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詩歌《搖籃》微教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歌吧,詩歌節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詩歌《搖籃》微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意圖
本首兒童詩句式整齊,音律和諧,語言清新優美,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大班幼兒在具有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初步發展,具有一定的想象、遷移能力。他們喜歡仿編活動,而兒歌《搖籃》正是一篇適合大班幼兒欣賞的作品。《綱要》語言實施細則中提出,幼兒能夠喜歡文學作品,較好的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初步感知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特點,并培養對藝術語言的敏感性。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柔美、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詩歌美好的意境。
3、體驗參與仿編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柔美、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詩歌美好的意境。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朗誦詩歌的方法 物質準備:音樂、PPT、圖片(星星、小魚、花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觀看圖片,引出“搖籃”
小結:這是搖籃,人們用它來哄小寶寶睡覺。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引導幼兒雙手圈起,做搖籃的樣子,并且假裝哄小寶寶睡覺。“你也來當一回媽媽,哄你的小寶寶睡覺吧。”
提問:“剛才媽媽的手變成了什么?搖著誰?”引出句式:“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
(二)理解兒歌結構,欣賞是個詩歌前半段。
1、教師依次出示星星、小魚、花朵圖片,提問:“星星、小魚和小花也想有自己的搖籃,請你來幫它們找找自己的搖籃吧。”(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幼兒自由發揮,并引導幼兒說說:“xx是搖籃,搖著xxx。”
2、教師出示天空,大海,花園的圖片,教師朗誦請幼兒欣賞。
3、“其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兒童詩”,請幼兒說說在朗誦兒童詩與你講其他的東西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應該怎樣去去朗讀?請全體幼兒看著圖片朗誦。
(三)引導幼兒學習完整兒童詩,理解兒童詩感情
1、教師提出需要幫助的想法,請幼兒想辦法哄寶寶睡覺。(鼓勵幼兒想辦法:唱歌、講故事、玩玩具等)
2、師幼共同輕唱搖籃曲,寶寶漸漸睡著了。
教師:“她睡著了么?她是怎么睡著的?對,我們給她輕輕唱了一首搖籃曲,她就睡著了。”教師引出句式:“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出示句型)
3、教師:“星寶寶、魚寶寶和花寶寶也睡不著,你能想到什么辦法讓它們睡著呢?”
教師出示PPT,請幼兒看著課件進行創編(發現圖中的變化,云朵、浪花、微風的出現。)
4.完整感受兒歌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完整感受兒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嘗試創編:
1、教師:“我這里還有一些圖片,請你們按照兒歌中的句式繼續編一編。”
2、幼兒拿著創編圖片單獨創編,教師請創編的好的幼兒為大家展示。
活動延伸
學唱歌曲《搖籃》
【幼兒園大班詩歌《搖籃》微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詩歌教案:搖籃08-14
大班語言詩歌搖籃教案02-11
大班詩歌“搖籃”08-15
詩歌搖籃教案02-11
語文 -大班詩歌[搖籃]08-15
大班語言詩歌搖籃教案3篇02-11
詩歌搖籃教案(10篇)02-11
詩歌搖籃教案10篇02-11
大班仿編詩歌《搖籃》活動方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