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9 19:32:01 詩琳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2、經歷運用萬以上的數表示事物的過程,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數感。

      3、對大數目進行合理的估計,自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計數單位十萬和億。

      教學難點:

      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數感。

      教學準備:

      計數器(每個小組的學生各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為了使同學們讀到更多的書,這兩年我們學校增進了很多的圖書。在一些中學和大學校園里還建有規模更大的圖書館,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去看看?

      生:想。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約有圖書十萬冊) (指一名學生)你的'表情告訴大家,你有話想說。

      生:書真多啊。

      師:老師還帶來一組咱們班同學從網上查找的資料,誰來讀給大家聽?(課件展示課本上所提供的一段資料) 中山大學圖書館累計藏書約4086000冊。 山東省圖書館累計藏書約5094600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累計藏書約21600900冊。 美國國會圖書館累計藏書約119000000冊。 指一名學生試讀,生面露難色,眉頭緊皺。

      師:大家遇到困難了,生活中像這樣的大數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和研究生活中這樣的大數。(板書課題:萬以上數的認識)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感知十萬的數。

     。1)師:同學們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的書有很多,十萬是多少呢?誰來說說看。 學生自由說。 用課件出示:1小盒訂書釘有1000個。 師:我們一起數數看一大盒裝了幾小盒呢?(課件動態演示,學生數) 引導學生繼續往下想:兩大盒有多少個訂書釘?3大盒呢?5大盒、8大盒、9大盒、10大盒呢? 學生跟隨老師的提示,進行想象。 課件動態演示十大盒訂書釘疊在一起的情景。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描述一下十萬是多少? 師生共同小結:十個一萬是十萬。

      (2)師課件出示人民大會堂圖片。

      師:我國雄偉的的人民大會堂,它能容納一萬人,如果要容納十萬人,需要幾個這樣的人民大會堂?

      生:10個。

      師:也就是說,10個這樣的人民大會堂才能容納十萬人。那你見過十萬個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嗎?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描述一下十萬是多少。

     。3)師課件出示計數器。

      師引導學生在萬位上一個一個地撥珠子。學生跟隨一萬一萬地數,當數到10萬時。 師引導生領悟:在萬位的前一位,這一個珠子代表的是一個十萬。并理解10個一萬是十萬;萬和十萬之間的進率是10。(隨著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其過程) 師板書:10個一萬是十萬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計數器自己探索一百萬、一千萬、一億、十億、一百億、一千億之間的關系和進率。

      師生總結: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2、感知萬以上的數 結合資料引導學生想象。

      (1)一般情況下,成年人的頭發約有10萬根,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0個成年人的頭發集合在一起大約有多少根?100個人呢?1000個人呢?(學生邊想象邊回答)1000個正常成年人的頭發大約有一億根。

     。2)鐘表上的秒針跳動一億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時間。讓我們跟隨秒針跳動的速度來數數看。

      三、 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認識計數單位,了解數位順序表。

      介紹:像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叫計數單位。 討論:細心的小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億后面為什么加,你怎么理解? 師:每個計數單位要占據一定的位置叫做數位。因此就有了數位順序表。 學生獨立完成數位順序表,然后小組交流。

      2、小組合作,研究數級的劃分。

      師:為了使用的方便,我們能不能給這些數位劃分一下小組,然后給每一個小組起一個你們認為比較合理的名稱。

      小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組匯報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哪種分法更合理。 師:兩種分法都有道理,但是經過人們長期的使用驗證,第二種分法使用起來更合理、方便。 老師介紹數級的劃分方法。

      3、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數位順序表,你能發現什么? 課件出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討論:相鄰是什么意思?你怎樣理解?

      師:大家理解得都很好,我們一起了解一點相關知識。 生:就是挨著的兩個計數單位。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師:我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能不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讀出這些大數來呢?課件出示: 中山大學圖書館累計藏書約4086000冊。 山東省圖書館累計藏書約5094600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累計藏書約21600900冊。 美國國會圖書館累計藏書約119000000冊。 學生試試。(有的學生不會) 有關這部分知識我們下節課接著學習,會使我們更熟練的認識大數。

      五、 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第五頁的第二題。

      讓學生回憶今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感受大數,并用大數進行表述通過練習建立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其實像這樣的大數生活中還有很多,課后同學們可以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感受大數目的場景,把你的感受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魯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個信息窗。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數數、讀、寫數以及10000以內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一開始就聯系生活,通過比較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三個國家的陸地面積和總人口數的大小,引出萬以上數的大小比較;通過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我國陸地面積與人口數,引出萬以上數的改寫的學習。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掌握萬以上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經歷比較方法的形成過程,培養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2.會把整萬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3.培養主動探究的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萬以上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學會大數的改寫。

      教學流程大致如下:

      一、復習導入:

      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5642687○2678

      并讓學生說一說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即:1、位數多的數大。

      2、位數相同的數,從高位比起。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本情境圖。并提出: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數學信息?通過這些數據,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中國、俄羅斯、美國的陸地面積共有多少平方千米?

      2.這三個國家哪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最大?哪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最小?等等

      三、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ㄒ唬┍容^大小,探索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師提出:要想知道哪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最大,哪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最小,怎么辦?你想怎樣比較?請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比較方法。

      2.全班交流,體會方法

      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根據數位的多少來比較,可能根據分級來比較,也可能根據數的組成來比較,還可能借助一個標準數來比較……。

      對不同的比較方法老師都應給予鼓勵與肯定,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優化方法

      師提出: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便,使用起來最快捷?(學生各抒已見)

      4、歸納總結

      師小結:我們在進行比較時就可以用同學們研究的既快捷又方便的方法。就是可以先看一看這些數分別是幾位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那個數就。蝗绻粩迪嗤蛷淖罡呶婚_始比較,最高位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一下位,以此類推。

      5、鞏固練習:比較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數的大小

     。ǘ、改寫整萬、整億數為“萬”或“億”做單位的數

      1、寫數,體會改寫的必要性

     。1)師出示如下信息并要求學生寫出橫線上的數,在交流展示寫的結果時,先讓學生起來讀一讀寫出的數,通過讀數讓學生知道這兩個數分別是整萬數和整億數。

      接著提出:在剛才寫的過程中,你有何體會?那么有沒有寫起來簡便、讀起來快捷,并且不改變原數大小的寫法呢?同桌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可能會交流:用漢字代替阿拉伯數字)

      師提出:那么我們就以“萬”或“億”為單位表示我國的陸地面積與人口總數,小組交流說一說怎樣改寫?

     。2)全班交流

      師提問:在將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時,應該怎樣改寫?

      交流后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把整萬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可以先分級,再把萬位后面的4個0去掉,最后添上一個“萬”字。

      把整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同樣要先分級,再把億位后面的8個0去掉,最后添上一個“億”字。

      2、對比觀察,感受改寫的簡潔性。

      師提問:比較兩種寫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簡便?

      通過對比各個等式的左右兩邊,學生很容易地感受到改寫后的簡潔性。

      3、鞏固練習:把下面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四、課堂小結,感悟收獲。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3

      我叫x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信息窗《萬以上數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等環節來進行我的說課。

      首先,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在第一學段(應該是二年級下冊吧城市與農村學生手拉手這一單元)認識了萬以內數,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萬以上的數,這是認數范圍的又一次擴展,同時也是在小學階段整數范圍內認數的終結,所以它對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數與代數方面的相關闡述,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大數的意義,理解并掌握數位順序表,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2、經歷運用萬以上的數表示事物的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對大數目進行合理的估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其中,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以及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是教學重點,理解“十進制計數法”是教學的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來談一談:

      三、說教法與學法

      1、在大量的感知與體驗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無論是2001版還是2011版的課程標準都要求我們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而在這節課中學生最困難的恰恰就是對大數實際意義的感受。因為它不像10以內、100以內的數看得見、數得清、摸得著。所以這節課需要我們提供大量的、豐富的、現實的素材,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猜一猜、想一想等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在大量的感知與充分的體驗中感受“十萬”和“億”究竟有多大;

      2、重視遷移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遷移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學習方式,所以本節課的教學要充分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借助計數器模型,幫助學生感受數的大小,體會萬以上計數單位的意義,理解萬以上數的組成,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為了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更好的體現數學課程的新理念,突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所以,在本節課的導入新課部分,我首先和學生交流自家小書櫥里大約有多少本書:同學們喜歡讀書嗎?家里有沒有自己的小書櫥啊?你的小書櫥里大約有多少本書呢?學生的書櫥里也就是有幾十本,甚至上百本書,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順勢出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約有圖書十萬冊,使好奇的小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大數的存在,體會到學習這些大數的必要性。從自家小書櫥的幾十冊到圖書館的十萬冊書的引入,先給學生從小數到大數的巨大反差,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產生“十萬是多少呢?”這樣的疑問,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愉快地展開學習活動。

      第二個環節:充分體驗,建立數感。這一環節又分為以下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感知十萬、一億、認識新的計數單位。

      我們小時候都有和小伙伴比大數的經歷,小點的說我知道一百,又有人說一百算什么呢我還知道一千呢,有的小伙伴知道一萬,甚至一億!其實在我們潛意識里,一萬就是個非常非常大的數了,一億就更是大的遙不可及了,但是這些大數到底有多大,其實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的。而且我們今天的教學總不能還是讓學生停留在很大很大這一層面上啊,所以,需要我們在學生數感的建立上下一番功夫了。首先我借助學生熟悉的訂書釘作為參照物,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經歷一個深刻的認知過程(先出示一排50個,兩排就是100個,一百一百的往下數,數至十個一百就是一千,裝進一個小盒子里,再一小盒一小盒地往下數也就是一千一千的往下數數至一萬,裝進一個大盒子里,一大盒一大盒地往下數,數至十萬,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清晰的經歷了一個十萬的形成過程,也建立了十萬個訂書釘原來可以裝十大盒的概念),接著又通過十萬張紙、十萬本書,幫助學生體會十萬這個大數的實際意義,促進學生數感的形成發展。在感知十萬張紙有多少時,我先讓學生猜一猜十萬張紙摞起來可能有多高,學生此時是憑著自己的感覺沒有任何依據的去猜,因為一張紙畢竟太薄學生一般不會猜的太高,這時再出示一百張紙,讓學生看一看他的高度,并用手去比劃大約有1厘米,100張紙大約有1厘米厚,那么一千張紙呢大?讓學生經過10個一百是一千推算出一千張紙大約是1分米,以此類推讓學生推算一萬張紙大約有1米,十萬張紙就有10米高,一層樓大約是3米多,十萬張紙就大約有三層樓那么高了!再讓學生與自己開始猜的高度比一比,真是相差太多了!學生在驚訝于十萬張紙高的同時,對十萬這個數的大小不就又更加豐滿了一步嗎?認識十萬的具體大小之后,我又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十萬這個數,撥十萬這個環節,我精心制作了一個活動教具,先出示學生學過的只含有個、

      十、百、千、萬這五個計數單位的計數器,讓學生想辦法撥出十萬,學生無非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①在萬位上撥十個珠子。②在萬位后面添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十萬”,在十萬位上撥一個珠子。③甚至還會出現在萬位上撥九個珠子,在千位上撥十個珠子的情況。然后引導學生對這幾種方法進行分析,優化在萬位后面添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十萬”,在十萬位上撥一個珠子的最佳方法(具體說明)。這樣,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十萬”就從學生自己的探索中誕生了!然后又讓學生十萬十萬的往下數,數至一百萬,一百萬一百萬的往下數,數至一千萬,一千萬一千萬的往下數,數至一億,在數的過程中學生又可以認識百萬、千萬、億這幾個新的計數單位。而一億這個數到底有多大呢?對學生來說還是非常抽象的,為了讓學生建立對一億的感知,我又讓學生跟隨鐘表上秒針一起來數一數,一開始學生會非常的好奇:數一億秒需要多長時間呢?我們干脆試試吧,可是數至一分鐘就會出現學生偷懶的情況,閉上嘴巴不數了,繼續數的同學會出現口干、累的情況,在這個關鍵點上我又告訴學生如果要數一億下,就要像剛才那樣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數上三年多的時間,進而讓學生體會到一億這個數真是太大了!這樣學生對一億的感知就會豐滿立體起來。最后我啟發學生如果十億十億地繼續往下數又會產生哪些新的計數單位呢?這時學生就會根據經驗得出還有十億百億千億永遠也數不完!結合剛才在計數器上數數的過程學生還可以體會到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從而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十進制計數法。

      第二個層次:整理數位順序表,認識數位、數級。有了上面的探究過程體驗,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體驗,再讓學生去整理數位順序表那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了,在此環節我先告訴學生把這些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據的位置就叫做數位,“一”這個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是個位,“十”所對應的是數位是十位,那么百、千、萬所對應的數位呢?你們能把這個數位順序表填完整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整理,再通過全班交流達成統一意見。然后我再引導學生思考:在我們的數位順序表上一共有12個數位,為了讀寫的方便,你能把這十二個數位不改變排列順序,按照它們的特點分一分組并給每一組起個合適的名字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并進行小組交流匯報展示,在這里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不同的分法,(常用組與不常用組、萬位下組萬位組萬位上組)根據學生分組的實際情況,適時向學生介紹:數學上把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一組,表示多少個一,叫個級;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一組,表示多少個萬,叫萬級;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是一組,表示多少個億,叫億級。這樣就把這12個數位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分為一個數級,共分成四個數級。最后利用課件將只含有數位和計數單位的數位順序表填上數級,形成一個完善的數位順序表。本環節中數位、數級的劃分和命名這些知識學生應該牢固掌握,但我沒有將現成的結論、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給學生提供了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與同伴的合作交流獲取知識,達到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第三個環節:設置懸念,拓展延伸。

      課堂進行到這里,可以說教學目標已基本達成,但是我又在課堂將要結束時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懸念,讓學生把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我在學生剛剛整理好的數位數序表的下面每一級的其中一個數位上各寫一個數字3,組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數,讓學生說出不同數位上的3各表示什么意義,進而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最后再讓學生嘗試讀出這個數,當學生怎么讀也讀不對時就會體會到還有新知識需要學習,激發下節課繼續探究的欲望。

      俗話說:千金難買回頭看,所以,在課堂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讓學生說一說研究的過程、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結論以及學習收獲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打成捆背回家。

      以上教學設計是我個人的教學預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億以上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20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3-14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2-27

    《認識整萬數》說課稿12-19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集錦15篇)04-15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案例(通用10篇)03-07

    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16

    《萬以內數的認識》數學教案02-09

    認識更大的數教學反思03-2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国产按摩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 日本香蕉青青妞视频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