二和三,學生選擇一段進行寫話練習。
(1)要求:要多抓幾個關鍵詞,根據人物的動作神態想象內心活動,是寫一段話,而不是一句話。
(2)板書:描寫二侄子這個語段抓了哪幾個關鍵詞:板書:狠狠搖
奶媽的這個語段呢?板書:閉眼搖
(3)點撥:同樣是搖,卻搖得不一樣。為什么閉眼搖?(特別絕望,特別無奈)
5、學生交流寫話成果:
(1)點撥:這大侄子不理解,二侄子也不理解,他的眼睛睜得滴溜圓,“狠狠搖”可見他的心里多么又急又氣,還有恨。把這個意思寫進去。看誰進步了?
(2)補充原著中嚴監生日常生活的片斷
(3)點撥:寫奶媽的,要寫出那種絕望。
(設計意圖:這樣的練習在課堂上經常會用到,但為了不流于形式,教師導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出來,要在寫話的過程體現孩子們課堂上的進步。因前面作了指導,充分放手讓孩子們寫,孩子們有法可尋。)
6、練習編謎語:同學們說得很好,寫得也很好。能不能用課前學習的猜謎語的方法用一句簡短的話描繪出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實際上是對文章寫法的一個小結,可以從動作神態或性格特點來編。有個同學編得好:臨死垂危兩指伸,不戀親人戀錢財,我修改了幾個字,變成:生命垂危兩指伸,不戀親人戀燈草。有的編成:奄奄一息伸兩指。吝嗇鬼三個字很形象,很簡單,但是確實很有特點抓了經典的動作非常深刻。)
7、生朗讀
師:通過剛才的說話、寫話練習,同學們再來讀這幾段話時,心里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的話來讀,也可以讀老婆趙氏的話。讀你最拿手的。(如果說分析是輸入,那么朗讀既是綜合,又是輸出,只要孩子們的朗讀有點進步,這個課堂環節就有價值。)
四、拓展升華,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嚴監生的資料:
自此以后,王氏的病重將起來。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用的是人參、附子,并不見效。
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鬧了半年,不必細說。
他是個膽小有錢的人,見哥子不在家,不敢輕慢,隨即留差人吃了酒飯,拿兩千銀子打發去了。
——節選自《儒林外史》
2、總結:通過讀以上資料,一定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吧?那么走進原著,嚴監生的形象會更豐滿。《儒林外史》這本書從大家熟悉的王冕開始寫起,有中了舉人都高興得發瘋了的范進,有整天在考場替人寫文章的匡超人,還有女兒上吊死,卻大笑“好”的窮秀才。真是一群丑態百出的讀書人!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二)
教材簡析:
《人物描寫一組》則是這一專題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物描寫一組》中第一個片段,選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儒林外史》,《“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紅樓夢》,題目為編者所加。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兒童形象。片段中動詞的準確運用兼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使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躍然紙上,堪稱人物描寫的經典之作。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破綻、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穿梭、輝煌、風騷、媳婦、標志、氣派、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嚴監生、鳳辣子這三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嘎子、王熙鳳、嚴監生這三個人物形象。
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讀書指導法、討論法、談話法、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朗讀、思考、討論、模仿,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
課前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觀看影視片《小兵張嘎》《紅樓夢》,了解故事背景,布置學生查閱與本課有關的資料,閱讀《儒林外史》《紅樓夢》中相關章節,了解作品梗概。
2、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教學內容:
《人物描寫一組》是第七單元作家筆下的人專題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由三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是《人物描寫一組》中第一個片段,選自作家徐光耀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題目為編者所加。這個片段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塑造了小嘎子和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兒童形象。片段中動詞的準確運用兼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使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躍然紙上,堪稱人物描寫的經典之作。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破綻、咕咚、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小嘎子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教學方法:
本課綜合運用讀書指導法、討論法、談話法、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
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具體為“讀——思——劃——議——演”五個步驟。
課前準備
《小兵張嘎》的錄像片斷、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1、在燦爛的文學寶庫里,作家們用他們的生花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知錯能改的廉頗,勇武過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筆下,這些人物特點鮮明,讓我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一組新的課文,繼續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說說讀了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有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詞語。
(2)想一想,他們是如何摔跤的?
2、檢查自讀效果。
3、讀了課文,你知道小嘎子和胖墩兒是怎么比賽摔跤的?比賽的結果怎樣?
三、研讀賞析,感悟特點
1、自主學習: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句子劃下來,圈出關鍵詞,想一想: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一個怎樣的胖墩兒?
2、小組交流各自的讀書心得。
3、集體匯報:(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分別研讀,體會人物特點)
(一)嘎子的特點: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
①自己讀一讀,什么詞語寫出了嘎子的特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②指導朗讀
(2)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似的對起陣來。
①什么叫“虎勢兒一站”?“公雞鹐架”又是什么樣兒?請同桌倆人模仿人物互做動作。
②這時嘎子心里在想些什么?
③指導朗讀。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①這一招的主要動作是什么?蹦來蹦去的目的是什么?
②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③指導朗讀。
(二)胖墩兒的特點:
1、找出最能體現胖墩兒是摔跤慣手的句子。
2、交流:
(1)“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幾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2)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一點兒破綻。
(3)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搬不動他。
①讀一讀句子。
②抓住動作、語言談感受。
③感情朗讀。
3、作者主要抓住了什么來進行人物描寫的?
4、指名模擬表演。
四、仿寫片斷,拓展延伸
1、小結寫作方法。
2、寫一寫嘎子和胖墩兒的第二次比賽片斷。
3、播放視頻錄像。
4、課堂小結。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能從課文的詞句中感受小嘎子、嚴監生、鳳辣子等鮮明的人物性格,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經驗還原人物形象,能對人物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課文中找到描寫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詞句,細心揣摩,體會這些詞句在表現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嘗試寫一段人物描寫。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句子。
課前準備
了解《小兵張嘎》、《儒林外史》、《紅樓夢》的故事梗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通讀課文
1、出示課題《人物描寫一組》,說說以前學過的課文或讀過的課外讀物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一說是怎樣描寫的。
2、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二、默讀課文,暢談感受
1、默讀課文,尋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讀幾遍。
2、說說讀了課文后的感受,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1)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評價,比如:小嘎子很機靈;鳳辣子很潑辣;嚴監生很吝嗇。
(2)可以說說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嚴監生臨時前“伸著兩個指頭”這個動作,課文中反復出現,充分說明嚴監生的吝嗇……
(3)可以說說課文的語言在表現人物性格特點上的作用,比如:“鳳辣子”這個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讀,感受人物
1、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深入閱讀短文,在閱讀中嘗試完成下面的學習任務。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別能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詞句,畫下來,反復朗讀。
(2)你所閱讀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用一兩個詞語概括,標注在相應的文字邊上。
(3)想象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在頭腦中形成圖像,嘗試有感情地朗讀。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學自由組成小組,相互討論切磋研讀成果。
第二課時
一、課堂交流,分享成果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學習情況。
①小嘎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她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上風。”——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機靈和“狡猾”。
②讀讀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2)交流《臨時前的嚴監生》的學習情況。
①嚴監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總部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越發指得緊了。”
“……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沒了氣。”
——從這個簡單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嚴監生人都將死,仍恐費了燈油,是多么吝嗇。
②讀讀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3)交流《“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學習情況。
①“鳳辣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并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一語未完,只聽后院中有笑語聲,說:‘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認未到而聲先至,其他人“個個皆斂聲屏氣”,唯有她“放誕無禮”,活脫脫的潑辣相。
②讀讀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讀。
二、反思形象,感悟寫法
1、快速閱讀三篇短文,你認為哪個人物形象在你頭腦中留下了最鮮明的印象?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標注。
2、交流討論,學生只有發言,講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師可隨機點撥。
點撥的要點:
(1)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的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動作就是一個小孩子才會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簡單的“狡猾”等。
(2)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結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嚴監生臨死前伸出兩個指頭,“鳳辣子”在眾人面前風風火火的語言,都有力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3)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很典型。如:“鳳辣子”一下子轉悲為喜時,一前一后說的話,就是典型的人物語言;嚴監生那伸著的兩個指頭等。
三、創設情境,嘗試描寫
(1)小結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有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要典型。
(2)回憶生活中影響深刻的人物,設想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描寫一個人物活動的片斷。
(3)講評學生描寫的片斷,也可以讓學生相互評點。
四、作業
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性格的句子。
23刷子李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墻技藝,想象“刷子李”刷墻時的風采。
2、能抓住重點句段反復朗讀,體會文章是怎樣表現“刷子李”的技藝高超的,感受獨特的語言韻味。
3、認識課文中的6個生字,摘錄描寫精彩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解課題,初識“刷子李”
1、出示課題“刷子李”,說說從課題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課文描寫的是一個姓李的人;(2)這是一個用刷子干活的人;(3)這個人刷墻特別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墻特別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稱呼。你還知道類似的稱呼嗎?
比如:做豆腐特別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頭特別好的,姓陳德任叫“剃刀陳”……
二、讀課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讀課文,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說說“刷子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學生可以自由說說初讀課文后的感受,談談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用課文里的話來說。
3、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最能表現“刷子李”技藝高超的句子,做好標記。
4、課堂交流,用一個詞來說說“刷子李”的粉刷技藝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課文中找出理由。
學生可以多個詞語來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藝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無縫、出乎意料、不可思議。
理由主要有以下這些,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調整教學順序。教學時要把理解、朗讀結合起來。
(1)“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上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通過動作和聲音的描寫,寫出了“刷子李”刷墻時動作熟練優美。
(2)“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一個“天衣無縫”,一個比喻,寫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墻面十分平整,質量很高。
(3)“這時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說話……看上去就跟粉漿落上去的白點一模一樣。”——這段話可以和文章開頭的一段話聯系起來,理解“刷子李”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沒有白點,不可思議。
5、選擇最有興趣,認為寫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讀。
三、悟語言,體會韻味
1、熟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獨特的感覺。
2、通讀課文,在頭腦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墻時的樣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四、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誦。
2、摘錄精彩的語句。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04-14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通用13篇)03-31
人物描寫一組說課稿模板(精選7篇)09-29
人物描寫教學反思08-16
激勵:哲理散文一組08-17
畢業實習報告(一組)08-12
晚會游戲節目一組08-15
第一組導讀08-16
我們這一組作文09-08
人物描寫摘抄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