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1
聶海勝的女兒名叫聶天翔。在她念小學高年級和初一階段,正是爸爸訓練最緊張的時候。
聶海勝英語底子薄,在女兒面前,他甘當“小學生”,讓女兒幫著自己正讀音、記單詞。這也是小天翔和爸爸最親密的時光,所以她總是樂此不疲。
當然,還有跑步。在航天城,如果看到聶海勝自己在場外訓練跑步,那一定能從他身邊發現小天翔,有時聶捷琳也會加入。小天翔調侃說:“爸爸把自己訓練成了航天員,把我們也訓練成了‘動員員’!”
小天翔又盼爸爸回家,又“怕”爸爸回家,原因是爸爸太“挑食”,媽媽總是“遷就”他。航天員進餐有嚴格的標準,聶海勝在家吃飯,桌上的肉食除了一小份牛肉,就是蔬菜和豆制品,以至女兒每每玩笑著“抱怨”:“爸爸一回家,我就沒好吃的了!
聶海勝全心撲在訓練上,照顧好家人,就成了聶捷琳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天夜里,小天翔突發高燒,體溫升到近40度,不時伴發著抽搐。聶捷琳趕緊抱著孩子送往醫院。到得急診室,雨水和汗水濕透了聶捷琳全身。醫生見狀,責怪地問:“你老公咋不來呢?”聶捷琳不知如何作答,倒是小天翔在迷糊中替媽媽解了圍,說:“我爸是航天員!
“神六”任務啟動后,有天聶海勝的母親突發腦溢血。為不影響丈夫訓練,聶捷琳只身趕回老家,承擔起照料婆婆的重任。后來兄妹們擔心母親有個三長兩短,將消息告訴了聶海勝。
訓練中心給聶海勝特批了3天假。當他火急火燎趕回湖北棗陽醫院時,望著神志不清的母親,聶海勝撲通跪了下去……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2
聶海勝出生在湖北棗陽一個偏僻的農村,他還有5個姐姐。父母是普通的農民,一家人就靠著幾畝薄田維持生計。
家中人口眾多,經常吃不上糧食,父母就去地里撿紅薯,做成窩窩頭。
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雜糧,蘿卜干,咸菜和大醬,尤其是大醬,幾乎天天吃,導致現在聶海勝一聞到大醬的味道就犯惡心。
家中連飯都吃不上,上學更是十分艱難,為了湊夠幾塊錢的學費,父母經常向親戚借錢,可那個年代大家都很苦,親戚家也沒有錢,很多時候,聶海勝交給老師的學費是一只活蹦亂跳的兔子。
知道上學的錢來之不易,聶海勝學習十分的刻苦,放學回家后,不用父母督促,他會自覺地按時完成作業。
家里沒有多余的閑錢讓他購買課后資料,聶海勝就把課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書都被他翻到了毛邊,每頁內容都被他牢牢記在心中。
家中連飯都吃不上,上學更是十分艱難,為了湊夠幾塊錢的學費,父母經常向親戚借錢,可那個年代大家都很苦,親戚家也沒有錢,很多時候,聶海勝交給老師的學費是一只活蹦亂跳的兔子。
知道上學的錢來之不易,聶海勝學習十分的刻苦,放學回家后,不用父母督促,他會自覺地按時完成作業。
家里沒有多余的閑錢讓他購買課后資料,聶海勝就把課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書都被他翻到了毛邊,每頁內容都被他牢牢記在心中。
勤奮上進的他成績優異,尤其是數學總是滿分。
為了貼補家用,父母養了幾頭牛,全家人誰有空閑誰就去放牛。放假的時候,聶海勝就把牛牽到草多的地方,坐在牛的.旁邊,暢想著自己的未來。
在他的心中,一直有個軍人夢,看見電視機里的軍人英姿勃發,威風凜凜,他也想穿上軍裝,保家衛國。
有一次放牛的時候,聶海勝的頭頂飛過了一架戰斗機,好奇心驅使他追趕著那架飛機,正是這一次的偶然,他堅定地想要成為一名空軍,捍衛國家的藍天白云。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3
三度飛天,榮譽等身。景海鵬收獲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他仍然十分清醒:“我是一個從農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名航天員,實現人生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的結果,我沒有別的'方式來回報,只想盡我最大的可能多干幾年、多飛幾次!
如今,航天員中有7人已是年過半百的將軍,每次訓練他們仍然帶頭參加,高難科目搶著上,航天生理功能、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備戰“神九”任務的那年春節,劉洋在模擬器訓練館遇到了正練得熱火朝天的聶海勝,他笑著說:“年紀大了,只有多花點時間才能不落后你們年輕人啊!”
面對黨和人民給予的崇高榮譽,他們說得最多的是“榮譽屬于祖國,屬于全國人民,屬于每名航天科技工作者”;他們做得最多的是回報國家、回報社會。20年來,航天員們走進校園、走進軍營、走進社會,用上千場報告、數百次公益活動,宣傳航天精神,播撒科學種子,詮釋了肩負的社會責任。
“大家好,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完美的太空一課讓“教師”成了航天員王亞平的第二職業;這些年,她到過全國近百所學校,與青少年學生面對面交流。短短的一堂太空授課,點燃了無數中小學生心中的航天夢想。一個孩子在給她的來信中這樣寫道:“我的夢想也是當一名航天員,請放心把接力棒交給我吧!”王亞平覺得,這是除了作為航天員飛上太空以外最美好的記憶。
計利只計國家利,留名只留集體名!皻w零,歸零,還是歸零……”發射前的讀秒倒計時沒有“零”,但每次任務結束后,航天員們的心里都會補上這個“零”。“歸零”讓他們一次次放下個人的成績、經歷、得失,輕裝上陣,始終以從零開始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4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著全國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煉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簽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簽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說:“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5
20xx年10月,聶海勝乘神舟六號遨游太空;鸺l射那天,聶捷琳在電視上看見丈夫和費俊龍頂著鵝毛大雪踏上出征路,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這天氣能行嗎?可千萬別出什么問題!
火箭順利升上長空,聶捷琳又擔心丈夫在太空能否適應,是否吃飽,會否受凍。她把家里的電視24小時打開,不放過任何與“神六”相關的消息。實在困了,就先迷糊一會兒,突然醒來時,馬上搜索“神六”的最新動態。
飛船順利返航那天,從直播里看到丈夫和隊友微笑著走出返回艙時,聶捷琳喜極而泣,哇地一下哭出聲。
心頭壓著的.千斤巨石終于落地,那一刻,淚水成了聶捷琳最好的宣泄。
此前,聶海勝兩次“飛天”,在太空與聶捷琳“兩地分居”共計22天。這次神舟十二號任務,聶海勝和隊友預計在太空駐留3個月時間,行程更遠,時間更長。
“牽掛是人之常情,但我不太擔心!蓖ㄟ^前兩次成功飛行,聶捷琳不但對我國目前的航天科技水平充滿信心,也調整好了心態,只當丈夫又“出了次差”。
聶捷琳清楚丈夫和隊友平時的訓練水平,相信他們定能勝任,定會凱旋!
是的,我們都相信!聶海勝將軍和他的隊友,一定能順利完成任務,如期返航,載譽而歸!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鮮花和掌聲。捷琳大姐,聶海勝這個常勝將軍,除了帶給你成功的喜悅,還有——小別勝新婚!
【聶海勝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先進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2-06
先進黨員事跡材料08-24
先進中隊的事跡材料02-21
先進醫院的事跡材料02-25
先進事跡材料01-03
先進科事跡材料02-28
先進企業事跡材料03-02
先進班級事跡材料03-04
先進班組事跡材料01-01
先進科室事跡材料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