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土壤實習報告三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壤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壤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區概況
城郊區劉李莊村位于昌黎縣城郊區東側,與縣城接壤,臨近外環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同時輻射周邊西沙河村、太平莊村、東高莊村、中卓莊村、西錢莊村、東錢莊村。城郊區劉李莊村是秦皇島市無公害蔬菜水果生產基地,每年種植大棚甘藍、菜花xx多畝,油桃400畝,草莓100多畝,年生產各類蔬菜xx多萬斤,年產油桃160萬斤,年產草莓100萬斤。
二、實習目的
為培養學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環境的工作能力,使學生正確掌握土壤調查與制圖的一般程序、原則、原理和主要內容。同時也為培養學生艱苦奮斗、事實求是的工作作風,增強體質,逐步適應野外工作環境,特進行本次教學實習。通過本教學實習要求學生能正確掌握"土壤調查與制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時也為激發學生專業興趣、樹立為資源環境事業獻身的思想奠定基礎。
三、實習計劃
實習時間共安排5天,分野外調查和室內制圖兩個階段。
1.野外調查階段
1)上午進行基本路線調查的原理和技術的講解,領取實習工具。下午,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到達劉李莊,同時進行路線勘察,了解劉李莊的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第一天)
2)開始對劉李莊進行詳查,并繪制成圖。(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上午)
2.室內制圖階段
1)
室內拼圖。
各小組進行邊界區域的拼接,對差異較大的地區需在進行野外定點調查。(第四天下午,第五天上午)
2)寫實習報告。(第五天下午)
四、實習內容與過程
1、準備工作
周一,我們于上午8:00在資源與環境實驗室開始實習準備工作。吳老師首先把我們分成了六個工作小組,并在每個組選出兩個小組長,負責統籌本組的工作。然后,就實習內容、步驟、出圖精度、驗收標準及安全等相關事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指出在實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接著,每個小組分到一套實習工具:底圖(航片)一張,地形圖一張,三角板一套,圓規一套,鉛筆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儀一臺,標桿一個,卷尺一個,橡皮一塊,木板一塊,書包一個,地質羅盤儀一個。最后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區域制定了勘察路線和工作計劃。
下午,在吳老師、張老師和常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向目的地出發,進行路線勘察工作。每到一個小組的目的地,老師們都進行了認真的講解如何辨認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和如何確定工作區域的邊界。然后,帶領其他小組繼續前進。我們小組被分在最遠的區域劉李莊周圍的土地,正好有幾條道路穿過整個區域,把我們的區域分割成幾部分有利于我們展開分布調查。我們首先進行初步的調查,熟悉調查的技術和技巧,然后在從最遠處向近處開始調查,在熟悉的調查技術的情況下完成整個村莊典型區域的調查。
土壤實習報告 篇2
一 實習概況
名稱:土壤植物地理實習
地點:湖北應山自然保護區
時間:20xx年4月23日--20xx年4月25日
實習人員: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xx級地理科學專業
指導老師:***
二 實習目的與要求
土壤與植物地理學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要素之一,是地理環境的產物和表證。土壤植物地理實驗是植物地理學教學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地理學者基本功的訓練之一。
本實習目的是驗證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加學生深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土壤與植物地理實驗分析、結果計算、數據處理的技能和技巧。
培養學生掌握和學習植物地理的實驗方法和研究的技能,提高分析自然地理現象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辨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具體要求學生:
1.掌握土壤機械組成、PH值、速效磷測定技術方法。
2.對土壤地理研究的實驗室研究技術和方法有一點感性認識。
3.對土壤粒級、土壤機械組成、土壤PH值、速效養分有更深刻的認識。
4掌握植物分類學 植物生態學? 植物群落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方法。認識常見植物得優勢種40-50種,認識和描述植物的形態特征。
三 實驗方式與要求
以10-15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小組每個人共同按規程完成取得實驗結果,獨自撰寫實驗報告。
實驗前必須預習實驗實習指導書的相關部分,了解實驗的基本內容并把個人準備的實驗物品帶到實驗室。必須提前15分鐘到達實驗室,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根據實驗指導內容獨立進行實驗,按要求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分析比較。記錄與畫圖,有困難時,積極思考,分析原因,自己排除障礙,實在解決不了才找老師幫助或同學之間互相幫住。
實驗結果及時準確記錄并做實驗報告,按時交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要求簡明扼要,條理清楚。
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規則。
四 實習內容
(一)環境條件
環境是指某個特定主體周圍一切事物及現象的總和。影響植物生存是環境因素(生態因子)根據其性質可分為6個基本類型:
非生物因子:⑴氣候因子。如光、溫度、降水、風等。
⑵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⑶地形因子。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和坡型。
生物因子:? ⑴植物因子。包括植物之間的機械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
⑵動物因子。如攝食、傳粉和踐踏等。
⑶人為因子。有墾殖、放牧和采伐等。
環境中各種生態因子是彼此聯系,互相影響的,任何一個單因子的變化,認識植物的生長,發育,繁殖及其都必將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變化及其反作用,而且植物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對生態因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綜合作用分析中區分生態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對分布都很重要。
下面從環境的多個角度來分析環境對植物生存的影響:
⑴光照條件。光照對于植物的生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的,所有的綠色植物都需要通過光合作用來固碳。同時光照的強度、光質以及光照長短也對植物有影響,這些影響是通過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實現的。
⑵溫度條件。植物吸水需要適宜的溫度范圍,例如溫度過低的話會限制植物的吸水。溫度對蒸騰作用也有影響:一方面,溫度高低會改變飽和差從而影響植物蒸騰,一般來說氣溫越高,蒸騰越強;另一方面,溫度能直接影響葉面溫度和氣孔開關,葉面溫度比氣溫越高,蒸騰越強。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范圍。溫度還對光合作用有影響,這是通過暗反應實現的。此外溫度還會通過影響酶的作用來影響呼吸作用。
⑶水分條件:水分是代謝作用過程的反應物質,也是植物對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合成和分解的過程中,都有水分子的參與。各種物質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植物體內運輸。植物體內水分在蒸發蒸騰散失過程中,可以減低植物體溫,是植物熱量調節和熱代謝的主要方式。
⑷營養條件:
(1)礦質營養元素:礦質營養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其生理作用:a細胞結構物質的組成成分b植物生命活動的調解者,參與酶的活動c電化學作用,即平衡離子濃度,穩定膠體,中和電荷等。
(2) 碳素營養:是植物的生命基礎,在植物體內占干重的45%,是植物所有器官組織的組成物及有機化合物的主要骨架,這些有機物氧化釋放的能量為所有生物活動必需。
⑸生物條件:
(1)動物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動物對植物的攝食以及對植物傳粉的影響。
(2)植物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各種氣候因子的競爭及對空間的競爭,還有各種植物間的寄生共生關系等。
⑹地形條件: 地形因子主要通過對光,溫,水和營養等生態因子進行空間再分配,形成多樣的生境,從而間接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
⑺氣候條件:不同植物對氣候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植物分布會因氣候的不同而不同。
(二)實習安排
1.4月23日
上午:觀察路邊及附近植物,認識植物結構,采集標本。
喬木層?杉木、馬尾松,若無人為影響,還有闊葉林、灌木層? 茂密,主要有竹子和檵木(金縷梅科)、草本?林內有蕨類植物,草本植被很少藤本? 野葛(豆科) 田里藤本狀 菝(百合科),常見的還有青葙、蓼科植物、山茶科、野牡丹科(柏拉木)等。
下午:分組壓制標本。
土壤實習報告 篇3
通過兩天的實習,讓我收益頗多。從原先了解的關于土壤單方面的理論知識到實踐,清楚直觀地重新認識土壤是一個突破。土壤如何從巖石發育到土壤是要歷經一個漫長的階段,且隨著風化作用的進行,也在不斷地發育。氣候、植物、動物、人為因素對土壤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同一個地方的土壤的品質不會相差太大。受溫度、母巖、環境的影響,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土壤分布也是有聯系的。從南到北,海南的土壤多為磚紅壤,廣東因其盛行干熱風,降水少,所以多為赤紅壤;江西、浙江、湖南一般是紅壤;江蘇是黃棕壤;山東是棕壤;河北、遼寧是暗棕壤;黑龍江是黑土壤或棕色針葉林土。從垂直分布開看浙江的'土壤,1.低丘:紅壤;2.海拔(600)800-(1100)1200:黃壤;3.(1100)1200以上是棕黃壤。因此分析土壤不能憑空,要根據該土壤在該區域所處的大環境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我們實習的幾中土壤都是浙江地區的紅壤。上甘的是石灰性紅壤,青山的是紅壤,后山是黃紅壤。緯度越往上就越接近黃壤。
每一種土壤都有適合生長的植物,植物也有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最優的選擇是在適合的土質上種植適合的植物,如果不合適但又需要種植這樣的植物,就需要用一些人工的辦法,用化肥改變礦物含量,調節PH,灌溉水田,交叉種植等等,能增加產量。
在自己動手實踐了一番之后,我們對挖剖面有了深刻的體會,找好挖剖面的適合位置,大致的范圍,挖的深度,是否垂直這些關系著能否挖好一個剖面。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技巧,靈活運用,是實踐方法,也鍛煉學習的能力。
【土壤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土壤的實習報告06-21
土壤實習報告02-08
【精選】土壤的實習報告3篇05-04
土壤學實習報告02-02
土壤的實習報告集錦9篇04-02
土壤實習報告匯編6篇03-24
土壤的實習報告合集五篇04-29
關于土壤的實習報告(通用7篇)07-27
土壤學實習報告15篇03-01
土壤的實習報告范文匯編8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