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范文大全>計劃方案>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

    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

    時間:2023-02-28 05:59:48 計劃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

    南昌市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

    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

    一、背景
    2004年我市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上線運行,全市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進入嶄新階段。截至2008年底,我市疾病監測信息系統運行良好,疫情報告質量不斷提高。全市疫情報告組織機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大部分縣(區)硬件設施配置符合國家規范要求,疫情網絡運行穩定,大疫情報告和各專病報告系統工作正常,并能對日常數據進行有效地分析與反饋。2008年,全市網絡直報綜合質量指標全面達標,居全省第一,其中網絡直報報告及時率99.9%,審核及時率99.98%,江西省“零”報告系統日平均執行率99%,全年無重卡,網絡直報單位運轉率達100%。
    2009年是我市傳染病實現網絡直報的第六年,為了進一步鞏固成績,及時發現網絡直報工作各環節存在的問題,使全市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更加規范科學、及時有效,市衛生局擬組織開展全市范圍內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
    通過現場督導檢查,了解基層網絡直報實際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進一步明確網絡直報工作重點,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三、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2003年5月9日)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2003年11月7日衛生部第37號部長令)
    《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006年6月2日)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2006年1月1日)
    《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衛生部第41號部長令)
    《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2005試行版)
    《南昌市傳染病監測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程序》(2009年修改版)
    四、檢查對象
    全市各縣(區)、開發區(新區)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五、檢查方式及范圍
    (一)檢查方式
    由市衛生局組織市、縣疾控中心有關專業人員對轄區各類機構進行抽查。
    (二)檢查范圍
    本次現場督導檢查內容主要針對2009年開展,部分內容將涉及2008年(見本方案有關規定)。
    被檢查的單位主要有:各縣(區)衛生行政部門、疾控機構、省級綜合醫院、市級醫院、縣(區)綜合醫院為必檢單位,另隨機抽取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每一縣(區)總檢查單位不少于4家。
    六、檢查內容
    (一)衛生行政部門
    1. 本轄區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建設和完善情況。
    2. 是否為轄區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提高疫情報告質量提供必要經費保障條件。
    是否下撥用于傳染病網絡直報、設備更新維護、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技術培訓、督導檢查等專項工作經費(要求有撥付手續或正式文件)。
    3. 2008年度是否組織開展對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質量的督導檢查,有無表彰獎勵及處罰(要求有方案、記錄及總結)。
    4. 是否對轄區醫療機構診療記錄登記進行統一要求與規范,包括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簿、放射科及檢驗科登記簿等登記項目統一設置及規范使用,發文并進行現場督導檢查(要求制定下發的正式文件及現場督導檢查記錄)。
    對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檢查結果均記錄于附表1-1。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1.轄區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監測管理工作
    1.1 建立對異常監控信息的快速反應流程
    動態監視本轄區報告傳染病疫情信息,及時完成報告卡的審核、查重等各項工作;重點建立對異常監控信息的快速反應流程,包括對異常信息快速確認、處理應對等環節,以書面監控記錄及相關的檢查核實報告為準。異常信息主要包括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疫情、可能的傳染病暴發與流行、不明原因肺炎以及本地罕見傳染病或其它不明原因發病、死亡等。
    1.2 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管理
    (1)定期或不定期對轄區傳染病零缺報情況、報告及時性、審核及時性、重復報告等質量進行檢查核實與綜合評價,查找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文字資料為準)。
    (2)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綜合指數率,以傳染病直報系統最近一個月的評價數據為準。
    1.3 傳染病監測資料分析利用與反饋
    (1)是否開展傳染病監測資料日、周、月、年周期分析;當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或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是否開展相關的流行病學分析或專題分析報告。
    (2)是否及時將常規各項分析報告向轄區報告單位進行反饋(以實際可查的反饋形式為準,如正式發文或網絡直報系統反饋)。
    2. 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開展情況
    2008年度是否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報告與管理工作檢查與評估,對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質量進行督導檢查。要求有方案、檢查原始記錄、發現的主要問題及提出改進措施與建議等總結文件。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是否開展二次督導檢查,以文字資料為準。
    2008年度是否開展與傳染病網絡直報有關的專題調研,要求有調研方案及總結等文檔記錄。
    2008年度是否對同級、下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對下級在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時給予解決或答復,對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并督促整改。要求以電話或其它書面記錄為準。
    3. 培訓下一級專業技術人員情況
    培訓下一級專業技術人員情況。本年度對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監測資料分析利用、網絡直報系統數據統計規則等業務技術培訓工作開展情況,包括對下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屬地醫療機構相關人員。要求有相關資料和培訓會議文檔記錄。請注重培訓知識與內容的更新,要求及時將衛生部下發的有關文件進行培訓落實。
    4. 網絡直報設備配置
    網絡直報專用臺式電腦及筆記本電腦(帶無線上網卡)各一臺、激光打印機、疫情專用電話。
    對各級疾控中心的檢查結果均記錄于附表1-2。
    (三)醫療機構
    1. 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1)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使用
    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設置及規范使用情況。根據衛生部1996年印發的《全市法定傳染病醫院報告管理檢查與居民回顧性調查方案》相關要求以及醫療機構診療登記的有關規定,門診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診日期、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病名(初步診斷)、發病日期、初診或復診9項基本內容。門診日志應由臨床醫生填寫,病名項目應填寫診斷的病名,不能填寫癥狀;出入院登記至少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現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診斷、出院日期、出院診斷、轉歸情況(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項基本內容。
    檢查方法:現場查看感染科、急診、內科、兒科、皮膚科、住院部等與診療傳染病有關科室的門診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記本,檢查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項目是否齊全、填寫是否規范,有無漏登和缺項。
    (2)檢驗科室、影像診斷科室登記及反饋機制
    檢驗科室登記項目應包括送檢科室或醫生、病人姓名、年齡、檢驗結果、檢驗日期。
    影像診斷科室(含放射科、B超室等)檢查登記應包括開單科室、檢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齡、檢查結果。
    檢驗科室、影像診斷科室是否建立了異常化驗結果必須返回送檢醫生或科室的反饋機制(包括門診和住院)。
    檢查方法:查閱檢驗科室、影像診斷科室登記(包括檢驗室、放射科、B超室電子登記系統),檢查項目是否齊全、登記是否完整;反饋機制以反饋記錄或醫生簽字為準。
    (3)醫院內傳染病疫情分析、通報及處理機制
    院內指定有關科室及專人負責本院傳染病報告數據的常規分析,分析不同時期醫院接診的主要傳染病,并將分析結果在院內及時通報。
    院內應制定對可能的傳染病暴發事件、聚集性癥候群等異常情況的處理機制與流程。
    檢查方法:現場查閱相關分析文檔及反饋記錄、相關的機制與流程。
    (4)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院內自查
    確定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自查組成員(含分管院長及各臨床科室主任等)、周期、自查內容(是否報告、及時報告率)及獎懲等。發現漏報、不及時報告等方面問題時,能夠提出針對性處理及整改措施。
    檢查方法:現場查閱有關自查記錄、整改文檔及總結(自查組成員簽字)。
    (5)傳染病報告設備
    醫院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科室擁有網絡直報設備(包括網絡直報專用計算機、上網設備、報告專用電話或傳真機),操作系統齊全(有防病毒軟件),并有專人負責管理網絡直報密碼。
    檢查方法:現場查看、查閱相關記錄、直報人員進行現場操作。
    2. 定期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培訓與考核
    醫院應定期組織臨床醫生、新進人員開展關于《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等的專業培訓,注重培訓內容的更新,及時學習衛生部下發有關傳染病診斷、報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
    檢查方法:現場查看、查閱相關培訓、考核文檔。
    3. 傳染病報告質量抽查
    評價指標包括:傳染病報告率、傳染病及時報告率、紙質報告卡填寫信息準確率、完整率、紙質報告卡填寫與網絡報告信息一致率。
    檢查方法:查閱2008-2009年度檢查當月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本記錄,核實傳染病報告情況;復印傳染病報告卡,核實紙質報告卡填寫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與網絡直報信息的一致性。
    要求:
    ①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從內、兒、感染等科的門診日志及出入院登記本中隨機抽查法定傳染病病例15例(門診病例10例,住院病例5例),鄉鎮級醫療機構抽取5例。若該單位本年度相關記錄中,未查到1例法定傳染病,請注明門診量,并注意查明相關原因。
    ②病例分布應注意包括本年度不同月份的病例,抽查的相同病種不能超過50%。
    ③病種:僅抽查急性傳染病,應注意抽查呼吸道、腸道、蟲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等不同傳播途徑傳染病,如麻疹、流腦、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瘧疾、乙腦、流行性出血熱、甲型肝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等。不含肺結核、乙肝、梅毒、淋病、丙肝。 
    ④住院病例需查閱病案資料,填寫病例的發病日期、診斷日期。
    ⑤復印10份紙質傳染病報告卡,從抽查的15例傳染病中查找,不足則另行補充,對補充紙質卡片的要求同上。鄉鎮衛生院復印5份。
    對醫療機構的檢查結果分別記錄于附表1-3、附表1-4。
    七、組織與實施
    (一)人員安排
    本次督導檢查分設3個組,每組3人,組長由市疾控中心有關人員擔任,組員由市、縣(區)疾控中心專家組成。
    (二)日程安排
    本次督導檢查時間初步定于2009年4月13-17日,督導組成員統一培訓時間為4月10日上午。各縣(區)的行程安排如下表(可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檢查日期 檢查單位 檢查人員
    4月13日 進賢縣 姜小仙、吳景文、李  芳、青山湖1人
     安義縣 符  艷、胡茂紅、東湖區1人
     南昌縣 李  輝、涂正波、新建縣1人
    4月14日 新建縣 姜小仙、吳景文、李  芳、青山湖1人
     灣里區 符  艷、胡茂紅、東湖區1人
     青云譜區 李  輝、涂正波、新建縣1人
    4月15日 東湖區 姜小仙、吳景文、李  芳、青山湖1人
     西湖區 符  艷、胡茂紅、東湖區1人
     青山湖區 李  輝、涂正波、新建縣1人
    4月16 -17日 省一、省精、省腫瘤、省血站、市九院、
    省中醫院、高新區 姜小仙、吳景文、李  芳、青山湖1人
     省二、市一、省兒童、省人民、市血站、洪都中醫院、紅谷灘新區 符  艷、胡茂紅、東湖區1人
     省四院、省婦保、省胸院、市二院、市三院、省皮院、市男科、經開區 李  輝、涂正波、新建縣1人

    (三)工作程序
    1、到達縣(區)衛生局,簡要介紹檢查方案,明確檢查任務及日程安排,聽取自查工作匯報;
    2、到有關醫療機構現場進行檢查,并撰寫意見書進行反饋;
    3、到縣(區)疾控機構進行檢查,并就檢查組對該區檢查意見與建議集中反饋,由組長負責,分管傳染病網絡直報的領導、科室負責人參加。
    (四)備查資料
    1.衛生行政部門提供資料清單
    (1)本年度用于傳染病網絡直報、培訓、督導檢查等相關工作專項經費的撥付手續或正式文件。
    (2)本年度組織開展的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報告質量監督檢查正式文件、方案、表彰獎勵及處罰記錄。
    (3)制定下發關于規范醫療機構各種臨床診療登記的相關文件及督導記錄。
    (4)轄區部分傳染病疫情發布原稿。
    2.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資料清單
    (1)對轄區傳染病網絡直報數據實時監控記錄及異常監測事件反應處理記錄。
    (2)對轄區醫療機構開展傳染病網絡報告質量督導檢查工作記錄、總結。
    (3)對轄區醫療機構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相關培訓的工作記錄、總結。
    (4)各類傳染病監測數據質量評價及分析利用報告。
    3. 醫療機構檢查
    (1)院內關于傳染病暴發或流行、可疑聚集性癥候群、不明原因肺炎或不明原因疾病發病、死亡等異常事件的處理機制與流程的文檔及相關記錄。
    (2)院內傳染病疫情常規分析、通報有關記錄。
    (3)院內傳染病報告管理自查工作記錄。
    (4)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技術培訓考核等有關記錄。
    (5)本年度內、兒、感染等科的門診日志及出入院登記本。
    (6)走訪檢驗科、放射科等臨床輔助科室,檢查登記本及結果反饋流程。
    (7)抽查網絡直報人員現場操作演示。
    (8)調查內、兒、感染等科室醫務人員5名傳染病疫情報告知識知曉情況。見附件2。
    (五)結果反饋
    本次督導檢查現場結果由督導組成員以《現場指導意見書》予以反饋;綜合評估報告由市衛生局以書面督導評估報告形式予以通報。本次督導檢查結果將納入全市疾病控制工作年終考核評比內容。

     
    附件1                       南昌市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及評分表
    表1-1  衛生行政部門工作督導檢查用表
    單位名稱:         縣(區)衛生局
    單位級別:○1地市級 ○2縣區級
    檢查內容 檢查項目 滿分 評分原則 得分
    1. 2009年度下撥用于法定傳染病監測報告與管理的專項工作經費(要有撥付手續或正式文件)(40分) 1.1 專項工作經費:①無 ②有 20分 ①否:0分;②是:滿分 
     1.2 如有,專項經費總額:【      】萬元,占疾病預防控制經費總額的比例:【    】% 20分 ①5%以下:(實際比例/5)*滿分;②5%及以上:滿分 
    2. 2008年度組織開展傳染病報告監測報告與管理的專項工作經費(要有撥付手續或正式文件)(40分) 2.1 檢查方案:①無 ②有 8分 ①無:0分;②有:滿分 
     2.2 參與檢查:①無 ②有 8分 ①無:0分;②有:滿分 
     2.3 檢查總結:①無 ②有 8分 ①無:0分;②有:滿分 
     2.4 表彰和獎勵:①無 ②有 8分 ①無:0分;②有:滿分 
     2.5 處罰:①無 ②有 8分 ①無:0分;②有:滿分 
    3. 統一規范轄區醫療機構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簿、放射科及檢驗科登記簿登記項目的設置及使用(20分) 3.1 制定下發正式文件:①否 ②是 10分 ①否:0分;②是:10分 
     3.2 組織開展對實際執行效果的督導檢查:①否 ②是 10分 ①否:0分;②是:10分 
    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表1-2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督導檢查用表

     

     

     

     

     

     

     

    被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附表1-3  各級醫療機構工作督導檢查用表

     

     

     

     

     

     

     


    被檢查單位領導                           檢查人                           檢查時間                  
    表1-4                  縣/區        鄉鎮             醫院/衛生院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檢查登記表
    序號 科室
    類型
    (1) 患者
    姓名
    (2) 性別(3) 年齡(4) 職業(5) 疾病
    名稱
    (6) 病例
    分類
    (7) 發病日期
    (8) 診斷日期 (9) 是否
    錄入(10) 是否
    及時
    錄入
    (11) 報告卡填寫是否完整(12) 報告卡填寫是否準確(13) 報告卡信息與網絡報告信息是否一致(14) 備注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注:①科室類型包括:①內科門診 ②兒科門診 ③感染科門診 ④急診 ⑤腹瀉病門診 ⑥肝炎門診 ⑦住院部內科 ⑧住院部兒科 ⑨住院部傳染科 ⑩其它,請注明(如呼內、消化內科)
       ②住院病例的發病日期、診斷日期的信息需查看患者住院病案
     被檢查單位負責人                                檢查員簽名                             檢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                醫務人員傳染病報告知識知曉情況調查表
    單位名稱:         縣(區)                 醫院             科
    單位級別:○1地市級 ○2縣區級
    1、最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通過后,于            年        月    日開始施行。(10分)
    2、法定傳染病分三類,其中甲類傳染病        種,乙類傳染病        種,丙類        種。(10分)
    3、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     、      和乙類傳染病中的       、          、           、           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于  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  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于  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   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   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30分)
    4、手足口病為       傳染病。(10分)                     
        A、  甲類;    B、  乙類;    C、  丙類;    D、  未納入法定傳染病
    5、請列出以下傳染病病種:(20分)
      甲類(2種):                 乙類(5種):                                    丙類(3種):
    6、當一個患者同時患兩種傳染病時,應填寫幾張傳染病報告卡?(10分)
    A、1張    B、2張    C、兩者皆可
    7、臨床醫生發現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義的病例后應如何報告?(10分)
        A、填傳染病報告卡上報    B、報告醫院相關部門,由醫院組織本醫院專家組進行會診和排查。 

    【傳染病網絡直報質量督導檢查方案】相關文章:

    衛生院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總結02-11

    小學安全督導檢查匯報08-12

    督導檢查自查報告01-04

    聯網直報工作先進個人材料08-24

    質量檢查的口號03-29

    教育綜合督導檢查校長匯報材料08-12

    督導檢查工作情況報告01-06

    教育督導檢查工作報告11-30

    小學督導檢查工作匯報12-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五月婷之久久综合丝袜美腿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