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香沿河十佳個人材料
書是我一生的朋友--書香沿河十佳個人材料
書籍是我們的朋友,它一直陪伴著我。書籍是我們的老師,它能給我們很多知識和智慧。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先生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
我沒有什么大學問,但本人也懂得書籍是世界的一個窗口,人們就是通過這許許多多的窗口去認識世界的。書是一艘船,它載著人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書籍又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還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書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又在追求著充實、豐富的精神生活,中國人實現中國夢離不開書,更離不開學習。
我雖然不是書香門第,但很愛書,喜歡學習。書是我一生的朋友,工作的幫手、思想的導向。我用眼,用心和它談天說地。我家藏各類書籍500多本,積累的學習、工作筆記近20多本,把日常需要用的知識記在上面,把看書學到的經典東西記錄下來。最常看的《晚晴》、《文史天地》、《銅仁報》等,還經常在相關單位找書、報紙學習。能堅持每天收看中央一臺新聞,中央七臺(軍事與農業)節目。堅持學習,一是獲得知識,了解時事政治,不至于完全落后,二是清洗煩惱思維,愉快渡過晚霞時光。其次我還業余愛好書法,利用廢紙廢書練寫字,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參加了縣《詩詞楹聯協會》和《老年書法協會》并是其會員,每年積極參與義務下鄉寫對聯活動,回老家春節時義務給群眾寫、送對聯。二00七年榮獲全縣迎春對聯創作大賽《三等獎》,獲二00九年書法作品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暨第五屆烏江三峽百里畫廊文化旅游節”書畫展展出《榮譽證書》。
因為文化有限,我愛收集一些民間古傳,在八十年代初,在民間一近九十歲老人那里搜集到清代考舉人、秀才的一篇范文,名為《憐府原情,搬恩陳辭》,對學習很有啟發性。還有收集的歷史流傳資料,在《沿河文史資料》上登載過五篇。有時還寫點小詩,對聯的,以抒發自己心緒,曾在《烏江風韻》雜志上發表過多篇。在九十年代曾是《銅仁報》業余通訊員,在《銅仁報》上登載過宣傳報道文章20篇左右吧,在《貴州農民報》上也見過報。離崗調縣老干局后一直參與縣城移民工作,二00六年獲縣城移民工作先進個人。
沒有一點點外援的我,以一個人微薄的工資,事祿極微,節衣縮食,集心智力投資下代,兩個孩子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畢業了。回憶這些年來,真苦了家庭,對不起父母,使之襟淚已成古泊,淚滴紅鬢。
在鄉下工作時,學習計算機,曾花過70元參加隔山培訓,可是連計算機就沒看見過。在兩年前,兩孩子畢業了,實現了電腦夢,還學會了電腦的簡單操作,寫了很多個人日記。個人之力用了三年多業余時間無償收集整理完成了本族10萬余字的家譜資料,受族人好評。
讀書陶冶了我的情操,讀書,讓人以快樂。讀書,上網,使我的性格變得活潑些,語言開放了些,說話年輕了些,適應廣了些,這都是離不開書本和學習的功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的名言,一定很耳熟吧,可現在,它已成為人們精神上的目標。因為人類離不開書,讀書,有時我可是廢寢忘食。每當我翻開一本好書的時候,一定是津津有味地看,而且非要看完才能去干別的事。有句話說:“食物之味,食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書讀得越多,使人知道的東西就越多,眼光就更遠,大腦就更聰明,胸懷就更寬廣,越能增強辨別能力,做事越會穩重。
要始終繼承黨的先進性,要擁有高尚的人品和情操。認真學習和思考,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健康人生,正確認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與時俱進,努力實現中國夢而不斷學習。
確實,本人有那么多的書,讀還是永遠不夠的,以后要更好地利用它,讓它好好地陪我去樂渡幸福晚霞的時光。
貴州沿河符寧軍 二0一三年九月二日
【書香沿河十佳個人材料】相關文章:
“十佳青年”個人事跡材料02-15
十佳女生個人事跡材料08-22
書香家庭事跡材料【精選】07-04
書香之家的事跡材料09-03
書香班級事跡材料01-01
書香家庭事跡材料08-24
創建書香校園匯報材料08-24
書香家庭事跡材料01-01
“十佳少年”事跡材料02-21
十佳家長事跡材料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