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觀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種思想感悟,觀后感相當注重“感”,也就是從作品中領悟出的道理與思想。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
1月14日,由中宣部電影局主抓、電影《長津湖》原班人馬傾力打造的戰爭巨制《長津湖之水門橋》發布終極預告及海報,揭秘全新的艱難戰役。《長津湖》的結尾,七連即將奔赴新的戰場,接受新的任務。
預告中展現了全新的艱巨“任務”:七連先是在下碣隅里處完成戰斗任務,后又和九連一起作戰,對水門橋發起進攻,阻擋美軍撤退。狂風暴雪中,地勢險要的水門橋暗潮涌動,全副武裝的敵人掌握著有利地形和制空權,美軍在橋面全面戒備,設下圈套,志愿軍即將與敵人展開全面的較量!同步發布的`海報也透露出重要信息,耿樂、杜淳飾演的志愿軍戰士與七連戰士們共同望向遠方,全新角色將帶來更多精彩篇章!
吳京表示,《長津湖之水門橋》中的戰斗,相比前作難度大大增加:“水門橋是最艱苦的一段戲,是冰與火的煎熬。《長津湖》只是拉開了這場戰役的序幕,《長津湖之水門橋》才能讓你知道這場戰斗到底有多兇險。”
影片出品人、總制片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表示:“《長津湖之水門橋》無論是在制作層面還是內容層面,都是一種全面超越。之前在《長津湖》中留下的諸多懸念,也將在這部影片里找到答案。觀眾將會看到更寒冷、更火爆、更熱血、更殘酷的一戰,而《長津湖之水門橋》也將是這個春節檔質量過硬、誠意滿滿、值得每個人去看的重磅巨制。”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將于大年初一隆重獻映!在春節團圓之際,讓我們一起到影院致敬偉大的英雄先輩!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2
今天是假期的第二天,媽媽帶我去觀看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衛祖國的故事。
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雷公為了保護戰友,減少隊伍的傷亡,不顧個人危險,自己開著吉普車,冒著密集的炮彈沖進美軍陣營,最后被美軍的戰斗機扔下的炮彈給活活炸死了。
還有一幕令人震撼的畫面就是很多志愿軍戰士為了不被敵人發現,在冰天雪地中被凍成冰雕,臨死前依然保持著戰斗姿勢,這種精神連對手都被深深地震撼住了,美國將軍對著他們凍僵的尸體敬了禮。看到這一幕我都哭了……
戰爭的最后,我們取得了勝利,偉大的志愿軍戰士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向世界展現了我們民族的'尊嚴,展現了我們不畏強敵的自信。今天,我們的生活中,有美好的食物,有旅游,有擁有的一切安逸、美好和幸福,都是因為先烈們曾經用肉身捍衛祖國,將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讓我們一起銘記這段歷史,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好好學習,為祖國更加強大而努力奮斗。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3
大年初一上映了一部感動無數中國人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我懷著對先烈敬仰的心情,認真觀看了這部感人的電影。
電影中一幕幕動人的場景在我腦海里不停的閃現,“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一人”,多么扎心的一句話啊!在場的觀眾都為之動容,我也被這場景深深的感動,流下了眼淚。他們的物資是那么的`匱乏,連崩掉牙的大豆,也是從美國兵那里繳獲的,而且大家都不舍的吃,還要留給傷員。電影中還有許多感人的畫面,一個戰士為了連隊,用自己血肉之軀來吸引敵人,敵人吸引走了,但他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被炸的慘不忍睹,我都不忍直視那凄慘的畫面。
我們為什么能夠取得抗美援朝最終的勝利?正是因為他們,這群可愛的、無懼無畏的戰士。他們不畏犧牲,為了讓我們這一代能夠過上沒有硝煙的美好生活,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們現在的好生活,都是用這些戰士們的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要學習他們這種崇高的大愛,學習他們與敵人作斗爭到底的精神。我們國家現在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還有很多科技實力還是相對落后,落后就會挨打,這是我們每一位國人都不能忘記的血的教訓,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要好好學習,學好知識,將來為祖國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4
電影《長津湖》我曾看過,《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其續曲,《長津湖》非常震撼,《水門橋》也一樣。
《水門橋》講述了志愿軍戰士在奪取下隅里機場后,為了阻止美軍陸戰一師向興南港撤退,而在其必經之路水門橋打的一場戰役。
九連和第七穿插連負責進攻水門橋。九連冒著犧牲炸了一次,但對橋的損失并不大。七連的戰士花了一些時間去找戰術,在敵方擁有制空權和很多重火力,甚至一度坦克出現的情況下,他們決定抓住對方指揮官,尋找突破。但在成功摧毀了敵人的陷阱,短暫占領了水門橋的時候,對方的指揮官被七連戰士伍萬里(易烊千璽)誤殺,導致計劃失敗。再加上美陸戰一師增援部隊的進攻,不得不撤出水門橋,這次進攻對橋面造成的損傷也不大。
接下來,美軍直升機將鋼板送來,橋又被補好。經過連長伍千里等人的舍命沖刺,伍千里(吳京飾演)一個人終于沖到橋面,但被敵軍包圍。美軍想讓他投強,“找點兒樂子”,但伍千里只是冷笑了一下,向在鋼架上的炮彈開槍。炮彈爆炸了,伍千里也炸飛了,七連只剩伍萬里一個人。
整部電影有不少的.象征意味,發人深思。面對戰爭,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爭,有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在。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5
“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一人,五萬里含著淚水爆出了傷亡人數。”
《水門橋》可以說是《長津湖》的延續。繼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斗之后,七連又接到了新的任務,也更為艱巨。他們要趕赴水門橋,炸掉美軍撤退的唯一途徑——水門橋。美軍有強大的武器和裝備,而我們卻只有簡單的槍和兩門炮,連炮彈也是從美軍那里搶來的。戰爭是慘烈的,我軍傷亡慘重,原本一個連有二、三百人,一場戰斗下來,卻只剩下幾十個人。七連里只剩下五萬里一個人,哥哥伍千里、張營長都犧牲了。
走出電影院,天色已經暗下來了,但天還沒有完全黑,望向天空,不禁感嘆,現在的美好啊!都是他們用汗水和血水換來的,他們為了國家,為了新中國的這棵剛剛發芽的嫩苗,不遭到列強的欺侮,他們拿起槍與敵人奮戰到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們的犧牲,必定是重于泰山的。
美好的一切啊!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不必擔心溫飽、冷暖,不會生活在硝煙和戰火之中,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柏油馬路貫穿東西,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就是我生活的年代。而且美好年代的到來,是一位位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還能不珍惜?
珍惜當下,珍惜這用生命換來的生活,把現在的美好過得更絢麗多彩!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6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激動人心的戰爭場面,震撼來襲。
電影開場,聯合國軍隊被中國人民志愿軍打的丟盔棄甲。敵方主力美軍陸戰1師師長見不妙,就下令南撤前往南港,等待軍艦接應,水門橋也成了聯合國軍隊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依山而建,穿過水門橋就是平原。七連戰士平河抱著炸藥包,不顧坦克,決然地跑到了坦克跟前,被活活壓到了車底,炸毀了坦克,戰士們本認為自己的任務終于完成了,不料,敵人的緩軍來了,子彈一個接一個的開始轟炸,坦克緩緩前進。七連戰士們沒有援軍,他們的信念就是保衛國家,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為所有英雄至敬!
志愿軍在結束了長津湖戰爭點人數時,伍萬里大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將軍問:“你有什么愿望。”而伍萬里用堅毅的聲音回答:“恢復七連建制。”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救大家,舍小家,沖向敵軍,壯烈犧牲。他們像星星之火,點亮遼源,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慢慢擴大,像太陽,給我們光明,直引前方。
想想長津湖的戰士們,我覺很很漸愧,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們好,但是遇到困難時,我們退縮,有時甚至想放棄。想想七連戰土們,為了祖國赴湯蹈火,為國捐軀。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困難算什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定功,請長津湖的戰土們放心,強國必有后來的我們。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7
歷史中封存著一段我們中國人的恥辱,為了消滅敵人,戰士們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發生在長津湖一帶的一場名叫“長津湖戰役”的戰爭。看完這部電影,我內心只能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震撼”
我震撼于一張臉的凄苦與不舍,這是九兵團七連連長伍千里母親的臉,這是一張刻的不舍,不想讓兒子去戰場的母親的臉。
他們雖然一路上都是百戰百勝,但他們面對的是全面武裝的美軍,簡直是以卵擊石,但他們還是靠著頑強的意識扭轉了乾坤。
當我看到他們在冰天雪地中,吃著像石頭一樣硬的土豆,穿著單薄的軍衣時,美軍在自己的帳篷里吃著肉食。我憤怒無比,眼淚自然而然的.從眼眶落下。在這般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依然堅守職位,抗戰到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事就是,一排排戰士在零下40度的陣地上,依舊保持著戰斗的姿勢。
他們以戰斗隊形分散開,手持機槍,怒目注視著前方,沒有退縮,堅持到最后一刻。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戰士先輩在戰場上英勇的戰斗,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回報戰士們付出的鮮血,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8
我們為什么要抗美援朝呢?七連連長伍千里說:為了軍人的榮耀和國家。七連指導員梅生說:為了讓他們的下一代不再打仗。18歲野孩子伍萬里參軍之前說是為了讓他哥伍千里看得起;坐上火車在向朝鮮行進時看著莽莽長城,他決心為了守護國土而戰;初上戰場,他為了殺敵而戰;到了最后,他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士,明白了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的'道理,他只希望,把七連的每一位兄弟都活著帶回去......
影片最后,在這場戰役里幸存的戰士伍萬里要求恢復7連建制,沉痛地報告說"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時,我破防了,淚如雨下----正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前赴后繼地舍生忘死,才換取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
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幕:行軍前,七連157名戰士,站在異國的風雪里,對著中國的方向,盡管身形疲憊卻目光灼灼,那里面有對戰爭的厭惡,有對生的渴求,有對死的無畏,還有對祖國的熱愛與向往。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需馬革裹尸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浩然長存!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9
剛起先美軍想占據朝鮮朝鮮向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發出求救電報,可運輸電報機和譯電人員的火車被美軍的轟炸機給炸毀了,團長伍千里之好帶著大家步行啟程,在路過枯槁河床時,大家又遇到了美軍戰斗機,大家只好裝死,然而敵軍卻突發奇想競賽炸死尸,中國士兵還沒開打就死傷多數。
幾天后,它們遇上正和美軍打的'劇烈的第九團,大家合力緝獲了一輛坦克扭轉局面,幫第九兵團完成任務,接著又勝利運輸電報機和譯電人員,又拿下一個個占據要地,在片尾,美國軍隊力挽狂瀾,可楊根思同志又拿著炸藥包打破了他們的幻想,和他們同歸于盡。
電影中有兩個瞬間讓我特殊感動,其中有一個戰士在口哨上刻字,口哨上只刻了兩個字:和平。那位戰士一邊刻一邊想:盼望我們的下一代能上火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時代。還有一位戰士對團長說:“我剛走的時候,我女兒問我爸爸為什么要去打仗。”爸爸是這樣答復她:“假如我不去,那么這仗就只能留給我們的下一代打了。”我聽了特殊感動。
我知道我們此時此刻的生活是多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毛主席說過:“洋人瞧不起我們,那么尊嚴只能在戰場上獲得!”我聽了深有感受,我們生活在一個自由,又沒有硝煙和戰亂的時代,我不能為祖國的軍事出一份力,那么我就為祖國的建立出一份力!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0
長津湖之水門橋是一部講述抗美援朝中,關于長津湖戰役的紀錄片。
它從詹大南先輩的回憶開始,講述了這場在抗美援朝中打的最為艱難的,在中國志愿軍第九軍團的三個軍與美陸戰隊第一師和步兵第七師為主力的第十軍在長津湖之水門橋所展開的震驚世界的戰役。而這次戰役的將是改變這整個朝鮮戰場發展格局的至關重要的一戰。甚至這一戰還讓世界上軍事實力的美國軍隊經歷了一場最為慘烈的大敗退。
即便那時無論是軍事武器或是技術和裝備,先輩們都不如美國,可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情深,都比美國人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先輩們絕對就是那“最可愛的人”。他們穿著單薄的衣服,用意志與零下三四十度的溫度對抗;他們拿著最為普通低端的槍械,用生命與坦克、大炮和飛機一決上下;他們藏在皚皚白雪之中,甚至與有些徹底人冰融為一體,再沒醒來。
如此一來,我們現如今的生活又何不是以他們的生命所換回的呢?若是不好好生活的'我們,又何不是在踐踏生命呢?先輩們的付出的生命代價,總會起到作用,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不是從前。恥辱會被洗刷,但歷史必將永不相忘!即便身處于冰雪中,可卻仍抱著一腔熱血,這便是中國的志愿軍,這便是中國軍人的精神,也是現在撐起整個中國的民族精神。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1
今日,我和爸爸媽媽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中國軍為阻斷美軍撤退的路線而炸斷水門橋的故事,其中有幾個片段非常感人。
當余從戎為了吸引美軍飛機的燃燒彈,主動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他用勁的奔馳,火焰追逐上了他的身形化為了灰燼,一個戰士就這樣在戰斗中化為灰盡。
其次電影中戰士們的犧牲讓我熱淚盈眶:平河舍身炸坦克;梅生開車撞死大批敵人;伍千里為炸毀水門橋而犧牲..….他們不僅是一個個一般的中國戰土,而且是一個個讓人鄙視的.中國英雄!
最終,各連開頭清點人數,每一個連都犧牲沉重,和七連一起執行炸橋任務的九連,更是全軍覆沒,無一人幸免,當伍萬里說出那句:“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時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淚流滿面。
如今,我們生在和平歲月,再也沒有戰亂。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一個個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是用血肉之軀和鮮活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應當珍惜現在的美妙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奉獻一份力氣。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2
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完了,今天帶孩子一起去看,看完感覺水門橋比長津湖好。
不僅是家國情懷,更重要的是看到水門橋中的每個人物的變化和成長,讓我覺著意外驚喜。
長津湖里出現的每一個人物無一遺漏,全部在水門橋中交代的命運,怎么說呢,可以說是上部當中的所有鋪墊,水門橋里幾乎都得以伍萬里從一個毛頭小子到成長為七連的中流砥柱。
伍萬里從桀驁不馴到日漸成熟的過程,而這種真實感就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通過戰場帶給他的快速成長,這種成長速度比我們快很多,因為這背后是用戰爭的殘酷換來的。
再說梅生,水門橋戰役我們充分看到了我軍除了有信念和勇敢,背后的`智慧謀略也是我們能夠在戰場上取得優勢的重要原因,梅生與美軍的斗智斗謀,認清布局真假,運籌帷幄,身為連級指導員,卻有大將之風,成長為了一個戰術運用高手。
說到戰術,我覺得水門橋對戰術的表現是經過非常細致的打磨的,很突出。電影里,我志愿者已不足一個連的兵力進行部署,第一支小分隊和第二支小分隊分別在橋南和橋北輪番發起干擾,吸引守橋美軍大部兵力,趁敵人后方空虛,第三支小分隊突擊指揮部,第四只小分隊又從中路管道突襲水泵房,從內部瓦解敵人戰斗意志。
整個戰術執行有上單,有中單,有輔助,有打野,最終到達橋上實施爆破,達到一種虛實相間、聲東擊西的效果。
這電影呢,第一次看很燃,很感動,我準備再去看二次重點看這些細節。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3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于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后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么相較于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里,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后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于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么這部電影里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4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1950年長津湖戰役后期,美陸戰一師在中國志愿軍的猛烈打擊下,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潰退。而在美軍南逃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座橋,叫水門橋。如果志愿軍成功炸毀了水門橋,那美軍就成了“甕中之鱉”。所以,這座平日里看似不起眼的橋,在此時卻成為了影響和改寫整個戰局的關鍵。為了成功炸毀這座橋,志愿軍戰士們憑借靈活的戰術、團結的精神,用血肉之軀撕開敵人的“火力網”,前赴后繼向這座橋周圍的敵軍工事發起一次又一次沖鋒。即使手掌、胳膊斷了,也繼續用斷了的手臂拉住炮繩向敵人開炮......
記得前作《長津湖》影片中指導員梅生曾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如果我們不打這場仗的話,那我們下一代就要打。”我聽了這句話的時候,不禁覺得志愿軍戰士就是那“最可愛的人”。他們穿著單薄的軍衣,吃著凍的硬邦邦的“干糧”,不僅要打敗“美帝國主義者”,更用頑強的意志與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抗爭。他們握著最為簡陋的武器,拼命與敵人的坦克、大炮、飛機一決高下;他們隱蔽在皚皚白雪之中,同冰雪融為一體,有的戰士甚至犧牲時仍高傲地聳立在自己的陣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我們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應當好好學習,發奮努力,才能對得起70多年前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斗、流血犧牲,我們要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5
面向未來,我們需要守護真相;面向未來,我們需要致敬英雄;面向未來,我們需要弘揚精神!
抗美援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英雄功臣和將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后盾,不愧祖國的英雄兒女,無愧于“最可愛人的光榮稱號
長津湖之水門橋戰發生于1951年11月27日,當時,陸戰一師前進到長津湖面側,這里連綿的山地。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十萬大軍的包圍中。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對得起逝去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片中有許多臺詞讓我記憶深刻: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希望我們的下一代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沒有哪一個春天會遲到,但有人卻永遠留在寒冷的冬天聽到這些我的心揪了一下,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愿以吾輩之青春護衛盛華中華!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相關文章: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03-15
觀看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01-20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精選29篇)10-16
《長津湖之水門橋》的觀后感10-21
長津湖之水門橋的觀后感10-17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1-28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07-22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12-19
《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后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