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
18歲,他離開家鄉,踏上了求學之路;22歲,他走上社會,開始了謀生之路;26歲,他回到家鄉,開啟了創業之路。
當你走進長白山第一縣——安圖,步入安圖縣匯財生態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時,向你講述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苦辣酸甜。
“不走尋常路”的創業抉擇,讓我在差別競爭和錯位發展中搶得先機
20xx年,我大學畢業。與其他同學一樣,為了找工作曾到處參加招聘會。但是,要找一個能讓自己一展才華的崗位談何容易。三年間,我輾轉幾家電腦公司,奔波在高樓大廈之間。在就業和待業的反復波動中,常常使我思忖:人生的路有千萬條,與其擠在城市里打工,不如回鄉創業實踐,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在此間,20xx年的春天,中央頒布1號文件,推出一系列惠農政策。縣里對從事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實行只備案、不審批的“備案制”,對確認的備案項目,允許兩年內不辦手續、零收費進行試經營。這些優惠政策的出臺,點燃了蘊藏在我心底的激情之火。我和同是大學畢業的女友經過一番躊躇和多方考慮之后,終于做出勇敢的決定——創辦特種養殖場,憑借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回鄉創業干出一番事業。但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巨大。回鄉創業的想法遭致家人的反對和親友的不解,父母說:“家里花了那么多心血供你讀大學,就是希望你在大城市出人頭地。你把金飯碗扔掉,回來要養雞養蠅,這不是胡鬧嗎?”我深知父母的善良心愿,然而省城高密度的職場競爭和高強度的生活壓力,想要有所成就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堅信:只要有知識和本領,即便沒有走進城市,而是走入農村;沒有選擇做白領,而是自主選擇當農民,命運也同樣會因知識和本領而改變。我決定用“知識務農”的理念和實踐,轉變家人的觀念和自己的命運。我的務農創業之路,伴著周圍人不理解的目光啟程了。
“不成不罷休”的創業意志,使我在積極探索和辛勤付出中勇立潮頭
“創業可不是一首美妙的歌謠,時時伴隨著艱澀、困難、挫折和風險。”20xx年初,我通過互聯網了解到了蠅蛆養殖項目,并對這一新鮮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查閱資料和市場調查,確認這一項目前景看好。于是,我先后到河南鄭州和吉林雙河等地的蠅蛆養殖基地考察。通過考察,我意識到養殖蠅蛆絕非易事,不僅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而且要整天與讓人作嘔的蒼蠅、蠅蛆打交道。對于能否發展這個項目,我也曾面臨大大的問號。但靜下心來仔細琢磨,這是個沒人愿干的“好”項目,越是沒人愿干的越“錢”景廣闊。
“看準的事就要干,干就干好!”當年3月,我東挪西借籌集資金,在距縣城十多公里的長興村建立了集蠅蛆繁育、飼料加工、蛋雞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特種雞養殖基地。我邊學邊干,精心伺養。當我看到一只只蒼蠅破蛹而出,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然而,事與愿違的是,由于地域和氣候等差異,種蠅陸續死亡,幾近滅絕。幾個月的'辛勤努力,竟然竹籃打水一場空。面對這一結果,我幾乎要崩潰了。陣痛之余,我仔細分析原因,問題在于技術環節。為此,我主動向有關專家、技術人員求教,購置蠅蛆養殖資料潛心研讀,最終摸索出正確養殖方法,重新開始蠅蛆養殖基地建設。其間,我的創業舉動得到團委、勞動、就業等部門的支持,推薦我參加SYB培訓,提高創業本領。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我終于養殖出白白胖胖的蠅蛆。為實現養蠅蛆、喂雞、產蛋的目標,同年9月我引進20xx只特種蛋雞。為搞好養殖,我勤學習、請專家、找獸醫,全身心地撲在養殖場。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闖過了飼養關,遇到了特色關。我發現用蠅蛆養殖蛋雞做法并不少見,要想與眾不同,必須研究飼料配方。安圖是長白山藥材大縣,有豐富的藥材資源,能否把中藥材添加到飼料中呢?我隨即搞起了試驗,沒成想大批蛋雞死亡,解剖化驗后發現是藥材用量過大。幾番試驗之后,終于掌握了藥材選料和添加份量,達到了用藥材調節雞體,提高雞蛋營養成份的目的。20xx年底,我精心培育的特種、優質、健康、生態的雞蛋終于面市了,并受到專業人士和消費者的好評。這么好的雞蛋如何包裝,怎樣打開市場?一個個問題又隨之而來。基于“安圖特產,安全特別”的想法,我給雞蛋起名叫“安特”。名字起好了,下一步就是定包裝,做廣告,進市場。在包裝制作上,起初做50枚普通包裝,但是投放市場效果并不好,這種包裝既不利于運輸,也不利于提高產品檔次。可是要做新包裝需要4——5萬元,在團縣委、勞動局等部門的幫助下,我得到5萬元小額貸款,委托專業公司設計、制作新款包裝,推出10枚小包裝、42枚禮品裝和60枚精包裝。多樣化包裝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生態雞蛋銷售量明顯提高。隨著市場的逐步打開,養殖規模也相應擴大。20xx年9月和20xx年7月,我又先后引進3000只和6000只雞雛。為加強管理和節約成本,我在不斷學習、提高技術的同時,購進了攪拌機、粉碎機,自制了清糞機和喂料機,如今飼養2萬多只雞,只要兩人就可以輕松完成。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2
xxx、女、漢族、生于1972年7月,鎮村返鄉女農民工。20xx年9月,她本著回鄉創業,為家鄉發展做貢獻的宗旨,從山東返回老家創業。通過了解近幾年的各項惠民政策、實地考察、探索、鎮政府的幫扶,借助村的天然優勢,她的養殖創業項目大獲成功,影響了附近群眾創業的熱情,帶動了大家共同致富。兩年來該她多次獲得市、婦聯表彰。
她在外打工年頭不算短,工資待遇也相對豐厚,但她始終抱著一顆自主創業的心。她忘不了自己的家鄉,就很難對外面的世界有歸屬感。當初外出打工是因為經濟實在困難,而在外這么多年也多少有點積蓄,面對回鄉創業的艱難和經濟上的危險,她拒絕了家人的勸說,毅然決然的回到了家鄉。她說:“在外干得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我能在外面干出色,就能在家里干的更出色!”
創業之路,且堅且險。剛回到老家的她,面對自己要從事的項目一無頭緒,以前的固定收入沒了,好不容易找到好項目,卻又缺技術和門路,最初的創業嘗試經歷了多次失敗,但她越挫越勇,每天都到村里的圖書屋看書學習,通過圖書屋的電腦上網查資料、尋高人解惑。為了解決飼料草的種植問題,她更是四處奔波,勞心勞力。她創業成功,政府的政策扶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她自身開闊的眼界和肯鉆肯干的精神,才促使她從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創造了屬于她的事業。
“做事業不是一個人,沒鄉親們幫襯咋行?我一家富起來不算啥,要大家都跟著我一起富才是真成功!”她的養羊場從最初的100只,發展到現在的`小屋寒羊、波兒山羊近500只,占地面積20xx余平方米,投資150萬元,建有標準化羊圈,功能齊全。她的養羊場聘請了附近的村民10余人,帶動了周邊7戶村民種植飼料草,同時周圍的老百姓也爭相在她的場里購買羊羔和母羊,學習她的技術辦起了小型家庭式羊場,從而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外出打工之外的解決通道,化為了促進本地發展的巨大力量。
現在,她的養羊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其輻射帶動作用也越來越強,談及“中國夢”,她說她的夢想就是養羊場有一天能夠變成涉及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大公司,走出村子的地域限制,帶領全村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3
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家庭出身貧寒,但他從小就有要改變家庭當前狀況的理想。1991年他中學畢業,回家務農,家里主要靠種養殖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重復而枯燥的生活,家里的經濟狀況也沒有什么明顯改善。他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永遠不能脫貧致富。家鄉的氣候條件很好,氣候溫暖,陽光充足,山草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黑山羊養殖。黑山羊肌纖維細,硬度小,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而且養殖黑山羊有幾大優點,一是它繁殖性能高,公羊8-10月齡、母羊6-7月齡開始配種繁殖,母羊一般年產1.7胎;二是生長發育快,6個月的成羊就可以銷售了;三是市場前景可觀,市場供不應求;四是山草資源豐富,養殖飼料不用發愁;五是黑山羊屬于無公害草食類肉用性動物,健康、營養、環保的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鄉上也把黑山羊養殖列入了“十二五”規劃中,打造生態養殖基地,創建并提升黑山羊農業品牌。
他看到了這一點,決定要大力發展黑山羊,雖然以前也有養殖,有18年的養殖經歷,有豐富的養殖經驗,但數量不多,不成規模,形成不了產業鏈。20xx年他打算在現有存欄80多只的基礎上,擴大養殖規模,但是困難和問題也隨之而來,首先資金問題就讓他頭疼,后來聽說鄉團委有鼓勵青年創業貸免扶補項目,可以無息貸款,他看到了希望,到村上、鄉團委反映了情況,經過鄉團委和信用社的考查之后是適合輔助創業發展對象,得到了鄉上的支持,同意他貸了5萬元錢。他籌到了創業資金后,開始買羊崽,雇工人,風風火火地走上了養殖之路。在養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剛開始買回來的'小羊崽成活率不高,他多方面尋找問題的根源,后來得知是因為品種的原因,他毅然決定到外面引進好的品種。經過他的努力和認真的探索,現在養殖150余只黑山羊,每年可出欄至少50余只,賣羊的年收入可達到2.5萬余元,羊糞的收入也可達到7000余元,為他們家增加了一筆不錯的收入。另外他還發展綠色種植產業,多渠道增加經濟收入,開發了8畝咖啡和6畝烤煙,效益也非常好。
他作為村上的團支部書記,覺得自己不能光是自己創業致富,也是帶動全村青年創業致富。他在開會或者婚宴人多的時候,他就開始宣傳政府高度重視黑山羊養殖和市場的前景,和青年們一起探討養殖技術和養殖經驗,積極參加各類種、養殖等科技培訓。現在整個村的黑山羊養殖規模也在漸漸擴大,因為市場需求量大,有很好的銷路,收入也是在不斷增加。
他就是這么一個平平凡凡的農家青年,但是他的想法和干勁卻不平凡,他靠自己的雙手和眼光創業致富,也為其他的創業青年開創了一條致富道路,是鄉內青年創業的典型,是青年學習的榜樣。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返鄉創業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7-29
返鄉創業的事跡材料05-16
返鄉創業農民工黨員先進事跡材料08-24
縣返鄉農民創業就業調研報告08-15
先進個人簡要事跡材料工程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6-04
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2-24
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24
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1-10
師德先進個人的事跡材料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