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高二春節作文4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春節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春節作文 篇1
春,萬物復蘇,一起都顯得生機勃勃;節,普天同慶,人們都變得喜氣洋洋。春節,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讓華夏大地披上了鳳裳錦衣。片片嫣紅點綴了家門前的那條小路,陣陣鳴響勾起了對家鄉的思念。歲月如一陣風,風干了世俗的迷離撲朔,吹滅了距離的隔閡,好景只有片刻,留下了一些支離破碎的印象,還在執著,執著。
月亮偷偷地,偷偷地冒出頭來,看著院子里的那戶人家,幾個孩子穿著新衣,你追我趕,大人們圍著圓桌坐下,酒杯里的烈酒代替濃濃的思念,無需言表,無盡幸福。
在爺爺的印象里,春節就是能吃上一頓飽飯,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米湯。在那個年代,戰爭,饑荒籠罩著村子,人們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剛一入年月,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走著去縣城,而那輛自行車的使命是載滿年貨和人們的快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日落,全村的人擠在小院里,收音機靠在村口的大樹下,分享各家的吃食,孩子們放著自制的鞭炮,陪他們入睡的是月亮的憂愁。可那時的春節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即使遠在千里,也要跋山涉水,不顧一切的回到那個溫暖的港灣,和最思念的人團聚,依偎在故鄉那堅實的臂膀。一杯甜而烈的烈酒,一盤白煮花生米,幾片晾曬已久的臘腸,就是最豐盛而又最溫暖的年夜飯,沒有電視機和電腦,也沒有咖啡館和餐廳。一家人的團聚,這就是春節。
在母親的印象里,過年就是有壓歲錢拿,有新衣服穿。爺爺一早經商,經常出國給他帶一些衣物和吃食。其印象里最深的是那件紫色長裙,那是二十多年前的除夕,爺爺打電話來說飛機晚點,有可能在機場過節。家里的年貨早已備好,姥姥獨自一個人坐在窗邊的搖椅上,望著布滿繁星的夜空,若有所念。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可回家的心卻像離了弦的箭,零時的鐘聲響起,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家門口,全然不顧路途的疲憊,快步走向妻子兒女,手里提著精美的包裝袋,一條紫色長裙,一條粉色長裙,兩條珍珠項鏈,兩人踱著小碎步進屋換上,宛如一對姐妹花,于是有了這張照片,這個故事。照片里的兩個人托著腮,對著鏡頭開心地笑。當時的大上海,有了咖啡館和西餐廳,但沒有磨滅對家人的思念和歸家的迫切。對家人的關心和眷戀,這就是春節。
現在,在我的印象里,過年的前幾天,家家大掃除,“除夕”除去昔日的灰塵,更好地迎接下一年。寫對聯,貼窗花,集五福,搶紅包,聊微信,似乎新時代的春節被蒙上了高科技的面紗,遠在異鄉的親人通過視頻聊天相互祝福寒暄。但總覺得春節好像少了些什么:團聚的飯桌上,大人們討論著各自的孩子,你爭我嚷;小孩子人手一部手機,沉迷于網絡世界,老人呆呆的看著自己的'子孫,只是笑,那個笑里更多的不是幸福,而是無奈。是的,不得不承認,時代變了,社會進步了,我們長大了,但那些優良的傳統呢?那濃濃的年味呢?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溜走,從人們的指尖劃過,不留下一絲痕跡?
柏油路穿過了家鄉的那條小路,爬滿青藤的泥瓦房也變成了鋼筋水泥建成的高樓大廈,沉默的人也開始快活起來,脫掉了過去的寂寞。以往對春節的印象也如春風拂過的堅冰,慢慢出現了裂痕。
在晴朗的日空下,有一群天真爛漫的笑臉,他們手拉手走在田間泥濘的小路上,跑向爬滿青藤的泥瓦房,也許生活不是多么的富裕,但在他們的印象里,我是快樂又是幸福的……
高二春節作文 篇2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風俗,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民俗。三十六個省區,三十六種文化。每個地區的民風民俗都各具特色。現在讓我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的風俗吧。
“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過。”過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個時期。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讓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鹵。一切都是按著傳統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家家戶戶都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
到了臘月二十三,族長就會請漆匠來給菩薩貼金。漆匠在貼金前,要念經請菩薩退位,然后在菩薩全身刷上一層生漆,再把黃金貼上,菩薩煥然一新,漆匠在念經請菩薩歸位。菩薩貼金后,族長將菩薩安置在木制轎內,然后放在祠堂前。從臘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輕人就抬菩薩滿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們進廚房準備年夜飯,熬漿子貼對聯是男人們干的活。貼對聯要先貼正屋,先把橫批貼個“福星高照”,還要注意上下聯,右為上聯,左為下聯。接著再貼各房門,還要貼些小簽:“出門大利,抬頭見喜”是貼正屋門上,“百無禁忌,萬事如意”要貼正屋墻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貼谷倉和牛豬雞圈的`。過路人一看,大門都貼了新聯,就知道這家要準備吃年夜飯了。
差不多八點就開始吃年夜飯了,鞭炮聲陸續響起,此起彼伏,要持續2個多小時。一掛鞭炮中間不能熄火停響,炮聲越急越密越響,來年就越興旺。放了辭歲的鞭炮,還要奏上歡快的音樂,一家老小就開始吃團圓飯了。
高二春節作文 篇3
車窗上凝結著細細的窗花,仿佛在告訴我們新年要到了。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來到了外婆家的網紅村——東梓關。飛快地吃好晚飯,我就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的手來到了這條有名的“網紅街”。
春節的農村是最美的,這里也不例外。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歡聲笑語,尤其是除夕之夜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在夜空中千姿百態,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像孔雀開屏,還有的像綻放的花朵,他們把街道裝點得絢麗奪目,整個村莊真的可以說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走在這熱鬧非凡的街上,看著這川流不息的人,媽媽嘀咕道:“唉,真沒想到現在的家鄉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什么變化?”我追問道。“比如以前洗衣洗菜都要走到富春江邊去,現在不想去就可以在家里洗。”媽媽邊擺弄著地攤上的小首飾邊說“又比如說以前這里的人都是地道的莊稼人,以種田為生,靠天吃飯,而現在很多人都開始做起了小本生意……唉,現在的生活是我們那時候根本想象不到的,這些都要感謝為我們國家做貢獻的人,他們讓科學技術得到快速發展。”聽了媽媽的話,我若有所思,祖國的科技建設到底快到什么程度呢?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第二天早上我帶上紙筆來到田間。根據外婆的描述以前這里都是金黃的`麥田,現在為了對外開放旅游的需要,使一部分田地開發成了旅游區。嗯,這也是個證據,我想著。
回到了外婆家,我又開始追問正在做麻球的外婆。而外婆對于家鄉的變化似乎知道的更多。她說,這些年,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大大提升,村里的古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好多村里人從老房子搬出來后,也如愿以償地住進了讓人羨慕的杭派民居,以前要去買菜、趕集的話天不亮就要出發了,現在可就方便了,不僅村里人自己開起了菜攤,想到鎮上去趕集,也隨時有公交車可搭乘。聽完了外婆的一番話,我似乎明白了科技建設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怎樣的作用。
吃完午飯我也沒閑著,來到了公交站這邊,我聽到了兩位老人的談話。一位爺爺說:“村里的變化還真是大,以前也沒什么人,日子過得也清閑,現在看看這街頭巷尾,燈紅柳綠,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還有位奶奶也說道:“可不是,現在的發展那叫一個快呀!像我們這一代的都不敢想象,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沒事到處逛逛,出門買東西,帶上手機就行,坐公交車老年卡一刷……”不知不覺站在那里聽了好久好久。
晚上的網紅街更是燈火璀璨,枝頭掛滿了花色的霓彩,人們欣賞著夜景,品嘗著各種美食,我不禁對祖國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也對自己的未來多了一份憧憬,一份向往。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一定要時時牢記我們的使命,發憤圖強、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將來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今年的新年,好暖……
高二春節作文 篇4
春節里最有趣的事就數我們一起搓米圓子了。從搓米圓子當中我還學到了不少的常識。
搓米圓子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一個習俗,米圓子搓好后再放油鍋里炸。放著等待初一初二來的客人品嘗。那澄澄有點泛黑的米圓子讓人吃了還想吃。尤其是小孩子特別愛吃油炸食品。
其實米圓子的制作過程十分簡單。只要把糯米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煮熟,倒點醬油加點調味品后。待它稍冷后不再燙手后就可以把它搓成球狀放在油鍋里炸了。
今天是大年30,早上奶奶就已把做米圓子的材料給準備好了,午飯后我和表弟,表妹,妹妹等團坐在一起準備參與這活動。表弟跑到廚房對奶奶說:“一定要多做點,不然還不夠我塞牙縫啦。”我說:“足足有二大鍋米飯,還不夠你吃,你是飯桶啊?”這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終于,奶奶把東西都端上來了。我們幾個孩子個個桴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平時,家長們都不讓我們做,今天讓我們搓當然要大干一場啦。
我們四個人商量好了,決定不給奶奶搓,我們四個人比賽搓圓子誰搓的最多那個獲勝者就可以要求每一個人幫他做事情。但圓子要搓得有形,否則算犯規要交出5元罰金。規矩說清楚后,只見裁判一聲令下我們個個繃緊神經搓了起來。第一,第二個圓子都搓得十分順利,可第三個圓子好象跟我作對似的`老是搓不到一起去。我抬頭看了對手一眼他們遇到的麻煩跟我一樣。無可奈何我們只好請教經驗豐富的奶奶。奶奶對我們說:“是手太粘了只要沾點水就好了。”我們四個爭先恐后的去打水了不浪費一分一秒。比賽的獲勝者是表妹。大家都悶悶不樂的
雖然沒有得到第一,但是發紅包的喜悅早已讓我們忘了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