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里長街送總理》 :因文而異巧施教法
《十里長街送總理》.教案:因文而異巧施教法
佚名
《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真實具體地記述了1976年1月11日首都人民聚集長安街向周總理告別的感人情景。其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具體講了靈車到來之時,人們眼望靈車想念總理的悲痛場面。教學中我根據這兩段課文內容的特點,或緊扣關鍵詞,或巧設練習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緊扣“不約而同”這一關鍵詞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
。、在學生自讀完這一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出示“不約而同”,指導學生理解它的意思。(沒有約定而行動一致)
。、課文里講哪些人沒有約定而行動一致?(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選取的人物很有代表性,老人、青年、小孩,其實他們就代表了全國人民)
3、他們的哪些行為一致呢?(引導學生找出“站直”、“摘下”、“望著”等動詞,體會人們對總理的哀悼之情)
。、他們的行動一致到什么程度?(重點理解“好象有誰在無聲地指揮”)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人們對總理的愛戴、哀悼之情)
。、指導學生帶著對總理的愛戴及失去總理后悲痛的心情讀這一段內容。
這樣,抓住關鍵詞,牽一“詞”而動全“段”,步步深入,環環緊扣,避免了提許多瑣碎的問題,教學效果很好。
抓住“想”字,巧設練習,教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用引讀法理解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內容——人們眼望靈車時所想到的。
師:就在這十里長街上,我們的周總理——(生接……)
師:陪著毛主席——(生接……)
師: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生接……)
師:看到他——(生接……)
師:然而今天——(生接……)
。、人們想到了這些,同學們,你們想到了什么?
出示練習:
我想到了_______。(聯系學過的課文《溫暖》)
我想到了_______。(聯系學過的課文《周總理的睡衣》)
我想到了_______。(聯系學過的課文《難忘的潑水節》)
這樣設計,讓學生聯系以前學過的有關寫周總理的課文進行發散性思維練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組織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而且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對總理的崇敬、愛戴之情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升華,從而更好地體會到了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崇敬、愛戴和懷念之情。
《十里長街送總理》.教案:因文而異巧施教法
《十里長街送總理》教案:因文而異巧施教法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十里長街送總理》 :因文而異巧施教法】相關文章:
《十里長街送總理》教案06-07
妙用古詩,巧鑄佳文作文06-19
因人而異造句08-19
因人而異造句12-30
數學教法教案10-01
眼光因人而異作文(精選59篇)04-07
溫總理的“震中”領導力08-17
周恩來名言 周總理名言警句04-17
十里桃花句子11-11
春風十里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