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大山我愛家》的教案
《我愛大山我愛家》的教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材分析
《我愛大山我愛家》給人的感受是怎樣的呢?讀詩,賞畫兒,還是聆聽一首輕快的協奏曲?你聽,小溪歡歌,鳥兒應和;你看,金竹林在傾聽,綠山茶已沉醉。就連那山路,也是那么多情,彎彎曲曲,婀娜著,輕舞著,一直伸向白云深處那個有炊煙正升起、有媽媽在等待的溫馨的家……山美,家也美,縈繞其中的情更美。詩畫相通,但也有區別,“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閱讀這首小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小節,卻讓人欣賞到了一幅有聲的畫和一首無聲的詩。啊,大山,怎一個“美”字了得,又如何不讓生長在這搖籃里的娃娃們熱愛呀!
《我愛大山我愛家》教學建議
一、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仍是教學要落實的第一個目標。由于這篇小韻文只有兩個小節,比較短小,所以,學生很容易記住文章的內容,反而會疏忽對生字的認讀識形。因此,建議教師在此環節上,多從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出發選擇教學策略。比如,可以讓學生用筆將生字圈出來;利用電教手段出示去掉拼音的課文時,也可將其中的生字變換顏色,吸引孩子們的注意,進而達到落實正確認讀生字的目的。
二、理解課文。
由于韻文語言所呈現的是一個有聲有色、洋溢著歡快、充滿了熱愛的意境,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理解課文時,一定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其中。比如,可指導學生邊讀課文邊展開聯想和想象:在大山里,你都聽到了怎樣美妙的聲音?小溪和小鳥在唱什么歌?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樣色彩絢爛的畫面?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樣的感受?在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經驗、情感和想象以后,再將其遷移回語言,讓學生動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大山的美麗,積淀愛家鄉、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向生活延伸。
“總愛用五顏六色帶響聲的贊美之詞,串成項鏈,獻給親近而古老的家”,這是人之常情,孩子們也不例外。因此,在朗讀、理解課文之后,還要再次向學生自己的生活、情感世界拓展。喜歡唱歌的可以唱家鄉,喜歡畫畫兒的可以畫家鄉,喜歡表達的可以說家鄉、讀家鄉、寫家鄉……從生活到語言,從語言再到生活,這是一個反復循環、不斷發展的過程,我們的孩子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長大的。
四、指導生字書寫。
指導寫正確: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字形,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加以科學點撥!拔摇弊值诙P的橫,要向右向上微微上揚。第三筆是站得直、有力量的豎鉤,不要寫成彎腰駝背的彎鉤。第五筆的斜鉤要和第三筆的豎鉤合諧關照,形成一種“穩定站立”之勢,“我”即活脫脫地傳神了!凹摇弊,撇畫較多,且長短不一,就像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員。所以,寫好“家”字,關鍵是要讓這些“家庭成員”“和睦共處”。而且,“家”的上下兩部分要緊湊,有抱團兒的溫暖感覺。另外,“叫”字和“行”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不要分家,占格高低寬窄要仔細觀察后再行書寫。
【《我愛大山我愛家》的教案】相關文章:
我愛大山我愛家教學反思04-11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我愛大山我愛家》07-10
我的大山作文05-05
我的那座大山作文10-15
大班音樂我愛家鄉、我愛祖國教案11-13
我愛家鄉03-03
《我愛運動》體育教案01-15
我愛家鄉作文08-22
我愛家鄉的小河08-20
我愛家鄉征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