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衛生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手衛生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在現在社會,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手衛生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手衛生管理制度 1
1、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配備合格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重點部門如icu、供應室、血透室、新生兒室、手術室、產房、急診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內鏡室、檢驗科必須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3、洗手必須使用流動水,提倡用洗手液或皂液洗手。
4、盛洗手液或皂液的容器定期清潔和消毒,禁止將洗手液或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須在清潔、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
5、手消毒劑的包裝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設施應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月對重點部門進行手衛生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流行暴發與醫務人員手有關時,及時進行監測。
7、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正確掌握手衛生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8、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洗手指征,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9、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手消毒指征,醫務人員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先用流動水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10、本制度適用于全院各臨床醫療醫技科室。
手衛生管理制度 2
手衛生是根本的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的手段,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患平安,制訂本制度。全院各科室員工。
1、手衛生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劑)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配備清潔劑;肥皂應保持清潔與枯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為一次性使用;配備干手物品或者設施,防止二次污染;衛生手消毒劑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宜使用一次性包裝,重復使用的消毒劑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手衛生設施的設置應方便醫務人員使用。
3、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應中心、治療室、換藥室、檢查室等重點部門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4、醫務人員通過手衛生實施標準、相關培訓和圖示,有義務掌握手衛生知識和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在診療過程中遵循手衛生原那么。
5、院感科專職人員定期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和效果進展監視和指導,持續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6、院感科負責更新本管理制度。
7、各科室每月進展手衛生依從性自查。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干凈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發熱門診、口腔科等部門,每季度進展醫務人員手消毒效果的監測。當疑心醫院感染爆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展監測,并進展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同時立即上報醫院感感染管理科。
8、手衛生設施配置清單
(1)根本配置流動水洗手設施、感應水龍頭、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紙或消毒小毛巾、手衛生操作示圖、各病房至少配置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2)重點部門配置: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血透室、多重耐藥菌病房、燒傷病房、感染性疾病科等需每床配置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3)手術科室同時配置外科手消毒操作流程、計時器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313—20xx《醫務人員手衛生標準》。
手是傳播醫院感染的罪魁禍首,洗手和無菌操作是防止通過醫務人員的接觸而傳播疾病的`關鍵環節,消毒供應室手衛生標準化管理是控制醫院感染的源頭。
(一)去污區
1、接觸污染的器械、器具、物品、環境后;
2、接觸經過清洗消毒后的物品;
3、脫去防護用品、脫手套后;
4、離開去污區前;
5、清潔消毒環境后。
(二)檢查包裝滅菌區
1、進入該區前;
2、脫手套后;
3、卸載滅菌物品前等。
(三)無菌物品存放區
1、進入該區前;
2、發放無菌物品前;
3、撤除無菌物品外包裝后。
1、回收污染物品;
2、污染物品的分類、核對、清洗裝載;
3、手工清洗器械和用具;
4、器械檢查;
5、環境清潔和消毒等。
為加強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務人員的職業平安,根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醫務人員禁留長指甲,上班時制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應當清潔雙手后,再進展其他操作。
二、臨床科室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門診各診室要有流動水洗手設施,開關采用感應式。不便于洗手時,應配備快速手消毒劑。
三、肥皂應保持清潔、枯燥,建議采用液體皂或醫用洗手液。
四、可選用紙巾、擦手毛巾等擦干雙手。擦手毛巾應保持清潔,枯燥,一用一消毒。
五、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展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六、洗手時用清潔劑認真揉搓掌心、指縫、手背、手指關節、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時間不少于10-15秒,流動水洗凈。
七、手消毒指征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展檢查、治療、護理或者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八、外科刷手應用刷子蘸洗滌劑將指甲內污物刷凈,并洗凈雙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劑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時間必須符合要求。詳細方法見《醫院消毒技術標準》。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無菌巾擦手,盛裝無菌巾的容器應當枯燥、滅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綿、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應當一用一滅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應當每日清潔。
十一、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十二、外科手消毒劑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手消毒劑的出液器應當采用非接觸式。
十三、洗手區域應當安裝鐘表。
十四、手衛生和消毒效果監測每月1次。當疑心醫院感染爆發與醫務人員手有關時,應及時進展監測,監測的結果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手衛生管理制度 3
一、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手衛生培訓,正確掌握六步洗手法,見洗手池旁:洗手流程圖和洗手步驟。
二、醫護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遵循原則。
a)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b)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三、掌握洗手指證和方法:洗手指證:
a)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
b)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 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d)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
e)進行無菌操作前后。
洗手方法
a.1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濕。
a.2取適量肥皂(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a.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
a.3.1掌手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a.3.2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a.3.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a.3.4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a.3.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a.3.6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四、洗手設施符合要求。
六、醫護人員掌握手衛生定義和手消毒效果達到的要求
1、手衛生是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手消毒效果應達到如下相應要求。
a)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
b)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手衛生管理制度 4
為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的依從性,落實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要求,現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醫院將手衛生工作納入醫院感染管理與持續改進工作方案。
二、醫院成立手衛生管理領導小組,由分管院領導任組長,組員由醫務部、護理部、感控辦及重點科室負責人及護士長組成。負責醫院手衛生制度的制訂、培訓及檢查落實;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配置我院手衛生設施及用品。
三、科室設立手衛生管理小組,組長由科室主任兼任,負責手衛生管理制度的執行及落實,監督科室內醫護人員的手衛生行為,定期進行檢查、分析并有記錄,同時將結果反饋給護理部和感控辦;感控辦定期抽查科室的手衛生執行情況。
四、醫院每年組織全院人員手衛生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各科室需對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見)習生、清潔工和(陪)護工進行手衛生知識培訓,并有培訓考核記錄。
五、要求醫務人員能正確掌握手衛生(洗手、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方法,手衛生知曉率達到100%,洗手方法正確率≥95%。
六、醫院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手的衛生學監測。重點科室每月檢測一次,非重點科室每季度檢測一次。檢測結果符合要求,并有記錄。
七、手衛生產品的質量管理:
1、采購部門應根據臨床需要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對手衛生產品選購的審定意見進行采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查驗廠家三證,監督進貨產品的質量并登記。
2、感控辦征求醫務人員對手衛生產品的意見,包括對產品的感覺、氣味、皮膚耐受性等方面的意見。對手衛生用品的接受度進行調查及分析,結果提交到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手衛生基本設施設備
1、臨床科室的病房及門診各診室設有流動水洗手設施,開關采用感應式。水池和水龍頭能做到及時清潔。
2、洗手水池旁有正確洗手方法的文字說明和圖示,有能看到的計時鐘,科室備有工作人員使用的指甲鉗。
3、應配備清潔劑,洗手液保持清潔。
4、用擦手毛巾或紙巾擦干雙手,擦手毛巾應保持清潔干燥,避免二次污染。
5、配備數量足夠,方便易得的快速手消毒劑。各臨床科室在病房入口處或病床邊、治療車、洗手池等地方擺放快速手消毒劑,提高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手消毒劑應選擇消毒效力高,對皮膚刺激小、含護手成份的產品。手消毒劑使用衛生密封的商品。
洗手時機
醫務部院感辦
1、接觸患者前;
2、進行清潔/無菌操作前;
3、接觸患者后;
4、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脫手套后;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
(一)指征:
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污染時,應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在下列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根據洗手與衛生手消毒原則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①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②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
③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④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⑤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⑥處理藥物及配餐前。
2、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
①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②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
3、戴手套。手套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在照顧不同患者時,微生物從一個病人或物體上傳播到另一個病人身上。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手套.
①當接觸血液、血液制品、分泌物、排泄物(汗水除外),粘膜和不完整皮膚時,應戴清潔手套,形成有效的保護膜,防止手部被污染。
②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進行侵入性操或其它會接觸病人不完整皮膚粘膜的醫療護理活動時,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手套
③要求接觸不同患者間必須更換手套,并且在脫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④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
⑤正確掌握帶手套指征,不需帶手套時不帶手套,正確使用清潔手套和無菌手套。
(二)洗手(要求與方法):
1、洗手之前應先摘除手部飾物,并修剪指甲,長度應不超過指尖。
醫務部院感辦
2、取適量的清潔劑清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認真揉搓。清潔雙手時,應注意清潔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膚的皺褶處。按七步洗手法,每個步驟至少需反復揉搓5次,整個洗手過程至少15秒以上,要搓遍手和手指的所有表面。
3、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用一次性手巾或紙巾擦干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三)手消毒。取適量速干手消毒液放于手心手掌部,然后兩手一起擦,要求擦遍手和手指的所有表面、前臂和上臂下1/3,直到手部干燥為止。注意要根據廠家推薦的用量進行。
(四)外科手消毒:
1、外科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先洗手,后消毒。
②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
2、洗手方法與要求:
①洗手之前應先摘除手部飾物,并修剪指甲,長度應不超過指尖。
②取適量的清潔劑清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認真揉搓。清潔雙手時,應注意清潔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膚的皺褶處。
③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
④使用干手物品擦干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3.外科手消毒方法:
①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手消毒劑涂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認真揉搓2min~6min,用流動水沖凈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無菌巾徹底擦干。流動水應達到gb5749的規定。特殊情況水質達不到要求時,手術醫師在戴手套前,應用醇類手消毒劑再消毒雙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②免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涂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認真揉搓直至消毒劑干燥。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4.注意事項
①醫務人員須常剪指甲,長度以指甲末端與指端皮膚平齊為宜,不應戴假指甲,不涂彩色指甲油,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圍組織的清潔。
②在整個手消毒過程中應保持雙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③洗手與消毒可使用海綿、其他揉搓用品或雙手相互揉搓。
④術后摘除外科手套后,應用肥皂(皂液)清潔雙手。
⑤用后的清潔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綿、手刷等,應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應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潔指甲用品應每日清潔與消毒。
手衛生管理制度 5
為提高全院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制定本制度。
1、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醫務人員洗手時必須使用流動水設施洗手。
3、手術室、產房、介入診療室、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應室等重點部門必須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4、使用洗手液,配備一次性干手紙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術室干手巾應每人一用,用后清潔、滅菌。
5、洗手池池面應光滑無死角,每日清潔。
6、洗手池邊應配備“七步洗手圖”,并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洗手;手術室應配備計時裝置、洗手流程及說明圖。
7、手消毒劑應取得衛生部衛生許可批件或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并在有效期內使用。手消毒劑應注明開啟使用日期,開啟后使用時間不得超過30天。
8、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體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洗手液或流動水進行洗手。
9、當手部沒有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10、下列情況應進行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1)當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接觸患者及周圍物品后。
(6)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11、當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時,應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重新進行衛生手消毒。
13、醫務人員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飾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圍組織的清潔。
14、手衛生合格標準:
(1)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
(2)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手衛生管理制度 6
1、本制度適用于全院各臨床醫技科室。
2、手衛生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3、各科室應配備合格的手衛生設施,洗手應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
4、重點部門、各科室治療室、換藥室等處應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并保持正常使用。
5、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潔和消毒。禁止將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應在清潔、消毒取液器后添加洗手液。
6、用于洗手的手衛生設施,包括洗手池、水龍頭、流動水、清潔劑、干手用品及手消毒劑等應保持清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7、所有醫務人員應掌握并正確運用手衛生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8、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
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
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9、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當進行手消毒: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
10、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11、手術室、產房、導管室、骨髓移植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室、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科室每季度對手衛生效果進行監測。當懷疑流行暴發與醫務人員手有關時,及時進行監測。
手衛生合格標準如下。洗手及衛生手消毒,細菌菌落總數≤10cfu/cm;外科手消毒細菌菌落總數≤5cfu/cm。
12、各科室主任、護士長及高年資的醫務人員應當率先做好手衛生,感染監控小組應將本科室手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納入科室日常質量管理工作,監督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努力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手衛生管理制度 7
一、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6、進入或離開病房前;
二、醫務人員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
2、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2分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
(1)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4、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注意事項】
1.洗手時應當徹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部位等。
2.洗手使用洗手液、禁止使用固體肥皂。
3.手洗凈后應用一次性紙巾或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4.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三、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進行手消毒(手消毒指征)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燒傷病房、新生兒重癥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四、醫務人員手消毒的方法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驟進行揉搓;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雙手達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項】
1.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當先用流動水沖凈,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2、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當戴無菌手套,戴手套前后應當洗手。一次性無菌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五、醫務人員手衛生標準
不同環境下工作的醫務人員,手衛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ⅰ類和ⅱ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5cfu/cm2。ⅰ類和ⅱ類區域包括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普通手術室、產房、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潔凈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等。
2、ⅲ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0cfu/cm2。ⅲ類區域包括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及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等。
3、ⅳ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5cfu/cm2。ⅳ類區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傳染病科及病房。
4、各區域工作的醫務人員的手,均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衛生設施和用品的配備
1、處置室、換藥室、病房等應設有流動洗手設施,手術室、產房、重癥監護室等重點部門應當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2、禁止使用固體肥皂,建議使用洗手液。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設施應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紙巾、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手衛生管理制度 8
一、目的
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行為,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保障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全。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醫院內所有醫務人員、工勤人員及進入醫院區域的`其他人員。
三、手衛生設施
在診療區域、病房、手術室等場所配備足夠數量的非手觸式水龍頭,確保手部清潔時水流充足。
提供洗手液、肥皂等手清潔用品,以及干手紙、烘干機等干手設施。
在洗手池上方張貼 “六步洗手法” 示意圖,指導正確洗手。
四、手衛生時機
接觸患者前、接觸患者后、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均需進行手衛生。
在戴手套前、脫手套后,必須進行手衛生。
五、監督與考核
成立手衛生管理小組,定期對各科室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記錄手衛生依從性。
將手衛生執行情況納入科室及個人績效考核,對依從性高的科室和個人進行表彰,對依從性低的進行批評和培訓。
手衛生管理制度 9
一、目的
培養學生良好的`手衛生習慣,預防傳染病在校園內傳播,營造健康的校園環境。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學校全體師生、工作人員。
三、手衛生設施
在教室、食堂、衛生間等學生活動密集區域配備洗手池,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
提供洗手液、消毒濕巾等手清潔用品,確保學生隨時可進行手衛生。
在洗手池旁邊張貼手衛生宣傳海報和正確洗手步驟圖。
四、手衛生教育
將手衛生知識納入健康教育課程,定期開展手衛生主題班會,向學生傳授正確的洗手方法和手衛生的重要性。
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等渠道,宣傳手衛生知識,營造良好的手衛生氛圍。
五、監督檢查
安排值日師生對學生手衛生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糾正不良行為。
定期對學校手衛生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設施正常使用。
手衛生管理制度 10
一、目的
規范餐飲從業人員手衛生行為,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餐飲企業、飯店、小吃店等餐飲服務單位的從業人員。
三、手衛生設施
在廚房、餐廳等工作區域配備足夠數量的`洗手池,安裝感應式水龍頭。
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洗手液、消毒水,以及干手巾、烘干機等干手設施。
在洗手池上方張貼手衛生操作規范示意圖。
四、手衛生要求
從業人員在進入工作崗位前、處理食物前、接觸生熟食物后、上廁所后、咳嗽或打噴嚏后,必須進行手衛生。
手部有傷口時,不得直接接觸食物,需佩戴手套。
五、培訓與監督
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手衛生知識培訓,提高手衛生意識和操作技能。
設立食品安全管理員,對從業人員手衛生情況進行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手衛生管理制度 11
一、目的
保障托幼機構兒童的健康成長,預防傳染病在托幼機構內傳播,規范工作人員手衛生行為。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托幼機構的'教師、保育員、廚師等工作人員及在園兒童。
三、手衛生設施
在教室、寢室、食堂、衛生間等場所配備適合兒童使用的洗手池,安裝腳踏式或感應式水龍頭。
提供溫和無刺激的洗手液、消毒濕巾,以及柔軟的干手毛巾。
在洗手池旁張貼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正確洗手步驟圖。
四、手衛生實施
工作人員在接觸兒童前、給兒童喂食前、處理兒童排泄物后等情況下,必須進行手衛生。
培養兒童良好的手衛生習慣,指導兒童在飯前便后、玩玩具后等時機正確洗手。
五、監督與評估
定期對工作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估手衛生依從性。
通過觀察、詢問等方式,了解兒童對手衛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持續改進手衛生教育方法。
手衛生管理制度 12
一、目的
提高公共場所人員手衛生意識,預防疾病傳播,營造健康、衛生的公共環境。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商場、超市、車站、影院等公共場所的`管理方及進入場所的人員。
三、手衛生設施
在公共場所的入口處、衛生間、休息區等位置配備洗手池,安裝非接觸式水龍頭。
提供洗手液、消毒凝膠等手清潔用品,有條件的場所可配備烘干機或一次性干手紙。
在洗手池周邊張貼手衛生宣傳標語和正確洗手方法圖示。
四、宣傳引導
利用公共場所的電子顯示屏、廣播等設備,宣傳手衛生知識,提醒進入場所的人員注意手衛生。
在場所內發放手衛生宣傳資料,普及手衛生的重要性。
五、設施維護與監督
定期對公共場所手衛生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設施完好、正常使用。
安排專人對場所內人員手衛生情況進行巡查,引導人員正確進行手衛生。
【手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衛生管理制度06-27
衛生管理制度12-15
超市衛生管理制度07-22
賓館衛生管理制度07-21
衛生管理制度范本07-25
班級衛生管理制度08-15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08-04
(熱門)衛生管理制度07-12
酒店衛生管理制度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