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7 15:44:53 曉鳳 一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青年做事專注、忘我的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討論來理解青年的特別與專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以及專心致志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青年做事專注、忘我的品質。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我們從伽利略、羅丹身上學到了他們優秀的品質,在平凡的普通人中,在他們的言行看到了閃光的一面,這一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27 課。

      聽朗讀。

      一、直奔 " 忘我 " 主題

      出示: " 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

      這句話中有一個詞很重要—— "忘我" 。怎么理解 " 忘我 " ?

      板書(忘我指的是他被魚吸引住了,其他所有的東西都不知道了)

      就帶著你的理解,讓我們回到課文中,從青年語言、動作、神態中走進他那 " 忘我 " 的境界。一邊細讀描寫青年動作、神態的句子,發現他在某處進入忘我的境界,就把有關句子做上記號。

      二、瀏覽描寫青年神態、動作的語句,找體現 " 忘我的句子 "

      三、研讀重點句子,體會 " 忘我 "

      1、聚焦 " 看魚 "

      出示句子: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哪些詞讓你覺得他已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呆呆、靜靜、不說一句話) ( 1 )、感受青年看魚的 " 專心致志 "

      A 這些都是描寫青年神態的詞,突出這些神態,請你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說說 " 呆呆 " 地站著怎么站?什么叫 " 靜靜 " 地看?(呆呆:一動也不動;靜靜:安靜沒有聲音)

      看著青年在魚缸邊一動不動、安靜的神態,你想送他一個什么詞?(帶著感受,請你讀出一個認真的青年。)

      模仿青年觀魚的神態。

     。 2 )、感受青年的 " 堅持不懈 "

      這樣呆呆地看,靜靜地看,到底看了多久?(一年多的每個星期天) 出示句子: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此時,我又問你,這是一位( )的青年,你又會怎么說?

      2、聚焦 " 畫魚 "

      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青年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呢?

      出示: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這句話描寫的青年畫魚的`場景。請你找一找青年畫魚的動作。(工筆細描、揮筆速寫)

      (1) 理解 " 工筆細描 "、 " 揮筆速寫 "

      什么是工筆細描?什么是 " 揮筆速寫 " ?這句話中有很多詞能幫助我們來理解。請你再讀讀這句話,劃出這些詞,借助這些詞細細地體會體會。

      交流:從哪些詞語,你可以體會 " 工筆細描 " 的意思?(細致、慢,每一個細微的地方都畫得很認真)那么, " 揮筆速寫 " 又是怎樣的呢?(快、很像)從一絲不茍中你體會出 —

      大家想欣賞用 " 工筆細描 " 和 " 揮筆速寫 " 畫的畫嗎?

      欣賞圖。(師講解:這是一幅魚的工筆畫,看到了嗎?從魚的每一個鱗片,每一片鰭到鰭上的每一條隱隱的紋絡,都是畫家一筆一筆細細描繪的。這就是 -- 這是一幅魚的速寫,你看只是簡單的幾筆,幾條魚便很快在我們眼前游動了。)

      誰來讀讀青年慢慢地工筆細描的場景。

      誰來表現青年瀟灑地揮筆速寫的場景。

     。 2 )感受畫畫的忘我

      A 引讀:這位青年就這樣靜靜地畫魚,他有時 ---- ,這栩栩如生的魚引來了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

      這位青年還在靜靜地畫魚,他有時 ---- ,這栩栩如生的魚引來了幾位年老的長者。

      B 就這樣,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會議論些什么?讓們從圍觀人的動作、神態出發,悄悄地走近青年身旁。 小孩、老爺爺、阿姨…

      自己選一種或兩種身份,抓住他們動作、神態把句子補充完整。用詞的時候,考慮他們各自的年齡特點。

      C 贊嘆聲越來越響,大家圍著青年越來越近,然而,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討論:青年為什么沒有任何反應?是的,他在專心致志地畫金魚呢!他可以忘記優美的風景,別人對他的贊嘆,甚至可以忘記自己,但唯一不會忘記的是——金魚,他心里記著的只有——

      這就是忘我呀,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再去看看青年忘我畫畫的場面。 --

      四、理解“先游到心里”的意思及與“魚游到紙上”的關系

     。、有感情地朗讀上述體現青年愛畫愛的忘我的境界的語句。

      2、現在,你們知道了“魚游到了紙上”的原因了吧:

      (因為聾啞青年勤于觀察而且觀察細致,畫魚時也是那么奮和專注,所以他能把魚畫得栩栩如生,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3、可是,當作者把“魚游到了你的紙上”這句話寫給聾啞青年時,他卻不是寫“觀察細致、勤奮專注”而是寫“先游到了我心里”。你們能聯系課文,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指由于聾啞青年長期細致的觀察,勤奮地練畫,他對魚的姿態、動作已很熟悉,在頭腦里已經形成了魚準確、生動的形象。

     。、說說“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并用上恰當的關聯詞語,把這兩句話連起來。

      五、總結全文,學習作者及聾啞青年勤于觀察,善于積累材料的習慣

     。薄⒖偨Y課內容:作者通過在西湖玉泉見到聾啞青年畫魚的事,贊揚了這個青年勤奮學習,認真專注的優良品質。

     。病⒆x完全文,你們有什么體會或是受到了什么啟發?

      教師應從以下兩方面去引導:

     、拧∏嗄隇槭裁茨馨阳~畫得栩栩如生?

     、啤∽髡邽槭裁茨馨l現這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并生動地把這件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看魚:呆呆 靜靜 不說一句

      忘我 忘了吃飯 忘了回家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畫魚: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

      融為一體

      忘記時間 忘記自己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立足重點段落,多層次、多角度地感悟語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培養學生語感。

      3、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立足課題,提出疑問

      教師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

      (“魚游到了紙上”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游到紙上?)

      [設計點評:直奔主題,讓學生立足課題提問,引起學生閱讀期待和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誦讀入境,整體感知

      1、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問題不明白,下面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看能否從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讀書要求

     、僮杂勺x課文。要求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谶呑x邊思考“魚游到了紙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盡量將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來單獨再讀讀。

     、圩x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2、同桌相互交流:上面的讀書要求和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針對容易讀錯的字,板書正音:澈、港、缸、聾。

      4、指名交流:你對“魚游到了紙上”的理解。

      [設計點評:帶著問題讀課文。使學生養成讀有所思、讀有所求、讀有所獲的習慣,真正達到快速感知文本內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內涵的目的,為探究文本、走進文本作好鋪墊。]

      三、認讀詞語,概括內容

      1、出示三組詞語認讀。

      A:聾啞青年舉止特別呆呆地站靜靜地看

      B:工筆細描一絲不茍揮筆速寫融為一體

      C:大家贊嘆紛紛議論相互交談游到心里

      2、你能用上面的詞語或者部分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請你拿出筆寫下來。

      3、同桌相互對讀課文,檢查對課文閱讀的情況,交流概括的主要內容。

      [設計點評:教師有意識的將詞語分為三類:A類是聾啞青年觀魚樣子的詞語,B類是聾啞青年畫魚樣子的詞語,C類是觀眾和“我”表現的詞語,目的是幫助引導學生對詞語進行邏輯歸類和積累。同時用上述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既規范學生語言。又靈活運用詞語。使語言訓練與文本內容融為一體。]

      四、精讀語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經知道了“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說聾啞青年的把魚畫得像。請你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看看哪些段落具體講了這層意思。

      2、教學7-8自然段。

      (1)你知道“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的意思嗎?看看第七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詞語能幫助你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重點抓住“一絲不茍”、“繡花”和“細致”理解工筆細描)

      (2)你想象一下,青年對金魚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筆細描?是怎樣做到工筆細描的?

      (3)正因為他畫得好。圍觀的老人、青年、小孩是怎么贊嘆和議論的?

      (4)誰能聯系上下文說一說“融為一體”的意思。

      (5)此時你如何評價這位聾啞青年?

      (6)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他畫魚畫得像?

      (7)練習朗讀,指名朗讀及教師范讀。

      [設計點評:對青年繪畫技藝的精湛的體會。要落實到關鍵的字詞上,此時教者抓住“工筆細描、一絲不茍、揮筆速寫、融為一體、細致”等詞語引導學生感悟,讓學生真正理解它們的基本義和語境義,感受了聾啞青年的繪畫技藝。不難看出此環節教學將詞語的理解和積累、語言的遷移與運用、方法的指導與習得融為一體。這樣立體推進,讓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與對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為一。]

      3、青年將金魚畫得栩栩如生得益于什么?請你認真讀讀3-5自然段。看能否發現什么畫畫的技巧?

      學生讀后談感受。(引導學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靜靜地”以及“從來不說一句話”想象、感知他平時如何認真觀魚的特點)

      4、再評價這位聾啞青年。(除了品質以外,有必要引導學生談出對生活的熱愛)

      5、教師小結:是啊,如果不是他長時間忘我的觀察金魚。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畫魚,那么他又怎能使畫出來的魚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讀難點,明白事理

      1、當“我”和聾啞青年交談的時候,“我”將小女孩發自內心的“魚游到了紙上”的紙條交給他時,他是如何回答的?

      2、“魚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學引導。

      (1)“魚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時你想到了哪個成語的意思和這句話的意思差不多。

      (2)“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關系?(要求學生用“因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將兩句話及兩句話所蘊涵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3)讓學生談談自己從聾啞青年畫畫的經歷中獲得哪些啟示,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認識。

      3、朗誦課外作品《高貴的補鞋匠》,聽后談初步感受。

      [設計點評:讓學生用關聯詞語說話?此埔粋簡單的句子訓練,實際起到了兩個作用:其一對學生進行了語法句式的滲透;其二檢驗學生是否弄懂兩者的邏輯關系,從而解決教學的難點。同時,朗誦課外作品。使學生超越了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

      六、總評

      1、關注學生的語言實踐。

      例如,在讓學生體會“聾啞青年畫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立足“工筆細描、一絲不茍、揮筆速寫、融為一體”等詞語,讓學生對詞語逐漸理解、感悟。同時,教師采用了想象說話、評價人物等方法將文本的“消極語言”轉化為學生的“積極語言”。又如,讓學生分類讀詞語,再讓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用關聯詞語說“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兩者的關系等,都把關注學生的語言實踐作為教學重點。

      2、繁簡得當,張弛有度。

      教師著重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的品質。在多層次、多角度感悟后,順勢引導學生理解“觀魚”與“畫魚”的關系,顯得簡潔明快。雖然簡潔明快,但突破了教學難點。

      3、變講讀串問為閱讀對話。

      教師將逐段講解變為選點突破,重點品析畫得像,借此引出“青年將金魚畫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和“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關系。讓學生與文本、與教師進行深層次對話。正是這樣的閱讀對話,使學生得到有效閱讀,提高了語文素養。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鼓勵運用到習作中。

      4、學習聾啞青年忘我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做事勤奮、刻苦、專注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中蘊含的道理,從而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初知文題之妙

      師:大家預習過今天要學習的新課文了吧?(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讓大家通過你讀的語氣,聽出你的理解,并且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生1:(讀課題)因為這是整件事的結果,課題是在講述這件事的結果,所以我讀得比較平靜、平緩。

      生2:(讀課題)我認為應該驚喜地讀,畢竟這是作者的重大發現。

      生3:第一次讀,可以用驚奇的語氣來讀。這句話本身就給人驚訝感。

      生4:還可以用贊美的語氣來讀,表示作者對青年的稱贊。(生讀課題)

      師:真好。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朗讀;叵胍幌,當你剛剛看到題目時,你一定感到驚訝,做了不少猜測。文章以“魚游到了紙上”作為題目,究竟寫的是什么呢?還記得當初的猜想么?

      生1:我還以為是童話故事。

      生2:我以為是寫魔術表演。

      生3:我以為是寫作者看到的一個奇怪的景象。

      師:是啊,不管是誰,一看到這樣的題目就會產生閱讀的興趣,這就是好題,能起到吸引大家閱讀的作用。

      二、切文脈,把握全文大意

      師:再看看題目中的這句話,來自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它要傳遞的是什么樣的信息呢?

      生:在課文第6和第13自然段,說的是青年畫魚很傳神,魚好像游在他的紙面上。

      師:這是青年畫魚的成就,也是作者經歷這件事所看到的完美結局。(板書:結局)作者在玉泉邊看魚,看青年畫魚,他能看到如此的結果其中必定有原因,有過程。就“魚游到紙上”這個讓人賞心悅目感受至深的結果,大家追根溯源,找找哪些句子說的是“原因”(板書:原因),哪些句子描寫的是“經過”(板書:經過)請默讀全文,分別做上記號。

      學生默讀,批注。

      生1:我認為第4自然段中寫他“呆呆地站在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從來不說一句話”這是“原因”,正是因為他這樣認真執著地看魚才能畫得這樣傳神。

      師:板書:認真觀察(此板書位于“原因”之下)

      生2:我找到第7自然段,整段話寫的是青年畫魚的經過。

      生3:第8、9、10自然段都是說青年認真作畫,不被旁人打擾。

      師:板書:沉迷作畫(此板書位于“經過”之下)那么,剩余的'自然段介紹的是什么呢?

      生:還有的段落介紹玉泉,玉泉的魚,觀魚的大眾。

      師:第11、12、13、14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呢?

      生:作者和青年對話,得知他的身份以及畫魚傳神的原因。

      師:好的,相信經過這一輪讀書大家都能將全文的脈絡弄清楚,應該能大致說說文章寫的是一件什么事吧?

      生:作者到玉泉觀魚,認識一個聾啞青年,發現他總是在專心地畫魚。他畫得很傳神,讓魚游到了紙上。他自己說:魚先游到心里,之后再游到紙上。

      三、品語句,體悟文章內涵

      (1)直奔核心,品讀“經過”

      師:我們重點看看青年是怎樣讓魚游到紙上的吧。請關注重點寫青年畫魚的第7自然段。再讀一讀,圍繞著青年作畫的過程,說說你最欣賞的地方。

      生1:我欣賞他畫魚時的專心,從“靜靜地畫”可以體會到。

      生2:我最欣賞青年作畫的技藝很高。例如:工筆細描,揮筆速寫。說明他畫得很棒。

      師:是的。中國寫意畫既需要揮筆速寫,瞬間抓住對象的動態,也需要工筆細描,捕捉對象細節的精彩,青年二者兼得,真了不起。(幻燈:水墨金魚動態圖)

      生3:我欣賞他的作畫態度,從“一絲不茍”這個詞可以看出。

      師:能結合同伴的發言,總結一下青年作畫成功的秘訣么?

      生:正是因為他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地畫,再加上平時刻苦練習,作畫技巧高,才能畫出栩栩如生的金魚。

      師: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把青年的可貴品質記在心里。

      生:齊讀第7自然段。

      (2)開枝散葉,品讀“原因”

      師:再往前看“原因”部分,重點品味描寫青年觀魚的語句,看看能否找到他成功的其他因素。

      生1:我關注第4自然段,他看魚很認真,認真就是他成功的法寶。

      生2:我關注第8、9自然段,觀點和同學一樣,這兩段都描寫青年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地觀察,這就是他成功的秘密。

      生3:我注意到作者和他對話的部分(11~14自然段),得知他的身份。我覺得他能這樣的專心,和他的聾啞有關系。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大師級藝術家都有生理缺陷。

      師:是啊。例如凡高是精神病患者,貝多芬是聾子,他們的殘疾不但沒有成為缺陷,反而促使他們走向藝術巔峰。生活并非不公平,關鍵看你怎么對待。

      生4:我也注意這個部分,我發現青年是長期堅持觀察、作畫的。課文第12自然段說到“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邊,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睕]有長期堅持,也不能畫出這樣傳神的畫。

      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請自由讀讀你所品味的部分,再次加深感受。

      生:自由讀課文相關部分。

      (3)前后貫通,品味其中關聯

      師:現在請大家把原因、經過、結果三個部分聯系起來想一想,青年能讓“魚游到紙上”,他成功的奧秘是什么?

      生:正是因為青年認真觀察,全神貫注不受干擾地作畫,長期堅持,才能畫出這樣傳神的魚。

      師:你能用青年自己的話來解釋么?

      生:魚先游到我的心里,再游到我的紙上。

      師:好的,大家知曉青年成功的秘密,我想對你們一定很有啟發。說說你此時的感受吧。

      生1:平時做事也要認真。

      生2:全神貫注才能把事情做好。

      生3: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

      師:板書:全神貫注(此板書位于“結果”之下)相信你們已經能體會到,每一個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也都不是上天憑空賜予的,都需要付出你的努力。請帶著自己的理解,再次自由地讀讀全文。

      生:自由讀全文。

      四、析寫法,解讀文章密碼

      (1)結合學習經歷,說出“已知”

      師:這篇文章的作者在寫作上有許多獨特之處,值得我們學習模仿。你能結合自己的學習談一兩處嗎?

      生1:作者寫得很生動,就像工筆細描一樣,對青年畫魚的過程寫得很細致。

      生2:作者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讓我們懂得全神貫注的重要性,寫文章是有目的的。

      生3:題目很吸引人。

      生4:作者的描寫很有條理,說了整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很好,你們學有所成。

      (2)借助教師點撥,了解“未知”

      點撥一:巧設懸念

      師:既然是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為什么在第6和第13自然段兩次出現“結果”呢?第6段出現,是不是太早了,有什么特殊作用么?

      生1:通過觀眾驚奇地喊出來,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

      生2:其實也吸引作者,為作者寫出下文做好鋪墊。文中第7自然段緊接著說“我擠過去一看。”這樣的安排就和上文連接很自然。

      師:看來,也許把時間順序稍稍更改一下,把先發生的事放在后面,后發生的事移到前面,文章立刻就精彩多了。

      點撥二:暗鋪伏筆

      師:都說好文章應該是惜墨如金的。我覺得開篇馬上切入正題,直接對青年進行描寫就可以了,為什么課文第1、2自然段花了那么多筆墨描寫玉泉的魚,觀魚的人。另外,第5自然段似乎也顯得多余。

      生1:如果沒有玉泉的魚,也就不會吸引青年觀魚,我認為這是環境描寫,順理成章。

      生2:玉泉觀魚人多,正可以和后文中描寫青年認真觀魚的狀態進行對比。人越多,越顯得青年認真。

      生3:這就好像毛主席說的那樣“鬧市好讀書”,我覺得作者有意在開始把環境寫得很嘈雜,就是為了突出表現青年的文靜,專心。這就是一種伏筆。

      師:很好。當直接描寫有困難,或者認為這些描寫還不夠時,可以圍著它的四周打主意。作者的這些巧妙設計,良苦用心終于有人響應了,我代表作者感謝大家。作者善寫,你們善讀。

      點撥三:穩中求變

      師:關于青年外貌身份的描寫與介紹,文中出現兩處。請大家找出來。

      生:第一處在第3自然段,介紹外貌;第二處在第11自然段,介紹他是聾啞人的特殊身份。

      師:如果按常理,你覺得應該怎樣安排這兩處,能分得這么開么?能在文章接近結尾的部分才寫出身份么?

      生:不可以。按部就班地寫,這兩處應該合并,在開篇就將人物外貌和身份介紹清楚。

      師:順著這樣的思路,對比一下,想一想,作者這么寫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生1:更好看,吸引人閱讀。如果開頭就寫了他是聾啞人,別人可能就不會那么驚訝了。

      生2:通過后來作者的觀察寫出,更自然。在接近結尾才解開疑團更自然,更順暢。

      生3:這樣更有真實感,作者寫出自己的觀察所得,把自己也融入文章中,不會生硬。

      師:看來,即便是按照一定順序寫,也可以穩中求變,尋求結構上的合理變化,讓文章更具有可讀性。

      五、仿章法,嘗試借鑒寫作

      師:課后,請大家在完成單元訓練中的習作《我敬佩的人》時,在文章的構思布局上,可以模仿這篇文章。希望你寫出的習作也能擁有眾多的讀者,大家都愛看!祝愿你們也能讓“魚兒”“游”到你們的作文紙上哦!

      結束。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病W習作者是怎樣積累材料的。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魚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的一篇課文──《魚游到了紙上》,大家都知道,鳥在空中飛,魚在水中游,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魚會游到紙上嗎?課文中魚游到紙上又是指什么?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把課文讀一篇,從課文中找出答案,不懂的地方在書上做個記號。

      二、“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是誰說的?是在說誰?這是個怎樣的年輕人

      三、為什么說這位青年舉止特別?舉止特別的原因是什么

     。ā芭e止”是行為動作的意思!芭e止特別”指一個人的行為動作獨特,與眾不同。)

      四、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詞句訓練,朗讀訓練,在朗讀中理解含義深刻的子,以讀促解,以解促讀。)

     。ㄕn文第七自然段中“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這說明他描畫得細致入微。“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边@又說明他畫得像,捕捉到魚的動態了,所以出神入畫。這些都緣于那位青年專心致志地觀察、一絲不茍地反復描畫,才使得女孩那樣驚奇,大家圍觀、贊嘆、議論。)(“一絲不茍”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個詞你想到那些與它意思相近的詞?)

      (“他老是一個人”如果把“老是”去掉還可以怎么說?大家贊嘆著,除了用贊嘆,還可以換什么詞,為什么用贊嘆,不用贊美,贊賞,稱贊?)

      五、“先游到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魚游到紙上”與“魚游到心里”之間有什么關系

      (誰能用關聯詞“因為┅┅所以┅┅”或“只有┅┅才┅┅”把魚游到心里和魚游到紙上連成一句話?)

      六、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教師引導學生談主要方法(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會取得成功。青年畫魚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復觀察積累了很多有關金魚的材料,心中有魚才能落筆生輝。作者寫這位勤奮、專注的青年,同樣得先進行觀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觀察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課文的內容說)

      七、小結

      【板書設計】

     。玻、魚游到了紙上 忘我的境界

      一絲不茍

      融為一體

      魚游到了心里──魚游了紙上到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

      1、提倡個性化閱讀,充分尊重學生的讀書感受。

      在課堂中,我始終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己找出重點句段,談自己的體會。我沒有拋問題給他們,而是通過“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你讀了這一段,哪個詞最讓你感動?”這樣的形式慢慢地引導他們體悟課文內容。

      2、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

      開課伊始,我就出示“魚游到了紙上”的重點段,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這樣既復習了新詞,又自然地讓學生在此處質疑,學生提的問題很到位,“為什么聾啞青年能練得如此高超的畫技?”透過這個問題就能體會聾啞青年專注、勤奮。我覺得在高年級的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當學生帶著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加深入,理解會更加深刻。

      3、創設對話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當學生感悟到青年看魚的專注,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位青年每個星期天都到這兒來看魚的堅持,由“每個星期天”這個重點詞,為學生創設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氣爽的星期天,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看到了——通過這一連串情境的創設,反復引讀青年看魚的句子,學生進入了情境后讀得有進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堅持,為理解“先游到了心里”做好鋪墊。

      4、抓重點詞句,在體驗中受到熏陶。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一開始學生體會不深,我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你是怎么看魚的?”,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明白這“靜”不只是嘴靜,更是心靜,從而體會到了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贊嘆之情一步步加深。

      5、圍繞單元訓練要求,指導學生初步學習文章寫法

      在突破重難點后,我將文章重點句段通過配樂引讀的方式整合起來,引導學生發現、學習作者如何積累材料,指導學生的寫作。【教學目標】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介紹了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青年看魚畫魚的情形,讓讀者由衷地產生一種敬佩之情,無不為之精神所感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青年的優秀品質。

      技能目標:

      1、抓描寫青年看魚、畫魚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從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先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2、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難點:理解“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

      教學策略:

      情景教學法、讀寫結合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就像鳥兒離不開天空。可我們昨天見到的魚卻可以在紙上游動,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走進課文(板書課題)讀題。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主要講作者在玉泉游玩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看魚看得非常專心,畫魚畫得活靈活現。)板書:看魚畫魚

      二、品“畫魚”感受“魚游到了紙上”。

      1、師:看來你把上節課的知識學到了心里去了,老師為你高興,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魚是自己游到紙上的嗎?是怎么上去的?青年竟然能把魚畫的像在紙上游動,看來這位青年非常的厲害,那他是怎么把魚畫得像在紙上游動的呢?請你們快速地讀一讀課文,找出青年畫魚的語句,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生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師:青年是怎樣讓魚游到了紙上呢?誰來給大家讀一讀。(生匯報)

      課件出示句子: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生齊讀。)

      師:在談感受之前,我們先來解決兩個詞,工筆和速寫都是畫的一種畫法,工筆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特點是用筆工整,細致,速寫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對

      象的主要特征和動態描寫出來,老師這里有兩張圖片,看看那張是工筆,那張是速寫。

      2、下面誰來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

      生:我體會到了青年畫畫很認真,我體會到了青年的'畫技很高超.)

      師:有相同體會的請舉手,你是從哪兒感受到他畫魚認真的?(一絲不茍)一絲不茍是什么意思?誰能用一絲不茍來說一句話.(做事很認真,一點兒也不馬虎。文中指青年畫魚很認真,一點不馬虎。)很好,從你的句子中,老師知道你掌握了這個詞語的意思.

     。ㄏ窆媚锢C花那樣細致,在這里把青年畫魚和姑娘繡花進行了比較,突出了青年畫魚的細致)

      除了感受到他的認真,你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體會到了青年的畫技很高超.)

      你又是從哪里體會到他畫魚技術高超的?(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師:非常好,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來,帶上你的感受我們女同學一絲不茍的讀工筆細描部分,男同學動力十足地讀揮筆速寫部分。

      3、看你們讀得這么起勁,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但是老師希望你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青年畫的魚都有哪些動態。呆會告訴我,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師配樂范讀句子。

      師:睜開眼睛,你看到了魚的哪些動態?(生發言)

      師: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來,帶上你的想象,把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茍地記在心里。再讀。(配樂)

      4、真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植坏眠@位小姑娘叫了起來,出示小女孩的話,你打算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蔷驼埬惆堰@份驚奇、這份贊嘆讀出來吧!(生讀)

      5、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句話,作者是抓住了小女孩的哪些方面來描寫的呢?知道的說出來。出示(語言、動作、神態)作者在這里抓住了小女孩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讓我們體會到青年的畫畫得好。這種寫作方法我們今后在習作中也要學會去用。

      師:小姑娘的這一叫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圍觀的人紛紛議論著,贊嘆著,(出示課文插圖)想象他們會分別說些什么了?(看,這位白胡子老爺爺擠了過來,看著畫,說,這位大伯伯也走了過來,探著身子,看著畫,說小弟弟聽到叫聲跑過來,看了看畫,又看了看魚缸里的金魚,又看了看畫,說)這一聲聲贊嘆都匯成這樣了一句話,讀(指大屏幕)(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6、青年聽到我們的贊嘆聲、議論聲了嗎?為什么?明確他不僅僅因是聾啞人,更是因為他已經和魚融為一體了。)用書上的話說就是-------

      出示:(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師:是啊,此時此刻青年和魚已經融合在一起了,已經到了不知金魚是我,還是我是金魚的境界了)

      7、太陽下山了,大家都準備回家了,可他還在那里靜靜地畫,出示:(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但他沒有忘記(金魚),他手里所畫的,眼中所見的,心中所想的,都是金魚。你們說他愛魚到了什么境界?用書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忘我)

      三、悟“看魚”感受“魚游到了心里”。

      1、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的?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匯報)

      2、誰來把他畫的句子讀一讀.師相機出示:

     。ㄋ鲜且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3、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說說從這句話中哪個詞可以感受這個青年的忘我呢?(老是呆呆地靜靜地從來)

      “呆呆地”是不是說他在發呆呀?是說看魚看得十分入神,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靜靜地”是什么意思?他不只看魚時靜靜地,他還在什么時候也是靜靜地?對,畫魚。你們看他不管做什么都會靜下心去做,多專心多投入的一位青年。 袄鲜恰笔鞘裁匆馑?能給他換一個詞嗎?說明經常是這樣的,并非是偶然的。

      4、師:同學們把這句話完整地讀一讀,想想作者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青年的?

      生:(出示神態、動作)。那么我們在寫人物時,這種方法用不用得上?要學會學以致用哦。

      5、師:還可以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愛魚到了忘我呢?生說師出示:

      (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從中你感受到青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生匯報。

      師:一整天就是指從早上到晚上,而且每個星期天都來,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觀察了五十來天!這五十來天不管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他從不間斷,我們來想象一下他看魚時的情景,老師來描述情境,同學們把看到的情景讀出來。好嗎?

      這是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會看到

      這是一個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會看到

      這是一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天,如果你來到玉泉邊,會看到

      師:孩子們,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是這樣堅持不懈地看魚,記住了(魚的特點),記住了(魚的形象),記住了(魚的動態),所以說魚游到了(心里)(板書:魚游到了心里)

      四、理解“游到心里”與“游到紙上”的關系。

      1、由魚游到心里,你能想到一個成語嗎?但老師想起了一位畫家,他是北宋的文與可,他最擅長畫竹子,知道是什么了嗎?(胸有成竹)

      2、師總結:是的,正因為青年堅持不懈地細心地觀察,正因為青年胸有成竹,才會讓魚游到了他的心里,正因為他讓魚先游到心里,所以才會有了在畫魚時有了魚游到了紙上這種令人驚奇的事情的發生。

      3、你能用一個關聯詞把“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的關系表示出來嗎?

      4、師:讓魚游到紙上來的這位青年,他居然是位聾啞人,而且他竟然做到了由心中有魚到紙上游魚。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什么樣的品質?

      五、拓展延伸

      1、其實在生活中還有一些人具有這些美好的品質?你知道誰?同桌交流。

      2、老師這里有一段錄像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嗎?

      知道這個節目叫什么名字嗎?(千手觀音)但是這群姑娘卻是聾啞人,她們用表演感動了全國觀眾,甚至震撼了世界。

      3、從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4、是啊,他們給予我們的震撼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他們告訴我們,瞄準目標,然后堅持不懈地去努力,相信成功的大門會向你敞開的。

      5、相信大家都記住了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形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青年寫得如此生動形象的呢?

      1)、通過細心地觀察。2)、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來描寫的。

      六、出示小練筆:

      師:作者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下面就讓我們來學以致用吧,完成下面的小練筆。

      提示: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那么人們是怎樣贊嘆和議論的呢?請同學們想象當時人們的表情、神態、動作、語言,學習作者的寫法把它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看魚勤奮專注

      青年

      畫魚執著畫技高超

      作者欣賞——誤解——敬佩

      教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主要講一位聾啞青年是如何觀魚畫魚的,贊美了他做事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學流程的設計科學清晰,先理解魚游到了青年的紙上,再理解魚游到了青年的心中,最后感悟魚游到了我們的心中。整個教學過程隱含著內容和情感的主線,內容主線是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游到紙上,由此而展開學習小女孩的那句話——“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以及描寫青年畫魚的動作和神態的段落。情感的主線隨著內容的主線而行走,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一絲不茍、全神貫注、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贊嘆之情一步步加深。兩條主線既齊頭并進又相互交融。圍繞著這兩條主線,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品詞析句積累語言,抓住課文中語言的生發點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游”和“畫”的對比朗讀;想象魚的動態的詞語進行擴展讀;將文字還原成真實的畫面來讀;通過音樂感受文字來讀。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滲透,即抓住關鍵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發展。問題的設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給了學生充分展示的空間。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著一些遺憾。這節課的整體感覺比較“緊”,作為教師,我自己的情緒調動的不夠,學生的情緒當然更不夠。在情感態度目標的達成上不是那么的自然,這里還需要好好去設計,去努力。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6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課文在寫法上有兩個特點,一是人物描寫細致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二是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二是學習作者對人物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的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偎孟窈徒痿~已經融為一體了。

      這句話充分表達了當時青年人的忘我狀態。在圍觀的人贊嘆議論時,他沒有任何反應,除了因為他是個聾啞人外,更重要的是他專心致志地畫,眼中所見,心里所想,筆下所畫都是魚,好像和金魚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魚畫活了。

     、隰~游到了紙上。

      這句話既是文章的題目,在文中又出現了三次,一次是女孩驚奇的贊嘆,一次是作者的描寫,再一次是作者與聾啞青年的筆談。這是對聾啞青年所作的畫的最高贊賞,贊其畫技高超,畫的魚栩栩如生,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而之所以畫得像活的一樣,正是他專注認真,堅持不懈的結果。

     。2)對詞語的理解。

      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一樣晶瑩清澈。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

      一絲不茍:形容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也不馬虎。茍,茍且,馬虎。要注意結合文中描寫青年入畫魚的神態和動作的具體語句,展開聯想,想象所畫金魚的細致部位,來體會青年人專注認真的品質。

      融為一體:融合在一起。文中用這個詞突出表現了青年人觀魚、畫魚時的忘我。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感受青年人全身心投入的執著精神。

      賞心悅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愉快。文中指品茶賞魚這種氛圍令人心情舒暢。

      工筆: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特點是用筆工整細致,與“寫意”相對。

      速寫:在較短的時間內,在現場以簡練的手法,把對象的主要特征和動態描寫出來的繪畫。

      二、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等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簩胄抡n,提出自讀要求

      課前談話:畫畫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畫畫的課文,題目是“魚畫到了紙上”(板書)學生質疑。

     、 魚究竟能不能游到紙上呢?我們從課文中找答案吧。ㄌ岢鲎宰x要求)

      a.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音,讀不來的地方多讀幾次,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復,把文章讀正確,讀通順。不懂的請教同學和老師,我喜歡請教老師的孩子。 b.劃一劃:找出文中所有的帶“游”字的句子或段落。

      (二):根據學生自學情況學習難讀、難理解的字詞。

     。ㄈ簢@“游”字,初次學習課文。

      1、找出帶“游”字的句子或段落,用∽∽劃一劃。(共七處 )

      匯報:指名個別讀句子。

      交流所有帶“游”字的句子。(師相機指導朗讀)

      最后師生合作,把帶“游”字的句子串講起來。

      初步討論決定:用“游”字更好。

      2、(從最后一段帶“游”字的段落引到小姑娘的話)“他笑了,他為什么笑了?而且笑得那么甜?

     。ㄒ驗椋痿~游到他的紙上來啦。┏鍪拘」媚锏脑。(多媒體)

      師緊緊跟上去和學生一起:“呦,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來啦!”

      情景讀書:分別讀,看誰讀得最像那個小女孩?

      品讀:學生發表意見。這是怎樣的'叫聲?(驚奇,奇怪)的叫。誰來模仿?(指導朗讀)

      假如你在現場,你就是其中的一個觀看的一員,聽到小女孩的叫聲,你第一個反映是什么?

      (迫不及待,擠過去看……)

      那么就請你們擠上去看看。(看圖,多媒體出示)你的腦海里出現了金魚怎樣的畫面?

      (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這一切還寫在你的臉上。

      假如你是那個小女孩,是說:呦,金魚畫到他的紙上來啦!“還是說;“呦,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來啦!”

     。ㄔ俅握J定:“游”字妙。)

     。ㄋ模簢@如何“游”,再讀課文。

      1、那個青年是怎樣畫金魚的?以至讓金魚“游”到了紙上,請孩子們自己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2、你看見青年畫畫了嗎?他怎么畫的?

     、、匯報:(多媒體出示段落: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你看到了青年畫畫了,你的眼睛很特別!留意句子中的哪些地方?(關鍵詞)

      學生交流:自己留意的是:一絲不茍、靜靜地、工筆……

      青年多認真啊!為什么這里不說“認真地”或“專心地”卻用上“靜靜地”呢?

      青年在畫畫的過程中,你聽到他說過一句話嗎?咱們靜靜地讀讀這段話,讀出靜靜的味道。

     、、學生品味:靜靜地

      青年在“靜靜地”畫的依據是什么?回到課文中找找依據。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b: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a、什么叫“唯一沒有任何反應”?他沒有說一句話,沒有做一個動作,你從中體會到什么?你能讀讀他靜靜的句子嗎?齊讀。這種沒有聲音的“靜”叫什么“靜”?(生答:安靜、寂靜,板書“安靜”)

      b、你現在看到青年靜靜地畫畫了,就在你靜靜地看著青年畫畫時,你看到他在紙上畫著什么?又畫了哪些動態?

     。〒u尾巴的魚、互相嬉戲的魚、吐泡泡的魚……)

      你能把“金魚的動態”換成搖尾巴、吐泡泡、嬉戲來讀讀嗎?請三位學生,分別靜靜地讀。

      c、這種安靜只是聲音的靜嗎?在畫搖尾巴、吐泡泡、嬉戲的過程中,你看到過他起身了嗎?看到過他伸懶腰了嗎?你看到他東張西望了嗎?你看到的是……再讀這段話。靜靜地讀,只動嘴不出聲音地讀。

      他在畫金魚“搖尾巴”時需要起身去池邊看看嗎?

      你看到他的筆在動外,他的身體沒有動一動,像一座雕塑。這“靜靜地”又是什么靜呢?。ò鍟浩届o)

      d、青年畫畫喲要用眼睛去看嗎?需要走動嗎?(不要)因為他已經將金魚刻在了心里!烙在了心上!好一個烙在了心上!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當青年在“靜靜“的畫畫的時候,他的心里只有”魚“他的心里只裝著金魚!只裝著動態,這又是什么靜?。ò鍟簩庫o)

      (再次讀文感受青年心靈的寧靜)

     。ㄎ澹、拓展寫話

     。榱瞬挥绊懙角嗄暝谀钱嫯嫭F在我們就靜靜地把你們擠上去看到的,聽到的一切寫下來,也許我們還可以把這些對青年的贊美給他看看,讓他笑得更甜、更美呢?

     。ń涣鲗懺挘

      (六)、小結。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4 個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 清澈見底 一壺茶 魚缸 罷了 廠徽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繡花 細致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聾啞”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三、教學難點:

      理解 “魚游到我心里”與“魚游到紙上”的關系。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懸念,解課題

      1、同學們,古今中外,涌現出了許多有名的畫家,說說你知道有哪些?)學生回答后,隨機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鄭板橋的竹、李苦禪的鷹等。)

      2、有一位很特殊的畫家卻擅長畫魚,師板書:魚畫到了紙上。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27課,魚畫到了紙上。齊讀課題。預設:學生會發現老師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3、(師改寫“游”字)質疑:不對吧,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應該在水里游的呀。

      過渡:魚究竟能不能游到紙上呢?請大家認真讀完課文后,再下結論。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己認為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詞語:花港 清澈見底 一壺茶 魚缸 罷了 廠徽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繡花 細致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聾啞(1)指名讀,抽生評。

      (2)重點指導:“澈”讀翹舌音,“壺”字不要把“h”讀成“f” “徽”字,注意跟“微”的區別, “壺”字上面是“士”,不要少寫一橫。教師示范寫,

      學生在書上寫2個“徽”字,同桌互相校對。

      (3)齊讀詞語。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師:詞語讀得這么好,相信文章會讀得更好,請大家再次捧起課本,大聲自由讀課文。同時思考開課時提的問題:魚能游到了紙上嗎?為什么?

      2、學生匯報交流。(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四、品讀“特別”,感受勤奮專注

      1、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聾啞青年,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地方寫到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用波浪線劃出來。

      2、學生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課件出示句子:

      句子一: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1)指名來讀。你從這句話中又體會到什么。哪些使你有這種感受?“融為一體”什么意思?誰和誰融合在一起,體會到什么?(板書:專注)請你帶著這種感受讀讀這句話。

      (2)是呀,此時青年已經和金魚融為一體了。好像青年就是――金魚,金魚好像就是――青年,他愛魚已到了忘我的境界。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這份感受齊讀這句話。

      (3)此時此刻,圍觀的人在議論,他們說了些什么?你也想這位聾啞青年說些什么嗎?拿出你們的筆,寫一寫吧。(學生寫話)指名說。

      過渡:聾啞青年如此專注,如此認真地畫魚、看魚的句子,在文中隨處可見。你還從哪些句子,哪些詞,甚至是哪些標點,感受到青年的專注,把它劃起來,可以寫寫你的體會,也可以與同桌輕輕交流。

      句子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在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詞使你有這樣的感受?(抓“老是”、“呆呆”、“靜靜”“從來不說一句話”來理解。“老是”體會到青年愛看魚;“呆呆”寫出了青年看魚看得入神,著迷;“靜靜”體會到青年在用心記魚的樣子。) (2)指導朗讀:你體會得真好,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

      (3)引讀,是呀,聾啞青年看魚就是這么專注,這么忘我。

      假如星期天,風和日麗,他就這樣——

      假如這個星期天,寒風凜冽,他也──

      如果這個星期天,烈日炎炎,太陽炙烤著大地,他仍舊──不管春夏秋冬,嚴寒酷暑,為了畫好魚,聾啞青年都要來玉泉來看金魚(板書:勤奮)

      過渡:就因為他如此專注地觀察魚,所以他的畫技非常高超。哪句在寫他專注地畫魚?

      句子三:(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1)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哪些詞使你有這樣的感受?(抓“一絲不

      茍”、“細致”“游動”來理解青年畫魚的專注。)

      (2)指導朗讀:你體會得真好,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

      (3)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這份感受讀讀這句話。

      五、理解 “魚游到我心里”與“魚游到紙上”究竟有什么關系

      (1)青年就是這樣如癡如醉呀!簡直到了不知“金魚是我”還是“我是金魚”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地學畫,畫出的畫怎能不栩栩如生呢?作者是怎樣稱贊的?青年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 2 )“魚游到心里”和“魚游到紙上”有什么關系?

      六、回歸整體,升華主題

      ( 1 )是呀,那位青年經常忘我地到玉泉觀魚,在心中已經有了金魚的鮮明形象,所以他才畫出了活靈活現的金魚。此時此刻,你想到了哪個成語?(胸有成竹,這里是胸有成“魚”。)

      (2 )這位青年由心中有魚到紙上“游”魚的學畫過程,我們看出他有什么樣的好品質?

      預設:做事一絲不茍、專心致志、全神貫注。

      (3)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并從中受到啟發;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27課。(板書:魚畫到了紙上)

      學生:老師,您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老師:(故作愕然)不對吧,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

      學生之間的爭議引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上一節課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預習這篇課文,現在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1、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殘疾青年,他每個星期天都來這里畫金魚。“魚游

      到了紙上”意思是說這位青年畫的金魚十分形象生動,像活的那樣在紙上游動。學生可以從整

      體感知課文內容,只要大致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

      2、你是怎么知道這位青年是聾啞人?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從來不說一句話”“

      沒有任何反應”,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廠”的廠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聾啞青年。如果是

      會說話的人,不可能從來不說一句話;如果是聽得見的人,那么在眾人的贊嘆、議論聲中,不

      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福利工廠”一般是專為殘疾人開辦的工廠。)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

      2、輕聲朗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講了什么。

      3、指名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學生討論。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常去玉泉觀魚。

      第二段(3—4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講“我”通過看這位青年畫金魚,對他有了更多了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講“我”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詞卡片,用指名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致”是翹舌音,“聾

      ”是后鼻音。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讀音和停頓不恰當的地方。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第一、二段

      二、提問

      1、“賞心悅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賞心悅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賞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因為玉泉的“池水清澈見

      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樣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覺得心情舒暢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話引出下文?

      (“十幾缸金魚”。)

      3、“舉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舉止”,動作、神態!拔摇笔窃诮痿~缸邊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特別”的地方就是“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即愛魚達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二、三、四段,思考問題:這位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2、學生討論思考題。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有時…

      …有時”“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

      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薄盀榱水嫼媒痿~……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钡)

      3、提問:

      (1)“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指的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青年畫的魚仿佛活的一樣在紙上游動,引起了人們圍觀和贊嘆。說明他對魚的特點非常了解,畫得非常像。)

      (2)“融為一體”的意思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魚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魚,這正是達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現。說明這位青年畫魚非常勤奮、專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魚“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青年對魚的特點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經形成了金魚的清晰、準確、生動的`形象。

      一個“先”字點明了“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里”兩者之間的關系。要把魚畫得像,畫得活,必須反復觀察,使頭腦中的金魚形象、生動。魚“游到紙上”是“游到心里”的結果,魚“游到心里”是“游到紙上”的前提和原因。這位聾啞青年之所以能使魚“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結果。)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語氣。

      2、教師范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討論下面問題: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作者與那位青年“只是碰到過幾次”,卻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對那位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的準確描寫以及發現那位青年是聾啞人,都能體會出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正因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所以文章寫得具體、生動)

      2、聾啞青年又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說明他觀察事物十分專注、刻苦。從“有時……有時”可以看出他觀察時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因此,畫出的金魚才能做到仿佛在紙上游動。)

      3、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

      (教師可從兩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積累,并說說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二是談談如何學習那位聾啞青年的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布置作業

     、俪瓕懮~兩遍,提示難點:聚、聾、啞。

     、谙葘懗鰩c字的意思,再寫出詞語的意思:一絲不茍、賞心悅目、融為一體。

      附:板書

      27.魚游到了紙上

      聾啞青年

      舉止特別(忘我)游到紙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認識 了解 敬佩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9

      一、教材分析

      《魚游到了紙上》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作者通過寫一個聾啞青年是怎樣觀察魚、怎樣畫魚以及作者與他之間的“談話”,把一個熱愛生活的殘疾青年形象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講玉泉是觀魚的好地方,有許多愛魚的人到這里觀魚。先講作者喜歡玉泉;然后寫作者為什么喜歡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邊的茶室,邊品茶邊看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動,可以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最后寫茶室的后院有十幾缸金魚,這里有許多愛魚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第一句是過渡句,指出“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圍繞這一句首先描寫了青年的外貌,特別強調了:“他那一雙大眼就像玉泉的水!苯又唧w描寫了他的特別之處:“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迸e止的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也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第三段(5―9自然段)講青年人畫魚畫得非常逼真,把魚畫活了。

      這段分三層。

      第一層(一個星期天……驚奇的叫起來)講青年人畫的魚吸引了許多人。“擠滿”和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聲:“金魚游到紙上來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覺出青年畫的魚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這一層從側面說明青年把魚畫活了。

      第二層講青年在認真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勾出魚的動態!睆恼鎸懬嗄臧阳~畫“活”了。

      第三層講青年作畫的專注。

      第四段(“我仍舊喝茶”――完)講“我”和青年的“交談”。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魚缸邊畫畫。作者從他胸前的廠徽上發現了他是個聾啞人。于是他們用筆在紙上交談。作者從中了解到:這個青年學畫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當作者告訴他小女孩所說的話時,他笑得那么甜,在紙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心里。”這說明他非常愛魚。因為愛魚,才如醉如癡地觀察魚。通過觀察,魚的樣子、魚的動態就活靈活現地刻在他腦子里。只要一想,魚的造型、姿態、頑皮的樣子就展現在他眼前,所以說:“先游到了我心里!彼m然聽不到美妙的音樂,表達不出真摯的情感,但他卻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的畫筆表現出生活的美,從而美化人們的生活,這充分證明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只要熱愛生活,聾啞人的生活,聾啞人的心靈世界也是豐富多彩的。

      《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是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個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注意積累材料”。積累材料是以仔細觀察作為前提的。只有通過仔細觀察,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這一課有兩個觀察角度:一個是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青年的一舉一動,把聾啞青年寫“活”的`;二是聾啞青年通過仔細觀察魚的每個部位和魚游動的樣子,把魚畫“活”的。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就要根據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和篇目安排的特點,以及這篇課文的特點來設計這一課的教法,讓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了解作者及聾啞青年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作者是怎樣積累材料的,并把學到的積累材料的方法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中。

      (一)教學目標:

     。保詫W生字詞,理解“賞心悅目”、“一絲不茍”、“唯一”等詞的意思。

     。玻斫庹n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熱愛生活的精神,教育學生要熱愛生活,用自己的雙手去美化生活。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和聾啞青年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ㄈ┙虒W難點:“魚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具準備:幻燈片

      二、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自學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知道魚兒離不開水,魚在水里游。

      今天我們學習7課《魚游到了紙上》(板書)。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呢?

     。保~怎么會游到紙上了?

     。玻棒~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下面,同學們根據預習提示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ǘ┰僮x課文,布置自學:自學生字詞,劃出不理解的字詞,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檢查自學:

      1.生字:罷、茍、唯、驕

      2.詞意:賞心悅目、聚集、忘我、融為一體、一絲不茍

      3.分段、概括段意。

      (四)再讀課文,提出問題:剛才,我們已經劃分了段落,下面我們就根據邏輯段提問題。

      歸納:1.作者為什么喜歡“玉泉”?說明了什么?

     。玻拔摇笔窃鯓诱J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常疄槭裁凑f“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你從哪看出來的?

      4.從哪看出這是個聾啞青年?

     。担棒~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紙上”是什么關系?根據提出的這些問題自學,圈點勾畫,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ㄎ澹┳鳂I:

     。保熳x課文。

     。玻畬懻n后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上節課,我們根據邏輯段提出了問題,并自學,在小組進行了討論,這節課我們集體討論。

     。保髡邽槭裁聪矚g“玉泉”?說明了什么?指導朗讀。

     。玻拔摇笔窃鯓诱J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別”之處?“忘我的境界”什么意思?指導朗讀,表達出青年的特別之處。指名讀三段,分層、層意。

      3.為什么說“魚游到了他紙上”?從哪里看出?朗讀、體會青年作畫的認真,魚的逼真。

     。矗畯哪目闯鍪敲@啞青年?“融為一體”什么意思?

      5.“魚先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紙上”是什么關系?

      生讀全文,思考:聾啞青年是個怎樣的人?

      總結全文,歸納觀察方法。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品讀描寫青年動作、神態的句子,感悟他的勤奮專注、畫技高超與身殘志堅。

      3、學習作者對人物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教學重、難點

      品讀描寫青年動作、神態的句子,感悟他的勤奮專注、畫技高超與身殘志堅。學習作者對人物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題,初知文題之妙

      1、反復品讀課題,感悟文題的妙處。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27課(板書課題);貞浺幌,當你第一次看到課題時有什么感受?把這份——放到課題中讀讀。

      小結:真好,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朗讀。來,讀出自己的理解。(齊讀)好題,能吸引大家的眼球,產生閱讀的興趣。

      二、梳理文脈,由結局追根溯源

      1、認讀字詞,掃清障礙。

      師:掃清字詞障礙,我們前行才會一路暢通。

     。ㄕn件出示)泉白如玉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一絲不茍 工筆細描 揮筆速寫

      師:都是老朋友嗎?一起認認。女生讀第一行,男生讀第二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有何發現?(第一行的字詞都是描寫玉泉的,第二行的字詞是描寫青年的。)

      師:從第二行詞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一絲不茍),正在(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的青年。

      過渡:正是這個青年,他擁有著神奇的魔力讓魚游到了紙上。我們一起走入文中認識他。

      2、從題入手,理出結局。

     。1)(課件出示)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找一找,“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劃上波浪線,并標上序號。

      (2)匯報交流。

      師:“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處?

      第一處:“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這是小女孩驚奇的贊嘆)

      第二處: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作者的描寫)

      第三處:我把那個女孩說的話寫給他:“魚游到了你的紙上來啦!”(作者與聾啞青年的筆談)

      師:它們分別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現的?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畫技高超)

      師:作者借用了小女孩的評價作為文章的標題。這也是青年畫魚的完美結局。

      2、追根溯源,探討原因。

      師:有果必有因。那么我們就“魚游到了紙上”這個讓人賞心悅目感受至深的結果來追根溯源。

     。1)(課件出示)快速瀏覽全文,學習小組內交流討論:青年之所以讓魚游到了紙上,他神奇的魔力是什么?

     。2)學生談論,概括成小標題。(學生自己上臺板書:(預設)認真觀察 專心作畫 堅持不懈…… )

      3、從因到果,概述全文。

      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用一個關聯詞連起來說說。(作答:因為……所以……最終……)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們要學會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品讀語句,體會細膩的人物描寫

      過渡語:同學們,大膽地猜測一下。如果要描述一個認真專注的人物形象,你會抓住他的哪些方面來寫?(預設:通過觀察他的動作、神態來寫)有當大作家的潛質。作者也是這樣做的。

      1、(課件出示)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青年動作和神態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寫下你最欣賞的地方。

      2、學生交流匯報:

      預設一: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引導學生抓字詞談感受。你最欣賞他的什么?從哪些詞中體會出來的?(呆呆地靜靜地)

     。2)品讀“呆呆地”、“靜靜地”。“呆”原指傻、發愣的意思。這里的“呆呆地”怎么理解?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常常忘了——(吃飯)常!ㄍ怂X)甚至——(忘了自己)這叫什么境界?讀讀這個詞。

      什么是“靜靜地看”?(學生作答)

      你去公園里看過金魚嗎?你看金魚跟這位青年看金魚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回答,老師對比:你是xxxx地看,而這位青年呢?讀句子指3名)這叫怎樣地看?讀出這份靜!

     。3)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青年的堅持不懈。這一看就是多久?(評價:很好,你能聯系下面的課文來理解。)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位青年在不在。

      一個細雨蒙蒙的星期天,他……

      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

      一個寒風呼嘯的星期天……

      一個雪花飛舞的星期天……

      冬去春來,嚴寒酷暑,日復一日,那位青年就這樣呆呆地看著,靜靜地看著,風雨無阻,從未中斷。這又叫怎樣地看?

      預設二: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引導學生先抓關鍵詞體會。他的哪些動作和神態深深地吸引著你?

     。1)學生自由談論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工筆細描?什么又是揮筆速寫?結合這段話中的有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理解。學生談,適時引導:“工筆細描”重在哪個字?(“細”)我們又學了一招:抓住詞語中的關鍵字來理解詞義!皳]筆速寫”重在哪個字?(速)(相機出示圖畫,加深學生的`印象)

     。2)指導朗讀。

      你覺得青年工筆細描描的是金魚的什么?(生談論)用你的朗讀為大家呈現這幅工筆細描的畫面。(評:我發現你把每一個字都讀得那么清楚。)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青年的認真。)我也聽出了你的認真。都說女孩子的心最細,來讀出這一份細致。(女生讀)

      青年又會揮筆速寫出金魚哪些動態的畫面?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會出現魚兒在水中活動的畫面。用心聽,看誰看得真切。(老師范讀,生想象)孩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當青年在畫金魚時,還需不需要走到金魚缸邊,觀察它是怎樣活動的?為什么?

      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青年畫畫。老師讀前面,女生讀工筆細描的部分,男生讀揮筆速寫的部分。(合作讀)評:好一個畫技高超的青年!好一群樂學善學的孩子!

      (4)升華感悟。

      這段話中還有一個詞寫出了青年作畫時的專注。(靜靜地)又一個“靜靜地”。當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魚時,他的心里只有誰?當青年靜靜地畫魚時,他的心里裝著的又是誰?當青年靜靜地畫魚時,他的心里刻著的又是誰?他心里記著的又是誰?(金魚)總而言之,他的心里只有——(金魚)。這就是一心不亂的靜,胸有成魚的靜!來,讓我們再一次去看看青年靜靜地畫魚。(配樂齊讀)

      3、統領全文,結合板書探討青年成功的秘訣。

      為什么青年總是靜靜地看魚,畫魚?(他是聾啞人。)聾啞人的世界是無聲的。他只能用心去傾聽魚兒的歡樂,也只能用心與魚兒進行交流。作者通過對青年看魚、畫魚的動作和神態的細致描寫,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F在請大家把三個部分聯系起來談一談,青年能讓“魚游到紙上”,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生答)用青年自己的話來解釋。(魚先游進了他的心里,再游到了他的紙上。)

      四、解讀寫作密碼,為下節課埋下伏筆

      1、巧妙點撥,解讀文章人物描寫的寫作密碼。

      作者在第3自然段介紹了青年的外貌,卻到第11自然段文章接近結尾的部分才揭示他是聾啞人的身份。一般我們在描寫人物或動物的外貌時都集中在一個自然段體現。順著這樣的思路,對比一下,作者這么寫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a 為了吸引讀者,如果開頭就寫了他是聾啞人,別人就不會那么驚訝了。b 通過作者的觀察得知,這樣更自然。)

      小結:你們讀懂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2、提出下節課任務:

      都說好文章應該是惜墨如金。我覺得文章一開始就應該馬上切入正題,直接對青年進行描寫就可以了,為什么課文第1、2自然段話了那么多筆墨描寫玉泉的魚和觀魚的人?不覺得多此一舉嗎?另外,青年的高超技藝贏得了周圍人的贊賞,作者沒有具體描述。你們能抓住他們的動作和神態來將青年人稱贊一番嗎?這些問題,咱們下節課再探討。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1

      【教學設計說明】

      《魚游到了紙上》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組的課文。

      課文記敘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贊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對這位身殘志堅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聾啞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學時沒有按常規先分段,然后根據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講解進行教學。而是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線索,抓住重點的詞語來理解文章的段落、語句,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素質。

      【訓練重點】

      “注意積累材料”,通過本文的學習,不僅要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的,選擇了哪些材料,而且從中學習觀察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留心周圍的事物,做個有心人。

     。、認真觀察,多看、多聽、多問。

      3、勤于動筆。

      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課文,滲透訓練重點尤為重要。通過這一訓練項目為后面學習讀寫例話作一鋪墊。教學時先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寫法,有效地幫助學生學會積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課時主要是留心周圍事物,多看、多聽、多問),以此指導學生的作文。

      【準備用時】

      第一課時:

      理解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

      第二課時:

      繼續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讀寫結合。 這一課采用“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課堂上力求師生關系融洽。通過學生自主讀書,自讀自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再讀書交流,合作學習。經教師點撥指導共性難點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學習寫法,指導作文。

     。、明確每課時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心中有數,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于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這樣把教路和學路有效地統一起來,取得更好的教

      學效果。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讀書,整體感知,互相交流:

      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并且通過再讀書自己解決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相互合作學習,嘗試解答。課堂上也應有生生互學的場面。組內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由小組代表寫在卡片上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梳理排序。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多給學生活動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克服課堂上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的現象。

     。场W生不理解的共性問題,在梳理排序形成幾個重點問題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讀、思、議。學生讀書討論,互相合作學習,共同解決不懂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者抓住共性的、重點的、難點的詞、句點撥精講,使學生由不懂到弄懂,不會到會,不會學到會學。在體會詞句內涵的同時,使學生情感的閘門大開,心靈也受到觸動,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以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朗讀指導,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讀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閱讀能力。

     。础Ρ菊n重點“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這一問題,先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再給學生充分發表獨到見解的同時,適時地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導就應體現在此。

      5、在自讀、精讀以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體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讓學生的感情在此處升華。

      6、學習作者積累材料的方法:

      從讀學寫,在學生完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再讀課文,通過再次的合作學習,明確作者到玉泉觀魚,不僅看魚,而且還留心那里的人。使學生了解,這節課只是初步學習的,今后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贰⒌诙n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寫一個人物的片段或寫一種喜愛小動物的片段。讀寫結合,以鞏固本單元的知識,培養學生注意積累材料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今天,我們來學習──魚游到了紙上,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多媒體出示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腦海中有什么問題?

      我相信,經過努力我們大家一定能夠完成的。有沒有信心?

      二、小組交流,提出問題,梳理排序

      同學們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們先來看看生字預習得怎么樣?

     。ǘ嗝襟w出示生字,指讀。一人讀,再齊讀)

      我們都知道魚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了紙上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時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拿出筆來邊讀邊作上記號。

     。薄⒆宰x課文:

      給夠時間,圍繞“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這一問題,讓學生自己讀書,引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邊讀邊做記號。教師短短的幾句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滲透了讀書的方法。

      下面就請你們在小組內先說說哪些問題你沒弄懂,如果小組內理解不了,等一會兒,老師發給你們紙,把它寫在上面,我們大家共同來理解。請同學們現在開始小組交流吧!

      (小組交流,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內共同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共性問題寫在紙上。)

      小組交流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橫向交流信息的一種非常好的形式。學生精神放松,無拘無束,能者為師,人人參與,調動了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投影儀顯示學生的問題:

     、 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 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

     、 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

      ⑷ 這位青年特別在哪兒?

     、 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兩者是什么關系?

     、 魚游到了紙上和魚先游到心里兩者是什么關系?

     、 魚游到心里怎么理解?

     、 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之間是什么關系?

      同學們提了這么多的問題,其中有重復的,咱們把它拿掉?教師梳理問題 現在還剩下這幾個問題,根據課文的順序,看看我們應該先理解哪個問題?

     。ń處熾S機排序并畫上序號)先理解“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這個問題。

      再理解“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

      第三個理解“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

      最后理解“魚先游到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兩者是什么關系”。

      每個小組的代表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這些問題具有共性,也是應該解決的重點問題。巧妙的是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把問題寫在膠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儀放出問題;然后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把重復的問題去掉;再啟發學生按照課文內容敘述的先后,調整了順序。教師精心設計的這個教學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主體意識。

      三、探索感悟

      下面根據排好的順序,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在書中找到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然后講給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請你們現在開始吧!(給學生5分鐘讀書時間)

      生討論學習。

      又一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按照排好順序的問題,在書中找有關的段落,抓住重點的詞、句子進行理解。

      又一次發揮群體的智慧,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教師非常善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我們理解“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先得知道“舉止”指的是什么?

     。ò鍟呵嗄辏

     。、師:“舉止特別”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ò鍟和揖辰纾

      3、“忘我境界”是什么意思?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ò鍟嚎呆~)

      從你們抓住的這些重點詞、句可以看出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作者寫得多好啊!我們一起讀讀,讀時突出那些重點詞、句,語速不要太快,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那忘我的境界吧!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也是本課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組織全體同學進行討論,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并不強求答案一致,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指導思想。

      青年看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看看這幅圖,說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注意觀察青年人在做什么,他的動作、神態;再看看周圍人的神態、動作,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

      (多媒體顯示青年畫魚的圖像,學生觀察。)

      采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誰能結合課文的詞、句說一說,還從哪兒可以看出青年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ò鍟寒嬼~)

     。薄ⅰ拔ㄒ弧笔鞘裁匆馑?誰還能再說說。

      2、這是達到忘我境界的一種表現:

      “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解決了。(把這個問題拿下來。)誰能再補充?

     。ā耙唤z不茍”的意思是一點兒也不馬虎,說明青年畫魚認真、全身心地投入,與別人不一樣。)

      教師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緊緊抓住關鍵的詞、句子適時點撥、精講,使學生理解聾啞青年舉止特別是因為愛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與魚融為一體。

      小結:

      正因為青年看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我們才感到他的“舉止特別”。這個問題你們弄懂了嗎?(把第一個問題拿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理解“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誰能把你們討論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ㄏ仍谛睦锍霈F了一個印象,牢牢記住。青年要很多次去看,結果才畫出這么好的金魚。)

      小結:

      青年通過反復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他的心里裝的都是金魚鮮明、生動的形象。這就是“魚游到心里”的意思。(拿下這個問題)我們最后來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要理解二者的關系,必須知道每句話的意思。魚游到心里的意思已經知道,咱們先來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這句話的意思。

      1、“魚游到了紙上”是誰說的?

      2、在書中找到,我們一起讀這句話。

     。R讀)

      3、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哪個字可以看出青年畫魚畫得像?

     。怠⒁粋“游”字告訴我們青年畫的魚像真的那樣在紙上游動,這是小女孩對青年的一句贊嘆,用這種贊嘆的語氣練習讀讀好嗎?

     。ㄉ氉x)(師指名讀,生齊讀。)

     。丁⑿∨⒁痪滟潎@的話讓我們感到青年那忘我的精神終于有了回報──魚游到了紙上,所以作者要以此為題。(指題目,學生齊讀。)

     。、“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清楚了,“魚游到心里”也理解了,現在誰能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

      小結:

      青年通過反復的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為有了魚先游到了心里這個前提,才有了最終的結果──魚游到了紙上。

     。ń處熯叾嗝襟w演示,邊說二者之間的關系。最后把這個問題拿下。)

      這些問題我們全都理解了,你們真行!經過前面讀書自學,提問,討論,我們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青年人呀?

      討論:

      師:你們說的都對,是一個勤奮專注的青年。(板書:勤奮專注)

      “魚游到了心里”是“魚游到了紙上”的前提,“魚游到了紙上”是“魚游到了心里”的結果,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教師抓住這些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巧妙地點撥了一個“游”字,讓學生體會青年人勤于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專注品質,進一步理解了內容。

      多么好的一個青年人,為了畫好金魚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忘了自己,我被他勤奮、專注、忘我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相信你們一定也有同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站起來帶著這種敬佩之情放聲朗讀。

     。ㄈw起立朗讀課文)

      四、拓展、積累

      過渡語:

      做任何事情只要像青年那樣全身心的投入,就一定會取得成功。青年畫魚取得成功,得力于反復觀察積累了很多有關金魚的材料,心中有魚才能落筆生輝。作者寫這位勤奮、專注的青年,同樣得先進行觀察。作者采取了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觀察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課文的內容說說。

      小結:

      同學們說得真好,作者到玉泉觀魚,不僅看魚,還留心那里的人,發現了一位青年舉止特別,他就多次跟蹤觀察,看他怎么看魚、怎么畫魚,同時注意聽聽別人的議論,當發現他是聾啞青年,又采取筆談的方式進一步了解。作者就是通過看、聽、問等觀察方法積累材料(板書:積累材料),把這些材料加以整理,以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為主要線索,寫成了這篇內容生動、具體的文章。本組的訓練重點是“注意積累材料”,今天我們只是初步學習,以后的學習還要逐步深入學習積累材料的方法,寫出更好的文章來。

      教師注意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原則,在指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落實本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注意積累材料”。教師啟發學生,適時點撥,讓學生理解作者通過看、聽、問等觀察方法積累了材料,水到渠成,非常自然地加強了讀寫之間的聯系。

      【反思】

      教學設計很有新意,充分體現了主體意識和訓練意識。

      1、教學目標明確、適當,體現了年段特點:

      上課開始,教師將學習目標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引導、規范了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激發了學生為達成學習目標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性。

      2、教學過程科學、優化: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發現問題,質疑問難,在小組內討論;經過討論仍然有不理解的問題再一次提出來,老師引導全班同學進行梳理;然后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比較、分析、理解。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讀、自悟、自解、自練,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真正居于主體地位。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

      教師在揭示課題時問學生:“魚是在水里游,怎么會游到紙上呢?”并用彩色粉筆在“游”字下面重重地畫了個“……”符號,留給學生一個懸念。在引導學生反復討論、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大屏幕顯示出幾條金魚游動的姿態,教師邊演示邊做小結。一個“游”字,畫龍點睛,學生比較輕松地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 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同時悟出了課題的深刻含義,水到渠成地歸納出中心思想。

      4、讀寫結合,突出讀寫訓練重點:

      本組讀寫訓練重點是“注意積累材料”,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舉止特別”“融為一體”等詞語時,有意識讓學生體會聾啞青年勤于觀察、刻苦學習,看魚、畫魚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因而能畫出鮮明、生動、活靈活現的魚。教師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作者是怎樣觀察,怎樣選擇材料寫出這篇文章的?”讓學生悟出作者到玉泉觀魚,發現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就跟蹤觀察,通過看、聽、問等方式,積累了很多有關聾啞青年的材料,加以整理,以“愛魚達到忘我境界”為主線,寫成這篇文章。學生完全是在自然狀態下弄懂了什么是積累材料,怎樣積累材料,感受到積累材料之重要。強化了語言文字訓練,突出了本組讀寫訓練重點。

      5、加強了讀的訓練:

      教學過程體現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讀的訓練。自讀課文給以足夠的時間,全體學生帶著問題反復讀書,邊讀邊思,真正地讀書,不是走形式,培養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和讀書習慣。當理解了內容,學生為聾啞青年忘我、專注的品質所感染,情感的閘門打開的時候,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渲染了氣氛,加深了內容的理解,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思想教育?梢钥闯鼋處熢诟母锝虒W模式,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探索素質教育方面做了大膽的嘗試,有所創新,效果比較好。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通過學生質疑與解疑,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的關系;培養學生質疑與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27課──《魚游到了紙上》。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魚怎么會游到紙上)

      很好,同學們通過題目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大家仔細讀讀課文,我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看還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自讀課文,尋找問題。

      2、交流:

      你們能說說看,自己通過讀課文提出了多少問題嗎?(學生舉手,匯報自己提出問題的數量,鼓勵提得多的。)

      3、大家開動了腦筋,認真地讀了課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這么多問題,真不錯。請你們把自己提出的問題放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哪些問題大家都提到了,哪些問題你提到了,對方沒提到,或對方提到了,你沒提到。

      4、小組討論:

      說說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重點的用幻燈出示,非重點的請其他同學簡單回答后解決)

      幻燈片:

     、拧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啤槭裁凑f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恰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取 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迹克汀坝蔚搅思埳稀庇惺裁搓P系?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1、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這些問題你們準備怎么解決呢?(讀讀課文,與同學討論)

      2、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3、學生再讀課文。

      4、有些問題同學們已經找到答案了,有些問題也許還沒解決,大家先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自己的答案與其他同學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互相討論。

      5、全班交流:

     、拧槭裁凑f“魚游到了紙上”?

      (因為這位青年畫魚畫得活靈活現,就像在紙上游動。)

     、啤∵@位青年特別在哪里?

      (說他特別,是因為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⑶ 為什么說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①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可以看出他總是這樣;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看得很入神。)

      ② 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練習朗讀。

     、邸∷孟窈陀昔~已經融為一體了。

     、堋∷坪跬浟藭r間,也忘記了自己。

      ⑤ 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取 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它與“先游到紙上有什么關系?”

      (“先游到心里”指青年對金魚觀察很仔細,金魚的形狀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與“先游到紙上”是因果關系。)

      四、總結全文,歸納學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這是一位聾啞青年,但他卻──“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從課題和文章內容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讀書和討論來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讀懂課文。

      【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魚游到了紙上”?

      “游到了我的心里”?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結合上下文體會“一絲不茍、融為一體、賞心悅目、工筆細描”等詞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品讀第4和第7自然段。

      3、體會聾啞青年畫技的高超,感受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在有感情地朗讀中理解、感悟描寫青年畫魚、看魚的句子,感受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空白處,落實寫話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薄⒄勗拕撛O情境:

      板書課題,讀題。

     。病⒋嬉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想想提出的疑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從文中找出和題目意思相同的句子。

     。、檢查反饋,教師導學:

      ⑴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 找出和題目意思相同的句子,指導朗讀。

      三、緊扣課題,體會“畫技高超”

     。薄⒊鍪荆

      “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

      朗讀,從一個“喲”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2、引讀:

      “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 這句話主要寫了什么?

     、 這段話里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⑶ 再次朗讀句子,說說你讀懂到了什么?

     。场⒁龑懺挕

      4、指名交流。

     。、小結過渡。

      四、品讀“特別”,感受勤奮專注

     。、自由讀讀第3~4自然段,體會“特別”。

      2、品讀: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 這句話主要寫了什么?

      ⑵ 從這句話里,你感覺青年有什么特別之處?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 其他人來到這美麗的玉泉是怎樣看魚的呢?

      ⑷ 你覺得青年真的是呆呆地、靜靜地,而且是不說一句話嗎?再讀。

      3、出示:

      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忘我”。

      五、小結設疑

     。、小結。

     。、設疑。

     。、書寫生字。(機動)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4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課文中理解“一絲不茍、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等詞語

      2、能力目標:

     、偻ㄟ^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青年人繪畫時專注、堅持不懈的品質

     、谕ㄟ^邊讀邊想象,體會重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對人物描寫的細致傳神。

      3、情感目標:體會青年高超的畫技及忘我的精神,培養學生做事勤奮、專注、堅持不懈的品質。

      二、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三、學習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四、學習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大體了解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學生字新詞。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時間:

      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淺疑“魚游到了紙上”

      1、我們都知道魚兒生活在水里,可今天呀,有一群活潑可愛的魚兒卻游離了水中,游到了紙。

      2、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3、不錯,再來一遍。聽一聽,誰不僅用嘴巴在讀,而且也用心在讀。

      4、真好。想一想,當你第一次讀到這個題目,特別是讀到這個“游”字的時候,(在“游”字下標上三角形)你的腦子里頓時想到了些什么問題呢?(學生提問題)

      5、下面就讓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能否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感悟“魚游到了紙上”

      1、請同學們一邊靜靜地聽老師朗讀課文,一邊認真地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ㄕn件出示)

      思考:

      “魚游到了紙上”是誰說的?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

      2、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魚游到了紙上”是誰說的?(課件出示句子)

      “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

     、僬l來讀讀這句話?

     、谛∨⑹呛荏@奇地哦,誰還能讀出小女孩的驚奇?

      ③小女孩是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叫起來的哦。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讓小女孩驚奇的喊叫聲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去。

      3、金魚能自己游到紙上嗎?(不能)那小女孩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呢?

      (學生回答)

      4、師歸納:看來,同學們已經知道小女孩的話是對青年所做的畫的最高贊賞,贊賞其畫技高超,畫的魚栩栩如生,像魚真的游到了紙上一樣。

      5、下面請同學們快速地朗讀課文,勾畫出描寫這位青年畫技高超的句子。

      6、指導理解青年畫魚的認真和熟練。

     、僬n件出示句子

      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7、想象說話

      請同學們仔細看看文中的插圖,觀察圍觀人們的動作、神態,想一想他們又會說些什么?

     。ㄕn件出示說話練習)

      一位老人不住點頭稱贊說:“?!”

      一位青年望著畫上的金魚贊嘆道:“!”

      一群孩子拍手叫道:“!”

      9、小結:讓我們把所有人的贊嘆和議論都融為一句話,那就是“魚游到了紙上”

      三、感悟“忘我的看”

      1、過渡:那么,青年是怎樣讓魚游到紙上的?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

      2、青年是怎樣讓魚游到心里的?他有什么秘訣嗎?請帶著這個問題從文中找答案。

      出示課件

      ①“說他‘特別’,是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ㄉ惺埽

     、谒嬖V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生感受)

      3、正是因為青年忘我的看魚,堅持不懈的看魚,才讓魚游到了他的心里。

      四、感悟“忘我的畫”

      過渡:那么,青年又是怎樣讓心里的魚游到紙上的?出示課件:

      1、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

      (讀后生感受)

      2、我仍舊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陽快下上才起身往回走,路過后院,看到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ㄉ惺埽

      3、師歸納:正是因為青年忘我的畫魚才讓魚游到了紙上。

      五、感悟“紙上”、“心里”的關系,升華情感

      1、小結:

      2、格言升華:

      3、回歸文本

      4、達標測試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的人物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圍繞“舉止特別”使學生學習聾啞青年認真,細致的做事態度。

      2、按照初讀——細讀——美讀的順序教學,讓學生讀懂魚為什么游到紙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做事認真、專心致志的品質。 【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說明的道理,受到的啟發。

      2、理解“魚游到紙上”、“魚游到心里”的關系。

      【課前準備】

      媒體課件 、黑板。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法、講授法。

      學法:讀議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生觀看魔術表演視頻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魚游到紙上。生齊讀課題并質疑。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說說是誰讓魚游到了紙上?指名答。

      2、是一位什么樣的青年讓魚游到紙上呢?請用文中一個詞語來概括,指名答。

      板書:舉止特別,對此稍作講解。(舉止特別:一個人的行為、動作與常人不一樣。)

      3、?小組合作找出這位青年有哪些些特別之處。

      4、出示描寫青年外貌的句子,完成下列練習。 這句話中,作者把( )比做( ), 用( )比喻( )。

      仿照這種描寫方法,描述一下你身邊的同學或你最熟悉的人,指名答。

      5、你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了青年的特別之處?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理解“呆呆地”、“靜靜地”。這是對青年的什么描寫?(看魚時的.神態描寫。板書:看魚)

      通過這種描寫方法說明了什么?(說明他看魚很認真。板書:認真)

      6、出示課件“他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边@說明了什么?說明他愛魚已經達到了一種忘我的、執著的境界。(板書:忘我、執著)

      7、配樂齊讀看魚部分。

      8、“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來啦!”是什么意思? (青年的畫畫得好極了,畫得栩栩如生,就像金魚在他的紙上游一樣。)

      9、青年是怎樣畫魚的呢?小組交流并用橫線畫出青年畫畫的句子,想想青年用了幾種畫法?

      (工筆細描、揮筆速寫。板書:畫魚)

      10、青年在工筆細描和速寫時分別時是什么樣子的? (一絲不茍、細致,很快地。板書:很快、細致)

      11、區分工筆細描和速寫。

      12、齊讀青年畫魚部分,感受青年認真細致的作畫態度。

      13、出示課件“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學生思考:說明了什么?(從側面突出青年的畫十分逼真)

      14、人們在議論時,我忍不住和他說話時,青年都毫無反應。是什么原因呢?指名答。(原來,他是個聾啞人。通過和青年紙上交談后我才知道,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15、當我把哪位小女孩說的畫告訴他時,青年是怎么回答的?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板書:魚先游到心里)

      16、小組討論魚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紙上什么關系?

      (青年通過反復的觀察,把金魚的每個部位,每個細微的動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正因為有了魚先游到了心里這個原因,才有了最終的結果——魚游到了紙上。板書:魚游到紙上) 三 、拓展延伸

      1、通過對聾啞青年在看魚、畫魚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什么樣的人?

      2、出示殘奧會中努力奮斗的殘疾運動員圖片,讓學生說說自己內心真實感受。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聾啞青年和殘疾運動員用他們的行動和努力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你看他們的身體雖然是殘疾的,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贏來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而我們擁有著健全的體魄,又怎能不努力學習,認真做事呢?同學們,不管你之前有沒有努力過,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努力吧,奮斗吧!

      板書設計:

      認真 忘我

      舉止 特別

      執著 很快、細致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精選20篇)08-11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04-03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06-24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15篇04-11

    四年級語文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教案01-17

    紙上的作文12-18

    關于魚的教學反思02-10

    魚的教學反思(精選16篇)09-16

    紙上談兵作文07-1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