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滑鐵盧之戰》
一、教學目標1、培養科學的思辨能力;2、學習本文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3、繼續體會報告文學兼有新聞和文學兩重特征的特點。二、教學重點、難點1、本文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2、報告文學兼有新聞和文學雙重特征的特點三、教學方法手段:問題研讀法、多媒體手段輔助四、課時安排:2課時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課前播放影片《遼沈戰役》中“錦州之戰”片斷,上課后便即關閉,由此導入新課:(課前要求學生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完成“思考與練習二”。)同學們,剛才大家看了《遼沈戰役》的片斷,影片中展示的戰爭場面之慘烈,規模之宏偉是在以前的國內戰爭影片中少見的。我們知道,錦州之戰的勝利,對于遼沈戰役的勝利,進而對于三大戰役的勝利是非常關鍵的。一場戰爭的勝負直接影響到一個階級或者一個朝代的興衰,這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是不勝枚舉的,滑鐵盧之戰即是一例。滑鐵盧之戰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場著名的戰役。這一戰役徹底結束了拿破侖的政治生命,也從戰術、戰略的角度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教訓。閱讀茨威格的這篇文章,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由自主地跟隨作者的筆,用歷史回望者的眼光審視這個影響整個歐洲歷史進程的偉大戰役。今天我們來閱讀這篇精彩的報告文學,看看茨威格是如何再現戰爭的慘烈之景的,看看茨威格是如何評判這場戰爭的。二、整體感知1、學生交流自己查找資料的結果:(1)關于拿破侖的事跡;(2)滑鐵盧之戰的背景;(3)滑鐵盧之戰對法國、對歐洲甚至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2、通過聽寫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的情況(要求寫出拼音、漢字),并口頭說出相關詞語的意義:倉皇 拘泥 怯懦(qiè nùo)扣人心弦 疲憊(pí bèi)惟命是從 優柔寡斷 孤注一擲3、請幾名學生分別歸納各個章節的主要內容。教師加以引導、補充,明確:略(見《教師用書》第200—201頁)4、討論問題:作者認為滑鐵盧之戰,拿破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樣認為的?學生結合課文,分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發言,注意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依據。明確:作者認為“格魯希考慮的這一秒鐘卻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拿破侖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這種認為偶然性決定戰爭勝負的看法不盡全面,滑鐵盧一仗固然對拿破侖的失敗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絕不是原因的全部。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拿破侖的政治生命終結于滑鐵盧,而其決定點,則是在莫斯科的失敗。”根據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過分夸大偶然性的作用。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偶然性”在人物和事件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格魯希考慮的一秒鐘及其做出的錯誤決策,顯然加速了拿破侖的敗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變世界歷史走向的作用。5、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整體感知作品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線索、構思組材、剪裁技巧等三方面了解作品謀篇布局的特點。(1)敘事線索明晰:時間和人物兩條線索交織;(2)構思組材上,關鍵人物(格魯希)突出,雙方首領急切盼望援軍,側面烘托,引出格魯希,格魯希錯誤決策以及堅持錯誤直接導致戰爭的失敗的直接描寫,充分表達了主題。(3)剪裁技巧上切入點準確:以決定性的一秒鐘為突破口,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宏大的戰爭場面躍然紙上。三、課堂小結評點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多方面能力。四、布置作業精讀本文,體會文章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特點。板書設計滑鐵盧之戰(報告文學)[奧地利] 茨威格《滑鐵盧之戰》教案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滑鐵盧之戰》】相關文章:
長繩之戰作文08-18
陀螺之戰作文08-24
人狗之戰08-24
奪書之戰08-19
熒屏之戰_作文05-03
“非典”之戰作文09-07
陀螺之戰作文10-24
剝豆之戰作文08-24
真人CS之戰作文08-22
英雄之戰電影影評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