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爭創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工作紀實
爭創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工作紀實金秋時節,武勝大地層林盡染,盡顯勃勃生機;嘉陵江碧波蕩漾,藍天白云清晰可見;城鎮社區綠樹成蔭,鮮花盛開;農家小院整潔有序,時尚靚麗。近年來,武勝縣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行動,凈化、潔化、美化、序化的武勝城鄉正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
抓規劃,繪就美好藍圖黨的十八大吹響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號角,擁有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等靚麗名片的武勝縣,如何深化環境綜合治理,讓武勝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
“以啟動嘉陵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和省級循環經濟縣為契機,堅持依法治理、持續治理和常態管理,大力實施‘環境質量、園林綠化、城鄉容貌、環境設施、文明素質’五大工程,持續提高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共享環境綜合治理成果。”該縣住建局負責人說。
該縣結合《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十二五”總體規劃》,在科學編制《全縣“十二五”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基礎上,編制了《城鄉風貌塑造規劃》、《農村水源污染治理規劃》等9個專項規劃,要求各級各部門結合實際編制完成本單位的相關規劃,嚴格以規劃為引領,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重行動,營造優美環境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武勝縣城仁和片區改造工程正在火熱進行中,昔日的“城中村”即將變為“城中城”。
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以“治理五亂、實施五同、實現五化”為主要內容的“美麗家園”工程,集中治理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和公路、水路、河道沿線等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2012年共清理衛生死角垃圾1700余噸,糾正占道經營3200余起,拆除違章設置的戶外廣告等1200余個,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在廣大農村,建成美觀實用的垃圾池1200余個、清潔房160余個,按照“戶收集、村保潔、鄉清運、縣處理”管理機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大幅提升。以“整治環境,你我同行”為主題,廣泛開展告別陋習、做文明市民“七進”活動,普及文明衛生常識,群眾的文明素質顯著提高。
城鄉環境重在治理,更重在建設。在“美麗家園”建設中,武勝縣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更換人行道路面鋪裝,立面改造臨街建筑,增加街道綠化帶,打通斷頭公路,對背街小巷實施亮化、潔化、美化、序化,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深入推進“生態武勝、美麗鄉村”建設,引導群眾改水改廁、清理衛生死角、實施環境風貌塑造,共建共享“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www.baimashangsha.com)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生活。目前,已建成的白坪-飛龍新農村示范區作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吸引許多群眾前來參觀學習。
建機制,倡導全民參與
9月2日早上7時,武勝縣城蔬菜批發商老夏已經把門市前散落的菜葉等垃圾清掃完畢。“誰污染誰治理,這是應該的。”他告訴記者,這是門前“五包”內容之一。
“治理不是目的,自覺才是根本。”長期蹲守在農貿市場的城管隊員吳英坦言,環境綜合治理“貴在堅持,難在常態。”為此,該縣著力在倡導全民參與和健全機制上下工夫,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全部劃分衛生責任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在農村,通過制定《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督促村民養成文明衛生的良好習慣。節假日里,通過“千名志愿者進社區”和“萬人大掃除”等活動營造聲勢,形成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該縣還把治理工作納入各級各部門年終目標考核,設立監督舉報電話,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公開曝光,并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問責。
“隨著嘉陵江生態經濟帶的啟動建設和武勝環保節能產業園區的建成投產,武勝將走循環經濟、生態發展之路,實現生態與富裕雙贏。”該縣環保局負責人話語中充滿期待。
【爭創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工作紀實】相關文章:
創建省級示范鎮工作匯報2篇04-08
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范文06-10
縣城規劃建設工作匯報02-22
文明縣城創建工作總結11-03
文化惠民發展紀實總結08-24
《林區教學》 月刊 省級05-13
《校園英語》旬刊 省級05-13
《考試周刊》 周刊 省級05-13
《山東教育》 旬刊 省級05-13
《試題與研究》 旬刊 省級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