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黨政資料>申報材料>市級文明村申報材料

    市級文明村申報材料

    時間:2024-09-07 13:20:57 申報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市級文明村申報材料

      一、概念、保障方式和原則

    市級文明村申報材料

      (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以下的農村居民,以貨幣補助等形式,保障其達到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保障制度。

      (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行以差額救助為主,優惠政策、社會互助等配套措施為輔的方式。

      (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1、保障基本生活;

      2、政府保障與勞動自救相結合;

      3、屬地管理;

      4、動態管理;

      5、公開、公平、公正。

      二、保障范圍

      凡具有本市農業戶口的農村居民,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本市農村低保標準,或低于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的,均納入保障范圍。夫妻一方具有本市農業戶口,其配偶和子女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縣(市、區)農業戶口(不應是戶主),并在現居住地定居年以上,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本市農村低保標準,或低于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的人員,也可按當地標準納入當地保障范圍。

      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或撫養關系的人員,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公婆或岳父母)、配偶、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直系親屬。

      家庭成員中有下列特殊情形的,應當分別認定:

      (一)在本市域外大中專院校上學的學生,憑錄取通知書和在校證明,計算在家庭成員之內;

      (二)沒有法定贍養、扶養或撫養關系的人員,但長期在一起共同生活,且具有當地正式農業戶口的,可以計算在家庭成員之內;

      (三)走失、失蹤、潛逃、服刑人員不能計算在家庭成員之內。

      三、保障標準及調整

      (一)廊坊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每人每年780元執行。各縣(市、區)民政、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可根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擬定當地低保標準,經同級政府批準后公布執行,并報市民政部門備案,但原則上不應低于市級標準。

      (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價指數的變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當進行適時調整。調整標準時,由市民政部門和統計部門提出初步調整方案,經與市財政部門協商后,上報市政府批準后公布。各縣(市、區)政府根據市政府公布的標準,結合本地實際,對本級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進行調整后公布。

      四、收入計算

      (一)家庭年純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全部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之和除去生產和消費支出后所得。

      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家庭年純收入÷家庭人口

      家庭年收入主要包括:

      1、從事農副業生產的勞動收入;

      2、外出務工、自謀職業等獲得的勞務、經營、管理等收入;

      3、出租或變賣家庭財產獲得的收入;

      4、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撫養費;

      5、依法繼承的遺產或接受的贈與;

      6、受災戶領取的救濟款(物);

      7、其他按規定應計入的收入。

      (二)下列所得不計入家庭年收入:

      1、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優待金等;

      2、對國家、社會和人民做出特殊貢獻,由政府給予的獎金,市級以上勞動模范享受的榮譽津貼,政府給予的見義勇為獎金;

      3、為解決在校學生就學困難,由政府和社會給予的補助金,以及在校生獲得的獎學金;

      4、因意外傷亡獲得的護理費、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等;

      5、獨生子女費;

      6、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享受的醫療費;

      7、農村貧困家庭大病救助費;

      8、其他按規定不應計入的收入。

      五、申請、審批程序

      (一)申請

      申請是指由符合申請低保條件的居民(戶主)向戶口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提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行為。

      辦理申請時,由申請人(戶主)向戶口所在地的村委會提出申請,并如實填寫《廊坊市××縣(市、區)××鄉鎮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同時提供戶口本、身份證、家庭收入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符合農村五保條件的困難戶,按照農村五保政策規定,享受農村五保待遇的;

      2、因自然災害或其它突發性事故造成家庭臨時性困難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臨時救濟的;

      3、有勞動能力,但是無正當理由不從事勞動造成生活水平低于農村低保標準的;

      4、子女自費擇校就讀的;

      5、使用摩托車、手機等高檔消費品,家庭生活消費明顯高于農村低保標準的;

      6、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拒絕或不配合低保工作人員調查核實有關情況,或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

      7、其他不能享受的情形。

      (二)審批

      1、初審。村委會組成初審評議小組,對申請人的家庭情況和證明材料進行初步評議。評議小組由村委會組成人員、居民代表及其他公平正直而又能代表居民意愿的人員組成,應為單數,一般應人以上。評議采取回避制度。評議結束后,經評議符合低保條件的申請對象,在村務公開欄公示日以上,對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村務會復審確認符合條件的,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書》一式三份,簽署意見后,連同證明材料的復印件一同上報鄉(鎮)政府。對不符合條件的,講明理由并認真填寫不予辦理通知書,蓋章后連同有關材料一并退還申請人。

      2、審核。由鄉(鎮)政府組成低保評審小組,負責對各村上報的名單和證明材料進行審核。鄉(鎮)農村低保評審小組通過入戶調查核實,在個工作日內完成申請人基本情況和相關證明的審核和報批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在《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書》上簽署意見,并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人員家庭情況調查表》,同時將相關證明材料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經評審不符合條件的,在其《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書》上簽署意見,登記后將《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書》及其所有證明材料退回村委會,并做好解釋和答復工作。

      3、審批。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在個工作日內完成對鄉(鎮)政府報批的農村低保對象材料的審核,符合低保條件的,核定其享受低保待遇標準,并委托村委會再次公示3日。經公示無異議的,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并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對不符合條件的,在不準予辦理的通知書上蓋章,并返回鄉(鎮)政府,由鄉(鎮)政府發回村委會。

      六、資金的籌集、管理、發放

      (一)資金來源

      1、財政預算資金:農村低保所需資金,由市、縣兩級財政各負擔,由政府列入財政預算;

      2、農村低保資金財政專戶所形成的利息收入;

      3、社會捐贈資金;

      4、按規定用于農村低保的其他資金。

      (二)資金管理

      農村低保資金以縣(市、區)為單位統一核算和管理。市、縣(市、區)民政部門在每年月前根據當年低保人數、補助標準和低保資金的實際支出情況,提出下一年度用款計劃,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確定預算數目,報同級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后執行;市、縣(市、區)財政部門應當按時撥付農村低保資金,由縣級民政部門組織實施。民政部門根據低保資金的實際支出情況向同級財政部門和上級民政部門報送預算執行情況。

      (三)資金發放

      農村低保資金發放方案由縣(市、區)民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農村低保對象情況和備案錄制定。按年度農村低保資金發放方案,民政部門每年月和月向財政部門申請撥付資金,市、縣(市、區)財政部門審核后,由市級財政部門將市級資金撥付到縣級財政部門,縣級財政部門將市級資金連同縣級資金,在每年月和月分兩次撥付到縣(市、區)民政部門,民政部門撥付到鄉(鎮)政府民政辦公室,由民政辦公室按季發放到低保對象手中;也可以由縣(市、區)財政部門按照民政部門提供的低保對象花名冊通過金融機構直接發放到低保對象個人賬戶;對行動不方便的低保對象,可由鄉(鎮)政府民政辦公室送達或委托郵局發放。

      七、管理和監督

      (一)各地各有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農村低保工作,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年在全市普遍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政策宣傳工作,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捐贈,支持農村低保工作。

      (二)各縣(市、區)應當成立由民政、財政、農業、物價、統計、審計等部門組成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和監督委員會,負責有關組織、協調、管理和指導工作,民政部門負責具體業務工作;鄉(鎮)政府成立由政府主管同志及民政、財政等機構和群眾代表組成的農村低保評審小組,負責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審核和相關管理工作;村(居)民委員會受縣(市、區)、鄉(鎮)政府委托,承擔本轄區低保對象的申請和初審、日常管理等工作。

      (三)各級民政部門應當認真調查研究,精心組織,嚴格審批,規范管理,完善程序,確保農村低保制度落到實處。對縣(市、區)低保對象審批和資金發放情況,市民政部門每年按照不低于的比例進行抽查。

      (四)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制定農村低保資金管理辦法,及時審核民政部門報送的用款計劃,根據審核確定的用款計劃及時將低保資金撥付到位。

    【市級文明村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文明村鎮申報材料04-07

    文明村申報材料03-28

    縣級文明村申報材料08-20

    (精華)文明村申報材料07-05

    市級高中先進班集體申報材料04-07

    市級優秀學生干部申報材料01-09

    最新創建文明村申報材料05-24

    參評市級三好學生事跡申報材料08-25

    市糧食局機關爭創市級文明單位申報材料02-26

    文明校園申報材料_申報材料10-31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专区日本一区 | 久久亚洲精品频在久久 | 一区二区国产盗摄精品 | 亚洲午夜五月在线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AV大片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