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匯報材料
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匯報材料根據安排,就**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半年運行概況
今年以來,**圍繞建設旅游中等城市目標,以城鄉統籌發展為統攬,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為主線,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重點,主動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一是促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3%、22%;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0%;烏江畫廊、阿依河、摩圍山等精品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7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億元;舊城拆除危舊房7.9萬平方米,新城道路骨架成型,5個特色集鎮、15個農民新村全面開建;預計GDP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零增長18.5%,地方財政收入增長30.2%。二是惠民生。投入6.27億元解決系列民生問題,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63.3%;在"兩翼"率先免除高中學費,高考重本上線人數較去年增加38%,愛心午餐工程惠及1.8萬名山區學生;縣醫院遷建項目主體完工,基本藥物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新發展民營企業1564家、微型企業300家,新**鎮就業4333人;開展旅游扶貧試點,整村、整鄉脫貧工程有序實施。城鎮化率提高到27%,"地票"交易突破8億元。三是保穩定。按照中央決定和市委要求,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維護穩定大局、推動科學發展;積極建設安全保障型示范縣,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50%、30%;實行縣級領導"九個一"聯系制度,用心服務基層,全力化解矛盾,系列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存在困難問題
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項目融資困難。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項目融資困難、投入不足,建設相對緩慢。二是市場需求不足。受房地產調控、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水電、建材等骨干企業生產運行壓力加大,產能未能充分釋放,效益、創稅均不理想。三是消費增長放緩。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增長不快、信心不足,新的消費熱點尚未形成。四是財政運轉困難。企業盈利下滑,財政增收乏力,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支出增加,財政運行漸趨困難。
三、下步重點思考
深刻領會、深入落實市第四次黨代會"一統三化兩轉變"、"三中心兩集群一高地"等系列戰略調整、部署,重點抓好實體經濟、城鎮建設、社會民生等重要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第一,抓產業。壯大農業五大主導產業,打造特色農業示范區,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大水電、煤炭、頁巖氣等資源綜合開發力度,建設氟化工化學品產業園,培育清潔能源、新型建材、農林產品加工、礦產品加工、特色輕工5大產業集群,增強工業支撐能力;實施"添A增星"計劃,完善旅游要素,建設水上運動基地,打造生態旅游集散地。
第二,擴內需。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為契機,編規劃、擠項目、爭政策;強化要素調度,加快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增強投資拉動力。(www.baimashangsha.com)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培育年營業額5億元以上的商貿企業4家。用好汽車及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辦好中國烏江苗族踩**節暨中國?**水上運動大賽,培育旅游、商貿等消費熱點,活躍城鄉消費市場。
第三,建城鎮。實施"城鎮再造"戰略,注重整體規劃,推進烏江五橋、摩圍山隧道、靛水新城等重大工程建設,全面拉開中等旅游城市骨架,年內新增建成區2平方公里。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5個特色集鎮、15個共富新村。完善城市功能,培育縣城商圈,推進"四城"同創,增強城鎮活力。
第四,促開放。依托特色工業園區,強化招商引資,確保實際到位資金13億元以上。規范"三權"抵押,擴面農業保險,完善農村金融,有序轉戶進城,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深化國企改革,完善財政體制。推進森林碳匯、排污權交易試點,爭創低碳經濟先行縣。加強與山東**、重慶**等對口幫扶友好城市的銜接協調,互助互補、互惠互動。
匯報完畢!
【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匯報材料格式08-24
匯報材料結尾07-17
個人匯報材料08-24
學校匯報材料08-24
季度安全工作匯報07-18
工作匯報材料08-24
安全生產匯報材料08-24
安全檢查匯報材料08-24
項目建設匯報材料08-24
醫院工作的匯報材料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