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校園環保倡議書3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倡議書,不同的倡議書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倡議書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園環保倡議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校園環保倡議書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綠樹成陰、鮮花競放、空氣清新、地面潔凈這是人人都喜愛的校園環境。可是在校園中,不少人的所作所為卻讓人很是痛心:教室里,地上的小紙屑不屑一顧;操場上,飄揚的各種垃圾無人理睬;衛生間,有人對污水和污物熟視無睹;水龍頭下,清水長流人已遠去
因此,學校在9月開展校園環保活動,向全校師生鄭重發出如下倡議:
1.節約用水:
用完水后,及時關水龍頭;見到滴水的龍頭,及時擰緊。避免大開水龍頭,避免過量使用洗滌劑。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2.節約用電:
做到光線不足及時開燈,光線充足不要開燈。人走燈滅,人離電關。避免白晝燈、長明燈的情況發生。電腦非工作期間及時關機,待機時請關掉顯示器,減少電腦用電量。
3.節約用紙:
盡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絹和抹布。文件資料雙面打印,字體適宜排版合理。學生本子寫完別空太多。
4.減少廢物:
提倡自帶餐具、水杯,盡量不用一次性筷子、杯子。購物時自帶袋子或籃子,袋子多次使用,避免用過就丟。
5.生活節儉:
不盲目攀比,不浪費糧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超前消費,要合理消費、適度消費。
6.愛惜物品:
愛惜儀器設備和公物,使設備始終保持完好狀態,盡量減少損壞維修。珍惜筆、書、本,充分發揮其利用價值。
7.講究衛生:
垃圾只能丟到垃圾桶或垃圾堆。
老師們、同學們,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成,資源的.節約有賴于每個人的實際行動。只有我們心懷環保、行為環保,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后代,才能更加美好!
校園環保倡議書 篇2
同學們:
綠色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大自然是我們生死相依的朋友。幾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沒有犧牲地球的綠色,但是三百年的'現代文明卻使我們綠色的地球日漸披黃蒙黑黯然失色,各種公害和環境的污染卻越來越嚴重,白色污染,赤潮,溫室效應……這些環保公敵,已成為影響城市鄉村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難題。
同學們,為了綠色地球,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子孫后代,為了美好明天,作為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義務、有責任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制止污染和不環保的行為,共同美化我們賴依生存的空間!
為此,我倡議:
1,從我做起,做到綠色環保,不破壞環境,節約用品。
2,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倡使用可降解環保用品,讓一次性塑料制品,像°過街老鼠±,無人問津。開展垃圾分類回收,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真正用環保標準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一個合格的二十一世紀公民。
3,人人都是環境天使,做綠色宣傳員,利用自身優勢,廣泛宣傳不環保的危害,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不斷改良我們周圍的生態環境,做到人人講綠色,個個愛綠色。
同學們!為了山,為了水,為了空氣,為了森林,為了我們共同生存的生態環境,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相信只要我們都參與過來,各種污染一定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最終一定會徹底根除!
xxx
20xx年xx月xx日
校園環保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您是否正享受于校園共處的良辰美景?您是否正快樂于干凈舒適的校園生活?您是否愉悅于寬敞明亮、整潔衛生的學習環境?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個小小的行為都可能留下永久令人痛心的蹤跡,看看走廊白色圍墻上跳動的足跡音符,看看綠色草地上悠閑躺著的廢紙果皮,再看看身著厚厚灰塵的宣傳欄……相信每一位同學都不會目視校園環境被污染而無動于衷。自然萬物的生長需要每個人的`維持,我們的生活環境要靠大家,因此,電子工程系通信q0941班團支部、電子q1041班團支部、電子s1021班團支部向全校師生提議:
1.以節水為榮——隨時關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2.以節電為榮——省一度電,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貢獻。
3.養成良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亂扔亂倒垃圾。
4.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能源,維護環境整潔。
5.愛護一草一木——做綠色使者,保持空氣清新。
6.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奉獻社會、傳遞愛心、傳播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進步。
讓我們為良好校園環境的建設,盡一份義務吧!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完善自身修養,提升自身的素質,展現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做好大國民,從我們做起!從學子做起!
簽名:XXX
日期:年 月 日
【校園環保倡議書】相關文章:
校園環保的倡議書12-22
校園環保倡議書06-14
校園環保倡議書范文05-09
關于校園環保倡議書05-08
校園環保節能倡議書04-14
校園環保倡議書15篇06-03
校園環保倡議書(15篇)03-03
校園綠色環保倡議書09-19
校園環保倡議書合集六篇03-24
校園環保倡議書集錦五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