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將文章寫得新穎、深刻——從初中課文中學寫作
在日常的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怎樣將文章寫得新穎、深刻——從初中課文中學寫作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怎樣將文章寫得新穎、深刻——從初中課文中學寫作
作者/邱昌勇
我這里說的“新穎、深刻”,是就文章立意而言。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思想。主題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清思想家王夫之說: “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睕]有主題的文章自然也沒有其存在的價值。可見文章“意”之重要。清畫家王原祁說: “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雖渲染周致,終屬隔膜!弊魑囊嗳绱。立意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作文的成敗,立意是否新穎、深刻則是拉開作文檔次的關鍵因素。那么,什么是“新穎” “深刻”呢?筆者認為:深刻,是指所確立的主題能反映生活的本質及內部規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義;新穎,是指所確立的主題是作者的新認識、新感受,能給人以新的啟示。怎樣將文章寫得新穎、深刻呢7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多年,一直認為教材即很好的作文范例,下面是筆者結合初中課文談的幾點讓文章新穎、深刻的方法,希望初中生們能從中有所收獲。
一、聚焦時代法
什么是新?當前時代最新!作者能抓住不斷涌現出來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經驗,站在新的高度,及時提煉新的主題,準確地回答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把人們的思想境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文章,才會閃耀著時代的奪目色彩,才能引起讀者的思想共鳴。這就是聚焦時代法。高爾基的《海燕》最初發表在《生活》雜志1901年4月號上,文章熱情地歌頌了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了沙皇反動政府,抨擊了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丑惡嘴臉,因此不久后,《生活》雜志被審查當局查封。即使如此,《海燕》仍迅速在俄國大地上產生巨大反響,它被革命者用膠印和手抄等方式廣為傳播,一時間成為最受歡迎、最富有宣傳性和號召力的詩傳單!逗Q唷窞槭裁慈绱耸苋讼矏?當時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斗之時,高爾基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用《海燕》在向人民宣告、召喚革命暴風雨的來臨,給人民群眾帶來了信心和力量。歷史在變遷,時代在發展,作為中學生,不僅要用功讀書,還要關注國家、社會。寫作時,要能抓住熱點話題,與時俱進,并融入自己獨特的體驗、觀點和評價,文章主題才有價值,才有新意。
二、小中見大法
小處落筆,大處著眼,平凡處落筆,非凡處著眼,記敘的是小事、平常事,描寫的是細節、細微處,但是表現的是大主題,闡發的是非一般的認識,這種方法叫小中見大法。莫懷戚的《散步》一文寫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全文以散步的過程為線,在散步的過程中,兒子考慮到母親年邁,走大路平順;而老人想到的是滿足小孫子走小路的愿望,這種孝子之心、舐犢之情著實感人。文章正是通過這一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的感人情景,折射出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的。文中只是寫了幾個細節,沒有鋪開來寫,但頌揚的是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同時還表達了中年人肩負起承前啟后的使命感,強調了一種理解和體諒精神。這種寫法確有“四兩撥千斤”之效。而且,題材之小與主題之大,形成強烈反差,從而產生了動人心魄的力量。能用此法,關鍵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細微之處, “用自己的眼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美。”(羅丹《藝術論》)
三、反彈琵琶法
人云亦云,早已不能引人注意,運用逆向思維,從反面提出自己的與常人眼光相悖的看法,以全新的觀念來描寫事物、分析事物、評價事物,這就是反彈琵琶法。比如寫秋天,古人多以悲秋為題材,而劉禹錫偏偏要寫出秋天的豪邁樂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保ā肚镌~》)可謂獨辟蹊徑。對于李杜的詩歌成就,世人盡知,韓愈曾這樣評價: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比欢,趙翼《論詩》的開篇卻說: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边@真是石破天驚之論。在讀了后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之后,我們才明白,詩人并非在貶損李杜,而是要告訴我們,李杜的詩篇固然是經典,但人們仍然需要欣賞新的作品,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上應求變創新,而不要刻意模仿古人。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趙翼的《論詩》,因觀點新穎,而廣為流傳,并經常被人引用。當然, “反彈琵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反彈琵琶要有個度,不是任何事物或觀點都能逆向求異,例如尊老愛幼、雷鋒精神,這些人們已達成共識,你若否定,自然難以令人接受,反倒成了“亂彈琵琶”。
四、寓托寄意法
即借景抒懷、托物言志、喻物寄情的方法。作者將一腔情思或文章的主題寄托在對客觀事物的描述中,言在此而意在彼,這就構成了寓托寄意法。讓我們再來讀讀茅盾的《白楊禮贊》。題為《白楊禮贊》,作者開篇點題,直抒胸臆: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接著作者描寫西北高原的景色,寫出白楊樹生長的環境的不平凡。然后,由景及樹,將白楊樹引到讀者的眼前:先展示白楊樹的“形美”——“筆直”,再展示白楊樹的“神美”——“倔強挺立”、 “不折不撓”。最后,在議論與抒情中直陳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我們也才明白了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歌頌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抗戰的北方軍民,及其所代表的我們民族的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全文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卒章顯其志”,層次感強,主題鮮明深刻。需要注意的是,運用寓托寄意法要能尋求喻物與托意之間的某些共同點,以顯示兩者之間的一致性,這是寫好寓托寄意類文章的重要基礎。
五、寓言故事法
作者不是直接站出來說“道”談“理”,而是用短小精悍的比喻性的故事道出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故事法。在我國,寓言旱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到了唐代,柳宗元發展了寓言這種體裁,使之成為一種獨立、完整的文學樣式。唐順宗永貞元年( 805),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為邵州刺史。在被貶途中,朝中有人認為貶得太輕,又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9年,他有機會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歷當地山水名勝,寫下不少詩文名篇。《黔之驢》這篇寓言即是寫在此時。寓言以黔驢技窮的可悲下場,警戒那些“不知推己之本”、毫無自知之明而必將自招禍患的人。這類人在中唐時期的上層社會是很多的,結合作者的身世遭際,我們不難理解,這類人應該指的是朝庭中那些無德無能而身居高位、仗勢欺人而又外強中干的統治集團中的上層人物,《黔之驢》深刻地諷刺了他們。就這篇寓言來說,讀者還可見仁見智。所以說,寓言故事言簡卻意豐,看似淺顯,實則深刻。要寫好寓言,仍離不了對自然物的觀察與認知,并能善于運用聯想與想象,還要能靈活地借助夸張、擬人、對比、比喻等修辭手法。
六、一字立骨法
如果文意集中,可用一個字或一個詞概括全文要旨,用它作為縱貫整篇文章的中心,這就是一字立骨法。歐陽修的名作《醉翁亭記》,精妙地以一個“樂”字統攝全篇。寫山水,是抒發“得Z心”的樂;寫游人不絕于途,是表現滁人和平生活之樂:寫釀泉為酒,野肴鋪席,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嗚聲宛轉,飛蕩林間,是顯示“禽鳥之樂”。而這所有的“樂”,又都是為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的“樂其樂”。歡于萬物,樂在其中,全文因景生樂,因樂而抒情,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因此,《古文觀止》注云: “句句是記山水,卻句句是記亭,句句是記太守。” “記太守”實際上是記太守之樂。這一“樂”字恰似金線串珠,使文章搖曳生輝,文意鮮明而深刻。古人作文愛講文眼,一字立骨法就是認取文眼。對筆下的事物要有特有的發現或是獨特的感受,抓取其核心意義,并將它一貫到底,是掌握這種方法的要領。
立意的方法雖多,但說到底,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還是思維的方法。怎樣將文章寫得新穎、深刻?簡單地來說,就是要能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如橫向思維法、縱向思維法、逆向思維法,擺脫習慣思維影響,打開思維空間,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多角度、多層次地立意,再通過分析、比較,確立最佳立意。這樣,我們的寫作才能進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佳境,才能成就“標新立異二月花”的佳作。
小學怎樣學寫作文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 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于認識和經驗,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為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象,培養情感,鍛煉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
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
三是選材要有根據;
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
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
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
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扎扎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
“十引說”是:
1、分析字形;
2、利用教具;
3、憑圖學詞;
4、組詞擴詞;
5、選詞填空;
6、詞語搭配;
7、調整詞序;
8、觸景用詞;
9、詞語分類;
10、聯詞成句。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為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捎行┙處熤笇W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借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話,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梢愿淖寣W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才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ㄈ、段的訓練。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為序段,時間先后為序段,空間變換為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并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ㄋ模、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
。ㄎ澹、生活現場訓練。采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跡,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游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作文寫好后,組織在小組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并指出改進意見。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獲。
【怎樣將文章寫得新穎、深刻——從初中課文中學寫作】相關文章:
《窮人》課文續寫作文(精選44篇)10-24
新穎的作文05-07
如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01-07
經驗交流: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01-06
初中語文課文社戲教案08-26
新穎的團隊口號06-08
中學英語寫作例講03-29
中學生隨筆寫作技法08-12
深刻的語錄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