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城市建設的考察報告
按照區委的有關安排和要求,區城建工作考察團于7月11日至17日,重點對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碾子山區、吉林市的城市建設工作進行了學習考察。此次學習考察過程中,城建工作考察組將思想觀念定位在學習經驗找不足,謀劃城市新發展的思路上,雖然時間短、行程緊,但很有針對性。通過實地學習,參觀考察,大家大開眼界,深受啟發,同時也增加了新的思想壓力,激發了新的工作動力。
一、經驗和體會
1、高度突出經營理念,城市建設大氣魄、大手筆。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從實際情況出發,調整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市、園林城”的發展目標,實施了以經營土地為重點的經營城市戰略,用大氣魄、大手筆構建城市。僅2001年和2002年兩年間,通過經營城市,政府收益就高達7.97億元,其中絕大部分是靠土地招標拍賣得來。通過對位于市區內的勞動湖進行綜合治理,使昔日的“臭水湖”變成了房地產開發建設的“黃金海岸”,增值近1億元。并對開發權采取競標方式,興建了一個生態型、智能化的居民小區,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和城市形象;過去,齊齊哈爾城市公益事業、公用事業一直由政府補貼,如今,道路、橋梁、廣場、戶外廣告權等有形或無形資產都成為了經營城市的重要內容。今年,通過對出租車經營權進行拍賣,為政府增收近億元;自來水公司改制后,每年承擔政府貸款300多萬元;東出口的百米大道冠名權出售給聯通公司,原市府路、新開路的冠名權出售給中環廣場冠名為中環路、中環南路;通過出讓廣告權引資160萬元將市區的公交站牌和候車長廊裝飾一新;通過土地出讓、資產置換、冠名權出售等方式,成功運作了一批城市重點建設項目。拓寬改造了東出城口和南出城口道路,啟動了修建11年的博物館和停建5年的體育館,建設了聯通大道、中環廣場、大齊公路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并在昔日荒涼的嫩江邊上新建了面積7.8萬平方米、高20層的現代化黨政機關中心辦公大樓,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改善了辦公條件,而且帶動了沿江地帶土地的大幅度升值,使周邊地區形成了新的開發投資熱點,增強了政府的威信與凝聚力,為齊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2、找準區位發展優勢,城市建設新思路、新理念。
地處山區的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是我區的友好區,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交通不太發達,但碾子山區委、區政府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創意新穎,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緣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特別是麥飯石花崗巖資源,找準了區位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山水城市,打造石文化”的發展思路,“靠山吃山”,將自己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把古老文化運用于發展之中,從小處著手,把小事做大,推進城市建設及改造招商項目,建設了重山園,修建了生態廣場,發掘了大臥佛。并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大力宣傳推介,廣交友好市、區,充分讓外界了解自己,關注自己,提升了碾子山區的知名度,變不暢為順暢,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商流,將昔日封閉落后的小城建設的主題鮮明,生機盎然。
3、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城市建設高起點、高標準。
吉林市地處東北腹地長白山脈,松花江從該市中心穿過,睿智的吉林人民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特別是近幾年,把城市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加大融資力度,增加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在市區范圍內開展了以道路建設、住宅建設、小區綠化為主要內容的城市建設攻堅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的供保能力不斷增強,建設了一批以世紀廣場、臨江廣場、松江中路等一批城市精品工程,體現了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造型別致的單體和群體建筑為點綴,以歷史發展為脈絡,創造融山光水色為一體的城市景觀和風格。按照以人為本、以綠為主、以精取勝,地、樹、花、草綜合造景,運用大寫意、小工筆,簡潔、亮麗、新穎、時尚的造景方法,經過堅持不懈的發展建設,松江西路、解放大路等街路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成為一道道綠色的風景線,特別是隨著清水綠帶工程的實施,沿江西岸在綠化建設上創精品、上檔次,成為讓人賞心悅目的景觀路,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和鮮明的地方風格特色。
二、差距與不足
通過考察,雖然各地在城市建設方面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貫穿于其中的普遍經驗仍是大思路、大智慧帶來大發展。大家在考察過程中,邊學習,邊思考,邊討論,對照先進,自揭已短,深刻感到我區的發展還存在著以下需改進之處。
一是要重新認準區位優勢。我區地處大慶市門戶地帶,三永湖、董家泡、趙家南泡均在中心區內,并且與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遙相呼應,雖然我們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區位優勢,但沒有得到有效和充分發揮,沒有能在“水”字上大做文章。這是我們忽略的優勢之一。
二是要努力做大做強自己。找準優勢是思想和觀念問題,打造特色是水平和干勁問題。那么,
【城市建設的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學習考察城市建設考察報告08-23
關于城市建設問題的考察報告08-17
城市建設調研報告01-14
植物考察報告08-18
安徽考察報告04-22
園長考察報告04-19
中學考察報告02-24
規劃考察報告03-07
德國考察報告02-25
韓國考察報告02-26