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村官工作匯報材料
大學生村官工作匯報材料一、基本情況
(一)全縣基本情況:
位于四川東北部,素有"一府三鄉"(川**革命根據地首府、溶洞之鄉、紅軍之鄉、銀耳之鄉)美稱的**,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幅員面積4116平方公里,下轄49個鄉鎮,1個諾水河風景民勝區,1個工業園區(春在工業園),1個新區(石牛嘴新區),人口80.2萬。全縣共有524個村,44個社區,有黨的基層組織1171個(黨委和機關黨委72個、黨總支16個、黨支部1081個、黨工委2個),有黨員24506名(正式黨員23805名、預備黨員701名)。
(二)在崗大學生村官情況:
**從2007開始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至今在崗220名,覆蓋全縣42%的行政村,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來自**各鄉鎮,到村后基本任村支部書記或主任助理,其中本科生55名(約占25%),其余為專科生(其中有3名為函授大專)。有36名黨員和17名預備黨員(約占24.1%)、6名群眾(約占2.7%),其余為共青團員(161名)。所學專業涵蓋教育學、農業、管理、財會、電子商務、計算機、建筑、旅游等11余類學科,40余個專業,中文、管理、涉農類排前三,其中涉農專業人數有所上升。年齡在30周歲以上的21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9名;22-29周歲的191名,男性89,女性102,占總數的86.8%;22歲以下的8人,男性1名,女性7人。已婚94人(男性33人,女性61人),都是村官的8對16人。
(三)流出大學生村官情況:
**從2007年以來先后統籌招聘大學生村干部316名。其中本科生占30.4%、專科生占69.6%;男性占43%、女性占57%;黨員占29.5%、團員占70.5%;95人擔任支部副書記、221人擔任村主任助理。截止8月底,先后有96人通過各類考試進入公務員、事業單位、教育、銀行等行業。考入公務員(含選調生)行列的有37人(縣內19人,市內縣外6人,省內市外8人,省外4人),事業單位13人(縣內9人,市內縣外3人,省內市外1人),銀行(含保險行業)9人,教育行業37人(縣內23人,縣外10人),自動離職4人。
二、管育工作
(一)培訓教育,讓大學生村干部迅速適應農村工作。為幫助大學生村干部盡快進入工作角色,縣上每年對全縣大學生村官實施全員輪訓,每期培訓時間不少于3天,主要以新進大學生村官為主體,以角色轉別、農村工作方法、信念培養等為主題的崗前培訓,主要是邀請縣級部門領導、黨校教師、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為大學生村干部講黨課,傳授農村工作方式方法。另外一次是每年分批組織全縣在崗大學生村干部參加為期三天的全縣村級主要干部培訓班,邀請鄉鎮黨委書記、村級黨組織書記舉辦專題講座,與大學生村干部開展座談交流,目地是迅速接觸到農村。5年來,全縣共選派參加省、市培訓237人次,縣內培訓2230余人次,并先后推薦7名大學生村干部參加了省委組織部、省婦聯舉辦的大學生村干部能力建設和創業培訓班。
(二)規范管理,讓大學生村干部在農村一線快速成長。在管理上主要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終考核"三結合"和縣、鄉鎮、村"三級考核結合"的形式,制定出臺了《**大學生村干部年度考核暫行辦法》和《**大學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意見》。建立健全"五個一"考核管理機制。即一月一考核,一季一匯報,半年一小結,一年一考評,補貼一月一兌現。同時,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大學生村干部的德才表現,把考核結果直接作為大學生村干部補貼發放、考核獎懲的主要依據。
(三)加強培養,讓大學生村干部盡快成才。采取結對幫帶、定期走訪、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培養,提高綜合素質。一是落實幫帶措施。即一名鄉鎮領導干部、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村主要干部聯合結對幫帶一名大學生村干部,對大學生村干部進行言傳身教,逐步提高基層工作能力。二是實行定期走訪制度,自07年以來,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干部進行了290人次走訪慰問。三是加強互動交流。在縣黨建網開通了大學生村干部專欄、先后有5名大學生村干部先進事跡在縣黨建網、省市大學生村干部網刊登。縣委基層辦還開通了大學生村干部郵箱,建立了大學生村干部QQ群,積極為大學生村干部搭建相互交流平臺。
(四)注重實踐,讓大學生村干部有為有用。采取跟班學習、多崗鍛煉、熱點難點問題現場解答處理等方式來提高大學生村干部的實踐能力。把大學生村干部納入鄉村干部統一管理,要求大學生村干部必須參加機關和村兩委會議,以便高效推進工作。大學生村干部自覺擔任農村遠程教育管理員,組織村民們學習惠農政策、農村實用技術。通過實踐鍛煉,大學生村干部已經成為農村工作的生力軍,成長為黨和國家政策的宣傳員、農民致富的信息員、農村遠程教育管理員、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員、群眾擁護的服務員,受到基層干部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歡迎。
(五)政策激勵,讓大學生村干部安心扎根。一是依據政策規定,全部為大學生村干部辦理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人才檔案等人事代理工作。二是要求各鄉鎮黨委抓好"四個落實",即落實專門責任人,落實組織關系,落實食宿問題,落實工作職務。三對一些工作實績突出、發展有潛力、群眾認可的大學生村干部,直接納入村兩委主要領導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并列入全縣人才信息庫管理。五年來,大學生村干部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學平臺舉辦農業科技知識、法律知識講座4000余場次,培訓人數105000人次,積極帶動群眾發展主導產業,新栽優質獼猴桃3000多畝,幫帶養殖戶70余家,促進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使所任職村的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大學生村干部在農村一線工作中也得到了培養和鍛煉。
三、作用發揮
全縣大學生村官大部分工作積極肯干,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協助村兩委做好村里的工作和當地鄉鎮交辦的事項,使農村工作呈現出新氣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善了農村干部隊伍結構。選拔優秀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鄉壁壘,有效地推動了人才資源向農村的流動和傾斜,彌補了一些村干部年齡偏大、文化較低、觀念陳舊的缺陷,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有效改善了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提升了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整體提高了村兩委班子的文化知識水平,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二)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大學生村官入村任職后,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農村遠程教育網絡作用,通過會議宣傳、專題講座等形式,積極普及科學知識,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主動為群眾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場信息,強化農民的市場意識,把先進的知識和技術帶到了農村。他們在如何實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選擇經濟發展模式等問題上,積極開展調研活動,為鄉鎮和村委會出謀劃策,為農民出點子,想辦法,尋求致富門路。如草池鄉的任自通利用自身專業所長(畜牧獸醫專業),4年來帶動活水溝村37戶發展生豬養殖產業;三合鄉的王丹圍繞以集養殖、種植為主導產業,充分利用遠教設備為蔬菜種植戶定期播放遠程教育課件和最新農業科技節目視頻,并定期在網上發布本村無公害綠色蔬菜的供求信息,為村民致富拓寬了銷售渠道。
(三)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穩定。農村發生矛盾糾紛后,當事人對當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種戒備心理,擔心他們顧及鄉里鄉親情面,調解時有個親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處事不公。大學生村官發揮法律知識豐富、見識廣、群眾比較信任的優勢,積極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積極化解、靈活處理農村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并采取法律講座、以案說法、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與村民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的和諧穩定。如**鄉的董**利用正在攻讀法學本科的機會,獨立完成了該鄉瑪瑙村數起產權矛盾糾紛。陳河鄉大學生村官李林芳熟悉網絡應用,在7.19(2011年)、7.23(2012年)抗洪救災中發布天氣預報、避嫌小常識,得到了全鄉百姓的交口稱贊,農村社會環境進一步好轉。
(四)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大學生村官觀念新,文化高,才藝多。他們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主動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破除陋習,弘揚正氣,大力倡導文明村風,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帶到了農村。他們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設備和廣播,堅持每天播放新聞和農村節目,組織群眾學習科學發展觀,提高了農民的政治覺悟和文化修養。例如沙溪鎮王坪村的大學生村官李中華利用村級宣傳欄,大力宣揚鄉村清潔工程,并主動上門勸說村民配合村里在紅軍街建立規范的招牌告示,王坪村面貌煥然一新。民勝鎮周子坪村是全縣聚居點建設重點村,該村大學生村官吳利瓊利用閑暇時間,定期組織村民開展文娛表演活動,播放音響視頻,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五)促進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大學生村官的到來也為日漸薄弱的農村團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原來村兩委的基礎工作不是很規范,開會沒有會議記錄,圖書室沒有人管理,文書檔案也沒有系統整理,更沒有建立制度規范。大學生村官來了以后,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村里的組織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黨建工作逐步得到規范。
四、問題不足
盡管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選派大學生到農村工作的做法受到了農村各方面廣泛歡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實際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扎根意識不濃。在縣委組織部的下鄉了解情況來看,對于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原因,90%的以上大學生村官的目的是"為以后考公務員積累資本",不愿意留在農村。大部分大學生村官只是把到村任職工作當成一種向上跳的踏板,并沒有長期扎根農村工作的打算。正是基于這樣的心理,大學生村官很難真**心投入工作,很難真正為農村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二)工作作風不深入。一是很少深入到戶,對村情了解不夠。很多大學生村官對農村工作不熟悉,甚至一年到村只有年初計劃去一次,年終總結去一次。有80%以上的大學生村官本村村民叫不上名字,甚至還有很多村民對大學生村官聞所未聞。大學生村官往往習慣性的待在鄉鎮上,等待村民來訪,很少主動到村民家里拜訪,對村情了解不夠,很難真正和群眾建立感情。二是深入重點、難點工作不夠。大部分村官主要從事端茶送水、文書檔案之類的辦公室日常工作和基礎性工作,只有4少數大學生村官能協助村兩委開展科普培訓、土地流轉、產業引導等農村經濟工作和處理村民利益糾葛等群眾工作。此外,大學生村官都兼任了所在村的團支部書記,但絕大多數村官對所在村有多少青年、團員都回答不上來,更毋說開展團的活動有效吸引和凝聚青年。三是工作責任感不強。村干部反映,部分大學生村官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個別村有時甚至拒絕為村工作。
(三)綜合能力不強。建設新農村,人才是關鍵。但大學生作為農村建設的急需人才,其農村能力的欠缺阻礙著他們知識優勢的發揮。通過對近幾年大學生村官情況進行匯總,尤其是在心得體會、調研報告、總結等變化上,普遍存在缺乏四種能力: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四)專業不對口。據調查統計,全縣歷年招錄316名大學生村官中,僅有22人是農、林專業,到目前在崗的220名村官中只有19名是涉農專業,比例僅占8.6%,普遍存在所學專業與農村工作不對口的問題。專業上的"不對口",使大學生村官在村里從事事務性工作比較多,在促進農業生產環節、幫助農民致富等方面發揮作用有限,呈現"有理論用不上,有知識道不出"的尷尬境地。
(五)結對聯系等制度不到位。《**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每名大學生村官與所在鄉鎮主要領導和一名包村干部、一名村主要負責人形成結對聯系,以迅速熟悉工作,得到有力指導。但能與結對領導主動匯報和交流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幾乎沒有聯系,甚至連結對聯系的領導更換了也不清楚。
五、對策思考
(一)要著力應對思想上的"扎根"問題。
大學生擔任村官的動機出現較強的職業化、過渡化傾向,以"緩解壓力、實現就業"、"增強再次擇業競爭力"為報考目的的比例明顯增高。一方面,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校擴招等因素的作用下,大學生就業的形勢日趨嚴峻。另一方面,為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工作,各地出臺的不少優惠政策,如解決戶口、考公務員優先錄取、考研加分等。兩者驅動下,導致大學生當村官的目的性更加現實和功利。但真正想留在農村,對農村懷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少之又少。如何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村官們在思想上扎下根來,集中精力、發揮聰明才智,在新農村建設中真正有所作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要大力解決環境上的"優化"問題。
因自身、村民、村干部三方原因的相互作用,導致自身的工作環境還不夠優化,工作開展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大學生村官在融入農村中,存在著一定的自身局限性:比如大多數的大學生村官經歷單一、閱歷較淺,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農村生活的經歷,導致在了解村情民意、(www.baimashangsha.com)利益糾葛上很難把握重點,掌握要領,沒有能夠迅速地融入農村社會,得到村民的普遍認可、與群眾打成一片。其次,因為農村人際關系、利益糾葛紛繁復雜,農村工作瑣碎、敏感、環環相扣,作為新來者,大學生村官很難在短期內被村民所接納,部分村民對大學生村官持無所謂或者輕視態度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第三,部分村干部對大學生村官也存在著一定的不信任,工作中難以做到真正地放手、放權、放心,導致大學生村官工作權限較小,工作中多以配合為主、無法獨當一面,導致其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多的磨練,成長周期相對較長。
(三)要切實解決能力上的"提高"問題。
大學生村官的能力水平是制約其成長和作用發揮的主要因素。首先,主客觀原因造成大學生村官的知識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專業知識和大學中積累的綜合知識是大學生村官的主要優勢。但是這種優勢沒有得到體現,所學專業與農村工作實際不對口。其次,大學生村官對"三農"政策不熟悉,把握農業政策的能力不容樂觀。村干部普遍期盼大學生村官有一定的政策運用能力,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多數大學生對農業政策一無所知,部分對政策略有了解的大學生村官,也無法具體運用到實踐,與農村工作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第三,大學生村官的群眾工作能力普遍不強,對開展好農村群眾工作的辦法不多,人際溝通能力較弱、組織管理經驗缺乏,應對負責問題和矛盾糾紛,還缺少方法和技能。
(四)要深入思考管理上的"科學"問題。
選聘10萬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從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培養造就經過基層實踐鍛煉、對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的黨政干部后備人才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從全縣5年多大學生村官的實踐情況來看,政策的科學設計至關重要。如何真正發揮政策的指導和激勵作用,使這一工作切實收到實效,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需要深入進行研究,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
【大學生村官工作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01-07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10篇01-07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9篇)01-11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精選9篇01-11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9篇01-11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精選9篇)01-12
工作匯報材料08-24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合集9篇01-11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集合9篇01-12
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匯編9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