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風的作文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家風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家風的作文1
家風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精神產物和文明素質,并經過長時間的更新,發展,兼收并蓄而流傳至今,確實值得我們傳承并發揚。
我們的家風是詩書傳家,百善孝為先。從記事起媽媽就每天給我講故事,教我知書達理。從童話故事、民間傳說到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歷史,從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到諾曼底登陸,故事與我的童年為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自己會讀書了,我記得每每放學,我都會要媽媽給我買書,那時家中經濟條件并不好,但媽媽從來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只要你愛看書,媽媽就支持你!”從此書香與我為伴,從童話到少年文學,從讀者文摘到人生哲學,從古詩詞到大家經典……書香伴我成長。
記得小時候,每到生日媽媽都為我買上生日蛋糕,爺爺為我做上長壽面,到我二年級時,我特別愛書,就讓媽媽把買蛋糕的`錢買成書,從此,我家就有了過生日買書的習慣。
家人為了鼓勵我讀書,每年媽媽都帶我去各地的大學游覽,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清華和北大,我不僅被校園的景色和深厚的人文所折服,我還特地去了三聯書店,把我的零花錢都買成了書。讀書教會了我知識,升華了我的智慧,更多的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百善孝為先,在我們家,爸爸媽媽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奶奶快八十歲了,爸爸媽媽每天起床后先去問候奶奶,讓老人家每天開開心心,而我和妹妹也總是爭著給奶奶端飯,洗腳。正是我們愛自己的長輩,我們也學會了愛別人,有很多觀念是無形中形成的,深深的印在心中。正是由于我們家的無形的精神財富才培養出熱愛生活熱心的我們。
關于家風的作文2
什么是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
有關家訓家風的書很多,比如諸葛亮的《誡子書》、《傅雷家書》、《弟子規》、《曾國藩家書》,晚清名臣曾國藩家訓甚嚴。他教育子女切記二字---傲、惰。“惰”是惰性,就是明白就應做有好處的事,卻總找理由,不是不做事,就是做無聊的事。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一一個“勤”字。
曾國藩在家訓中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能夠做得到的。
作為一名家長,我深知勤奮、堅持的重要性。所以在生活中個性嚴格要求。暑假期間,孩子都覺得是盡情玩耍的時間,晚上不想睡覺,早上不想起床。一次孩子犯懶,不想起床鍛煉身體。她擺出各種理由,什么現在是假期呀,覺得累呀;腿疼,不舒服呀等等。當時我想,孩子所說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孩子也很辛苦。但轉念-想,如果我讓孩子放縱一-次,就會有下一次。長此以往,就會助長孩子懶惰、散漫的不良習慣。勤奮堅持的態度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于是,我拒絕了孩子可憐巴巴央求,當了一次“狠心”的媽媽。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監督,需要爸媽的陪伴。在孩子思想放松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阻止孩子的念頭。在孩子出現懶惰的苗頭時,一定要及時提醒;在孩子失去勤奮動力時,爸媽要及時加油鼓勁兒。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一個有規律地生活,才會養成一個勤奮的習慣。
好的.家風對孩子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教材,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讓我們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家風,為孩子今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于家風的作文3
我國是一個講究規矩的國家,歷史也很悠久,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弟子規》、《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們祖輩傳下來的關于家訓、家規、家風的珍貴文化遺產。有句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都不按照規矩做事,我們的社會大家庭就不會這樣和諧有序。
其實,在我們每個小家庭也有家訓、家規、家風,我家的家訓就是:要尊重他人,包括老師、同學,尤其是對長輩和有殘疾的人;要講禮貌,見到認識的人要主動打招呼,做到文明用語;要勤勞節儉,不能浪費;“遠親不如近鄰”,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爸爸和媽媽都是以身作則的,在他們的教育和影響下。我也深深體會到這樣做,既尊重了別人,也讓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快樂。
我家的家規是媽媽定的:作業做完后要檢查;寫完作業要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要經常鍛煉身體;當天的事情當天做完,不能拖到第二天;每天要堅持練琴。媽媽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每到周末,媽媽就帶我去游泳,夏天的時候我很愛游,可到了冬天,即便是在室內游泳館,水也顯得涼了些,可媽媽說沒關系,所以每次我都勇敢的跳進游泳池,在水里暢游一番。結果,真像媽媽說的那樣,我不緊沒有被凍感冒,反而不愛感冒了。
再說說我的家風吧:要做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要講究衛生,不管是個人衛生還是居住環境,都要干干凈凈的,在公共場合不隨便吐痰、亂扔東西,媽媽說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更美麗。
我愛我的家,因為有了家訓、家規和家風,我的家更加和睦幸福,我們的大家庭更和諧美好!
關于家風的作文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說到家風,我認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規矩,也是一個家庭做人做事的態度。
我的.家風是孝,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在做什么,父母總是說一聲:“百善孝為先!”家風是我們的座右銘,孝敬父母,我們才可在社會上走得更遠。記得它,才可以成為國家的一名棟梁,只有成為國家的棟梁,才可為國家做出貢獻。
而對于母親來說,家風就是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我忘記帶尺子了,所以便臨時向同學借了一把尺子來用,可考完了試,我卻忘了還回尺子。回到了家以后,母親忽然發現我的文具盒中多出了把新尺子,就叫我來質問,而我卻若無其事地說:“我借了別人一把尺子,忘了還,我呀,明天就歸還回去,這有么好大驚小怪的嗎?!”誰知,媽媽聽見了,卻很生氣,說“你借了別人尺子不還,別人下次還會再借你東西嗎?做人呀,一定要誠實守信,不可以言而無信,否則,別人就不會再理你,并不再信任你這個人了。”我這才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第二天,我把尺子還了回去,并誠懇地道了歉,同學也原諒了我,頓時,我終于意識到了“要誠實守信”這句話的重要性。
“家風”是一家人的風氣。這一家人的家風一旦有所敗壞,那么這一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受到牽連,有所敗壞,這一家就不能培養優秀的后代了,如果沒有家訓,那么只會把后代寵壞,只有讓孩子知錯并且知道改正,然后再教育他,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媽媽說:“家風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只有你真正地體會到了才可以知道它的意義。”
關于家風的作文5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教、家風,古語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人,家風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如人生百態,各有千秋。
曾經以為家風就是印在家譜扉頁修身齊家,溫良恭儉類的古板文字,或是其他文學大家們所傳世的家訓,如《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勸告后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我家的家風并沒有明顯的訓誡言辭,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孝順爺爺奶奶,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孩子。爺爺奶奶教育我:要體諒爸爸媽媽,做個懂事的乖孩子。孝是一種美德,我時刻銘記著我家的家風,從小就看慣了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及體貼,父輩們的言傳身教已經讓“百善孝為先”的家風在我心中牢牢扎根,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在日常的生活中,孝道更是一個家庭應該傳承的精神,它維系著一個家庭幾代人的安寧與幸福。因為孝順做在前,后輩會感知,會效仿,這是家風最好的傳承。
長大以后父母常常教育我做人要“以善為本”,與人為善方可與惡遠之,與惡遠之方能安寧順景。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善良,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格,是一個家最好的家風。我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對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友好,當親戚朋友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辭辛苦的幫助別人;當有人到家里做客時,他們總是拿出家里最好的東西款待客人,因為他們的.善良待人,親戚、鄰里之間相處也非常和睦。
我終于明白家風不是寫在紙上的繁文縟節,家風是家庭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是父母的以身作則一言一行;是山重水復時的柳暗花明;是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我一定要銘記著我家的家風,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善良處事,厚道修身。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關于家風的作文6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每次洗手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個不好的習慣以后
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
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
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
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是勤儉節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關于家風的作文7
古人云:“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良好的家風能讓人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而我這顆幼芽正沐浴著淳樸的家風茁壯的成長。
從小媽媽就要求我每天背一遍”友善待人,誠實守信”這條家訓,教育我做人要有教養,有素質,要有大家閨秀的風范,吃飯、行走、坐立都有不同的規矩和標準,久而久之,正是這嚴格的教育和良好的家風,讓我既能夠守規矩,又能夠創新。這如清流般的家風融入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澆灌著我幼小無知的`心靈。
一個周末的上午,我約了幾個要好的同學去廣場玩,可不巧的是,原本晴朗的天氣驟然變了臉,突然刮起了大風,手托下顎出神地望著窗外飛揚的塵土,我心里打了退堂鼓,不想出去了,順著這個邏輯我想那幾個同學也不會去了……突然媽媽的問話打斷了我的思路,約好了出去玩還去嗎?我支支吾吾地說“外面風大不去了。”媽媽接著問,告訴同學了嗎?我剛說沒……媽媽又開始了說教,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如果有特殊情況就算不去也要及時和同學說明原因,這樣一聲不響的就是不守信的行為,不要讓同學久等,趕快去吧!告訴同學風大我們各自回家,下次再約。聽了媽媽的話,我立刻下樓奔向廣場,看到風中等待我的同學……我的臉紅了,內心也多了幾分不安,瞬間體會到媽媽說的友善待人誠實守信是多么的可貴,自此以后我從未失信于別人。
友善待人誠實守信是家風。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泛流傳至今,依然是現代的精神財富。它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浸潤著我這顆幼芽,它如同血脈般,推動著家和國的發展。
關于家風的作文8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夠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嘴,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從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于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夠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
現在,我已經步入初中,成為一名初中生,早已養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么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關于家風的作文9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周末,因為我表現好,所以,爸爸準許我看一小時動畫片。但是,我超過了時間,爸爸很嚴肅地關閉了電視。之后,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欣怡,要守信,不然,長大后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哥哥告訴我要誠實。因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哥哥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罵,不過最后,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哥哥道歉。但是,哥哥原諒了我,并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地對我說:“欣怡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學習不用心,所以期中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記住從那兒跌倒,從那兒爬起,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后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為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月考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國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于我們的祖先,不愧于是一個繼承人!
關于家風的作文10
你們知道什么是家風嗎?
家風乃是國風,有了良好的家風,一個國家才會和諧。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愁,鄉乃睦。家風就是家庭的信仰,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受良好家風的熏陶,那么在生活,處世上則會有“法”可依,堅守內心。
今天,我們浙江不斷挖掘、傳播、餞行家風文化,并注入新的`內涵,處處可見好家風,家風源頭清澈了,對涵養村風、社風、民風都很有意義。
良好的家風,不僅能引導一個人的成長進步,還能形成一個美好的家庭氛圍,促進社會和諧;要想治好國家,就要先治理好家庭,正所謂家國兩相依,家和萬事興,家庭社會國家本來就是相互關聯的。
家風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對繼承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形成各諧的家庭氛圍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對家風有更深入的了解,傳承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基因,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遠大理想,從我們學生做起。
既然我們是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那就應該多發揚好家風,多加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它。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文化,傳承優良的家規家風。
在中國之所以有這么多品德高尚的人,就是因為受這里良好社會風氣的感染,讓人們變得講道德,講文明。這些品質不僅提高了人們的修養,還促進了社會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更深了一步。
可見家風是多么重要,有一個好的家風也是多么幸運。希望同學們也能養成良好的家風習慣!
關于家風的作文11
“百善孝為先”,我們家最注重的家風之一就是孝順之風。
爸爸媽媽在生活中特別孝順長輩。每逢節假日,他們都要帶上大包小包的禮物去看望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這些長輩們;遇到天氣變化時,總要給長輩打個電話,噓寒問暖;去年奶奶生病時,他們就請假到醫院照顧奶奶,寸步不離,直到奶奶出院。
孝順的家風更體現在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誨上。
小時候,我因為一點小事跟奶奶生氣,說了幾句不尊敬的話。奶奶當場也沒說什么,默默地走開了。這時爸爸聽到過來了,他把我叫到房間里,嚴肅地說:“你這么做是不對的,快去跟奶奶道歉!”當時我還在氣頭上,爸爸這么一說,我就干脆不搭理他。爸爸更生氣了,嘶吼著說:“我不要這種忘恩負義的人!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奶奶整天操勞家務,對你無微不至的照顧,如果你是這么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那么我寧可沒有這樣的兒子!”說著,他打開了家里大門,“如果你不尊敬奶奶,你就走!如果你還是做一個懂得感恩,孝順長輩的人,那么這個家還是歡迎你!”那時我是一個好面子的人,頑固地堅信“人要臉,樹要皮”。被老爸這么一說,我惱羞成怒,人都說沖動是魔鬼,我一氣之下走出了家門。但是出了門后的我毫無頭緒,干脆就站在門口。我想,平時從來不兇我的老爸今天怎么一反常態,莫非他突然討厭我了。過了幾分鐘,我到旁邊走了走,當聽到開門聲時,我偷偷躲到一旁觀看。只見老爸探出了頭,似乎在找我,臉上看起來又生氣又有些焦急。過了一會,他又回了屋,卻開著門。我又想:如果老爸討厭我,干嘛又焦急的.找我?千萬條思緒碰撞著我的頭顱,讓我混亂無比。于是我下定決心,回家!晚上,熄燈了,我悄悄的對奶奶說:“奶奶,對不起!”
后來,我才明白為什么老爸那時發那么大的火,因為一個“孝”字。通過這事,我也真正領悟了“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孝”既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根本!
關于家風的作文12
自古以來,國法和家規是國家的立國之本、家族的立根之基。只有既遵國法又守家規的家族,才能興旺發達、傳承久遠。
每個家庭的小孩猶如一顆小樹苗,他能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取決于有沒有良好的家庭教養。我們家就十分注重家風家規的教育。我的爺爺他很樸實,但他低調做人、嚴守規矩等許多優良作風在我們家延續了下來。平時在家中,爺爺常常教育我在學校應該怎么尊重老師、團結同學,更會講一些關于“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里也會時不時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他是我的至親,不如說他是我人生的導師。
每天晚飯之前,爺爺都會讓我對一天的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反思,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還要改正,他說這叫“一日三省”,有了反省,并去改進,人才能進步。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的,雖然有很多很多條規矩,但是正因為有這些“束縛”,才讓我更好的成長。
而我和爺爺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爺爺嘴里也總是說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爺爺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該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加上課外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末爺爺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與他們交談和相處中,我也算是“長了知識了”。
爺爺說:“一個孩子有教養,看上去就會是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大家夸獎,是因為他長期處于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裝不來的。相反如果他們的家風不好,他們很可能就會成為問題少年,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我很幸運能出生在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慈祥嚴格的好爺爺。他諄諄誘導,親切教誨,影響著我們家的每個成員,他的優秀品質滋潤浸透著我們這個家庭,讓我們家受益無窮。
我一定要繼承好這樣的好家風,并讓它代代傳承!
關于家風的作文13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我家的家風是''孝”,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要我時刻記住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無論在家里還是在社會上。并且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給我講述古代孝敬老人的故事如“臥冰求鯉”“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親嘗湯藥”。那些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上埋下了“孝”的種子。
我的外婆是個高血壓患者。記得一次外婆因為血壓高導致頭暈,繼而嘔吐起來,我急忙跑過去拍拍外婆的后背,遞給她餐巾紙,還給她拿來熱毛巾,倒來熱開水,然后把外婆扶上床喂她吃藥,最后我給爸爸,媽媽打了電話,直到他們趕到家。不知怎的那次外婆說話時眼淚竟噙在眼眶中,也許由于我的`存在,外婆感到無比的欣慰吧!這事被鄰居們知道了他們都夸我是個孝順的孩子。
還有一個晚上,媽媽身體不舒服。爸爸正在燒飯,我說:“爸爸,我上去陪媽媽了啊。”爸爸說:“好,你趕快去吧。”我走到媽媽旁邊說:“媽媽你要喝水嗎?要吃藥嗎?”媽媽說:“我不要,我就躺一會兒吧。”我說:“媽媽,您睡吧!”
媽媽醒來后,我說:“媽媽,你睡了好長時間了。”媽媽說:“謝謝你一直陪著我。”爸爸對我說:“你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快吃飯吧!”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是人民的家,這個家風就更重要了。在我看來,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是一個強國。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關于家風的作文1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我家的家風有三條:一是節儉之風,二是惜時之風,三是孝順之風。接著就來曬一曬吧!
我家的節儉之風。我的父母都出生在農村,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傳到他們的兒子——我身上。記得從我懂事起,每當吃飯時,媽媽就叮囑我:“你要愛惜糧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不容易,不要往桌子上撒,碗里要吃得干干凈凈。”我當時并不是很理解,但我很聽話,還是按照媽媽的話做了。后來上學了,我學了古詩《憫農》,才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我家的惜時之風。媽媽每天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叮囑我“快點寫作業!”就急忙趕到廚房做飯。利用做飯的空隙,還要洗臟衣服,手還沒擦干,就來到我的書桌旁檢查我的作業,還督促我快寫,認真地說:“時間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
如果不抓緊地話,就白白浪費了。省下時間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媽媽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我,從而我也學會了珍惜時間。
我家的孝順之風。我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而他們也是那樣用心做的。記的那次姥姥生病住院,媽媽一連好幾個星期在醫院里照顧姥姥。出院后,又把姥姥接回家,并細心照顧。
給姥姥端茶倒水,噓寒問暖。還安排我去陪姥姥聊天。爸爸給姥姥買了許多好吃的,我都有點讒得流口水了。爺爺生病時,爸爸不顧白天工作的.辛苦,晚上去陪爺爺。看著父母的一舉一動,我想:我也要做個孝順的人。
繼承和發揚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了優良的家風,我們的小家一定會更加幸福。祖國的大家庭一定更加和諧。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請你也來曬一曬家風吧!
關于家風的作文15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指導下,每個家庭在不違背國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現代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良好家風;借助互聯網家譜為工具傳承家文化(家規、家訓、家風),延續家興業旺,譜澤后世;實現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規: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家庭的規矩就相當于國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
家訓: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訓屬于家庭美德的范疇。家國同構,一個家庭的.家訓相當于一個國家的道德標準,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家風: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換一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家譜即是承載家文化的工具,互聯網家譜是新一代承載家文化的工具。
【家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03-19
家風作文03-15
家風的作文04-09
精選家風作文04-12
家風征文:好家風12-30
我家的家風作文03-22
傳承家風作文05-26
家風家規作文04-06
家風話題作文08-31
家風家訓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