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高三語文教案>7、語言的演變

    7、語言的演變

    時間:2022-08-16 14:56:38 高三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7、語言的演變

    七、語 言 的 演 變

                      呂叔湘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語言一面是穩定的,另一面又在演變的道理。

       2、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并初步區別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一般異同點,注意語體風格,糾正書面用語中“半文不白”的現象。

       3、學習本文在說明中運用不同的方法和通俗簡練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舉例說明的方法和綜合運用各種說明方法的寫法。

       2、難點: 古今語言的差別和漢語的演變。

    三、教學時數:

        三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課文與作者簡介:

        本文為《語文常談》一書的第六章,原名《古今言殊》,是一部關于語言文字的普及性讀物,共收文章八篇,課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全文分為四個部分,四個部分的小標題為“語言也在變”,“語匯的變化”,“語法、語音的變化”,“從文言到白話”。選入課本時,作者刪去了第四部分,前三部分的小標題換成了序數詞一、二、三。

        呂叔湘,江蘇省丹陽縣人,我國當代著名的語言學家。數十年來一直從事語文研究和語文教學工作。寫了不少專著,代表作是《中國文法要略》、《漢語語法http://www.baimashangsha.com/論文集》、《語法修辭講話》(與朱德熙合著)

     

    課文分析:

    第一部分: 語言也在變。

        寫一封信的“信”,古人用哪一個字表達?

        “書”例: 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信”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信”在古代的意思很多:

         (1)相信“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

         (2)使者“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孔雀東南飛》

         (3)確實“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

        第一節告訴我們: 語言具有穩定性,它的變化短時期不能察覺。但是語言同世界上萬事萬物一樣,是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的。

        語言又具有繼承性,現代漢語就是繼承了古代漢語并加以發展而成的。它們之間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 “人”、“手”、“心”、“筆”、“墨”、“山”、“水”、“牛”、“羊”、“田”、“收”、“放”、“大”、“小”“追”、“長”、“短”、“弱”等的詞義,古今大體是一致的。但就語言文字的整體來說,由于時代相隔久遠,舊事物、舊概念不斷地衰亡或改變,新事物、新概念不斷地產生發展,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之間便出現了很多差異。

        閱讀2--7節,劃出《鄒忌諷齊王納諫》這段文言里與現代漢語“意義有所不同”,“用法有些兩樣”的字。如: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 “吾孰與徐公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根據劃出的詞看,哪些詞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但不能單用?

        意義相同,不能單用的有:

        古:    形    貌    衣    鏡    妻    自    信    外

        ↓     ↓    ↓    ↓    ↓    ↓    ↓    ↓    ↓   

        今:   體形  容貌  衣服  鏡子  妻子  自己  相信  外面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 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古代漢語中許多單音節詞在現代漢語中成了復音詞里的一個詞素,有的只是成語的一個成分。如“形影不離”、“糖衣炮彈”、“破鏡重圓”、“自以為是”、“信以為真”等,這是古今漢語的一大差別。

       2、以“之”字為例子,結合課文說明“意義沒有改變,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之”在古代漢語里使用極其頻繁,其它用法暫且不說,單就表示從屬關系(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用法,就有附在名詞后邊的。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有時附在形容詞后邊的,如“高爽之地”。可是“之”表示從屬關系時,今天就不能說“李明之學問很好”,“美麗之校園,令人陶醉”等,因為這種說法半文半白,不規范,要把這兩句話中的“之”改為“的”,才符合現代漢語的要求。( 在某些特殊固定短語里,“之”仍舊保留著。如“之上、之下、之中、之內、之外、之前、之后、三分之一、原因之一、條件之一、一技之長、光榮之家、少年之家”)

       3、所用的意義現代已經不用,盡管別的意義還在使用。

        如“修”:

    【7、語言的演變】相關文章:

    人種遷徙、語言演變與農業起源的思考08-17

    漢字的演變教學反思08-25

    漢字的演變作文03-22

    筆的演變作文08-04

    漢字的演變作文09-18

    唐代皇權高層基礎演變08-17

    漢族的發展和演變(上)08-17

    漢族的發展和演變(下)08-17

    商周秦漢時期政治神話的演變08-17

    鯀禹故事演變引出的啟示08-1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观看AV无毒网站 | 特级婬片女子高清视频国产 | 色偷偷精品免费视频 |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