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菜園里教學設計與反思
菜園里教學設計與反思
邵莊逸夫小學一年級 常悅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讀詞。
2、認識1種筆畫,和一個偏旁。
3、認識一些蔬菜,了解他們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認記十四個生字,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多媒體課件一組。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平時喜歡吃什么菜?(指名說)
2.你知道這些蔬菜長在哪里?(菜園里)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農民伯伯的菜園逛逛。(課件展示菜園里)
板書課題:3.菜園里
3.齊讀課題,小老師帶讀一遍,全班讀。這兩個生字小朋友們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4.用“園”字組詞,比較“園——圓”。
(二)、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過渡:農民伯伯在菜園里種了許多的蔬菜,并把他們帶到我們教室里,想和大家交朋友,大家愿意和它們交朋友嗎?生:愿意。
師:看看這節課,誰交到的蔬菜朋友最多,并記住它們的名字叫什么。(課件展示)
1.這么多的蔬菜,你認識哪些呢?(課件展示九種蔬菜和詞語)指名讀詞語。
(若學生全部會讀,請他當小老師讀,若只讀一部分,啟發學生想一想,不會認的字怎么辦?借助圖片和拼音,記住它們的名字。)
2.展示帶圖片的詞語,齊讀。
3.去掉圖片認讀,分組讀,提示(子、卜輕聲)。
4.師:瞧,農民伯伯把新鮮的蔬菜送到我們班里,下面請大家趕緊瞧瞧它們。
5.去掉音節認讀,指名讀。
6.(課件)重點認識本課部分生字。
看課件。師:你們發現沒有在詞語中,有幾個穿紅色衣服的生字娃娃,我們再和它打個招呼。(讀一讀)
(三)、學兒歌,了解蔬菜
過渡:小朋友今天真棒,認識了這么多的蔬菜,都和它們交上朋友。現在老師要看誰的眼睛最亮,觀察最認真,打開課文,自己練習讀兒歌。
1.指名讀。
2.生評價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3.理解兒歌。師:兒歌告訴我們各種蔬菜的特點,現在小組討論。
⑴小組合作思考,討論每種蔬菜都有什么特點?(展示課件幫助理解)
⑵課件描述一種蔬菜,請你找出句子讀一讀。
⑶選一種自我介紹。(指名讓多位學生介紹,用上書中的句子介紹。)
師:蔬菜不僅好看而且營養豐富,小朋友們吃飯的時候要多吃蔬菜,身體才能越長越健康。
4.把兒歌連起來讀一讀。(看課文讀一讀)
5.兒歌中有幾個生字娃娃,我們再和他見見面讀一讀。(展示課件)
(四)、脫離語境,認記生字。
生字娃娃看到你們學得這么開心,都從詞語和兒歌中跳出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展示課件)
1.開火車讀:生字娃娃坐上火車了,火車轟隆隆——(詞語卡)
(五)、小結課文,課外延伸
師:今天,這節課咱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愛上了許多蔬菜朋友,收獲真不少,課后同學們再到菜園或菜市場去走走看看,認識更多的蔬菜朋友,今天你們不要挑食,多吃蔬菜,確保我們身體健康。回家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蔬菜畫一幅圖送給你的爸爸媽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今天的學習收獲。
《菜園里》教學反思
《菜園里》是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以一幅表現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為了使識字課也生動有意思,課堂中,我主要通過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引入比較真實的蔬菜寶寶家。學生學得興致挺高的,看來這個設想還是符合了學生的特點。 回憶教學過程,有幾點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在上課伊始,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以蔬菜寶寶的來信,帶領學生去蔬菜寶寶家做客這一大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興趣,同時在“門牌”的創設中,學生輕松地認識了“蔬菜”。接下來,我說“迫不及待了,讓我們一起進到里面去看看吧!”板書“里”,很自然的,學生理解了“里”的意思。再出示菜園圖,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蔬菜名稱,而后以“小朋友們,這些蔬菜娃娃見你們來了,可高興拉,瞧,它們都帶來了自己的名片,看,有照片還有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吧。”,出示蔬菜寶寶“名片”,導入識字教學。
在最后的識字鞏固環節,我以“喜歡這些蔬菜寶寶嗎? 蔬菜寶寶也喜歡你們,它們要變成一道道美味送給大家,不過,它們要先考考大家是不是都已經和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帶領學生有興趣得進行識字復習,讓學生“報菜名”進行字詞的拓展學習,這環節在學生中掀起了一個小高潮。我以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創設,把學生一下子就帶進輕松、愉悅的語文樂園天地,讓課堂與快樂不再分離。
二、朗讀形式多樣,調動學生情趣
識字離不開朗讀,朗讀能幫助學生識字,讀多了,學生與字見面次數也多了,自然字也就記住了。一年級學生如果以為地讓他們用單一的一種方法一味地讀,學生很快就會厭倦下來,沒有了興趣,自然對識字也就提不起精神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先出示有圖片加音節的生字,再去掉圖片,讀讀帶音節的生字,最后去掉音節讀讀生字,體現生字教學的層次性,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在多次與生字詞見面后,很自然地記住了,教學效果也就好了。在認讀生字過程中,我采用自由讀、指讀、賽讀、輪讀、搶讀、男女分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變換各種口味,學生讀的興趣也就能始終保持高昂。在課文的朗讀中,我也用問讀、接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多樣的形式才會始終吸引著學生。
三、運用趣味游戲,活躍學生樂趣
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歡做游戲,既然游戲可以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那么課堂上,我就引入了兩個游戲。“貼商標”游戲,讓學生找出對應的蔬菜名稱,不僅考學生的識字情況,也考驗了學生的反映速度,他需要和圖片對應起來,同時在學生的“對對對……”拍手聲和齊讀聲中,生字再一次深刻地和學生見了一次面。在“猜猜看” 的游戲中,通過猜動作,猜口型,猜謎語,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學生在游戲中興趣盎然識字,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課堂也證明了學生確實是喜歡這樣有意思的識字的。
這節課的教學中雖然做到了以上幾點,但還存在著些不足的地方。
1、課堂的及時生成
在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什么園時,有些學生說了和“園”字同音的“圓圈,元旦”,我隨即在黑板上把這兩個字寫上了,之后就沒再去理會了。我想要是我把整個詞語寫上,在復習鞏固環節,再讓學生讀讀,這樣不僅讓學生區別了同音字,又增加了識字量。這是一個很好的課堂生成點。
2、評價的多樣化
老師的評價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好話足以讓學生增強信心,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特別是一年級學生,我的評價語還欠生動豐富。
識字教學如何讓學生既有興趣又學得扎實?教學永遠是不斷改進的藝術,我將不斷反思,不斷進取!
【菜園里教學設計與反思】相關文章:
《菜園里》教學反思08-22
《菜園里》教學反思15篇08-16
教學設計與反思02-14
教學設計的反思03-01
白鵝教學設計及反思08-22
提袋的設計教學反思08-25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8-25
圖案設計教學反思08-25
舞臺設計教學反思08-25
欣賞設計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