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工作計劃>教育局工作計劃要點思路

    教育局工作計劃要點思路

    時間:2023-03-02 18:02:01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育局2010年工作計劃要點思路

    教育局2010年年工作計劃要點思路
    2010年01月18日
    菏澤市教育局
    二0一0年工作計劃要點
    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目標,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統籌配置教育資源,逐步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積極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全市教育事業均衡協調健康發展。
    2010年,全市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3-6周歲幼兒入園率達到65%以上,學前一年幼兒入園率達到92%以上。
    --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和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率分別保持在99.5%、98.5%、85%以上;小學、初中學生輟學率控制在1.5%以內;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比例達到85%。
    --高中階段招生8.3萬人左右。其中,普通高中招生5萬人左右,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3萬人左右,職普比維持在4:6。
    --維修加固改造中小學校舍25萬平方米以上,投資1.5億元以上。
    --中小學計算機配備達到國家標準,全部按課程標準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逐步實現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
    --各縣區在各自城區至少建成1所中小學校,城區學校班額控制在規定標準之內。
    --評選、命名30名市級"名教師"、"名校長"和30個"名學校",面向社會公開招錄1000名以上的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選拔1000名優秀教師組建精英教學團隊到農村學校支教。
    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圍繞一個中心: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實現一個目標:加快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加快三項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教師人事和工資制度改革。
    完善五個機制。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機制、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機制、教師隊伍補充機制。
    實施七項工程。中小學辦學條件提高工程、城區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城鎮教師農村支教工程、城區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工程、"三名"建設工程、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1、鞏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以"謀劃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載體,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教育事業發展的機制和制度,促進全市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堅持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方法,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推進科學發展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確保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特色鮮明,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2、研究調整全市教育發展規劃。按照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全面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績與經驗,認真分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形勢和任務,根據市情和時代發展要求調整教育發展思路,推動全市教育改革和發展。
    3、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平等就學機會。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提高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快發展涉農職業教育,加強農民技能和技術培訓,增強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能力。
    4、大力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全面落實教育系統"五五"普法規劃,加強教育干部法制培訓,增強教師法制意識。加大教育法律貫徹實施和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大力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完善各級各類學校章程,堅持民主治校,民主管理。
    二、深入推進課程和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5、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深入開展世情、國情、社情教育,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班主任隊伍和德育隊伍建設。加強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建立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促進家庭、社會和學校齊抓共管大德育工作格局的形成。
    6、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貫徹落實全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強化課程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教學。加強體育、藝術教育,保障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正確處理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關系,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廣泛開發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完善教學常規制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推廣選課走班制教學模式,開展研究性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網絡培訓平臺,開發網絡培訓資源,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轉變教研職能,建立教研員聯系學校制度,加強對學校課改工作的指導。培植課改典型,每縣區確定1所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學作為課改樣本校,發揮樣本校的輻射帶動作用。召開全市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工作會議,交流推廣課改經驗,改進改善課堂教學,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7、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嚴格規范各類考試,減少考試次數,提高考試質量。義務教育階段嚴格執行就近、劃片、免試入學政策,嚴禁組織以升學為目的的選拔性考試。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指標生制度,重建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加強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籍管理,適度擴大學校招生自主權。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春、夏兩季集中招生制度,繼續推行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免試注冊錄取、市外招生、高中分流等招生形式。
    8、加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探索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義務教育學校推行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普通高中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新課程標準下的學生評價體系。改革教學質量評估與獎勵辦法,杜絕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教師、校長和學校的做法,建立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中小學校教學常規、學科課堂評價標準和考核獎懲機制。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完善學生學習及心理狀況監測標準與指標體系。
    9、加強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創造條件配齊體育、藝術課程師資,完善體育、藝術設施,開好體育、藝術以及外語、信息技術、實驗操作、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完善初中升學體育、信息技術、實驗操作考試和評價工作。舉辦全市普通高中學校排球、籃球運動會,組團參加全省第十一屆中學生運動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廣泛開展中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范學生健康體檢,開展新一輪學生體質調研活動。加強學校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強學生國防教育和軍訓工作。
    三、加強農村義務教育,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10、全面貫徹落實《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營造有利于義務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以降低輟學率為核心,完善義務教育監控機制,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做好對縣區義務教育鞏固提高督導檢查,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質量監測,提高義務教育實施水平。落實農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政策,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11、健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嚴格落實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完善各級財政分擔的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建立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的教育財政制度,確保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長。管好、用好中央和省、市專項資金,按標準安排分擔資金和配套經費。建立農村中小學經費預算制度,完善"校財局管"財務管理辦法。建立經費撥付管理使用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各項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學校。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全面提高保障水平。
    12、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健全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預警制度,全面排查中小學校舍,加快維修改造危險校舍。多渠道籌措危改資金,教育費附加主要用于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提高校舍設防標準,加強施工監管,確保改造質量。全市年內投入資金1.5億元以上,維修改造中小學校舍25萬平方米以上,逐步建立以縣區政府投入為主的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
    1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建設,年內建成覆蓋全市95%以上農村中小學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推進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中小學計算機配備達到國家標準,全部按課程標準開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逐步實現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加強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加快網絡教學資源開發,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高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
    14、加快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積極籌措配套資金,基本完成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和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儀器配備任務,中小學校教學儀器基本達到部頒配備標準。加強農村中小學實驗室、圖書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建設,提高實驗裝備水平和圖書資料、體育器材配備質量。加強體育衛生設施建設,改善中小學教學條件。推廣"211"工程試點經驗,加快改造農村中小學學生宿舍、食堂和廁所等,為農村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15、開展城鄉教師交流活動。統籌配置城鄉教師資源,完善城鄉教師雙向交流機制,促進教師合理有序流動。繼續開展城鎮教師農村支教工作,選拔1000名優秀教師組建精英教學團隊開展送課下鄉活動,選拔農村青年教師到城鎮學校鍛煉,逐步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加強檢查、考核,加大獎懲力度,促進支教工作健康開展。在評優評模、職稱評定等方面向農村教師傾斜,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推進城鄉師資均衡配置。開展大學生頂崗實習活動,從菏澤學院選派9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學校頂崗實習支教。
    16、加快城區學校建設。認真執行市政府《關于加強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的意見》,指導縣區加快城區學校建設,年內新建10所以上中小學校,擴大城區優質教育資源,逐步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和擇校問題。啟動市特教中心擴建工程。
    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
    17、加大職教招生力度。完善春夏兩季集中招生辦法,加大職教招生宣傳力度,擴大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招生3.3萬人左右,職普比維持在4:6。
    18、加強職教基礎能力建設。召開職教中心建設現場會,進一步推動縣區職教中心建設。加快職業教育資源重組,優化職業教育布局,推進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組建1-2處市級職教集團。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快實習實訓設備配備,提高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年內建成1-2處省級職教實訓基地,啟動市級職教實訓基地建設。
    19、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深化課程改革,調整專業設置,突出地方辦學特色。加強教學指導,提高教學效果。改革和完善學生評價機制,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完善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與技術等級證書"雙證互通"辦法,滿足學生多方面需求。
    20、開展中職學生技能大賽。通過大賽廣泛宣傳職業教育成果,積極推介優秀學校和特色專業,擴大職業教育影響力,促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21、推動校企合作。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行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加強職業學校與企業的聯系,搞好訂單培訓,促進廣泛就業。
    22、加強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培訓。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探索建立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加大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聘請特聘教師和兼職教師的力度。設立專項資金,加快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職業學校教師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
    五、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協調發展
    23、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重點學科專業及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加快緊缺人才培養,加強教學科研能力建設。相對穩定招生規模,市內高校年招生1萬人左右,在校學生3萬人左右。
    24、加快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協調有關部門,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快職業技術學院籌建進度。支持菏澤學院和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加快二期工程建設。
    25、做好高教自考工作。推動高教自考向各類學校延伸,鼓勵普通高校、高職院校、中專學校學生參加高教自考,開辟高教自考新領域。
    六、積極發展成人教育,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
    26、大力發展成人繼續教育和遠程教育。做好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試等工作,做好駐菏函授站的年檢評估工作,支持和引導各級各類教育面向全社會、實行更加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
    27、加強成人短期技術培訓。加強農民技術學校建設,開展農民技術教育和技能培訓,完成3萬人次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6萬人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任務。做好城鎮在崗、下崗企業職工教育,發展社區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開展面向城鄉勞動者的成人繼續教育,完成4萬人次的城鎮職業培訓。
    七、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28、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創建文明和諧校園。健全學校管理規章制度,實行校務公開,推行民主管理。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抓手,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加強教師管理,強化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加強校園環境綠化、美化,創建綠色校園。加強環境資源教育,推進節約型學校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優良校風,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支持學生開展有意義的社團活動。
    29、規范辦學行為。全面落實《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堅持從嚴治教,規范管理。規范課程開設,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規范學校作息時間,按照規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節假日,不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校上課或集體補課。規范學生家庭作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學生家庭書面作業進行總量控制,精心設計、認真批改、及時反饋,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引導、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課程計劃實施質量和單位時間內教學效率。嚴格規范民辦學校辦學行為,嚴查違規招生宣傳行為及其他不規范招生行為。
    30、加強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創建規范化學校。按照《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試行)》要求,加快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將標準化建設與學校布局調整、薄弱學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等工作結合起來,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推動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啟動"名校"建設工程,評選命名首批30所市級名校。創建省市級規范化學校。
    31、開展對外教育交流活動。廣泛開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逐步擴大對外交流的范圍和規模,加強對教育涉外活動的監管和引導,為菏澤學生出國留學提供指導服務。
    32、加強學校安全工作。制定《菏澤市學校安全工作考核標準》,完善學校安全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繼續推動學校安全工作規范化建設。加強學生安全常識及法律知識教育,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加強學校食堂衛生設施建設,改善學校衛生條件,確保師生飲食安全。定期開展學校、幼兒園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杜絕校園安全事故。開展"平安和諧校園"、"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配合有關部門綜合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清理校內及學校周邊的非法音像制品攤點、流動飲食攤點以及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嚴厲打擊針對學校和師生的不法侵害行為,保障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33、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加強校長隊伍管理,完善校長培養、選拔、考核、監督、評價機制。抓好農村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開展各種層次的校長培訓活動,促進校長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啟動市級"名校長"建設工程,評選命名首批30名市級名校長。
    34、加強教師培訓。以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為重點,采取集中培訓、遠程培訓、校本培訓、送教送課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新一輪教師全員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抓好在職教師崗位培訓、骨干教師研修提高、新任教師培訓和班主任培訓等各類專項培訓。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全面實施教師讀書成長計劃,提高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加強教師遠程教育網絡建設,積極推進遠程研修培訓。加強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工作,做好第一批"菏澤名師"人選的考核,啟動第二批"菏澤名師"評選工作。
    35、完善教師隊伍補充機制。加強教師崗位設置管理,完善和調整農村學校編制。根據教師編制、自然減員和學科需求情況,按照"退一補一"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錄1000名以上大中專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建立新招聘教師到農村學校鍛煉制度,新招聘的教師優先補充到農村學校。加大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補充力度,拿出專門指標用于招聘專業課教師,并適當降低對專業課教師的學歷要求。
    36、加強教師隊伍信息化管理。完善教師隊伍管理系統,更新教師隊伍信息數據庫,對教職工編制實行動態管理,清理擠占挪用的教師編制,杜絕在編不在崗現象。把好教師隊伍入口關,做好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工作,推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走向科學化、制度化。
    37、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穩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改革。進一步改善農村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加快統一城鄉教師工資標準。
    38、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建設,廣泛開展教師職業理想教育和師德規范教育,全面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考核和獎懲機制,把師德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的重要依據,引導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九、落實教育惠民政策,大力推進教育公平
    39、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多渠道籌措救助資金,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教育救助體系,開展經常性的扶困助學活動。全面落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扎實推進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進一步擴大貸款覆蓋面。落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做好城市義務教育階段低保家庭學生"一免一補"、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工作,進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
    40、強化考試管理,實施"陽光工程"。加大考試信息公開力度,規范信息公開內容,完善信息公開體系。強化考點、考場建設,強化考試保密,落實考試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嚴格考試紀律,防范和打擊違紀舞弊等危害考試安全和錄取公正的行為。加強考試環境綜合治理,打擊高考移民和買賣高校錄取通知書的行為,維護考試公平和菏澤教育的良好形象。
    41、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制止亂收費。深化政務公開、校務公開,嚴格執行各類收費、退費政策,全面推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加大對中小學收費行為的監管,嚴肅查處違規收費行為,建立和完善規范教育收費的長效機制。扎實開展創建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活動,鞏固治理成果。
    十、加強機關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42、加強機關建設。推進機關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做好信息宣傳、教育信訪、老干部、公文管理、檔案管理、會議管理、計劃生育、后勤保障、安全保衛、機關財務和督查督辦等工作,切實提高辦事效率,確保機關各項工作科學、協調運轉。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教育政務公開制度,加大信息公開。改進工作作風,深入推進學習型機關和節約型機關建設。
    43、加強機關黨建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干部、教育廣大師生。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健全中小學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把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善于領導學校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
    44、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貫徹落實中央《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和省市有關規定,把懲防體系建設納入教育改革發展規劃。全面貫徹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狠抓黨風廉政教育、預防職務犯罪和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建立完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對財務、基建、招生、采購、校辦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監督,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深入推進廉潔教育和廉政文化進校園,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境。開展教育行風民主評議活動,提高教育系統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
    45、做好教育系統維穩工作。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體制機制,加強應急組織、隊伍、平臺和能力建設,提高各類突發事件預警、防范和處置能力。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認真處理群眾來信、來電、來訪,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問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大正面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環境。
    46、強化督導檢查,加強責任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工作承諾制和限時辦結制,完善機關考核制度,增強機關干部的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建設,強化教育督導職能,堅持督政與督教相結合,綜合督導和專項督導相結合,完善對縣區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和考核辦法,增強督導效果。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和隊伍建設,完善兼職督學聘任辦法。抓好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城區學校建設、危房改造、規范辦學行為、教育收費等工作的專項督導。指導縣區做好對所屬學校的綜合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做好全省教育綜合督導準備工作。
    47、提高工作標準,爭創一流成績。進一步倡導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領導干部帶頭實干、率先垂范,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工作落實情況,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提高標準,狠抓落實,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力爭1項工作創全國一流水平,2-3項工作創全省一流水平。

    【教育局工作計劃要點思路】相關文章:

    市教育局工作要點08-24

    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點08-22

    2016年教育局工作要點08-12

    教育局2007年工作要點08-13

    2005年工作思路和要點08-12

    眉縣教育局教育工作要點08-12

    教育局工作總結與工作思路08-24

    2013年農業局工作要點思路08-15

    縣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點(計劃)08-0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日本有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五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