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精選11篇)
在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時,我們就需要好好地展開調查,并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調查報告。那么調查報告要注意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為了創建“綠色校園”,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特此開展這項調查。
二、調查對象:
我校所有的學生。
三、調查的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來調查我校的學生,共調查的人數為525人。
三、調查地點和時間:
在我校的圖書館前、飯堂前、學生宿舍等等場地開展調查活動。20xx年6月6號下午4點半至6點鐘。
為了了解我校大學生對環保意識的深淺,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調查小組研究發現我校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我們校的學生知道一些環保知識,但他們沒有做自己該做的事。比如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其我校還沒有開展過環保知識的講座 、課程。從調查中,他們的環保知識主要來源,有38%的學生來源電視、廣播、電影 ;有 28%來源于報刊雜志、不到8%的`學生說來源于學校課程。在調查我們學校存在哪些環境問題中,有68%學生都知道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度,其次浪費水電資源、破壞花草樹木,各占16%。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校的重大的環境問題。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的問題上,各有16%學生說在環境問題上也是很嚴重的。隨著,我們國家的能源不斷地減小和樹木的亂砍伐,造成沙塵暴的惡化。我們還有一部分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從我們每月水電費超資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校學生還在浪費水電資源。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校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有過度,制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意識到塑料袋打包對自身的健康有害。有些壞物質會隨著你吃飯時帶進胃里,造成中毒或疾病的出現。我們學校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衛生,到處制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三個做起:
一、從自己身邊做起,
二、一點滴小事做起,
三、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校存在的環境問題都是我們養成壞習慣造成的了。比如我們校學生打包、水電浪費的習慣。如果還是這樣下去,我們就成了環境破壞者,造成我國不能持續發展了。在調查中,有70%的學生都認同可以使有一次筷子、塑料袋打包,但減小使用。為了解決我們校的環境問題,不光是學校的事,還要我們學校每個人的事。
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校園;還有我們校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在今后我院會努力宣傳環保,搞好環保工作。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的高度發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人們對資源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污染使得我們生存的空間在不斷惡化,環境保護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支持。 在我國,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政府機構,環保已經成為不得不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之棟梁、作為當代青年當中的佼佼者,他們環保意識的強弱也是人們關注并逐漸給予重視的社會問題!
本文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學生環保意識進行了調查,希望其結果和結論能夠影響大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調查方法
本課題調查采取的研究方法為:問卷法。 問卷投放數量總計60份,有效回收56份。 問卷調查對象:大學生群體。
三、 調查結果
第一、關于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結果:
其中有67%的學生環保意識一般,環保意識很強的只有23%, 還有15%左右的學生幾乎沒有環保意識。
第二、關于對大學生日常環保行為的`調查結果:
其中,經常會做這些環保行為的只有 17%,偶爾會做的占53%,幾乎沒有和從來沒有的合占30%。
第三、關于大學生是否會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的調查結果:
其中,“會,不僅自己做到,還會帶動周圍的人都愛護環境”的占48%,自己本身會切實做到的占34%,如果環保政策不會損害自身利益會參與的占10%,有強制措施時會,不然看自己心情的占8%。由此可得,雖然同學們響應國家環保政策的占了絕大部分,但是,同學們的心態是不同的。
第四、關于大學生環保目的的調查結果:
其中,環保目的不明確的僅占7%,為了生活環境更加干凈整潔的占57%,為了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子孫后代著想的占33%,其他原因的為2%。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3
調查目的:
為了迎接6月5日“世界環保日”的到來,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
調查內容:
1、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性問題。
2、日常生活中對環境問題的看法和做法。
3、環保的'習慣。
(問卷由一張A4紙構成,共12題客觀題)
調查對象:全體小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式” (共發放100份調查問卷)和“訪談式”
調查具體安排:
(1)1月16日~1月26日,小隊成員完成調查問卷
(2)1月27日~2月23日,校內校外調查小學生的環保意識
(3)2月24日~12月26日,由小隊成員完成數據統計分析
(4)2月27日~2月28,調查報告由小隊組成員負責撰寫
活動總結: 此次調查問卷是我們假日小隊活動之一,為全校學生創造一次學習的機會。在此調查問卷中我會負責問卷設計和撰寫調查報告工作,通過此次調查擴大了我們小隊的影響力,達到了宣傳的目的。
調查小問卷
你環保了嗎?
親愛的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環保了嗎?環保乃人人皆知、人人必做的事,如果你愿意做環保小衛士,為環保出一份力,那么你就抽出幾分鐘來做這張調查小問卷吧。不過不要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而編出了善意的謊言,這樣就一蟻潰大堤了,一定要真實真實再真實。
1、你會主動將垃圾扔進垃圾箱嗎?( )
A、會B、不會C、有時會有時不會D、其他
2、你經常使用一些難以分解的用品嗎?(如塑料袋、電池等)( )
A、是B、不是C、經常是D、有時是 E、其他
3、你如果看到一些人在亂扔垃圾,你會( )
A、勸他不要這樣做B、主動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C、無動于衷D、其他
4、你重視環保嗎?( )
A、是B、不是C、其他
5、世界無煙日在幾月份?( )
A、四月B、五月C、六月
6、當地球變暖時,你會想到什么?( )
A、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從現在開始需要保護環境B、與我無關C、其他
7、當爸爸媽媽浪費水資源時,你會怎么做?( )
A、上前阻止他們,告訴他們需要節約用水B、隨他們去C、學他們的樣
8、你洗菜是否一直開著水龍頭?( )
A、是B、不是C、其他
9、如果垃圾筒倒了,你會去扶正嗎?( )
A、會B、不會C、其他
10、你平常用塑料袋,還是竹籃去購物?( )
A、塑料袋B、竹籃C、其他
11、你會使用一次性筷子嗎?
A、會B、不會C、有時會
12、你知道一些環保的小知識嗎?( )
A、知道B、不知道C、知道一些
13、你踩踏草坪嗎?( )
A、從來沒有B、經常有C、很少有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4
在21世紀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不再只關心自己的衣食冷暖了。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周邊環境。比如生態環保等問題。環保突然成為了一個普遍人們關心的熱門的問題,也更成為了一個沉重的話題。而作為當代青年當中佼佼者的大學生們的環保意識的強弱也是人們關注并逐漸給予重視的社會問題!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為:“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為了廣泛動員和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列中,作為一名大學生,更做為這社會的一員,為了紀念和宣傳世界環境日,更深的了解和研究掌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我們做了這次關于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這次我們向大學生發出去調查問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率100%.調查的覆蓋面為北方民族大學大一到大四的各系大學生。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了在大學生中間存在的關于環保意識的很多問題。由于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的調查問卷可能不是很全面,不可能完全客觀的反映出我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的強弱。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概況。
從調查問卷反映出來的問題來看,我們發現我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總體來說不是很強。造成這種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學生自身的環保素養不夠,很多環保知識非常匱乏。
2.盡管我們學校綠樹成陰,但在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方面力度還是不夠。組織大學生環保的活動缺乏。
3.社會媒體對環保的宣傳不透徹。存在很多問題。
通過調查反映出來的問題我們總結了幾個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的建議。
1.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學校要大力支持,高度重視,做宣傳教育活動。并增加相關關于環保的選修課程等手段來增加大學生的環保知識。為提高大學生環保意識打下堅實基礎。
2.大學生應該注意培養和提高自身的環保素養,提高對保護環境的熱情。多參加一些環保義務活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3.大學生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有著高漲的活力和貢獻精神。所以要宣傳和開展環保志愿者等活動,到環保最需要的.地方去。
這次調查給我們的感觸很深。環保看似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其實“環保”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在我們每一個大學生的身邊。只要我們從不折一花到加入環保志愿大軍的洪流,也算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生為創造山更清,水更藍的美麗世界做一份自己的貢獻吧。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首先在思想覺悟上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才能更好的“環保”。
真的真心的希望我們的世界更美麗盎然!遠離污染!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5
同學們,作為社會的一員,都有責任和義務來了解社會上的一些事。比如說象社區的環境衛生,社區的道路都和我們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里,我來先講一講社區的環境衛生這一個話題。
我的家是在麒麟鎮的最西邊,我們村的四周都是有綠樹環抱的,還有好多的清澈見底的小河溝。每家人家都在小河溝里放養了許多的小魚小蝦,每到過年的時候大家都開心的分大魚。雖然這些令我感到很開心,但是一想到垃圾的時候,我就開心不起來了,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村的人口是屬于多人口的,人一多,那么衛生工作就難做了。有的人從鎮上回來,就把塑料袋隨手一扔,不管它,然后等到有風時,就吹得漫天飛舞,如果你不留心的話,一不小心就會迎韌而上,碰個正著,那么塑料袋里的垃圾會拋得你一頭一腦,惡心死了。在這里我建議這些人,把塑料袋堆積在一起,找一處僻靜的地方安全的地方炆燒它。也或著放在自家的爐灶里燒掉它。這樣時間一長,這種現象就會越來越少,最終會徹底的沒有了。那么大家生活在沒有垃圾的環境里那該有多好啊!
現在我再來講一講社區的道路。說起道路,我就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可是不知道從何說起,我就從我們家前面的那條主干道說起吧。那條道路是我們三四個小隊上鎮的必經之路,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一到下雨天那就------地上的坑坑洼洼里面都灌滿了水,沒有一處不濕腳的,年親的可以不下車,直接騎著車從水中趟過去,年紀大的就不行了,他們必須要下車,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好的騎車水平,一下車那么腳上的鞋子就全濕了,還要跑到鎮上去買菜,要等到買菜回來到家里換鞋,這樣的濕鞋穿在腳上,不感冒才怪呢。如果到了冬天,那就更難走了。因為今年的冬天氣溫格外的冷,達到了零下七八度,還要下雨,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凍一滑的循環天氣,嚇得人們都不敢出門了。生怕在路上遇到不測,會讓家里人擔心。這樣的事情在我的周圍有很多,我不一一舉例,就近的一次談一談我的`看法。在我的小隊里有一個六十多歲的大爺,這天清晨,天上下著雨,老大爺沒辦法要到鎮上去,因為家里有一個老奶奶病在床上,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再不請醫生來看病,恐怕老奶奶要支持不住了,于是老爺爺硬著頭皮上路了,可是剛一上路,迎面就遇上了一個騎摩托的小伙子,摩托車騎得不快,因為在下雨,地上又有許多的小水坑,可是老大爺因為驚嚇了,就不知所措,為了要躲避騎摩托車的小伙子,有想要躲避小水坑,結果兩樣都躲避不了,被騎摩托車的小伙子撞到了一個小水坑里,跌的滿身都是水和著泥,所幸的是沒有多大的傷痛,要不然這個場面不知到要如何收拾。所以這樣的道路一定要改造,而且還要修造的寬敞,不擋視線,這樣隨便下多大的雨,人們都不怕出門了。
社區是我們大家的社區,鄉鎮是我們大家的鄉鎮,生活在里面的人一定要共同來維護社區和鄉鎮的環境,要做到環境衛生,垃圾隨時丟在垃圾相里,人人參與,個個動手,這樣我們的社區會越來越美麗。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6
一、問題的提出
每天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塑料袋,媽媽買菜也會帶回許多塑料袋,簡直數不勝數。塑料是不可再生材料,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使大氣層變得稀薄,使農作物減產。塑料還不易分解,如果焚燒就會產生毒氣,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為此,我想調查一下塑料袋的使用量。
二、調查方法
1、向商場工作人員咨詢塑料袋使用情況。
2、通過網絡搜索全國塑料袋使用量。
3、進行實際民意調查。
4、生產廠家每月生產塑料袋的量。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向商場專員咨詢
大型超市大約日用量150000個,小型超市大約日用量8000個。
網絡搜索
全國每天使用30億個以上的塑料袋。
民意調查
在調查的人員中,平均每個家庭每天使用5-11個塑料袋,每年將使用3200個左右。
小作坊調查
一家小作坊每月生產塑料袋30萬噸
四、結果
許多人為了貪圖方便,不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大量使用塑料袋,因而出現塑料袋隨處可見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配合國家政策,少用一次性產品,改用環保購物袋,讓一次性用品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創建一個美好的家園。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7
摘要:
20XX年末,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旋風讓“低碳”一詞席卷全國。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住宅等名詞不絕于耳,低碳成為時尚生活方式的新標簽。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環保意識怎樣?學校和家庭又是如何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的呢?對此,我們對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及他們的家長以及昌樂小學的老師們進行了此次調研。
關鍵詞:
環保意識 環保家庭教育環保學校教育
調研基本情況
1.1 調查對象: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昌樂小學老師。
1.2 調查方式:對學生及家長采取發放問卷的方式,對老師進行訪談。
1.3 調查問卷派發及回收情況。
派發問卷 回收問卷 有效問卷 回收率 有效率
學生 100 94 81 94% 86%
家長 100 91 85 91% 93%
2 調研結果統計分析
2.1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環保知識,但仍需加強。
據統計,100%的學生認為當前的環境問題一非常嚴峻,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是,學生們對環保知識的了解卻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
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僅有約一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這說明小學生們對當今的環境問題關注不夠。在對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的分類問題上,超過80%的學生能正確區分,但仍有部分同學對此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同學把香蕉皮歸到了可回收物品中去。
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所導致的“溫室效應”是當今困擾世人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對于溫室氣體增加帶來的危害,有約84%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全球氣候變暖,只有少數的同學選擇了海平面下降,植物生長緩慢,無線電通訊中斷。由此可見同學們對“溫室效應”了解比較充分。
但對于工業“三廢”具體指哪三廢這個問題,同學們的回答就不那么盡如人意了,除了有約67%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廢水,廢氣,廢渣”之外,其余的則選擇了廢銅,廢鐵,廢鋼,甚至是廢電池,廢家電,廢家具。我們還發現部分同學并不是很了解環保的具體做法。例如多選題第六題,下面那些做法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雖然有約80%的人選擇了“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與“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但這個比例遠低于我們的預期,因為這些做法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理應已經深入民心,但卻還有約20%的學生不了解,甚至有3位同學選擇了多使用空調,讓人大跌眼鏡。
了解相關的環保知識,既是我們作為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能夠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訴諸行動的重要保證,因為如果學生們連怎么做能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都不知道的話,又怎么能在生活中充當環保小衛士呢?那么,學生們有時怎么樣將環保只是應用到生活當中的呢?
2.2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注重環保。
眾所周知,廢舊電池含有重金屬,如果隨便扔回污染土壤,水源,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回收起來特殊處理。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92%的學生會把廢舊電池放進專門回收箱,但也有7%的同學會把電池扔到垃圾桶,這些同學的行為令人堪憂。
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因為方便而被廣泛應用與快餐店中,但他們卻因為難以降解或者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成為一大環保難題。據調查,有78%的同學只是偶爾使用這些一次性物品,更有20%的學生表示從未用過。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8
內容摘要:早在電影《2012》上映時,環境問題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瑪雅人的預測是不準確的,電影中的情節看起來有些夸張,但是這些無不說明著我們生活的地球正面臨著怎樣的摧殘,而這摧殘的罪魁禍首是誰呢?我想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心里都十分清楚。
環境問題的造成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份的,那么,面對如此殘酷的現象,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份貢獻自己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使更多的人對當下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有所了解、為了使更多的大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活動中來,傳播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從而發起了這次社會問卷調查,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 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意識
一、 調查主要內容
調查時間:20XX年8月20日至20XX年9月31日
調查地點: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師范大學
調查對象:天津科技大學和天津師范大學的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法:簡單隨機抽樣、問卷法、觀察法、文獻法、訪談法
調查人員:藍云萍
調查時間分配:20XX年8月2日確定主題
20XX年8月20日設計調查問卷
20XX年8月20日至23日發放調查問卷
20XX年8月24日至25日回收問卷并進行數據統計
20XX年8月26日至31日進行調查總結并撰寫調查報告
二、調查階段
簡單隨機調查:對天津科技大學和天津師范大學兩所大學的假期在校學生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共100人。
問卷調查:對隨機抽取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訪談法:對兩位同學進行了訪談,了解了他們對于環境問題的看法,并且交流了他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想法。
觀察法:在本次調查持續期間,不斷地注意著周圍來往的同學的行為觀察他們是否有破壞環境或者保護環境的行為。
文獻法:在調查初期對環境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制作出了問卷;在調查過程中,也是不斷地搜集資料,對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尋找合適的文字資料。
三、分析階段
對于本次調查,我從調查方案的設計到進行發放問卷,回收問卷,統計數據,分析結果,小組討論再到撰寫調查報告一共歷時11天;調查問卷一共發放了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為100%。
1. 環境保護的關注度和相關認知
問卷中的第2題至第5題是關于調查者對于環境問題的看法與認知程度的。在“您認為當前國內的環境破壞程度如何?”的問題中,有83%的同學認為我國國內的環境破壞非常嚴重,僅僅有17%的同學認為我國的環境破壞程度較輕。在“您是否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環保工作的迫切性?”的問題中,有78%的同學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環保工作的迫切性感覺極為強烈,21%的同學對此感覺一般,僅有1%的同學對此沒什么感覺。在“您認為我國現在的環保工作做得怎么樣?”的問題中,有70%的同學認為我國環保工作做的很不好,29%的同學認為我國環保工作做的差不多,僅有1%的同學認為我國的環保工作做的很好。并且在參與調查的100名同學中有90%認為環保意識是個人素質的一方面。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對環境問題有比較理性的認識,并且有意識要保護環境、有意識對環境進行改善。
2. 生活中環保意識強弱程度
在問卷中,第6題至第11題是關于被調查者在生活中面對一些具體的環境污染或者可以盡可能避免環境污染等情況時的做法的問題。
在“您認為“限塑令”的實行增強了您的環保意識嗎?”這一問題中有63%的大學生會因為限塑令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多的考慮到環保方面的問題,有33%的大學生認為限塑令對自己沒什么影響,也僅僅有4%的大學生對限塑令有些反感,這其實是一個好的現象,表明大家愿意為環保做出努力與改變。
但是在“您外出時會不會隨身帶環保袋?”這個問題上出現了與上一問題相反的結果,雖然有15%的大學生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自帶環保袋,但是更大一部分的大學生是偶爾會帶,這部分大學生群占比例為62%,剩下的23%則是從未帶過環保袋出門,其實從這點上表現出來的則是大家對于環保還僅僅停留在意識上,沒有落實到實處上,沒有形成環保的行為習慣。
在后面的問題中,有73%的人會經常或偶爾因為一時方便而踐踏草坪,而不論什么樣的原因都不會踐踏草坪的同學僅占27%。有73%的大學生會對生活垃圾經常或偶爾做出分類處理,剩下的27%的大學生則從不會進行垃圾分類。有76%的大學生會在家人或朋友亂扔垃圾時選擇勸阻這種行為,但仍然有3%的同學會選擇與家人朋友一起扔。有91%的大學生會在離開房間時自動熄燈。從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來看,大學生對于環保有的是美好的愿望,但真正做到實處的并不多。
3. 對正在倡導的環保行為的看法
對于一水多用,60%的大學生贊同這種做法,并且在生活中就是這樣實踐的;剩下的40%其實也是贊同,但實際行為上做不到一水多用。
對于一次性飯盒的使用,75%的大學生選擇盡可能的.不用,16%的大學生是經常使用的,而從來不買一次性飯盒的大學生占9%。
對于是否參加環保活動這一問題,有時候會參加和沒有參加的過大學生比例基本持平,前者占40%,后者占34%。
4. 對于大學生在參與環保問題上的需要努力之處
對此覺得沒有問題的大學生僅占7%,其中選擇問題在于乏足夠的環保知識,對環保認識不足的有68%,選擇“搭便車”心理,希望別人多出力的有59%,選擇當環保可能影響自己的切身利益時,會猶豫有60%,選擇生活方式已經西化,習慣了大量消耗資源所帶來的便捷有44%,選擇認為環保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與自己無關的有36%。這說明關于環保,政府社會等各方面都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讓環保意識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生活的習慣。
四、結論和建議
1.政府要加強對環境工作的宣傳
在環保問題上,政府扮演著管理者的角色,更扮演著服務者的角色,要使大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政府的有力行動,感受到政府對于環境的重視程度,使大學生能夠受到政府環保工作的鼓舞并且會在鼓舞下有所行動,就需要政府加強對環境工作的保護和宣傳力度。
2.學校要加強對環境工作的宣傳力度
大學生對保護環境有很高的認知程度,但是在這方面的行動能力卻很低下,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于自身周圍環境的限制。大學生生活的環境幾乎很少有機會能參與到環境保護或者類似的公益活動當中去,導致對環境的敏感度不高,因此,學校應該多多組織這方面的環保活動,使學生通過環保實踐活動提高對環境的使命感和主動性。
3.宣傳要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層次性
大部分大學生能夠做到對環境的關注,但是卻沒有把行動付諸實踐。除了學校沒有機會的原因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大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造成“環保離我很遠”的錯覺。因此,在宣傳工作中,不僅要大方面宣傳環境現狀的嚴峻性,還要從小方面宣傳生活細節中如何環保生活。
4注重環保網站的建立和維護建設
在大學生接觸的媒體當中,網絡這一新興的媒介,當屬第一位。并且隨著網絡技術的日趨發達和成熟,網絡的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應當高度注重網絡工程的建設,建立和完善環保網站,憑借網絡高速傳達信息的優勢,達到不一樣的宣傳效果。
四、 結語
通過此次的調查與統計,對于大學生環保意識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但由于是采取的是抽樣調查的方式,沒有完全覆蓋多方面的大學生,雖然樣本數量少,不能完全總體反映客觀情況,但是也可以對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得知一二。 通過這次的調查發現,大學生目前的環保意識的狀態如下:
1.能夠接受宣傳的環保行為,對環境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有深刻認識和感受,能夠形成統一的認知,但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特別缺乏使命感。
2.關注和保護環境的出發點是為了人類生存和發展出發,不能從整個生態環境保護,與其他物種平等觀點的角度上看待和處理。
3.大部分的大學生能夠在生活細節注意公共場所和家居的節水,節電,但是在城市清潔和保潔方面卻缺乏共同承擔責任的意識。
4.仍有小部分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對環境保護保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不管是在行動方面,還是意識方面,都體現冷漠和淡漠的態度。 綜上各項,我呼吁社會各界能夠為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提供各種氛圍和機會,也希望全人類能夠熱切關注關乎每個人自身的生存的環境狀況。這不僅是大學生應該肩負起來的責任,也是全球各個國家面臨關乎生存發展,噩待解決的問題。
【內容導航】第1頁:大學生環保意識調查報告第2頁:大學生環保意識調查問卷
大學生環保意識調查問卷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人人都有責任保護環境。而大學生是社會成員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基于此我們想了解一下當代大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看法,以及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現狀。此問卷共有20道問題,請您耐心作答,謝謝配合。
1、 您的性別()
A.男B.女
2、您認為當前國內的環境破壞程度如何?
A.非常嚴重 B.一般 C.較輕
3、您是否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環保工作的迫切性?
A.是,感覺極強烈 B.感覺一般 C.沒有什么感覺
4、你認為環抱意識是個人素質的一方面嗎?
A.是 B.不知道 C.不是
5、你認為我國現在的環保工作做得怎么樣?
A.很好 B.差不多 C.很不好
6、你認為“限塑令”的實行增強了您的環保意識嗎?
A.沒什么影響 B.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多的考慮到環保方面的問題 C.因為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反而反感這類東西
7、您外出時會不會隨身帶環保袋?
A.會 B.不會 C.偶爾會
8、您會因為一時方便而踐踏路邊的草坪嗎
A.會 B.不會 C.偶爾會
9、你會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嗎
A.會 B. 偶爾C. 從不
10、朋友或家人隨地扔垃圾你會怎么辦
A.勸阻這種行為 B.跟著一起扔 C.無所謂
11、你的房間沒有人在時是否會熄燈
A.會B.不會C.經常忘記
12、對于一水多用,你怎樣看待
A.贊同,并且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B.雖然贊同,但很少這樣做 C.不贊同,沒必要
13、您使用一次性飯盒的頻率如何?
A.經常用 B.盡可能不用 C. 從來不買
14、你參加過環保實踐活動嗎?(例如,拒絕使用白色垃圾;參加環保宣傳活動等環保實踐活動)
A.有 B.有時候 C.沒有
15、您認為,我們大學生在參與環保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多選)?
A.缺乏足夠的環保知識,對環保認識不足
B.有“搭便車”心理,希望別人多出力
C.當環保可能影響自己的切身利益時,會猶豫
D.生活方式已經西化,習慣了大量消耗資源所帶來的便捷
E.認為環保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F.覺得沒有問題
與自己無關 □覺得沒有問題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人員: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xx年7月 日至7月8日上午,驕陽似火,天氣炎熱。我對酒店、超市、便利店里使用的一次性香皂、牙刷、毛巾等等,做了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調查的發現: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這一點不用多說,現在的一次性用品已經是品種繁多,而且還在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這些產品從大到小,應有盡有。
(二)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這些一次性物品不用洗、不用修,用完就扔,而且攜帶方便[biàn],所以有許多人都喜歡使用。又由于這些一次性的物品材料都是塑料[sù]和紙,因而價位都不高,5元錢就可以買二、三十個紙杯。在一些百貨批發商店里,很多一次性筷子、塑料[sù]飯盒散開擺在貨攤上供人選購。500雙一捆,批發價只要6元錢。每雙的平均價格只有0.0 2元,這低廉的價格吸引著許多餐飲業的小老板。這也就是我們在小飯店里用餐,用到的`都是一次性的筷子、勺子的原因之一。
(三)浪費嚴重,質量參差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市場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 66萬立方米。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飯盒、筷子80萬套;一年365天就是29xx年所有丟棄的賓館“六小件(賓館提供一次性的用品)”總重量達 8xx噸,每年為了處置[chǔ]這些“六小件”要投入近百萬元。這說明,這些物品不僅僅對生態、資源有著很大的破壞,也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這些物品質量參差不齊。
(四)回收困難,難以利用
一次性用品帶來了巨大浪費,但卻很少有生產廠家會直接回收用過的一次性用品,主要原因是回收利用一次性用品的難度非常大。從能源節約的角度看,這些一次性用品嚴重的浪費了資源。部分一次性用品在回收利用上存在的難度,使它成為毫無用處的廢品,被隨意丟棄,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由于它們大多以塑料[sù]為原料,被填埋后,很難在土壤中降解,成為了城市中的新污染源。
綜合以上這些方面來看,一次性用品是弊大于利。所以現在許多酒店都在考慮是不是取消一次性用品的供應。 像國外很多國家的顧客住賓館都自己帶上一套洗漱用品。如果顧客不提出特殊要求,酒店將不會每天更換床單、毛巾,也不會主動提供牙刷、牙膏、拖鞋、梳子、沐浴液、洗頭液等一次性用品。從1992年開始,韓國的酒店就開始不提供一次性用品了,馬來西亞的大多數酒店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也不再提供。當然,顧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服務臺去領取這些物品。但是想要徹底改變人們的習慣,也是很困難的。
通過這次自我 調查,我深入了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煉了社會實踐的能力。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10
實踐目的:保護環境、呼喚公民環保意識,響應學校的號召充實鍛煉自己,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主題:用行動喚醒公民環保意識、用汗水清除街面違規廣告。
實踐時間:xx年*月18日到21日期間。
實踐地點:xx市xx大街xx區。
實踐團體:大學生綠色希望志愿團成員。
實踐內容:
活動前我志愿小分隊于進行幾次討論及會議決定于8月18到21號進行寒期實踐活動并及時做好了策劃、做好了安全部署和意外事件準備、確定了人員以及準備了工具,每個人都****飽滿、信心滿懷。
準備工作做好后,我們于21號上午出發,懷著一份份堅定的信念,我們在烈日下奔跑著,飽滿的熱情使我們忽略了烈日的炎熱。每個人頭頂志愿者帽子,手拿清理工具,我們分成2組,成從2頭向中間“進軍”的架勢沿街清除小廣告,墻體、圍欄、路燈、站牌等每一個都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先是用刀子刮然后用手撕下來放進已經準備號的垃圾袋里。我們不僅僅用行動告示這大家保護環境關愛城市,同時我們還沿街對每一位路人進行宣傳及解說,看見路人們對我們認可的目光我們明白這是多么有必要啊!
實踐結果:
本次寒期社會實踐得到了院團委領導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預期的結果及效果。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公民的環保意識。
實踐意義及總結體會:綠色環保社會實踐報告寒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從象牙塔邁向社會的橋梁,它有助于大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加深對社會的全面認識。這次清除小廣告宣傳環保理念也使我們認識到我們新一代大學生要放下學校里的.紙上談兵,放下家里的嬌生慣養,虛心學習。既要對自己有只要我干我能行的信心,又不能自滿自負,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進行,我們的力量使有限的,但是我們能喚醒眾多群眾的心,我們應積極參加每一次實踐活動,學會總結,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學會節約,節約積累來的財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用心體會實踐經歷,那麼我們將不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 篇11
摘要:文章以南京高校為例,論述了調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指出調查結果對其進行分析,最后總結出經驗,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大眾傳媒;大學生;環保觀念
1 調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國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價值多元化的中國,環境問題已上升為全民性的社會問題。這不僅影響到我國的農業、工業等生產活動的經濟效益,生存環境的惡化對每一個公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威脅。對此,我國已經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等硬性要求,但最終解決此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將環保觀念融入每一個公民的價值體系,使自覺地保護環境成為一種習慣。
大眾傳媒在對環保觀念的宣傳上扮演了“話語權威”的角色,它影響人們的社會心理趨向和價值取向,尤其對于強化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表現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大眾傳媒通過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媒介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對環保觀念的宣傳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次調查選取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處于從家庭和學校過度到社會的年齡段,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當中擔當重任,對國家的方方面面產生重大的影響,他們是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眾傳媒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他們是大眾傳媒的主動受眾,報紙、電視,電影、雜志和互聯網等各種媒介形式無不在各個方面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環保觀念。
對于“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環保觀念的影響”進行的實證研究,將是我國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中重要的一方面——環保課題,與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決策者和實踐者大學生聯系起來,探求大眾傳媒對他們環保觀念的影響,以期從中發現值得借鑒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并切實提供一定的建議。為此,本課題組組織力量于2009年4月-2009年6月在江蘇省南京市進行了一次比較詳細的“關于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環保觀念的影響調查”的定量研究。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媒介接觸情況
調查中發現,廣播是這幾項媒體中使用頻率最低的,42.8%的被調查大學生從不使用廣播,89.8%的每天使用廣播時間少于30min;由于絕大部分高校學生宿舍內并沒有配備電視,有26.6%的被調查者在校從不使用電視,報紙雜志和網絡成為了他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最主要手段,對報紙雜志的使用時間基本在2h以下;由于網絡集合了傳統媒體的諸多優勢,在大學生中應用極為廣泛,有97.6%的被調查者每天使用網絡;而手機由于隨身攜帶,并且可隨時隨地上網,加之手機報等形式的信息平臺的開通,更使其頗受歡迎,使用頻率也較高。見表1。
2.2 大學生接受環保觀念宣傳的現狀
2.2.1 接受環保宣傳的途徑
在對“您通過哪種途徑接受到的環保宣傳最多”問題的回答時,42.3%的人選擇了“學校教育”,40.3%的人選擇了“大眾傳媒”,10.1%的人選擇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選擇了“其他”。由此,學校教育和大眾傳媒是大學生接受環保宣傳的最主要途徑。
2.3 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環保觀念具體的影響作用
2.3.1 大眾傳媒較其他影響因素而言作用較小
此外,對于大眾傳媒的影響,有22.7%被調查者表示“有很大影響”。72.0%的認為“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5.2%的認為“沒什么影響”。
而在對問題“在逐漸接受過大眾傳媒對環保觀念的宣傳之后,您會”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么事一定要環保”,60.4%的人選擇“想起來的時候環保一下”。2.8%的則承認自己仍“想不起來環保”。2.3.2 大眾傳媒中電視的影響作用最大
在各類媒體對環保宣傳作用大小的調查中,電視、網絡、報紙名列前三名:78%的被調查者認為電視在環保觀念宣傳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認為網絡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認為報紙作用排第三,而手機作為最靈活的媒體,卻有49.1%的人認為手機對環保宣傳所起的作用最小,見圖3。
2.3.3 大眾傳媒中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認可度高 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填寫了印象最深刻的環保公益廣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的.廣告在所有被調查者中的提及次數為12次,“超級瑪麗”游戲主題的公益廣告“你能過兒關”、南京市公交車移動電視播出的倡導“綠色地球”的公益廣告在各大省級衛視播出的,女孩幫助沒有將易拉罐投進的男生放進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題上,24人提及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方面的公益廣告,10人提及保護森林資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廣告,5人提及垃圾分類回收的公益廣告;而在所有被調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廣告中,央視的公益廣告被7次提及,而沒有任何地方媒體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調查者認為在大眾傳媒中,現有的公益廣告很少。
3 總結及建議
綜上所述,我們總結出部分經驗,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建議:
3.1 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是大眾傳媒宣傳環保觀念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本次調查顯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優秀的公益廣告已經在大學生受眾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廣告在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對環保的宣傳也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央視作為國家的領軍媒體,對環保的宣傳力度更居于各媒體之首。但不可否認的是,大眾傳媒中環保主題的公益廣告宣傳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大眾傳媒對于某些主題的強調和突出,受眾對于一些提及率高的環保問題,接受程度和記憶程度很高。但對于現狀同樣堪憂但媒體宣傳力度小的環境問題,則缺乏認知和關注。因而,在今后的環保公益廣告制作時。可依據我國當時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或針對最嚴重的不文明行為來設計,使其更符合時代特點,以此來增強受眾對一些現狀嚴重的環保問題的重視。
其次,今后可以以央視為領軍,各級媒體可在保障媒體收支平衡的條件下,制作大量符合當地實際環境狀況的高質量公益廣告,最終達到公益廣告獨具創新性、受眾樂意接受、宣傳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進一步挖掘公益廣告的潛力,擴大公益廣告的宣傳效力,為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2 進一步加強環保宣傳力度,提升大眾傳媒的影響力
根據本次調查,在所有宣傳環保問題的傳播途徑中,學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眾傳媒其次。而對于大學生環保觀念影響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學校教育”也不是“大眾傳媒”,而是“公民自身”。對于目前“大眾傳媒在環保宣傳上的努力如何”的調查結果顯示,95.1%的認為媒體宣傳有所缺乏,媒體作用的發揮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眾媒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環保的宣傳,充分挖掘媒體的社會功能,幫助實現倡導環保的社會氛圍的營造。
此外,媒體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影響了價值觀傳播的效果。調查顯示。只有9%的被調查者認為媒體值得信賴,而83%的大學生受眾對于大眾傳媒持“有時可信,有時不可信”的態度,另有8%的人認為媒體是虛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體信息的接受和認可程度,需從媒體自身出發。確保信息傳播的各環節的真實和高效,樹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許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因為在任何事業都強調“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只有強大的公信力才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也只有以堅實的公信力做后盾,才能產生更大的媒體影響力。
3.3 網絡媒體在環保宣傳作用上的缺失現象不容忽視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計報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國上網用戶總人數達到103億,僅次于美國。而大學生作為進入互聯網世界最早的人群之一,互聯網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媒體,更融入了他們的生活。對于價值觀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學生來說,如何利用網絡對他們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本次調查中,92%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每天使用網絡30min以上,但只有5.2%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在環保宣傳方面的宣傳足夠多。網絡這一越來越強大的媒體在環保方面的宣傳卻產生了不小的缺失。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網絡媒體的力量,利用網絡的新優勢,將環保觀念宣傳到位,這促進了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環保意識調查報告08-19
公民環保意識調查報告04-19
化學教學與環保意識教學08-07
化學教學與環保意識教學08-07
大學生傳統民族節日意識的調查報告08-10
節水意識調查報告09-06
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通用10篇)10-26
在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02-21
借助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08-18
關于公民交通意識的調查報告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