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藥品儲存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
藥品儲存管理管理制度是確保藥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內容涉及藥品的分類存儲、溫濕度控制、有效期管理、出入庫記錄、藥品檢查與維護以及應急處理等方面。
內容概述:
1. 分類存儲:根據藥品性質,如化學藥品、生物制品、中藥材等,進行科學分類,分別儲存在適宜的環境中。
2. 溫濕度控制:確保倉庫內溫度和濕度符合藥品儲存條件,定期監測并記錄,防止藥品變質。
3. 有效期管理:設立嚴格的效期追蹤系統,對即將過期的.藥品進行預警,并及時處理。
4. 出入庫記錄:建立完善的藥品進出庫記錄制度,確保每一批藥品的流向清晰,便于追溯。
5. 藥品檢查與維護:定期對庫存藥品進行檢查,確保包裝完好,無破損、污染現象,及時處理問題藥品。
6. 應急處理:制定應急預案,應對火災、水災、電力中斷等突發情況,保證藥品安全。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2
本《儲存管理制度》旨在規范公司內部的物資存儲管理,確保庫存物品的安全、有效和高效利用。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存儲設施與布局
2. 物資分類與編碼
3. 入庫與出庫流程
4. 庫存盤點與監控
5. 庫存損耗與處理
6. 安全與衛生管理
7. 儲存信息系統的.運用
內容概述:
1. 存儲設施與布局:規定倉庫的建設和維護標準,優化存儲空間分配,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2. 物資分類與編碼:建立統一的物資分類標準,通過編碼系統便于識別和追蹤。
3. 入庫與出庫流程:明確入庫檢驗、登記、存放和出庫審批、提取等步驟,保證流程的規范性。
4. 庫存盤點與監控:定期進行實物盤點,結合信息系統進行動態監控,確保庫存準確無誤。
5. 庫存損耗與處理:設定合理的損耗率,對超損物資進行調查和處理,防止浪費。
6. 安全與衛生管理:制定防火、防盜、防潮等安全措施,保持倉庫整潔,預防儲存風險。
7. 儲存信息系統的運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庫存管理效率,實現信息化、自動化。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3
物品儲存庫管理制度旨在規范倉庫管理流程,確保庫存物品的安全、完整與高效周轉。它涵蓋了物品的入庫、存儲、出庫、盤點、損耗處理等多個環節,旨在提升庫存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保障企業正常運營。
內容概述:
1. 入庫管理:明確物品驗收標準,規定入庫流程,確保入庫物品的質量和數量準確無誤。
2. 存儲管理:設定合理的存儲位置,執行先進先出原則,防止物品過期或損壞。
3. 出庫管理:規定審批程序,確保出庫物品的`正確性和及時性。
4. 盤點管理:定期進行庫存盤點,核對實物與賬面數量,及時發現并處理差異。
5. 損耗管理:制定損耗報告制度,分析損耗原因,采取措施減少損耗。
6. 安全管理:設立防火、防盜、防潮等安全措施,確保倉庫環境安全。
7. 記錄與報告:建立健全的庫存記錄系統,定期提交庫存報告。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4
物資儲存管理制度旨在規范企業內部物資的存儲和管理流程,確保物資的安全、高效利用,降低庫存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它涵蓋了物資入庫、出庫、盤點、保管、報廢等各個環節,同時涉及人員職責、操作規程、安全規定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物資分類與編碼:建立清晰的物資分類體系,為每種物資分配唯一的編碼,便于識別和管理。
2. 入庫管理:詳細規定物資接收、檢驗、登記、入庫的操作流程和標準。
3. 存儲環境:設定適宜的存儲條件,如溫度、濕度、防火、防盜等安全措施。
4. 庫存控制:設定合理的庫存量,實施定期盤點,預防積壓和短缺。
5. 出庫管理:規范物資領用、發放、退庫的`程序,確保準確無誤。
6. 物資保養:制定物資保養計劃,延長物資使用壽命。
7. 人員職責:明確倉儲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確保責任落實。
8. 應急處理:設立應急預案,應對可能出現的物資損壞、丟失等情況。
9. 信息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物資庫存的實時跟蹤和管理。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5
硫酸儲存管理制度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儲存設施與設備的規定
2. 硫酸分類與標識管理
3. 儲存操作規程
4. 安全防護措施
5. 應急處理與事故預防
6. 培訓與監督機制
7. 維護與檢查制度
內容概述:
1. 儲存設施:明確硫酸儲存區域的位置選擇,設施的耐腐蝕性,通風、防火、防爆設施的配備。
2. 分類標識:對不同濃度和性質的硫酸進行清晰的標識,確保人員能準確識別。
3. 操作規程:規定硫酸的`入庫、出庫、搬運、堆碼等操作流程,強調安全操作要點。
4. 安全防護:提供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服、手套、眼鏡等,并指導正確使用。
5. 應急響應:制定應急預案,包括泄漏、火災等緊急情況的處理步驟。
6. 培訓監督:定期對員工進行硫酸知識和安全操作的培訓,確保其掌握相關技能。
7. 維護檢查:定期對儲存設施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其功能完好,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6
儲存管理制度是指企業為確保物資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制定的一系列關于物品存儲、保管、出入庫、盤點、損耗控制等方面的規則和程序。它涵蓋了物資分類、存儲環境、庫存管理、信息記錄、安全防范等多個環節,旨在優化倉庫運營,降低存儲成本,保證物資質量和供應安全。
內容概述:
1. 物資分類與標識:明確各類物資的`存儲位置,采用統一的標識系統,便于快速定位和查找。
2. 存儲環境:規定適宜的溫度、濕度、通風條件,防止物資變質或損壞。
3. 庫存管理:設定合理庫存量,定期進行庫存盤點,防止過度積壓或短缺。
4. 入庫與出庫流程:規范物資的接收、檢驗、入庫、發放、退貨等操作,確保流程透明。
5. 信息記錄與追蹤:建立完善的庫存信息系統,記錄物資動態,便于追溯和分析。
6. 安全防護:設立防火、防盜、防潮等安全措施,保障物資安全。
7. 損耗控制:設定合理的損耗率,對異常損耗進行調查和處理。
8. 供應商與客戶關系:協調與供應商的關系,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供應鏈效率。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7
一、為保證對藥品倉庫實行科學、規范的管理,確合理地儲存約品,保證藥品儲存質量,根據《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二、藥品儲存保管的基本工作職責是:安全儲存、保證質量、降低損耗、避免事故。
三、倉庫保管人員的基本職責:
(一)按照藥品不同自然屬性分類進行科學儲存,防止差錯、混淆、變質。
(二)做到數量準確,帳目清楚,帳物相符。
四、藥品倉儲保管應執行藥品儲存管理制度,并按主要劑型的儲存保管和養護要點做好在庫藥品的儲存保管。
(一)藥品應按儲藏溫、濕度要求,分別儲存于陰涼庫或常溫庫、冷藏庫內。
1、陰涼庫:溫度不高于20℃。
2、常溫庫:溫度保持在0℃—30℃。
3、冷庫:溫度保持在2℃—10℃。
4、相對濕度:各庫房相對濕度保持在45%—75%之間。
(二)藥品應依據藥品性質,按分庫、分類存放的原則進行儲存保管,其中:
1、藥品與非藥品(指不具備藥品生產批準文號的物品)應分庫
存放。
2、內服藥與外用藥應分庫或分區存放。
3、品種與外包裝容易混淆的品種應分區或隔垛存放。
4、易串味的藥品、中藥材、中藥飲片、化學原料藥以及性質相互影響的藥品應分庫存放;危險品應與其他藥品分庫存放。
5、藥品中的危險藥品應存放于危險品專庫。
6、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開存放。
7、不合格品應存放在不合格品專區內,按合格藥品管理規定進行管理。
8、退貨藥品應存放在退貨區內,經質量驗收并確認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區;經質量驗收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區。
9、藥品按品種、規格、批號、生產日期及效期遠近或分開堆垛,入混批堆碼,每一垛的混批時限為:藥品的產品批號或生產日期間間各應不超過一個月。
10、近效期藥品即有效期不足半年時,應按月填報近效期藥品摧毀月報表。
11、近效期藥品應掛近效期標志。
12、在搬運和堆垛等作業中均應嚴格按藥品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搬運存放,規范操作。不得倒置,要輕拿輕放,嚴禁摔撞。怕壓藥品應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13、保持庫房、貨架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盜、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四)藥品的貨堆應留有一定距離,具體要求如下:
1、藥品垛與垛的間距不小于100cm。
2、藥品垛與墻、柱、屋頂、房梁的'間距不小于30cm。
3、藥品與地面的間距不小于10cm。
4、庫房內主要通道寬度不小于200cm。
5、照明燈具垂直下方不準堆放藥品,其垂直下方與藥品垛之間的水平距離不小于50cm。
(五)在庫藥品均實行色標管理,其中:
1、黃色:待驗藥品庫(區)、退貨藥品庫(區)。
2、綠色:合格藥品庫(區)、零貨稱取庫(區)、待發藥品庫(區)。
3、紅色:不合格藥品庫(區)。
(六)藥品入庫時應按照藥品入庫驗收制度,經過質量檢查驗收,并簽字或蓋章后辦理入庫手續。
(七)藥品倉儲保管人員對貨與單不符、質量異常、包裝不牢或破損、標志模糊等情況,有權拒收并報告有關部門處理。
(八)藥品倉儲保管人員應接受藥品養護員有關儲存方面的指導,掌握主要劑型的儲存保管與養護要點,做好倉間溫、濕度等管理,正確儲存藥品。
(九)藥品出庫發貨時,應堅持檢查復核后出庫發貨。
(十)藥品出庫發貨時,應做好出庫發貨復核記錄。
(十一)對于銷后退回藥品,應按《退貨藥品的管理規定》做好退貨記錄與存放、標識等管理工作。
(十二)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做好溫濕度調控工作,堅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觀測并記錄《溫濕度記錄表》,并根據具體情況和藥品的性質及時調節溫濕度,確保藥品儲存質量。
(十三)藥品倉儲保管人員每月底應定期做好庫存盤點工作,做到帳物相符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8
1.藥品購進
1.1藥品營銷企業的審核要求與首營企業的審核內容、辦法一致,只有經過審核并認定為合格方可建立藥品購銷業務關系。
1.2制定計劃由藥庫保管員根據庫存情況、銷量以及用藥趨勢、臨床需要編制采購計劃。
1.3采購計劃的'內容包括品名、規格、劑型、產地、數量、最新進銷價等,報科主任審核,經分管院長批準后執行。
1.4采購藥品和一次性醫療器械根據規定參加集中招標或者集體議標,服從招標辦的統一管理。臨床臨時用藥由臨床科室主任提出,經藥劑科主任報分管院長批準后采購。因疫情和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需要臨時采購時可以不受招標限制,在分管院長、科主任組織下進行。特殊藥品采購執行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
與藥品經營企業簽訂合同時,必須注明品名、規格、產地、單位、數量、價格等詳細內容,必須有供(送)貨期限和違約處罰條款,必須有產品質量保證條款。醫藥企業應履行合同,藥劑科應當定期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評議。
2.藥品驗收
2.1執行“二核對”、“一查驗”:核對醫藥企業的發票和隨貨同行、核對采購計劃(訂貨合同),查驗質量檢驗報告書、進口藥品注冊證等相關質量證明文件。
2.2對照發票驗收檢查藥品外包裝是否破損,如破損應及時處理。拆零包裝的應驗收到中包裝或最小包裝。
2.3如果送達的藥品的規格或送貨數量與采購計劃(訂貨合同)不相符,應當及時查明情況并做好記錄。
2.3.1驗收內容對藥品外包裝、中包裝、內包裝上內容逐項驗收。
2.3.2查說明書:對藥品說明書上內容逐項與批件核對。
2.3.3特殊藥品必須兩人共同驗收;必須逐項驗收至最小包裝。
2.3.4進口藥品應有符合規定的“進口藥品注冊證”和“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復印件,檢驗報告的復印件必須加蓋醫藥企業紅印章。
3.陳列存放
3.1將合格藥品按藥品養護和陳列要求存放到,常溫庫(<30℃)、陰涼庫(<20℃)、冷藏庫(2~10℃)、特殊藥品專用庫。
3.2驗收時發現不符合以上規定的藥品視為不合格品,移至退貨區,并填寫退貨記錄。
4.將驗收情況及時如實填寫藥品驗收記錄。
5.將發票、隨貨同行交藥品調撥員辦理入庫手續,然后交藥品會計做金額帳。
6.驗收時限
6.1一般藥品應在當日內完成。
6.2特殊藥品應在藥品送達時當面驗收。
7.藥品驗收記錄保存5年。
8.在驗收中發現有問題的藥品,應及時經營企業聯系。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9
鋼瓶儲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安全存儲規定
2. 鋼瓶分類與標識
3. 儲存設施與環境要求
4. 檢查與維護程序
5. 應急處理措施
6. 培訓與責任分配
內容概述:
1. 安全存儲規定:涉及鋼瓶的擺放方式、堆疊高度限制、間距要求等,確保鋼瓶穩定,防止滾動或傾倒。
2. 鋼瓶分類與標識:根據氣體性質進行分類,設置清晰的標簽,便于識別和管理。
3. 儲存設施與環境要求:包括儲存區域的.通風、防火、防爆設施,以及溫度、濕度的控制。
4. 檢查與維護程序:定期進行鋼瓶狀態檢查,及時維修,確保其安全性能。
5. 應急處理措施:制定應對泄漏、火災等突發情況的預案,確保員工知道如何迅速響應。
6. 培訓與責任分配:為員工提供相關培訓,明確各崗位的職責,確保制度有效執行。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0
化學品儲存管理制度旨在確保企業安全、高效地管理各類化學物質,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健康,同時也符合環保法規的要求。這一制度涵蓋了化學品的采購、入庫、存儲、領用、廢棄等全過程,具體包括:
1. 供應商資質審核:確保化學品來源可靠,符合質量標準。
2. 化學品分類與標識:明確各類化學品的性質,以便采取相應的'儲存措施。
3. 儲存設施與環境:設立專用倉庫,配備必要的防護設備。
4. 庫存管理:定期盤點,及時更新庫存信息。
5. 安全操作規程:制定詳細的化學品操作流程,培訓員工遵守。
6. 應急處理預案:預防意外事故,制定緊急響應計劃。
7. 環保與廢物處理:遵循環保法規,妥善處理廢棄化學品。
內容概述:
1. 法規遵從性:確保所有操作符合國家及地方的化學品管理法規。
2. 人員培訓:對員工進行化學品知識和安全操作的教育。
3. 設備維護:定期檢查儲存設施,確保其安全可靠。
4. 危險評估:對化學品的風險進行評估,采取適當的防范措施。
5. 記錄管理:完整記錄化學品的進出庫信息,便于追蹤和審計。
6. 應急演練:定期進行應急響應演練,提高員工應對能力。
7. 持續改進:定期審查制度執行情況,持續優化管理流程。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1
儲存庫管理制度是企業運營中的`關鍵環節,旨在確保物資的有效管理和安全存儲,防止損失,提高運營效率。它涵蓋了物資的入庫、出庫、盤點、存儲環境控制、責任分配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入庫管理:規范物資接收流程,包括驗收標準、質量檢驗、數量核對等。
2. 出庫管理:明確物資發放程序,確保正確無誤地分配給相關部門或項目。
3. 庫存盤點:定期進行庫存盤點,確保賬實相符,及時發現并處理差異。
4. 存儲環境:規定適宜的存儲條件,如溫度、濕度、照明等,防止物資損壞。
5. 安全管理:設立安全措施,預防火災、盜竊等風險,并制定應急預案。
6. 責任分工:明確倉庫人員職責,確保責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
7. 系統記錄:使用庫存管理系統,記錄物資動態,提供數據分析支持。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2
一、應配備符合要求的底墊、貨架及避光、通風等藥品儲存設施,在庫藥品應堆放整齊,離地距離不小于10cm,離墻頂、散熱器及墻壁距離不少于30cm。
二、在柜(架)藥品應分品種按批號分開堆放。內服藥與外用藥分開存放,易串味藥品、中藥材、中藥飲片以及危險品等應分開存放。
三、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等特殊管理的'藥品應專柜存放,專人上鎖保管,專帳記錄,帳物相符。
四、應設置與其開展的診療業務相適應的藥房、藥庫,并根據藥品儲存要求逐步做到設置常溫庫(0-30攝氏度)、陰涼庫(不高于20攝氏度)、冷庫(柜臺)(2-10攝氏度);藥房、藥庫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藥房、藥庫應配備溫濕度檢測設備。藥品養護人員,每天上下午應對藥房、藥庫各進行一次巡行,并認真做好溫、濕度記錄。發現溫、濕度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調節。
五、藥房應做好防塵、防潮、防污染及防蟲、防鼠等相應的管理工作。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3
液氨儲存管理制度旨在確保液氨的安全儲存,防止意外泄漏和環境污染,保護員工健康,維護企業運營的穩定性和合法性。該制度涵蓋了液氨的接收、存儲、監控、應急處理及員工培訓等多個環節。
內容概述:
1. 接收與驗收:規定液氨運輸車輛的檢查標準,接收時的'檢驗流程,以及不合格產品的處理辦法。
2. 儲存設施:明確液氨儲罐的設計、建造、維護和定期檢查的標準,確保其符合國家安全法規。
3. 操作規程:詳細描述液氨的裝卸、轉移過程,包括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
4. 監控系統:設立液氨濃度監測設備,設定報警閾值,確保及時發現潛在風險。
5. 應急預案:制定泄漏事故的應對方案,包括疏散路線、急救措施和外部救援聯系機制。
6. 培訓與教育:定期對員工進行液氨安全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
7. 記錄與報告:規定液氨儲存相關記錄的保存期限,以及異常情況的上報流程。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4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牌旨在確保藥品的安全、有效管理,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核心方面:
1. 儲存環境條件:明確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的控制標準。
2. 藥品分類與分區:根據藥品性質進行分類儲存,如處方藥、非處方藥、特殊藥品等。
3. 藥品擺放規則:規定藥品的擺放位置,便于查找和管理。
4. 進出庫管理:記錄藥品的入庫、出庫、盤點流程及責任人。
5. 藥品有效期管理:設定有效期預警機制,防止過期藥品流通。
6. 應急處理措施:制定藥品損壞、污染等突發情況的應對策略。
7. 員工培訓:定期對員工進行藥品儲存知識的培訓和考核。
8. 審核與監督:設立定期審核機制,確保制度執行到位。
內容概述:
1. 制度的適用范圍:明確制度適用于公司內的所有藥品儲存區域。
2. 責任分配:明確各部門、各崗位在藥品儲存管理中的'職責。
3. 操作規程:詳細闡述每個環節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4. 法規遵循:參照相關藥品管理法規,確保合規性。
5. 信息記錄:規定藥品信息記錄的格式、內容和保存期限。
6. 安全保障:強調藥品安全的重要性,包括防火、防盜、防潮等措施。
7. 變更管理:規定制度更新、修訂的流程和審批權限。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15
藥品庫房儲存管理制度是確保藥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要環節,它涵蓋了藥品的接收、存儲、養護、出庫等全過程,旨在規范操作流程,防止藥品的損壞、變質和錯發,保障醫療活動的`正常進行。
內容概述:
1. 藥品分類儲存:根據藥品性質(如溫度敏感性、化學穩定性)進行分區存放。
2. 溫濕度控制:設立恒溫恒濕設備,定期監測記錄環境條件。
3. 藥品有效期管理:建立有效期跟蹤系統,確保過期藥品及時處理。
4. 庫房清潔與衛生:定期清潔消毒,防止污染。
5. 庫存盤點:定期進行庫存盤點,確保賬實相符。
6. 安全防護:設置防火、防盜設施,制定應急預案。
7. 員工培訓:對庫房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操作規范性。
8. 記錄與追溯:完善出入庫記錄,便于追蹤藥品流向。
【藥品儲存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藥品管理制度07-02
藥品倉庫的管理制度09-22
藥品倉庫管理制度09-06
藥品養護管理制度08-21
藥品采購管理制度03-28
藥品采購管理制度05-19
藥品效期管理制度08-31
藥品采購管理制度09-01
藥品管理制度09-18
(推薦)藥品管理制度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