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情況報告>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匯報

    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匯報

    時間:2023-04-07 11:33:36 情況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匯報

      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匯報
      
      尊敬的韋主席、袁常委、各位領導:
      
      下面我就海安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向大家作一匯報。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縣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也是我縣近期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由于受能源、材料價格、用地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制約使傳統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為搶占新一輪的發展先機,我縣集中資源優先發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物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六大新興產業。力爭到2015年,新興產業實現銷售1000億以上,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逐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其中2011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190億元,2012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287.6億元,2013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458億元。
      
      一、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新興產業培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擴總量、調結構、促轉型"總體要求,強化產業培育工作,實施新興倍增計劃,把新興產業作為引領我縣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新興產業發展整體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新興產業對全縣經濟貢獻份額進一步增大。
      
      新能源產業率先發展。形成光伏產業鏈。除最前端的硅料提純,我縣已形成從單晶硅拉棒(多晶硅鑄錠)到切片、電池、組件封裝、系統集成、光伏應用和專用設備制造等各個環節實現垂直一體化覆蓋。新能源產業增幅領明顯先于其它產業。卡姆丹克、全晶光電科技、歐貝黎新能源、吉陽恒基偉業、浚豐太陽能、福克斯新能源、歐貝黎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持續拉動經濟發展。與此同時,我縣光伏配套產業也快速發展,主要有凱瑞得光伏的光伏鍍膜玻璃、歐得利新材料的太陽能背板薄膜、超益能源公司的電池板,禮德鋁業有限公司的太陽能組件邊框及中聯科偉達太陽能電池線設備制造生產線項目等。
      
      新材料產業轉型提升。(1)磁性材料,以萬寶實業、晨朗電子、鷹球等龍頭企業為代表,其中鷹球綜合實力名列全國同行業前三強。(2)高分子材料,以中平神馬、三禾銅箔為代表引進了一批高新項目,優化了產業結構。
      
      節能環保產業后勁十足。我縣目前環保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產業三大領域,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等。(1)高效節能裝備:主要包括江蘇鵬飛集團生產的4.8m以下管磨機、5.2m以下回轉窯和2m油砂油頁巖綠色提油水平干餾爐等10多個系列60幾個產品;江蘇飛鵬生產的FPP系列新型磨機;江蘇瑞安特的高效、節能、環保型復混肥成套設備;江蘇恒通的鉆桿、春光自控的變頻調速皮帶桿;亞威重工的節能港口機械;江蘇淶森的大型風機等。(2)高效節能產品:主要包括同天能源的真空絕熱板芯材;華源氫能、歐貝黎的太陽能電池;華飛電器的空氣能熱水器;江蘇菱安的綠色照明產品;匯能環保的節能環保建材;萬寶的高性能大弧度永磁氣體磁瓦等。(3)資源循環利用設備:主要包括天楹賽特的垃圾焚燒發電裝備;天楹賽特、聯源環保的污水處理設備;巨邦的垃圾壓縮機、垃圾壓縮車、垃圾運輸車;**環海的壓縮機后處理凈化設備;以江蘇綠葉為代表的各類收塵器;以中港涂裝為代表的涂裝設備;明諾機械的電動駕駛式掃地機等。下半年,隨著天楹賽特環保項目的全面竣工投產,環保特色產業園的規劃建設,產業規模水平將進一步釋放。
      
      軟件和服務外包發揮效應。海安軟件園首期規劃占地80畝,建成軟件研發及服務外包產業用房及配套綜合服務用房4萬多平方米,目前入駐企業86家,從業人員1000多人。2007年8月開園,是江蘇蘇中、蘇北地區第一家軟件園。園區通過不斷的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整合有效資源,以服務外包產業為重點,獲得迅猛發展。2008年9月與清華科技園簽約,正式掛牌"啟迪(海安)軟件科技園"。海安軟件園是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信息產業部認定的國家軟件和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云計算"創新應用中心、是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省級軟件服務業集聚區、省級軟件科技園、省級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園、大學生創業園、歸國人員創業園。在新城內建設公共服務區、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區、教育培訓區、綜合住宅配套區、海關物流區、商業、金融服務區和休閑公園。
      
      文化創意產業展示新意。"523"文化產業主題公園是我縣傾力打造的一個以油畫創作、油畫商品生產和銷售為抓手,**學教育、景觀藝術展示、休閑旅游、外貿出口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文化產業項目。523"主題園位于海安經濟開發區核心地帶,總規劃用地1500畝,總投資人民幣50億元;首期用地50畝,商業總容量約3萬平方米,"523"的文化產業鏈條已完整構建,成功循環,入園繪畫工作室100多個,接待游客逾萬人次。今年5月23日,"523"主題園交易會展出文化產品20多萬件,吸引了1000多家海內外采購商與會洽談訂購,簽約文化產業項目59個,簽約額達18億元。
      
      二、新興產業發展目標
      
      產業規模實現倍增發展。實施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到2015年,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年均增幅超過50%,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0%。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新興產業領域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技術對外依存度小于50%,新興產業專利授權量占企業專利授權量的比重達到35%以上。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和國家級重點新產品60個,培育市級(含)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5家以上,開展產學研合作轉化項目達到50項以上,實施重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25項,新增省級科技孵化器1家。
      
      產業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規模企業達400家,銷售超億元企業100家以上,其中,銷售10-30億元10家,銷售30-50億元5家,銷售超50億元的企業3家,上市公司力爭3家。到2015年,培育新興產業領域的省級特色產業基地2個,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省級以上品牌企業銷售比重提高2-3個百分點,中國馳名商標達3個,江蘇省著名商標達6個、省名牌達6個,**市知名商標達12個、市名牌達10個。
      
      人才隊伍支撐作用明顯。到2015年,引進100名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100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100名高層次管理人才、10000名高校畢業生、10000名藍領技能人才和若干團隊,力爭把海安建成優秀人才集聚、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蓬勃發展、具有高品質人才環境的人才高地。
      
      三、新興產業發展舉措
      
      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和基地。緊緊把握新興產業發展趨勢,高起點規劃建設載體平臺,促進產業關聯度較高的企業集聚,強化企業間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從縱向和橫向擴展產業鏈,使"東區西園"在項目支撐下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形成"區中園"和"園中園"的格局,具備功能完善、用地集約、生態環保的特征。在海安工業園重點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園,在海安開發區著力建設光伏光電、軟件和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產業園,力爭使每個新興產業獲批一項省級以上重大產業化項目。按照有發展重點、有重大項目、有創新載體、有系統支撐的要求,將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園建成省級特色產業基地。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業園發展水平,以海安軟件科技園、江蘇華新高科技創業園為主體,加快向新興產業領域集聚。
      
      強化招引重大項目。發改委、商務局、科技局等部門要共同制訂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圍繞生產營銷環節互補、上下游產業配套的要求,細化產業發展鏈條,完善產業招商目錄,盡快排出相關領域領先的國內外企業,梳理出龍頭型、基地型企業,并組織精干專門隊伍,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開展專題招商、產業招商、企業招商、載體招商,重點突出產業招商,力求在招引大項目、好項目上取得新突破。要積極主動地與國內外科研院所洽談,承接、實施一批有較好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同時,抓好在手的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建設進程,確保按項目建設周期達產達效,為實現產業發展目標提供支撐。
      
      提升創新能力水平。完善新興產業支持體系,推進技術供給、產品設計、分析測試、驗證試驗等專業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平臺共享機制。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進行多層面合作,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校企聯盟"等合作載體。加快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研發中心,集成創新資源,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先進技術加快向新興產業轉移和轉化。實施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提升工程,不斷增強企業對自主研發產品的專利保護意識,特別是要提高對發明專利的保護力度。推進新興產業重要技術標準研制工作,推動有條件的企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行業協會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提高我縣在技術標準領域的"話語權"。
      
      構筑人才集聚高地。圍繞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領域、企業科技創新需求、關鍵技術難題攻關需要,實行多方聯合柔性引才機制,加快實施高端人才、國際性人才、領軍型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的引進和培育工程。(www.baimashangsha.com)積極與高校合作,通過訂單培養、合作培養等方式,并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項目、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項目、科研基地以及新興產業特色基地、工程中心等創新平臺,培養一批服務新興產業發展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大對企業家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創新創業能力,鼓勵企業家與高校開展互動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
      
      四、新興產業發展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工作領導組,由縣政府分管負責人牽頭,開發區、發改委、科技局、財政局、環保局、國土局、人社局、統計局等相關部門組成。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具體負責政策措施研究、重點項目推進、產業發展規劃、典型經驗推廣等工作。
      
      加大政策支撐。加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優先項目審批建設,優先土地供應,優先金融支持,優先人才支撐,在技改貼息、財稅返還、培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條、發展配套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
      
      健全統計制度。科學界定統計范圍,建立和完善各大產業的分類統計、監測、分析和發布制度。積極做好產業重點發展領域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強前瞻性研究,引導全縣產業健康發展。
      
      加大考核獎勵。建立健全有利于產業發展的評價考核體系和目標管理機制,強化對產業重大項目、特色園區和創新平臺等重點內容的考核。每年對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充分調動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積極性。

    【縣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縣經濟發展情況匯報02-26

    縣畜牧業發展情況匯報08-24

    縣林果業發展情況匯報02-24

    xx縣配套經濟發展情況匯報02-24

    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發展情況匯報08-19

    縣發展個私經濟工作情況匯報02-24

    *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匯報02-24

    縣工商局發展民營經濟情況匯報08-12

    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材料*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材料02-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 日本三级手机在线播放线观看 |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AV无毒网站 | 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