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材料行業分析報告
新材料行業分析報告
一、新材料趨勢
1、新材料企業總體效益狀況較好,主營業務獲利能力較強,由于每個企業所從事的領域不同,具體情況又有較大差別,個別企業出現了負增長。皖維高新和稀土高科2003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分別達到了63%和65%,而浙大海納主營業務收入卻為-16%。
2、新材料企業的規模得到較快發展,在所統計的52家企業中,銅都銅業的規模最大,總資產達50億元,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有13家,10-20億元的有25家?傮w說來,新材料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目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3、在所統計的52家企業中,主營業務收入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銅都銅業(34.03億元)、萬杰高科(21.2億元)、大連金牛(17.84億元);凈利潤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煙臺萬華(2.3億元)、銅都銅業(1.62億元)、生益科技(1.31億元);凈資產收益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紅星發展(14.7%)、中科三環(14%)、長園新材(13%)。
二、雖然新材料上市公司近年發展較快,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1、新材料企業中的大型企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科研院所轉制而來,企業的科研實力相對中小企業而言較有優勢,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大企業的經營顯得過于保守,沒有中小企業靈活。
2、市場關聯度小。市場上認同的新材料企業分別涉及化工、電子信息、金屬和建筑等多個行業,無論是在設備、技術和市場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差異,開展多元經營比其它企業有更大的困難,由此很難規避主業單一風險。而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如北新建材、寧波韻升等,公司近幾年均得到較大發展。
3、中低檔產品過剩和高檔產品短缺仍然是我國新材料行業的主要特征,除了部分企業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可以生產附加值較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外,其余企業在深加工能力方面仍然不足,面臨較大的技術升級壓力。
4、價格協調能力新材料行業的弱。新材料大多是原材料,由于原料遠離成品,價格協商能力比較弱,特別是缺乏技術和資源優勢的企業,利潤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約。
三、信息材料和化工材料發展迅猛
這些公司的產品集中在電子信息材料(28家)、化工新材料(12家)、高性能結構材料(7家)、新型建筑材料(5家)等領域,電子信息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是目前發展較快的行業。
1、信息材料
信息材料是我國“十五”期間發展的重點,而且它作為信息行業的基礎,這些年不論是材料研制、生產工藝、技術裝備,還是企業的經營管理都取得了質的飛躍。以半導體材料、光電子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為代表的信息材料,已成為新材料領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但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初級產品過多,中級產品質量不穩定、高級產品缺乏,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除部分骨干企業技術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部分中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導致國際競爭力弱,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
2、化工材料
化工主要特點是技術高度密集、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國際性強、產品的質量和特定性能在市場中起決定作用。
化工新材料上市公司之所以表現優良,主要是由于這些公司的產品都具有壟斷優勢,如星新材料已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有機硅、雙酚A和特種環氧樹脂產品的生產基地;紅星發展的碳酸鋇、碳酸鍶產量全國第一;皖維高新是國際上僅次于日本出口特種化纖的企業;三愛富的股東上海有機氟材料所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高分子氟材料和各類含氟精細化學品研制開發的科研機構,研發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等;煙臺萬華的MDI是繼德國的BASF、Bayer、英國的ICI、美國的DOW、日本的三井東亞后第六個擁有MDI制造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對于這些公司來說,技術和人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四、新材料上市公司的經濟性質
在所統計的52家新材料上市公司中,控股股東或大股東為國有的有35家,民營的有17家。由于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是建立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要求高密度的資金與技術投入,因此目前在新材料企業中以國有企業居多,而且多為中央屬企業,很多是研究所或院校轉型而來。
【新材料行業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鋼鐵行業分析報告06-02
汽車行業分析報告(精選7篇)07-29
經典新材料作文04-28
新材料作文的選材08-23
高二新材料作文05-06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08-24
it行業述職報告02-09
行業調研報告11-16
行業實習報告01-19
高考新材料作文8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