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扶貧開發推進規劃
縣橋自彎鄉**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規劃(2011-2012年)
第一章基本情況及貧困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
**位于**縣城西北方,距縣城22公里,距橋自灣鄉集鎮2公里,有12個村民小組,常駐農戶261戶,1020人,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20人;勞動力人口412人。全村總面積7228畝,其中山地面積6070畝,山塘水庫2座,耕地面積617畝,其中水田516畝,旱地101畝。2010年村農戶人均純收入800元,其中農業收入420元,非農業收入380元;全村糧食總產350000公斤,其中稻谷225000公斤,人均產糧345公斤。全村年出欄生豬1.2頭。全村常年外出打工勞動力200人。全村退耕還林面積500畝,生態林面積800畝。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戶250戶,參合率95%。村集體經濟是空白。
二、貧困現狀及原因
(一)貧困現狀
1、經濟均屬自給自足。百姓從事的均為傳統農業,人均純收入1600元。
2、90%的農戶均住的是四、五十年的破木房,少數還是人畜同居。
3、村里40歲還沒娶媳婦的有40人,五保戶2人,低保戶43人。
4、全村人飲水困難。
5、無集體經濟。
(二)原因分析
1、村無支柱產業,屬傳統的農業生產,群眾無穩定的收入來源,缺少生產發展資金;
2、農田水利、安全飲水和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勞動成本高;
3、地質條件差,村民安全生產生活缺乏保障;
4、農民文化素質不高,缺乏科學生產和管理水平。
5、位置偏僻,與國家工程建設無緣,又從未扶貧過。
第二章規劃目標及建設任務
一、規劃目標
通過兩年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柏楊村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特色產業形成規模,生態循環農業逐步形成,農民收入穩步增加,自我組織、自我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明顯提高。貧困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布局和范圍
1、總體目標。通過兩年建設扶貧工作,實現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1600元增長到4000元,水、電、路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根本性改善。貧困人口數由2010年的232人減少到0人。具體見表
柏楊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效益對照概算表
項目內容
單位
2010年末數
2012年末預計數
增減凈額
增減
比率
農民地均純收入
元
1600
4000
2400
貧困人口數
人
232
0
232
100%
民政低保人口
人
43
8
35
糧食總產量
萬斤
350
620
270
人均糧食占有量
萬斤
300
500
200
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畝
150
280
130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頭
80
200
120
豬年末存欄數
頭
180
300
120
羊年末存欄數
頭
100
200
100
100%
牛年末存欄數
頭
80
110
30
有效灌溉面積
畝
200
260
60
農村用電量
度
52000
63000
11000
化肥施用量
噸
200
300
100
沼氣池
個
10
40
30
不通公路行政村數
個
不通公路自然村數
個
不通電行政村數
個
不通電自然村數
個
不通電話的行政村數
個
不通電話的自然村數
個
人、畜飲水困難的人數
人
1020
600
420
畜數
頭
320
300
20
沒有安全飲水的人數
人
1020
600
420
100%
村小學數
個
1
0
1
輟學人數
人
農村科技人員
人
0
20
20
地方患病人數
人
0
0
0
參加合作醫療人數
人
970
970
0
參加新農保人數
人
500
560
40
特困醫療求助人數
人
村衛生室個數
個
0
1
1
基層組織活動室
個
0
1
1
遠程教育
套
1
3
2
集體經濟收入
元
2、2011-2012年分年度建設內容
2011年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修通還村公路2.5公里,總投資40萬元;投資30萬元解決200戶900人飲水問題。
(2)增收產業培訓項目:投資20萬元,種植200畝煙葉。
(3)社會事業建設項目:投資26萬元,修建村級活動中心。
2012年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75萬元硬化3公里12個組的公路。
(2)增收產業培訓項目:投資10萬元養牲豬300頭、母豬50頭、土雞2350只、羊100只。
(3)環境與生態建設項目:投資20萬元實施40戶的改廚改廁、沼氣建設。
(4)社會事業建設項目:投資1萬元扶持20人的專業人口培訓。
三、建設任務
1、主要建設內容。
--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道路建設:修建通村公路2公里,大峪-郭家界2公里。
水利:建4個水池,飲水管道6千米。解決150戶,600人飲水難問題。
其他:
--增收產業培育項目。大力發展特色增收產業。發展煙葉200畝;發展養殖良種母牛50頭;發展牲豬養殖300頭;園中養土雞2350只;山羊200只,形成立體化開發模式,使全村農戶根據居住條件和家庭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實現因地制宜發展。著力扶植我村優質稻基地,形成**特色觀光農業園。
--人居環境與生態建設項目。實施一建三改,新建沼氣池40口,配套三改40戶。
--社會事業建設項目。培養科技示范戶2戶;培訓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20人;組織專家現場對煙葉種植和油茶種植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新建、整修衛生室1個、兩層200平方米村級活動中心1個。成立油茶種植協會,培養種植大戶40人,養殖大戶8人;戶戶通廣播電視;移動電話覆蓋率達100%。
第三章資金籌措及效益分析
一、投資來源
預計總投入3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29%;行業部門投入資金2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57%;地方財政扶貧資金6萬元,占總投資額的2%;社會幫扶資金34萬元,占總投資額的9%;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資金1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3%。在總投入中,基礎設施建設占51.5%;增收產業培育占23.4%;環境與生態建設占11.3%;社會事業建設占12.8%。
二、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分析
中央財政投資100萬元,其中用于基礎設施投入46萬元,占總投資額的46%;增收產業培育項目23萬元,占23%;環境與生態建設10萬元,占10%;社會事業建設21萬元,占21%。
三、社會扶貧其他投入情況
社會扶貧及其他投入總額為180萬元,其中以工代賑資金10萬元,占5.5%;交通專項資金50萬元,占27%;水利專項資金50萬元,占27%;衛生專項資金10萬元,占5.5%;民政專項資金12萬元,占6.6%;環保專項資金8萬元,占4.4%;能源專項資金13萬元,占7.2%;農業專項資金10萬元,占5.5%;國土專項資金5萬元,占2.7%;社會籌措12萬元,占6.6%。
第四章技術標準和投資概算
本規范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建設和產業建設項目技術標準以行業部門出臺的項目技術標準和市場現行價格為依據。分項目技術標準如下:
一、技術標準
1、基礎設施
--道路:根據交通部頒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和《公路養護技術規范》,硬化公路設計速度為20KM/H,設計荷載汽-10級,履帶-50,路基寬度4米,泥結碎石路4.5米,水泥路面3.5米,根據地理位置設錯車道。最大縱坡度9%,最小平面曲線半徑15米。路側水系暢通。
--安全飲水建設:按照國家2006年12月29日發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執行。
2、人居環境建設
--"三改"技術標準
改廚:地面硬化:墻身砂灰抹平,離地1.5米貼墻磚,1.5米以上用白色涂料粉刷;灶臺、操作臺、碗柜、水缸分設,布局合理,同時用瓷磚鋪面。
改廁:廁所有門,有條件的分設男女廁所,建浴室,安裝熱水器;改**沖式廁所,有條件的安裝陶瓷大便器,配備水沖設備;內墻用砂灰抹面,有條件的貼墻裙;達到整潔、無蠅、無臭的要求。
改圈:以石板或水泥地板結構為主、每孔圈以3.5m×2.5m為宜,并設寬深為30×20cm的排泄溝1條通向沼氣池口。開設通風窗、采光窗,有條件的可安裝自動飲水器。
--沼氣池建設標準。①執行GB/T4750-2002《戶用沼氣池標準圖集》,采用活動蓋式圓筒形沼氣池;②按照方便生活,有利生產,美化環境和沼氣池、廁所、禽獸圈舍"三結合"的原則,盡可能將沼氣池建于畜圈下;③池型結構可因地制宜選擇混凝土整體澆注或磚混結構;④進出料間中線夾角應大于90度,小于或等于180度,出料間蓋板采用標號不低于C15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板,并在一側安裝提板環;⑤沼氣池的施工標準執行GB/T4750-2002《戶用沼氣池施工操作規程》;⑥設備安裝執行GB/T7636-87《農村家用沼氣管路設計規劃》和GB/T7637-87《農村家用沼氣管路施工安裝操作規程》。
3、產業發展
--種植業:以低碳有機農業、休閑觀光體驗為方向,形成一村一品。煙葉種植及油茶,在我村有良好的基礎和生產實踐,嚴格按無公害標準栽培,力爭通過兩年的時間,形成城市居民周末回歸農村的一個生態旅游地。油茶種植在縣林業局技術部門的指導下嚴格按照技術要求種植,做好防病防災工作。
--養殖業:以生豬發展為主,聯戶成片培植生豬養殖小區,年出欄生豬200頭以上。
4、社會事業建設
村委會及村衛生室:維修村委會并添置設施、新修村衛生室面積240平方米,嚴格按照縣統一統計和施工。
科技校訓:采取"三個一"(即發一本技術小冊子,講一堂技術輔導課,辦一個現場培訓示范點)和以會代訓等形式,對一些重點產業、重要環節,入組進行培訓,指導示范。通過培訓,使每人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戶均有2名掌握使用科技明白人。
二、投資概算
本規劃設計項目四大類13個子項目,經測算總投資350萬元。基礎設施項目6個215萬元,增收產業培育項目2個30萬元,環境與生態建設項目2個70萬元,社會事業建設項目3個35萬元。具體見附表。
第五章保障措施
柏楊村在整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進程中,將加強班子建設、強化民主管理、創新工作機制、拓寬投入渠道、營造良好氛圍、發揚優良作風。
柏楊村扶貧開發組織機構由村民選舉,領導小組成員實行分工負責,(www.baimashangsha.com)領導小組主要職能是按照群眾的意愿和國家扶貧政策編制規劃,按規劃內容進行項目實施,與有關聯村民聯系,協調相關事宜,監督工程質量,工程內容與規劃是否相符,具體人員名單如下:
整村推進規劃編制領導小組
組長:向延書副組長:郭先岸成員:桂發權、高**、郭先烈
整村推進項目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向延書副組長:郭先岸成員:桂發權、高**、郭先烈
整村推進規劃項目實施監督領導小組
組長:高**副組長:肖星成員:向緒銀、田運錫、、胡正華;
第六章附圖、附表
一、附圖
貧困村區域分布圖
二、附表
1、納入規劃貧困村基本情況表
2、項目建設一覽表
3、投資估算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