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小吃的調查報告(精選5篇)
在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時,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最后用調查報告將調查成果展示出來。但是調查報告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小吃的調查報告(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吃的調查報告 篇1
一.早餐
對于吃早餐這個問題,人們一向都是比較重視的。要不,也不會有“早上吃得好”這樣的說法了。但是,隨著現代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早餐要兼顧“吃得好”和“吃得快”,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越來越多的人們更青睞于將吃早餐的過程濃縮在上班趕路的過程里,以達到既飽肚又不浪費時間的目的。
回頭客光顧較多衛生存在隱患。
每天清晨,小區門口路邊攤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小販們吆喝著招呼客人,匆匆忙忙的行人有時會停下來買點早餐,但是在這里吃的大多是回頭客。一些居民常常會在上班前點一碗小餛飩或者拌面,也有夾上一副燒餅油條就走的'。這已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早上7點左右,正是路邊小攤生意最好的時候。我們看到,有賣煎餅果子的,有賣包子的,有賣豆腐腦的,但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品種還數油條、餛飩、各式各樣的稀粥和涼皮了。這里的回頭客很多,經常是人一來,小販就打著招呼詢問今天吃什么,一副很熟的樣子。這里的生意很好,9點不到的時候,稀粥就已經賣完了,涼皮也所剩無幾,油條更是一撈起來就賣掉,餛飩也賣得差不多了。
雖然路邊小攤的早餐是很多人每天的選擇,但是在衛生方面卻仍存在著隱患。一眼望去,所用的工具都很臟的,碗筷也是不經過消毒的,小販們更是用收完錢的手直接去拿油條和燒餅。
調查結果:
人氣指數:高;
實惠指數:高;
衛生指數:低;
方便指數:中;
客流集中時段:7:00-8:30
綜合評價:人氣最旺,價格最實惠,但是衛生最難讓人放心。
二.放學后
下午4:30以后也是路邊小吃火爆的時候,這時的消費者便是剛放學的中小學生了,F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中小學生的有了零花錢,而且并不少,有些同學就將這些錢用到吃東西上。
學生品嘗較多衛生仍存在隱患。
我們看到,有賣各種各樣的冰糖葫蘆的,有賣炸串的,有賣麻辣串的,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吃。學生結伴走出校門,經常是一人請客,好多人在吃,有五角、一元的,還有四元、五元的。
調查結果:
人氣指數:高;
實惠指數:中;
衛生指數:低;
方便指數:中;
客流集中時段:4:30-6:30
綜合評價:人氣最旺,價格一般,但是衛生最難讓人放心。
小吃的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我們在學校生活已快有兩年時間,學校周邊的餐飲行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從貼近身邊的餐飲行業開始調查,通過在海洋大學小吃街的走訪中,使我們對身邊的餐飲行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周邊餐飲行業所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2、實地走訪、面談
3、蹲點觀察
三、調查對
小吃街各種小吃。
四、調查方法和具體步驟
(1)對學校周邊的餐飲店、小吃店和流動攤位進行摸底調查。主要調查一下幾個方面:
1、經營的主要特色
2、小吃價格如何
3、是否具有經營餐飲的相關資質
4、經營者的利潤與成本
5、對收入情況是否滿意
6、對學生在這方面的消費進行調查
。2)對上述三個地方的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0份。
(3)調查結果整理分析
1、對相關資料進行客觀分析
2、對問卷調查進行分析
3、寫研究報告、調查方案等
五、調查分析
(一)按學校周邊小吃的特點,將小吃分為以下幾類:
1.本土小吃:在調查中我發現,在眾多的小吃中,本地的小吃很受學生群體的歡迎。列如:炒飯、麻辣燙等。
2.外來小吃: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眾多的外來小吃,如大盤雞、米粉。這類小吃更能吸引的是外來的學生,應為這類小吃更符合消費學生的口味。小吃經營者也深知這個因素。這類小吃老顧客占相當一部分。
(二)學校周邊小吃的分布特點及經營形式
通過實地觀察,我們發現學校周邊小吃的分布特點有以下規律:
(1)經營地點集中:小吃主要分布小吃街,且小攤點居多。
(2)高檔小吃較少,一般比較大眾化。
通過調查,我總結出了學校周邊小吃的經營形式:
(1)小攤點式
(2)小吃車式:如桂花糕等。
(3)流動式
(4)條件好一點的有小餐館式、店鋪式。
(5)加盟連鎖式
。ㄈ┫M者(學生)的消費情況及態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學生的生活方式方面,大家的偏好較為均衡,選擇酸甜苦辣的口味都有,而在制作工藝方面,選擇蒸、煮、烤的人數較多。從消費水平來說,大家認為小吃的價格在2—5元較為合理,所占百分比為49.82%,認為6—10元可以接受的為38.46%,10元以上的為5.49%,2元以下的為6.23%。從健康角度講,大家還是很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56.78%認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自己的身體非常重要,36.63%認為比較重要,1.46%認為不重要,5.13%則表示沒了解過。盡管對于健康的關注度很高,但是談到對于自己不良習慣的改正問題,49.08%的人認為可能會去改正,只有44.69%表示一定會去改正,3.30%表示不想理會,2.93%表示不會。
。ㄋ模┈F狀分析
根據調研的結果,總結出學校周邊小吃存在以下幾個缺點:
學校周邊小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學校周邊小吃的衛生情況都有意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小吃周邊環境差。
除造成大量污染之外,占道經營、阻礙交通、破壞學校綠地,城市衛生臟、亂、差隨之帶來管理秩序混亂,影響大家學習生活,經營者逃避管理,極易造成混亂,難以整治,不利于城市建設和管理。
——缺乏一個標準化的機制。
小吃雖有其獨特的風味,但是缺乏一個集中的銷售點,小吃攤點大多零零散散,分散在各個攤位,而且,經營者也沒有規定統一的服裝,顯得雜亂無章。
——衛生條件不符,基礎設施不夠健全。
這也是學校周邊小吃中出現的最多問題。據我觀察,有以下衛生問題需要解決:
(1)個人衛生情況:很大一部分學校周邊餐飲攤經營者不按要求著裝,個人衛生不令人滿意。
(2)經營操作過程中的衛生情況:很多老板用一個案板、一把刀生熟混切,很不衛生。還有的`一些油炸小吃,油反復使用,影響身體健康!
(3)小吃食材的衛生情況:各類小吃、麻辣燙、魚肉類燒烤制品,其來源、盛裝的器具、加工的過程中的衛生情況,也不如人意。
(4)學校周邊小吃的就餐條件不衛生,如小吃攤桌椅的衛生,盤碗的洗滌及消毒條件,都沒有保障。
(5)環境問題:學校周邊小吃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是影響最大最嚴重的問題。
——缺乏創新,花樣不多,形式單一。
想到學校周邊小吃,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琳瑯滿目,花樣繁多,但是一個小吃攤點往往只經營1到2種小吃,這樣就使得學校周邊小吃的市場競爭力不足,很難在當今多元化的市場中生存下去。
——缺乏一種情調及氛圍。
很多時候,小吃是作為一種零食來增進和聯絡感情,所以小吃除了色香味,還講究一種氛圍和情調。
六、建議及對策
針對學校周邊小吃存在的缺點,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與對策:
1.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對各種小吃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讓師生吃得放心、安心。
2.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對質量、特色、營養、品牌以及綠色食品的追求,更將呈上升趨勢,這為飲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學校周邊小吃雖然多樣,但制作形式較為單一,所以建議經營者要加強對當地小吃口味的研制,在維持原汁原味的同時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3.學校周邊小吃應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小吃一條街,這樣能讓大家能有一個遍當地特色小吃的地方,而不是到處尋找還不一定吃得遍。
小吃的調查報告 篇3
一、課題提出
潮州地處祖國南疆,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故潮州有著許許多多歷史悠久、地方風味濃郁、飲譽海內外的特色小吃。抱著對潮州小吃的了解欲望,我展開了此次調查。
二、研究目的
了解潮州小吃文化,豐富課外知識,開闊眼界,培養愛國愛鄉的思想感情。
三、研究過程
1.確定“潮州小吃”作為研究課題,研究計劃兩步:走訪調查,收集資料;整理總結,形成報告。
2.對調查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最有用的信息。
3.對信息進行整編,整理出一篇報告。
四、研究成果
。ㄒ唬┏敝菪〕
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潮州小吃有230多種,主要烹飪方法有炊、煎、烙、焗、焯、拌、燉、炸等近十種;就口味而言,有酸、甜、咸、辣等,在市區乃至鄉村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ǘ┏敝菪〕缘男纬
潮州小食在唐代已初具雛形,在唐代,生產力水平相對比較低下,但那時候的潮州民眾,已經懂得用一些簡單的烹飪方法,將自己日常所吃的五谷雜糧,制成各種各樣的小食。唐代劉恂所著的《嶺表錄異》這部著作中,就已非常詳細地記述了當時嶺南一帶民眾將稻米舂成粉的場景。其次,在唐代史料《唐六典》這部著作中,便記載了唐代一種小食“槐葉冷淘”。我們看今天潮州的一些著名傳統小食,如“鼠曲果”、“樸枳果”,其制法和“槐葉冷淘”完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取田間山野一些植物,搗汁和入面粉或米粉中,再制成各式小吃。
(三)潮州小吃的特點
1.與潮州民俗關系密切
潮州小吃是潮州人民千百年來,在生活中所共同創造出來的,所以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便和潮州人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帶上了濃郁的地方色彩、濃郁的潮汕風味。因而也使它具有一種鮮明的民俗性,這是潮州小吃最為突出的特點。
潮州民間習俗,歷來都是極其重視時年八節的祭神拜祖,而潮州小吃既然是民間最為普遍的食物,因而一些潮州小吃,隨著年代的推移,往往被作為某個時節祭神拜祖的必備祭品,以至成為一種習俗。例如按照潮州民間習俗,逢年過節,家家產戶都必要做紅桃粿、酵粿、白飯桃等用以祭神拜祖。
2.鮮明的季節性
潮州小吃中有一部分具有鮮明的季節性,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有些小食的'原料本身就有季節性,另一方面,是有一些小食,具有四時保健養生的功效,因而這些小食同樣具有鮮明的季節性。例如五月節吃梔粽,中秋節吃潮州意溪大朥餅,腐乳餅,老婆餅,適合時令的有(竹)筍粿,草粿等等。
。ㄋ模┖喗槌敝菪〕
1.蠔烙
蠔烙是潮州久負盛名的傳統民間小吃。蠔烙歷史十分悠久,在清代末年,潮州城鎮各地,制作蠔烙的小食攤已經十分普遍。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民國初年,位于潮州府城開元寺古井西北的泰裕盛老店。這一小吃鋪,專門經營蠔烙,其制作的蠔烙特別好吃。原因是因為泰裕盛老店,在選料上十分嚴格,專門選取饒平汫洲出產的珠蠔,采用優質雪粉,甚至連豬油都要用本地豬的鬃頭肉煎出來的豬油,制作的每一步驟十分考究,其煎制的蠔烙,具有特別鮮美的蠔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軟。由于泰裕盛老店制作的蠔烙口味特別誘人,故在當時名噪整個潮州地區,持續半個世紀之久。
2.手錘牛肉丸
手捶牛肉丸最先起源于客家,但是潮州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故潮州制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濃郁的牛肉味,特別好吃,制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個潮汕地區,大受潮汕人的歡迎,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州民間小食。時間一久,人們都知道潮州手捶牛肉丸,而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潮州手捶牛肉丸是起源于客家了。
在潮州,還有許多丸類的潮州小吃,如豬肉丸、豬肚丸、魚丸、墨斗丸、蝦丸等,它們都是從潮州手捶牛肉丸的制法,舉一反三演變發展來的。
3.春餅
春餅是很多孩子的最愛,皮酥脆,餡咸香,一口咬下去滿口留香,美味令人難忘。傳說清代以前,在潮州的大街小巷盛行著一種小吃薄餅卷炸浮蝦,沾著甜醬吃。到了清代末年,這種小吃的餡由炸蝦改為蘿卜丁加豬肉丁。但由于蘿卜水分太多,春餅炸后不久便回軟。所以到了1911年,潮州名店胡榮泉的創始人胡榮順、胡江泉兩兄弟在此基礎上加以改良,用綠豆碾畔、去殼蒸熟,再加入蒜白、魚露、味精等攪拌調勻,逐條加入豬肉、炸蝦米皮、香菇絲,卷成長方形餅再油炸,炸出來的春餅皮薄餡香、酥脆非常。所以這種小吃一直流傳到今天,不僅潮州人四季都愛吃,而且也是來潮州的客人不可不品嘗的著名小吃。
4.鴨母捻
據傳,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的習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團圓之意。清代水粉湯圓用水粉作湯丸,滑膩異常,中用松核桃、豬油、糖作餡,或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秋油亦可。水粉的制法:以糯米浸水一日夜,帶水細磨,用布盛接,布下加壓以去其渣,取細粉曬干備用。此法一直流傳。
鴨母捻是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取其形似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而撰名。本為元宵節的小吃,故俗稱元宵,是潮汕不可錯過的特色美食。
我國人民以元宵為食品已約有1800年左右的歷史,那時的元宵是“實心丸子”,沒有餡心,也不是叫“元宵”。相傳隋朝末年,隋煬帝為了粉飾太平,于隋大業三年正月十五這一天,召集了全國各種舞人樂人,整整演奏了一個通宵。各地參加盛會的官府貴人、名伎名藝回府后都照樣效仿,很快形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因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夜晚為“宵”,于是就叫“元宵節”。在元宵節,人們逐漸形成吃糯米湯圓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把在元宵節吃的這種食品稱為“元宵”。至民國初年,竊國大盜袁世凱忌諱元(袁)宵(消)二字,便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
鴨母捻與湯圓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外形,而且在潮州不同的餡料有著不同的形狀,比普通湯圓稍微大一點,沒有全圓的形狀而是有了一個小角,這就是“捻”的效果,也使其更形象的按上了此名。鴨母捻加上鵪鶉蛋、銀耳、蓮子、百合、白果、綠豆等配料,一碗小甜點,應有盡有,十分清甜。
5.老婆餅
老婆餅是廣東潮州地區一種漢族傳統名點,老婆餅是廣東潮式月餅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簡且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餅類。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起源自廣東潮州點心老婆餅,外皮烤成誘人的金黃色,里頭一層層的油酥薄如棉紙,酥松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屑便掉滿地,每一口都嘗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
相傳在廣州,有一間創辦于清朝末年的老字號茶樓,以各式點心及餅食馳名;某日,茶樓里一位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帶了店里各式各樣的招牌茶點回家給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不但沒稱贊店里的點心好吃,甚至還嫌棄地說:“茶樓的點心竟是如此平淡無奇,沒一樣比得上我娘家的點心冬瓜角!”這位師傅聽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氣,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給他嘗嘗!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作出了焦黃別致的“冬瓜角”;這位潮州師傅一吃,風味果然清甜可口,不禁稱贊起老婆娘家的點心!隔日,這位潮州師傅就將“冬瓜角”帶回茶樓請大家品嘗,結果茶樓老板吃完后更是贊不絕口,問起這是哪一位師傅做的點心?師傅們說:“是潮州老婆作的!”于是老板就隨口說這是“潮州老婆餅”,并且請這位潮州師傅將之改良后在茶樓販賣,結果大受好評!“老婆餅”因而得名。
五、收獲體會
事實上,潮州小吃品種繁多,各有特色,無法一一介紹,以上介紹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潮州小吃,更多的潮州小吃只能等待你親自來品嘗。
潮州小吃飽含著潮州人對這些家鄉的依戀和青睞。許多在外地讀書或者工作的潮州兒女總是努力地在當地尋找潮州小吃的蹤影。但是即使找到了,要不就是覺得味不夠地道,要不就是做法不夠傳統。漸漸的,許多人對潮州小吃是只聞其名,卻難尋其蹤。因此,在外地的潮州人也更加懷念潮州小吃。
也許,對于家鄉的感情依托,也是更多的人在潮州小吃和時尚的外國快餐面前選擇前者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希望更多的人來品嘗潮州美食,熱愛家鄉的美食,熱愛我們的家鄉!
小吃的調查報告 篇4
經常有不認識路的同學尋找綿陽好吃的東西不覓,于是就斷言綿陽沒有好吃的。為了維護綿陽休閑城的形象,方便西科大新老同學,順帶推動一下綿陽市中低檔餐飲業的發展,特此推出綿陽市20xx美食地圖,和大家一起走進綿陽大街小巷,交流最新最好的綿陽美食。
片粉、涼粉、酸辣粉集天下百味于碗間,麻辣酸咸甜,個中有滋味,唇齒間回味無窮。米粉一道小食,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沒有性別、沒有斯文、隨遇而安。晨間,街頭巷尾,分而食之。火鍋在這里被發揚光大:干鍋、砂鍋、缽缽、罐罐,無不被充分利用;食辣者、食湯者、食素者、食雜者無不能找其味覺之快感。建安燒烤一條街、順河鹵味一條街、文興干鍋一條街;廖家的排骨、鐘家的兔子、蔣記的豆花;土雞野魚、肥腸燒白;餐飲名店、街邊小店雷同的食物原料、不同的組合方法、魔幻般的變異手法不斷激發著食客的味覺審美與創造能力。中餐、西餐、冷淡杯交替演繹著美味的傳奇故事。忍不。菏场ù说貭。
綿陽市美食業整體分析
1.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環境
小吃美食隸屬餐飲業范疇,其相關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餐飲業開業的專業條件和技術要求、中國國家冷凍飲品衛生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食品企業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衛生監督程序、中國國家含乳飲料衛生標準、FDA相關食品法規、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關于食品保質期的新規定、國家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調味品衛生管理辦法、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食品廣告管理辦法、餐飲業服務規范、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衛生部酒類衛生管理辦法、餐飲經理人國家標準等。
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發展川菜產業,做大做強餐飲業”的戰略發展要求,希望將川菜這張名片撒向全球各地、為川菜的大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加快川菜的持續發展,對川菜業提出“三提高”的要求:管理提高、菜品提高、創新提高。
。2)、經濟環境
構成經濟環境的關鍵戰略要素:GDP、利率水平、財政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失業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匯率、能源供給成本、市場機制、市場需求等。
20xx年1季度綿陽市經濟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實現GDP136.76億元,按2005年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長6.0%,第二產業增長19.8%,第三產業增長10.5%,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8%、59.0%、34.2%。綿陽小吃美食也正欣欣向榮的發展著,小吃所需的原材料也隨著某些物價的上漲也隨之上長,但小吃的價格基本無變化。
。3)、社會文化環境
影響最大的是人口環境和文化背景。人口環境主要包括人口規年結構、人口分布、種族結構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綿陽總人口達520多萬,城鎮人口僅85萬,而農業人口達440多萬,暫住人口達6萬余人,有500多萬的常住人口。
綿陽市位于四川省中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以山區地貌為主,約占總面積的'61%,綿陽氣候較潮濕,這就決定了綿陽“尚滋味,好辛辣,喜麻辣”的飲食習慣。
。4)、技術環境
小吃店大多突出“小”、“廉”、“精”的特點,故其地方不會很大,收費不會很高,店內設備不會太齊全,其中比較齊全的包括有收銀、餐桌、服務生、一個小廚房外加個老板。有些小的甚至只有一個老板,這種店面在綿陽還為數不少。
綿陽的特色小吃有很多,其中的很多是老店,有著較長的歷史,已經有自己的一套做出好的特色小吃的方法和技術等,關于這些小吃如何烹制,如何調味等,均屬他們各自的商業秘密,不能外傳。正因為此,小吃才有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缺乏交流就很難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提高再研發新的小吃。這樣一來,綿陽本地的特色小吃就很難增加新的品種,只有靠外地的一些小吃來調節市場。
2.綿陽市涪城區美食片區
美食區是個很大的概念,由于我們人員、時間等各方面的限制因素,不能將綿陽市所有的美食區劃分調查,現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將涪城區現有的較為有代表的美食集聚地劃分為幾個美食區:
馬家巷美食區:步行街的云南米線正街口對面的巷子。好又多量販斜對過即是。
馬家巷是舊城改造中留下來為數不多的一個巷子,但是里面有蠻不錯的驚喜,如果你要去綿州大劇院看電影,馬家巷絕對是最近的路。首先你應該現在巷口的小吃店吃些小吃,味道不錯的。在巷子中間你可以買到很好的炒貨在看電影的時候享用。
小吃的調查報告 篇5
一、學校周邊小吃安全現狀
1、學校周邊小雜貨臨時攤點屢禁不絕,進貨渠道混亂,食品質量得不到保證。私營餐館均有衛生許可證,在超市抽查的食品均未過期.生意不錯,當天賣的東西可當天賣完。
2、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進貨渠道主要有自購和配送兩種形式。從食品來源看,有的是從小食品市場批發的,甚至還有個別經營者直接從小作坊或者小加工廠購進“三無”產品、過期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經營者在進貨過程中只考慮價格因素,不注重對食品質量和生產者資質條件的審查,只要便宜就收,有利就賣,食品質量難保證。
二、學校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我校食堂的監督檢查和調研,發現學校食堂和學校周圍餐飲館在軟硬件和內外部環境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1、老師分發飯菜時不戴口罩,有時還講話,不衛生。
2、夏天食堂偶爾會出現蒼蠅和蚊子。
3、臨時攤點上的油炸品所使用的油大多數都是同一鍋的,而且是重復加油。
4、臨時攤點經常停留在馬路邊,揚起的灰塵不時飄落在食品上,非常不衛生。
5、同學對食品安全的關心程度不夠高,經常買垃圾食品吃。
三、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多數人買商品時很少注意商品標示。
2、買食品時大多數人都會看生產日期,只有少部分不看。
3、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會關注食品安全,對《食品安全法》,大多數人都處于一點都不知道的狀態。
4、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了解途徑多種多樣,網絡宣傳占主要的。
5、食品安全常識和安全現狀已經受到人們的重視。
6、食品的過期及使用添加劑是消費者是主要擔心的問題。
7、在商場和超市購買商品是人們最為放心。
8、自我保護意識差,當購買了不安全的食品時,人們大都匯自認倒霉,奉勸親友不要購買此產品。
四、加強食品安全的'幾點建議:
(一)學校方面
提高校園整體防范能力,教育學生要注意食品安全衛生問題,不要在路邊臨時攤點上買食品,特別是油炸食品和“三無”食品。
。ǘ⿲W生自身方面
1、學生應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識和知識。
2、學生應加強科學食用食物的常識。
五、感想:
1、通過對食品安全這一課題的調查研究,我們組對自己身邊的商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食品安全意識在我們的大腦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2、當然,我們小組成員的能力有限,所做的工作只是毛皮,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們的目的是引起大家對食品安全的深刻重視,希望這寫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各取所需,更好的生活。
六、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也可能正在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危害著我們的健康。我們要努力做到讓食品安全與我們的健康同行。
【小吃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吃作文07-31
特色小吃作文:我喜歡的福建小吃08-23
家鄉的小吃作文07-25
家鄉小吃作文08-25
小吃優秀作文08-20
小吃貨作文02-03
有關小吃作文09-26
關于小吃的作文01-22
優秀小吃作文11-21
關于小吃的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