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街道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街道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一)
**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雙塘街道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新“三中心、一高地”的戰略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城市建設為重點,全力促民生、保和諧,加快推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街道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立足實際、優化服務,區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月份,街道共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萬元,同比增長5.45%,完成必成目標進度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街道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一)優化服務,確保稅收穩步增長。積極采取專業化、人性化、個性化的措施重點加強對通服大廈內江蘇號百等總部企業的服務工作,以服務促稅收,今年以來,通服大廈稅收按照既定目標穩步增長,預計全年稅收達1.4億元,逐步成長為稅收穩定的億元樓宇。
(二)招才引智,高標準打造國創園。街道以精細化服務為工作抓手,積極“走出去”招才引智,全力打造人才與高科技集聚的園區,截至目前,國創園共入駐工業設計、科技文創類企業48家,其中人才類32家,非人才類16家。
(三)完善制度,強化外出招商工作。今年街道出臺《**街道**年招商選資工作考核辦法》,采取街道、科室、社區三個層面的獎勵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招商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的實行“北上、南下,東進“的招商選資模式,多次組織赴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等地參加考察、招商活動,并和相關園區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與人才引進渠道。
(四)勤征細管,強化護稅協稅網絡。加大對“三小稅種”的管理力度,實行社區屬地化管理,優化服務,依法征繳監管,努力做到應納盡納。同時,加大對“三小稅種”釘子戶的清理力度,定期開展稅收額定和檢查,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
二、加強保障、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一)關愛困難人群,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低保方面,落實“應保盡保、應出即出”的低保政策,截至11月份,全街道享受低保的家庭942戶,1617人,共發放低保救助金850多萬元,為146戶223位住房困難人員申請了住房保障,為轄區內救助對象辦理大重病救助96人次計**元,發放醫療救助券977張計29310元。殘聯方面,截至11月份,共為292人辦理了殘疾人免費乘車船市民卡,發放“四類定補”、“低保重殘”生活補助金三十六萬八千元,發放燃油補貼二萬零四百一十元,并先后幫助22名殘疾人實現就業。老齡方面,截至11月份,共為555名老人辦理了安康通服務,為121名老人辦理了手機安康通服務,為66位老人辦理了送時服務,全年發放高齡補貼190多萬元。
(二)健全工作機制,社區工作開創新局面。一是廣泛調研,采用實地查看、征求意見、個別交流及集體座談等多種形式對我街道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關于社區服務的理論探索和實踐過程進行追溯、整理,從既往的經驗中尋找有益的啟示。同時組織赴上海、深圳等地學習考察其他地區在提升社區服務、強化居民自治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二是改善社區硬件設施。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租賃、共享等途徑,極大地改善了三個社區的辦公服務條件。為社區群眾提供了更加寬敞、便利的活動場所,使有限的載體資源發揮更大的服務作用。三是制定《社區工作考核辦法》和《社區工作人員績效考核辦法》,注重考核實效,倒逼社區工作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三)面向基層群眾,扎實做好工、青、婦工作。工會方面,今年以來街道工會順利完成新增建會目標12家,進一步擴大了工會在街道轄內的覆蓋面;有效的開展了職工互助保險工作,為多名骨折群眾辦理工商保險理賠手續;根據上級工會文件精神,街道工會出資18000余元開展了為一線職工“夏送清涼”活動取得良好成效。青年工作方面,街道團工委積極發揮作用,在青年節期間組織各團支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在文明創建期間,組織志愿者800余人次開展志愿服務2000余小時,進行文明勸導、垃圾分類宣傳、環境清潔。婦女工作方面,今年共為已婚育齡婦女安排健康檢查792人,RTI檢查542人;1-10月份辦理二孩準生證33個,為440人辦理獨生子女證申領手續,為300人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發放扶助金共905300元,為計劃生育家庭發放公益金22000元。
三、高度重視、拆治并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扎實推進
(一)攻堅克難,動遷拆違取得階段性勝利。在整治行動第二、三階段中共拆違461處,23760平方米,為居民修建封閉式車棚1900平方米,砌圍墻520米。在重點項目拆遷中,街道安排得力領導、社區干部參與拆遷,積極牽線約談,有力推進了拆遷進度。對司法強拆及違建拆除中難度較大的地塊,積極做好善后工作,確保無事發生。同時做好拆遷地塊維穩工作,牽頭相關部門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在363“動遷拆違、治亂整破”專項行動中實現了零補償、零強拆、零事故、零上訪,街道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動遷拆違、治亂整破”先進單位。
(二)確保長效,綜合治理成效初步彰顯。一是以城市管理聯動執法、綜合執法為抓手,集中力量先后對升州路等主次干道進行了全面整冶,確保長效管理。同時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組織清除“三亂”、清運雜物垃圾,清除衛生死角,目前己有2個小區、一個單位院落兩條街巷和六家駐區單位通過市城治委標準化建沒驗收。二是把12345、12319等問題菜單,民生工作站居民反映的問題和上級的要求作為環境整治的工作重點,切實解決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三是精心組織力量對老舊小區進行有效整治,今年共有弓箭坊高層小區等四個小區整治出新,金沙井等四個片區24條街巷進行雨污分流。
(三)精心籌劃嚴密組織做好掃雪防凍、防汛、防臺風、春節煙花爆竹有限開禁、夫子廟燈會保障等常規工作。
四、多措并舉,綜合治理,社會環境平安穩定
(一)多管齊下,保持大局穩定。通過創建無毒社區、“五有五無”社區對街居實行網格化管理,社區綜治環境持續良好;重視反邪教工作,落實“三包一”的幫教工作;對關愛解脫對象經常送溫暖,鞏固幫教效果;扎實開展好防、控各項工作,實現“三個確保”、“一個零指標”的工作目標;廣泛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對外來務工經商人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全年共進行了4場法律咨詢活動。
(二)加強調解,消除信訪隱患。全年參加市、區各類會議值班保障78人次,共排查矛盾糾紛40場次。各級調委會調解矛盾糾紛件93件,調解成功90件,調解率為100%,調解成功率為98%。狠抓信訪工作,杜絕信訪隱患,基本做到了大矛盾不出街道,小糾紛化解在社區。
(三)注重實效,“12345”政府熱線滿意率穩步提高。1-11月份,我街道共受理“12345”中心交辦件524件,綜合辦結率達94.8%,群眾綜合滿意滿意率達89%。
五、加強學習、提高能力,黨的建設不斷增強
(一)以強化自身建設為切入點,不斷提升引領發展的能力。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與區委一屆一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結合新秦淮新情況確定新目標新定位;街道工委中心組與機關干部始終堅持每月集中學習討論,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為民服務本領;街道精心組織開展民主生活會,認真查擺問題解決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高了街道工委民主議事能力。(二)配強社區領導班子。今年,街道順利完成了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本次換屆選舉采用“公推直選”的方式選舉產生黨委(黨總支)委員70名,其中,書記10名,副書記11名。經過換屆,一批政治素質高、發展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群眾基礎好、善于做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優秀人才走上了社區黨組織領導崗位。(三)高度重視,繼續認真開展民生工作站工作。今年,街道各社區工作站累計開展接待11次,收到交辦問題113件,現已解決104個,還有9個問題正在協調處理。
街道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二)
一、工作思路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與區委一屆一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繼續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打造“三中心、一高地”、建設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核心區的發展戰略,立足雙塘實際,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積極融入新區發展:重點圍繞樓宇經濟加快提檔升級,打造高端一流商貿區,圍繞國創園建設,筑巢引鳳,努力將其建設成我街道創新驅動發展高地,圍繞門西老城區開發,加快推進文化旅游休閑區規劃建設,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雙塘特色的社區治理新模式,不斷優化美化城市環境,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建設繁榮昌盛新秦淮、新雙塘建功立業。
二、目標任務及具體措施
(一)科學謀劃,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壯大區域經濟
1.緊緊圍繞建設“三中心、一高地”發展戰略,立足實際,科學謀劃街道發展新格局。
一是認真學習今年赴上海、深圳等地學習考察的寶貴經驗,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大做強“樓宇經濟”方面的先進做法,不斷優化服務,強化招商引資,在引進基地型、總部型、旗艦型的重大項目上取得新突破,推動樓宇經濟提檔升級,為街道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為新秦淮建設國際商務商貿中心貢獻力量。
二是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高地,高標準打造“國創園”。為企業提供動態式全程服務,重點引進品牌突出,附加值高的文化創意企業,力爭把“國創園”打造成為高品質創新驅動發展高地。
三是加快建設“文化休閑旅游中心”。我街道地處城南老區,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街道將充分利用這一文化優勢,圍繞建設“文化休閑旅游中心“這一發展目標邀請相關規劃、建設方面的領導專家開展考察與調研,通過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努力把雙塘建設成為具有深厚歷史內涵、濃郁人文氣息、鮮明休閑特質的文化旅游休閑中心,使之成為我街道一道亮麗的“文化名片”。
2.持續不斷轉引稅源。加大優質稅源轉引力度,重點轉引一批規模大、稅收多的異地納稅大企業,力爭在稅收增量上有新突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3.堅持不懈招商引資。以更大氣魄開展招商引資,實行“北上、南下,東進“的招商引資模式,瞄準中國500強企業,服務好大商機,力爭引大企業,做大項目。
(二)民生至上,不斷創新社區管理方式
1.開拓思路,創新舉措,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雙塘特色的社區治理模式。一是深化“四部一中心制”改革,設立市民服務中心,整合歸并社區行政事務和政務類公共服務,切實減輕社區行政負擔,提高服務效能,更好的為民服務。二是與中國著名議事規則專家袁天鵬團隊合作,在社區開展基層民主自治試點,進一步增強社區自治功能。三是多方收集證據,申報雙塘街道為“全國社區服務發源地”,并通過公證形式予以固定。通過不斷創新基層民主形式,總結歷史實踐,不斷激發基層活力,以適應新形勢下社區服務、管理的要求。四是大力扶持社會組織發展,探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有效形式,將社區自治以外的工作逐步交由社會組織承接,構建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2.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本領。完善和提高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購買、無償提供、資源共享等措施,爭取政府資金的投入,逐步完善社區基礎設施。繼續加強對社區班子、社工社會專業知識、服務技巧等方面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為民服務本領。
3.落實“應保盡保、應出即出”的低保政策,加大對困難家庭在住房、看病、上學等方面的幫扶力度,切實讓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4.健全管理制度。優化服務,繼續深化落實計生人口、婦女兒童、扶貧幫困、雙擁優撫、殘疾人和老年人、勞動維權、就業創業服務工作,扶助弱勢群體,落實保障制度。
5.宣傳移風易俗。嚴格規范執行殯葬改革工作,火化率達100%,無出現亂埋亂葬現象。
(三)繼續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美化城市環境
一是加快推進“動遷拆違,治亂整破”的“9322”專項整治行動,重點開展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和窗口地區環境綜合整治,精心籌劃,嚴密組織,嚴格按照上級的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專屬區域的環境整治及動遷拆違任務,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達到大幅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目標。
二是認真開展垃圾分類及黃標車淘汰工作,按照市、區各節點要求,完成宣傳、發動、摸排工作。
三是依照相關指示精神全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紅十字會及衛生工作等專項工作。
(四)創新管理,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一是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抓好四項排查,狠抓信訪工作,杜絕維穩隱患。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積極調處矛盾糾紛,不斷增強群眾安全感。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街道、社區司法、綜治工作人員的思想教育,切實提高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
三是繼續抓好“五有五無”社區創建工作,確保區域范圍內五無的不發生。
四是加強“六五”普法工作,抓好各類人群的普法教育,重點加強對機關干部、青少年、流動人口等重點普法對象的普法學習。
(五)扎實推進黨的建設,組織保障更加鞏固
一是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活動,豐富學習內容,落實街道工委各項議事制度規則。精心組織街道工委民主生活會,提高街道工委民主議事能力。
二是強化社區黨務人員隊伍建設。針對新一屆社區黨組織書記,以加強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作風建設為抓手,強化社區黨務人員隊伍建設。
三是突出重點抓好黨員發展工作。進一步加強對企業業主和一線工作者的培養與發展,注重在新的社會階層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全年計劃發展黨員12名。
四是開展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繼續積極開展民生工作站工作,組織街道干部深入社區,了解居民訴求,努力為民服務。組織黨員干部進一步開展“牽手行動”結對幫扶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子女、下崗失業黨員活動,暢通黨員服務聯系群眾渠道,發揮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街道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街道工作計劃01-11
街道殘聯工作計劃01-05
街道科普工作計劃06-10
街道殘聯工作總結07-10
街道計生工作總結05-25
街道綜治工作總結04-21
街道安全生產工作計劃08-27
街道工作計劃14篇02-08
街道工作計劃九篇04-18
街道工作計劃3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